Workflow
天长集团(02182) - 2025 - 中期业绩
天长集团天长集团(HK:02182)2025-08-27 16: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11.7%至254.213百万港元[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254.21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7%(2024年同期:227.680百万港元)[10][12] - 公司总收益为254,213千港元,同比增长11.7%,其中模具及塑胶制品销售增长28.7%至230,711千港元[19]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约为254.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7.7百万港元增长11.6%[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54.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6.5百万港元或11.6%[42] - 毛利同比增长18.4%至48.16百万港元[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约为48.2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9.0%,较去年同期的17.9%提升1.1个百分点[36] - 整体毛利率为19.0%(2024年同期:17.9%),毛利为48.2百万港元[43] - 期内亏损扩大至11.58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7.944百万港元)[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11.587百万港元,亏损同比扩大45.8%(2024年同期亏损:7.944百万港元)[10][12]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1.87港仙,较去年同期的1.28港仙亏损扩大46.1%[2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1.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7.9百万港元[3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1.6百万港元,同比增加3.7百万港元或46.8%[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收入下降34.3%至2,731千港元,主要因银行利息收入下降23.2%至1,039千港元[20] - 其他收益净额大幅增长1,271%至946千港元,主要受益于汇兑收益净额732千港元[21] - 员工成本总额增长6.1%至69,778千港元[22] - 研发开支下降21.7%至7,411千港元[22] - 存货撇减大幅增加315.6%至2,269千港元[22]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3.1百万港元,同比增加0.7百万港元或29.2%[46] - 所得税开支总额为2,593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2,631千港元[2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增长51.6%至10,293千港元[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10,293,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790,000港元增加约51.6%[2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为230.711百万港元,占总收益90.7%(2024年同期:179.307百万港元)[10][12]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大幅下降至22.389百万港元,同比减少52.5%(2024年同期:47.142百万港元)[10][12] - 电子烟产品收益大幅下降52.5%至22,389千港元[19]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为230.7百万港元(占总收益90.8%),同比增长51.4百万港元或28.7%[42]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为22.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8.8%),同比减少24.8百万港元或52.5%[42] - 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为1.1百万港元(占总收益0.4%),同比减少0.1百万港元或8.3%[42] - 医疗消耗品分部录得毛损0.5百万港元,毛损率为45.5%(2024年同期毛利率5.4%)[44]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132.82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2024年同期:131.227百万港元)[17] - 美国地区收益43.801百万港元,同比基本持平(2024年同期:44.111百万港元)[17] - 印度地区收益大幅增长至36.69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88.9%(2024年同期:7.507百万港元)[17] - 公司指定非流动资产主要位于中国,2025年6月30日达542.678百万港元,占总非流动资产99.5%[15] 客户集中度 - 客户B及其联属公司贡献收益51.99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20.5%[18] - 客户C及其联属公司贡献收益43.023百万港元,占总收益16.9%[18]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8.5%至118.446百万港元[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8.5%至121.196百万港元[6] - 计息借款下降33.7%至20.714百万港元[6] - 权益总额略降至741.679百万港元(2024年末:744.943百万港元)[6]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2.9%至545.495百万港元[6]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总额为113,991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6,432千港元下降约9.8%[2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61,908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3,066千港元下降约15.3%[30][31] - 合约负债为7,624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804千港元下降约40.5%[30] - 应付薪金及花红为8,321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238千港元下降约48.8%[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8.4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129.5百万港元)[52] - 计息借款为20.7百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4.27%,资产负债率为4.1%[52] - 抵押计息借款的资产包括账面净值约168,391,000港元的楼宇、设备及使用权资产[34] - 计息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4.27%,较2024年12月31日的3.76%上升51个基点[33] 汇兑影响 - 汇兑差额产生正收益8.323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3.979百万港元)[5] 公司治理与人事 - 公司雇员总数为806名[5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吴志伟(主席)、洪俊良及陈秉阶[64] - 购股权计划下尚未行使的期权总数为32,020,000份[59] - 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持有未行使期权:陈灿林620,000份、陈燕欣6,200,000份、潘宝娴6,200,000份、洪俊良500,000份、陈秉阶500,000份[59] - 雇员持有未行使期权16,000,000份[59] - 服务供应商持有未行使期权2,000,000份[59] - 所有期权行使价均为0.355港元[59] 资本开支与投资策略 - 公司无重大投资及无增加资本资产计划[60][61] - 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62]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