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长集团(02182)
icon
搜索文档
天长集团(02182) - 盈利警告
2025-07-30 16:3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182) 盈利警告 本公告乃由天長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本集團」) 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09條及香港法例 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的內幕消息條文(定義見上市規則)所作出。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根據董事會對本集 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及董事會現時可得資 料作出之初步評估,本集團於截至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將錄得介乎250百萬 港元至260百萬港元之收益,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收益227.7百萬 港元增加約10%至14%。本集團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將錄得介乎8 百萬港元至10百萬港元之除稅前虧損,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除稅 前虧損10.6百萬港元減少約25 ...
天长集团(0218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7:30
CONTENTS 目錄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2 | | --- | --- | | 公司資料 | | | Chairman's Statement | 4 | | 主席致辭 |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6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 |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 12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 |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 46 |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 |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48 | | 企業管治報告 | | | Directors' Report | 65 | | 董事會報告 | |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76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 Consolidated Income Statement | 86 | | 綜合收益表 |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 ...
天长集团(0218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9: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539,611千港元,2023年为697,51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2.64%[3] - 2024年毛利为110,123千港元,2023年为135,91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8.97%[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10,790千港元,2023年溢利25,921千港元[3]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3,665千港元,2023年溢利23,457千港元[3]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2.20港仙,2023年每股盈利3.78港仙[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590,974千港元,2023年为647,25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69%[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333,339千港元,2023年为327,128千港元,同比上升约1.90%[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56,181千港元,2023年为173,686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04%[5] - 2024年资产净值为744,943千港元,2023年为782,76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8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部分部收益为539,611千港元,2023年为697,514千港元[24][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年内亏损为13,665千港元,2023年为溢利23,457千港元[24][25]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为3,037千港元,2023年为2,727千港元[26] - 2024年政府补贴为1,523千港元,2023年为1,761千港元[26] - 2024年拨回其他应付税项约2,204,000港元[26][27]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2,427)千港元,2023年为(1,825)千港元[26] - 2024年计息借款利息2428千港元,2023年为5052千港元;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151803千港元,2023年为151844千港元;2024年存货成本429488千港元,2023年为561600千港元[28] - 2024年年内所得税开支总额2875千港元,2023年为2464千港元[28] - 2024年末期股息为零,2023年末期股息为9300千港元,2022年为12400千港元[31]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3665千港元,2023年盈利23457千港元;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2.20港仙,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3.78港仙[3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126432千港元,2023年为102762千港元;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6003千港元,2023年为10539千港元[33]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73066千港元,2023年为55512千港元;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45505千港元,2023年为49216千港元[36] - 2024年30日内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84288千港元,2023年为68745千港元[35] - 2024年30日内贸易应付款项33849千港元,2023年为19723千港元[37] - 2024年计息借款有抵押为31,221千港元,2023年为61,939千港元;2024年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3.76%,2023年为3.91%[38] - 2024年租赁负债总额为8,299千港元,2023年为3,818千港元[39] - 2024年公司总收益约为539.6百万港元,2023年为697.5百万港元,减少约22.6%[41] - 2024年公司毛利约110.1百万港元,2023年为135.9百万港元,毛利率约20.4%,2023年为19.5%[41]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13.7百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23.5百万港元;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2.20港仙,2023年为每股盈利3.78港仙[41] - 2024年收益约为53960万港元,较2023年约69750万港元减少约15790万港元或约22.6%[47] - 2024年毛利约为11010万港元,毛利率为20.4%(2023年:13590万港元,19.5%)[48] - 2024年其他收入约为85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760万港元或约47.2%[49]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56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00万港元或约21.7%[50] - 2024年亏损约为1370万港元,较2023年溢利约2350万港元减少约3720万港元或约158.3%[54]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2950万港元(2023年:13260万港元),计息借款约为3120万港元(2023年:619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5.6%(2023年:8.8%)[56]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首次应用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8]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之修订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 - 公司董事预期未来采纳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9]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等多项新订/经修订准则生效时间为2025 - 2027年不等,部分生效日期待定[21] 公司业务线情况 - 公司可报告及经营分部包括电子烟产品、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医疗消耗品分部[22] - 公司通过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医疗消耗品三个分部经营业务[40] - 公司在深圳办事处成立研发中心,主攻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新产品和电子烟核心技术[40] - 公司作为OEM制造电子烟产品,已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44] - 公司自2020年起生产即弃口罩,惠州洁净厂房设施及制造质量体系符合相关标准,已获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45] - 2024年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约为4456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82.6%,较2023年减少约12680万港元或约22.2%[47] - 2024年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约为910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16.9%,较2023年减少约3170万港元或约25.8%[47] - 2024年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约为30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0.5%,较2023年增加约60万港元或约25.0%[47] 税务情况 - 公司香港注册成立附属公司符合利得税两级制,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缴税,超200万港元部分按16.5%缴税;2024年无香港利得税拨备,因香港产生亏损[29] - 公司中国成立实体按25%法定税率缴企业所得税,惠州市天长实业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内按15%优惠税率缴纳[30] 人员及股权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917名雇员[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为3202万个,年初为3277万个,年内失效75万个[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持有其他公司股权的重大投资[64] 公司规划及运营情况 - 集团无计划进行重大投资或增加资本资产[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其上市证券[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3年为18.1万港元[67] 公司治理及审核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除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担任外,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8] - 审核委员会由吴志伟、洪俊良及陈秉阶组成,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等[69] - 富睿玛泽同意集团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草稿所列数额,但未作核证[70] - 全体董事确认2024年度已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公司不知悉高级管理层有违规情况[7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为每股1.5港仙[72] 市场环境影响 - 2024年全球通胀、经济放缓影响消费需求和销售订单,公司收益减少且税后亏损[40]
天长集团(0218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40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收益约为227.7百万港元,同比减少约43.2%(2023年6月30日:400.9百万港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录得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亏损约7.9百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盈利20.6百万港元)[23] - 基本每股亏损约为1.28港仙(2023年6月30日:每股盈利3.33港仙)[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总收益约为227.7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0.9百万港元减少约173.2百万港元,降幅约43.2%[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亏损约为7.9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盈利约20.6百万港元减少约28.5百万港元或约138.3%[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0.6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2.6百万港元有所增加[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的账面净值约为172.5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4.7百万港元下降了约54%[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没有持有任何其他公司的重大投资[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没有计划进行重大投资或增加资本资产[69] 业务板块表现 - 集团的业务分为三大板块: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和医疗消耗品[21]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的分部收益为179.3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约78.8%,较2023年同期的318.6百万港元减少约139.3百万港元,降幅约43.7%[36]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为47.2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约20.7%,较2023年同期的81.9百万港元减少约34.7百万港元,降幅约42.4%[36] - 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为1.2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约0.5%,较2023年同期的0.4百万港元增加约0.8百万港元,增幅约200.0%[36] 毛利与毛利率 - 集团录得毛利约40.7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7.9%(2023年6月30日:20.0%)[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毛利约为40.7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7.9%,较2023年同期的80.0百万港元和20.0%有所下降[40]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的毛利为34.9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9.5%,较2023年同期的69.9百万港元和21.9%有所下降[39] - 电子烟产品的毛利约为5.7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2.1%,较2023年同期的10.1百万港元和12.3%略有下降[41] - 医疗消耗品的毛利约为65,000港元,毛利率约为5.4%,较2023年同期的19,000港元和4.75%有所上升[41] 研发与技术 - 集团在深圳设立了研发中心,专注于电子烟核心技术的提升,包括霧化技术和发热丝技术[22] - 电子烟产品的研发中心于2023年在深圳成立,专注于提升雾化技术和发热丝创新,以增强竞争力[29] 运营与市场环境 - 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通胀上升,消费者需求和销售订单数量受到影响[22] - 集团的电子烟产品板块专注于制造和销售电子烟产品[21] - 集团的医疗消耗品板块以自有品牌“CAREWE”制造和销售一次性口罩[21] 行政与财务开支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51.8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5.0百万港元减少约3.2百万港元或约5.8%[44] - 财务成本约为1.5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百万港元减少约1.6百万港元或约51.6%[45] - 所得税抵免约为2.6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所得税开支1.6百万港元减少约4.2百万港元或约262.5%[45] 股东与股息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未支付[80] - 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4年中期股息[143]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19年5月28日采用了购股权计划,以奖励对集团作出贡献的选定参与者[90] - 购股权计划的合格参与者包括员工、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股东、顾问和顾问[90] - 购股权计划的最大可分配股份数为62,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32,02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5.16%[94] 未来展望 - 公司的未来展望包括继续关注市场扩张和新产品研发[151] - 未来管理层不预期新准则的采用会对会计政策造成重大变更[108]
天长集团(0218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7:08
财务盈亏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期内亏损7944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20647千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227,680千港元,期内亏损7,944千港元;2023年同期总收益400,901千港元,期内溢利20,647千港元[9][10][1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盈利为 - 1.28港仙,2023年同期为3.33港仙;每股摊薄(亏损)盈利为 - 1.28港仙,2023年同期为3.29港仙[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227,68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0,901千港元下降43.2%[1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4,1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45千港元,同比增长8.2%[1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977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溢利方面,财务成本为1,46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23千港元下降53.0%;员工成本总额为65,75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5,926千港元下降13.4%[18]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开支总额为 - 2,6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90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约2.2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3.2% [31][3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毛利约4070万港元,毛利率约17.9% [31][3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790万港元 [31]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51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8% [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约为1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60万港元或约51.6%[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约为26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20万港元或约262.5%[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约为79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溢利减少约2850万港元或约138.3%[4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1974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7253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3505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7128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7050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3686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6455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3442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8429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0695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275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931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6154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82764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报告分部资产954,801千港元,可报告分部负债193,26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可报告分部资产974,381千港元,可报告分部负债191,617千港元[11][12] - 指定非流动资2024年6月30日为590,91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2,489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公允值为2586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626千港元有所下降[23][2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08093千港元,亏损拨备约为4845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26000港元有所减少[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418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5512千港元有所增加[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在建工程款项按实际年利率4.75%折现,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29]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须两年内全部偿还,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3.51%,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3.91%[30] - 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款由账面净值约172507000港元的楼宇及使用权资产、公允值约13753000港元的保险合约及公司担保抵押[3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50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26亿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款为6170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为3.51%;资产负债率为9.7%,2023年12月31日为8.8%[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账面价值合共约1.725亿港元的若干楼宇及有关预付土地租赁款的使用权资产及公允价值约1380万港元的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抵押为银行融资的担保[45]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主营电子烟产品及医疗消耗品的制造及销售以及提供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4] - 公司可报告及经营分部包括电子烟产品、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医疗消耗品分部[7] - 2024年上半年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47,142千港元,毛利5,737千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81,868千港元,毛利10,016千港元[9][10] - 2024年上半年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179,307千港元,毛利34,880千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318,622千港元,毛利69,939千港元[9][10] - 2024年上半年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1,231千港元,毛利65千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411千港元,毛利19千港元[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烟产品收益47,14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1,868千港元下降42.4%;销售模具及塑料制品收益179,30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8,622千港元下降43.7%;销售医疗消耗品收益1,23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11千港元增长199.5%[16] - 2024年上半年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约1.793亿港元,占总收益约78.8%,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3.7% [35] - 2024年上半年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约472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20.7%,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2.4% [35] - 2024年上半年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约12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0.5%,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00.0% [35] - 2024年上半年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毛利约3490万港元,毛利率约19.5% [36] - 2024年上半年电子烟产品毛利约570万港元,毛利率约12.1% [36] - 2024年上半年医疗消耗品毛利约6.5万港元,毛利率约5.4% [36] 成本开支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本开支8,515千港元,折旧25,193千港元,存货撇减546千港元,研发开支9,462千港元[11] - 2023年公司资本开支9,818千港元,折旧50,708千港元,存货撇减6,100千港元,研发开支29,491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1,35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30千港元下降5.5%;政府补贴73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88千港元下降6.5%;废料销售322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6] - 2024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34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00千港元下降75.2%[17]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决定自保留盈利中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现金股息每股普通股1.5港仙,合共约9,300,000港元,已在2024年6月30日派发;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6月30日:无)[53] 公司运营相关 - 公司采用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导致会计政策及金额重大变动[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约2.277亿港元,来自美国、中国、英国、香港、荷兰、印度等外部客户收益总计227,68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00,901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919名雇员[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根据购股计划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于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为3202万股[48] - 公司将努力寻找新客户扩大客户基础,提升核心技术及竞争力,扩大产品范围并提升成本效益[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重大投资、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等事项[45][49]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于2018年2月8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吴志伟任主席[51] - 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等[5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买卖公司证券的操守守则[52]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标准守则,公司不知悉高级管理层有违反情况[52] 信息披露情况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可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54]
天长集团(0218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56
财务表现 - 本集團於2023年錄得總收益約697.5百萬港元,較2022年減少約39.0%[9] - 本集團錄得毛利約135.9百萬港元,毛利率約19.5%[9]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本年度溢利約23.5百萬港元[10]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盈利約為3.78港仙[11] - 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9.0%,由1,143.9百万港元下降至697.5百万港元[27] - 2023年毛利約135.9百萬港元,毛利率為19.5%[34] - 一體化注塑解決方案分部毛利率為21.5%,較上年同期下降[35] - 電子煙產品分部毛利率為12.4%,較上年同期下降[36][37] - 醫療消耗品分部錄得毛損2.2百萬港元[38]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約23.5百萬港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77.8%[45] - 于2023年12月31日,集團擁有銀行結餘及現金約132.6百萬港元[47] - 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的計息借款約為61.9百萬港元,加權平均實際年利率約為3.91%[47] - 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率為8.8%[47] 業務發展 - 本集團通過三個分部經營業務,包括一體化注塑解決方案分部、電子煙產品分部及醫療消耗品分部[5] - 本集團已取得由中國海關頒發的高級認證企業證書(AEO),有效提升集團營運效率[6] - 本集團成立研發中心,主要致力提高電子煙的核心技術[7,8] - 集團取得由中國國家煙草專賣局頒發的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有效期自2022年6月28日至2023年6月30日,並已於2023年再延長兩年[22] - 集團的醫用口罩已通過美國ASTM F2100 Level 3標準及歐洲EN14683 Type IIR標準測試[26] - 集團的防顆粒摺疊口罩-KN95已通過中國GB2626-2019標準及美國NIOSH N95-認證前測試[26] - 集團的防顆粒摺疊口罩-FFP2已通過EN 149:2001+A1:2009標準並獲得CE認證[26] - 集團的醫用防顆粒摺疊口罩-N95及FFP2於2022年8月取得美國FDA的510(k)上市前通知審核批准[26] - 一體化注塑解決方案分部收益約572.4百萬港元,佔總收益約82.1%,較上年同期減少約2.5%[28] - 電子煙產品分部收益約122.7百萬港元,佔總收益約17.6%,較上年同期減少約77.8%[30][31] - 醫療消耗品分部收益約2.4百萬港元,佔總收益約0.3%,較上年同期減少約33.3%[32][33] 未來發展 - 受宏觀經濟及電子煙產品主要客戶獨家權取消的影響,本集團錄得收益及溢利減少[7] - 本集團整合團隊並投資研發項目,為長遠發展提供支持[7] - 集團將繼續努力尋找對高品質電子煙及塑料產品有需求的新客戶[12] - 集團新成立的研發中心將大幅提升集團的核心技術及競爭優勢[12] - 集團將繼續努力提升成本效益以增強競爭力[12] - 管理團隊將繼續履行職責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14] 環境保護 - 集團已建立「污水、廢氣及噪音管理程序」,以減少工廠日常的廢棄物排放[99] - 集團的車輛燃料消耗和發電主要依賴柴油燃料,是集團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100] - 2023財政年度集團的氮氧化物(NOx)排放118.7公斤、硫氧化物(SOx)排放95.91公斤、顆粒物排放(PM)7.69公斤[101] - 2023財政年度集團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8,143.4噸二氧化碳當量[103] - 集團已設定減少碳排放的目標,並實施了定期檢查車輛和生產設施、提高員工節能意識、選擇高能效設備等措施[106,107,108] - 集團實施了全面的廢棄物管理系統,對有害廢棄物和非有害廢棄物進行管理[111] - 2023財政年度有害廢棄物為11.96噸,密度為0.02噸/百萬港元收益[116] - 2023財政年度無害廢棄物為287.77噸,密度為0.41噸/百萬港元收益[116] - 集團實施了全面的回收計劃,2023財政年度塑膠回收88噸,紙張回收49噸[117] - 集團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廢水排放符合標準[122][123][124] 能源管理 - 能源消耗是集团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公司采取积极措施实施系统性的能源管理和优化策略[129] - 公司通过升级设备、改善隔热和实施节能措施等方式提高能源效率,并提供节能培训和鼓励员工改变日常行为来提高节能意识[130] - 公司采用无水技術如注塑成型來最大程度減少生產用水,並實施各種措施有效降低運營和生活用水[134,135] 人力資源管理 - 集團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以及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149,150] - 集團實施管理體系,包括全面的薪酬和晉升評估流程,以公平合理地獎勵員工[152] - 集團嚴格遵守與僱傭相關的法律法規,未發生
天长集团(02182)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345.7万港元 同比减少77.86%
智通财经· 2024-03-28 16:4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全年收益为6.98亿港元,同比减少39.03% [1] - 公司2023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345.7万港元,同比减少77.86% [1]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78港仙 [1] - 公司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5港仙 [1] 业务分部表现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2023年收益为5.72亿港元,占总收益的82.1% [2]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2023年收益较2022年减少1470万港元,同比下降2.5% [2]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下降主要由于主要客户订单减少 [2]
天长集团(0218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益为697,514千港元,同比下降39%[1] - 2023年毛利为135,914千港元,同比下降47.7%[1]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23,457千港元,同比下降77.8%[1]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78港仙,同比下降77.8%[1] - 公司2023年总收益为697,514千港元,同比下降39.0%[20][21] - 2023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5,921千港元,同比下降77.8%[20][21] - 公司2023年所得稅開支為2,464千港元,同比下降77.4%[20][25] - 公司2023年年內溢利為23,457千港元,同比下降77.9%[20][21]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78港仙,摊薄盈利为3.75港仙,较2022年的17.09港仙和16.99港仙显著下降[29] - 公司2023年总收益为697.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9.0%[37] - 公司2023年毛利为135.9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9.5%,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37] - 公司2023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3.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7.8%[3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减少至23.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7.8%[60]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2,590千港元,同比增长3.3%[3] - 2023年存货为78,213千港元,同比下降39.1%[3] - 公司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13,301千港元,同比下降52.3%[3] - 2023年计息借款为61,939千港元,同比下降49%[3] - 公司2023年总资产净值为782,764千港元,同比增长0.1%[3]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02,762千港元,较2022年的210,511千港元大幅减少[30] - 公司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55,512千港元,较2022年的159,696千港元显著下降[32] - 公司2023年计息借款总额为61,939千港元,较2022年的128,813千港元减少[33] - 公司2023年租赁负债总额为3,818千港元,较2022年的3,713千港元略有增加[35] - 公司2023年来自第三方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07,788千港元,较2022年的216,137千港元大幅减少[30] - 公司2023年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账款为21,576千港元,较2022年的28,588千港元减少[32] - 公司2023年计息借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3.91%,较2022年的4.19%有所下降[34]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32.6百万港元,计息借款为61.9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8.8%[62]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电子烟产品及医疗消耗品的制造及销售[5] - 公司2023年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为122,726千港元,同比下降77.8%[20][21]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2023年收益为572,400千港元,同比下降2.5%[20][21] - 医疗消耗品分部2023年收益为2,388千港元,同比下降33.5%[20][21]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为572.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82.1%,同比下降2.5%[47]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为122.7百万港元,占总收益17.6%,同比下降77.8%[48] - 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为2.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0.3%,同比下降33.3%[49]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毛利为122.9百万港元,毛利率为21.5%,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51] - 电子烟产品分部毛利为15.2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2.4%,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52] - 医疗消耗品分部毛损为2.2百万港元,毛损率为91.7%,主要由于滞销存货计提拨备[53] 成本与开支 - 2023年公司研发开支为29,491千港元,同比下降10.5%[24] - 公司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51,844千港元,同比下降26.3%[24] - 其他收入增加至16.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3.8%,主要由于新厂房租金收入和银行利息收入增加[54][55] - 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至4.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0.7%,主要由于销量下降[56]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减少至114.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2.2%,主要由于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花红减少[57] - 财务成本减少至5.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5.0%,主要由于偿还银行借款[58] - 所得税开支减少至2.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7.1%,主要由于税前溢利减少[59]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预计新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5] - 公司2023年未确认的末期股息为9,300千港元,较2022年的12,400千港元减少[28]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1.5港仙,较2022年的每股2.0港仙有所减少[81]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14日至6月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享有末期股息的股东资格[82] - 公司已采纳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并承诺遵守高标准的企业管治措施[74]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灿林先生继续担任两项职务,董事会认为此举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75]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负责检阅及监督财务申报程序及内部监控系统,并提名及监察外聘核数师[77] - 公司全体董事已确认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了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已获核数师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意[7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可供查阅[8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在公司网站刊发[84] 其他事项 - 公司已取得中国海关颁发的经认证的经营者证书[36] - 公司电子烟产品主要客户之间的独家权条款已被取消,导致销售订单数量减少[36] - 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且无重大或然负债[64][65] - 公司计划通过新研发中心拓展产品范围,并继续寻找高质电子烟及塑料产品的新客户[61]
天长集团(0218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6:33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17年4月2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3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8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从事电子烟产品和医疗消耗品制造销售及提供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82] - [公司通过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和医疗消耗品三个分部经营业务,产品分销至国内外市场][4][5] - [公司可报告及经营分部包括电子烟产品、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和医疗消耗品三个分部][93] 宏观环境与业务影响 - [202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和消费者信心受俄乌战争升级、高通胀、加息及欧美银行倒闭等挑战影响,电子烟产品独家权条款取消,销售订单数量受影响][6] 财务总体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400.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8%(2022年6月30日:571.4百万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毛利约80.0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119.3百万港元),毛利率约20.0%(2022年6月30日:20.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20.6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48.6百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3.33港仙(2022年6月30日:7.84港仙)][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4009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7050万港元或约29.8%][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064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8587亿港元][78][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4440万港元,2022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1685亿港元][78][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400,90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71,412千港元下降30%][10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19,319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为55,613千港元,期内溢利为48,587千港元][9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0,64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8,587,000港元][11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33港仙,2022年同期为7.84港仙;每股摊薄盈利为3.29港仙,2022年同期为7.79港仙][11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223.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561.3万港元][166] 各业务分部情况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业务分部收益主要来自注塑模具设计制作及注塑组件设计制造][10] - [公司能根据设计、特点和规格特别设计制作注塑模具及其型腔,所制模具能达到国家指引下最高级精密等级MT1][11] - [公司借助注塑工序和注塑模具制造办公家具、电子产品、家电等所需注塑组件][1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约为3186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79.5%,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5630万港元或约21.5%][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毛利约为6990万港元,毛利率为21.9%,2022年6月30日分别为6170万港元和23.5%][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收益318,622千港元,毛利69,939千港元,分部业绩67,242千港元][96] - [2023年上半年模具及塑料制品销售收益为318,62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2,264千港元有所增长][103] 电子烟产品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约为819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20.4%,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2380万港元或约73.2%][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烟产品毛利约为1010万港元,毛利率为12.3%,2022年6月30日分别为5740万港元和18.8%][26] - [公司已将电子烟OEM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延长两年,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13] - [2023年3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天长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以1元人民币(约1港元)现金代价收购广东天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天沅主要从事电子烟产品销售][162][1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附属公司收购后对集团收益及业绩无重大贡献,若收购于报告期初发生,贡献亦微不足道][1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烟产品收益81,868千港元,毛利10,016千港元,分部业绩10,016千港元][96] - [2023年上半年电子烟产品销售收益为81,86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05,714千港元大幅下降][103] 医疗消耗品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约为4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0.1%,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00万港元或约88.2%][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消耗品毛利约为19000港元,毛利率为4.8%,2022年6月30日分别为195000港元和5.7%][27] - [公司开发的防颗粒折叠口罩 - KN95和FFP2通过多项标准测试,且N95及FFP2于2022年8月取得美国FDA的510(k)上市前通知审核批准][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消耗品收益411千港元,毛利19千港元,分部业绩19千港元][96] - [2023年上半年医疗消耗品销售收益为41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434千港元下降][103] 其他收支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约380万港元,与2022年同期的约420万港元相若][28]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24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70万港元或约22.6%][29]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55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60万港元或约7.7%][30]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约1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40万港元或约77.1%][32] - [2023年上半年溢利约20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800万港元或约57.6%][3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384.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18万港元,同比有所下降][10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97.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78.6万港元,亏损有所收窄][10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相关财务成本为312.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29.8万港元][107]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7592.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266万港元,有所减少][107] - [2023年上半年存货成本为32092.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5209.3万港元,大幅下降][107] - [2023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57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568.5万港元,略有增加][107]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5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02.6万港元,明显降低][108] - [2023年上半年与最终控股方控股公司的租赁付款为59.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9.7万港元][168]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956.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10万港元][169] - [2023年上半年在建工程应付款项应计利息开支约为14.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1万港元][169]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情况 现金流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264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5347亿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7.8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76.4万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56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7.0387亿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0499亿港元,2022年同期减少净额为2.3276亿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支付股息1.24亿港元,与2022年同期相同][78][79][8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购一间附属公司花费7万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为6698.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642.7万港元][166] - [2023年上半年受限制银行结馀约717.1万港元被释放用于支付分包商][170] - [2023年上半年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额外应付款项约123.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5.2万港元][171] 资产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609亿港元,计息借款为1.127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6.4%][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6174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01024000港元;流动资产为415682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3589000港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8755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1231000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12812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2358000港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498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656000港元;资产净值为76488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1726000港元][7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1,077,42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04,613千港元有所下降;可报告分部负债总计312,54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22,887千港元有所下降][98] - [2023年6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产总计625,00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64,999千港元有所下降,其中香港地区为7,752千港元,中国内地为617,250千港元][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上市投资(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公允值为32,26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633,000港元][117] - [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公允值参考退保现金值确定,年回报率2% - 3.9%][117] - [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已质押,为约7,568,000港元计息借款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9,332,000港元][1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一年内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付款为512,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20,000港元][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最低租赁付款现值为40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17,000港元][119] - [融资租赁合同隐含利率为每年4.03%][11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出租账面价值约7,344,000港元机械,首租期三年,租赁付款总额固定且与资产账面价值相近][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第三方款项为128,694,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6,137,000港元有所下降;亏损拨备约为5,59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26,000港元][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第三方款项为103,406,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9,696,000港元有所下降][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为4.59%,2022年12月31日为4.19%][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计息借款由账面价值约399,160,000港元的资产、公允值约32,266,000港元的保险合约及公司担保抵押,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值分别为431,125,000港元、31,633,000港元][1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确认政府补贴的递延收益约为10,51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476,000港元][133]
天长集团(0218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9:1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00,90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71,412千港元下降约29.84%[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79,97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31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2.97%[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2,23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5,613千港元下降约60.01%[1]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0,6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8,58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7.50%[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3.33港仙,2022年同期为7.84港仙,同比下降约57.5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61,74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01,024千港元下降约5.6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15,68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3,589千港元下降约17.4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87,55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1,231千港元下降约26.5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64,88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81,726千港元下降约2.1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400,90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71,412千港元下降29.84%[17][18][2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22,237千港元,期内溢利20,64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除税前溢利55,613千港元和期内溢利48,587千港元大幅下降[17][18] - 2023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1,077,42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04,613千港元下降10.55%[19] - 2023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负债总计312,54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22,887千港元下降26.1%[19] - 2023年上半年研发开支15,79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2,957千港元下降52.06%[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625,00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64,999千港元下降5.99%[2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美国的外部客户收益47,5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1,619千港元下降41.74%[21]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1,43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4千港元增长441.67%[2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97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 - 1,786千港元亏损有所收窄[24]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31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98千港元;员工成本总额为759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2660千港元;存货成本为3209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2093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5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26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33港仙,2022年同期为7.84港仙;每股摊薄盈利为3.29港仙,2022年同期为7.79港仙[31]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投资(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为3226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633千港元,公允值变动为593千港元,汇兑调整为40千港元[32][33]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一年内租赁付款为512千港元,租赁付款现值为40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租赁付款为1820千港元,租赁付款现值为1617千港元,隐含利率为每年4.03%[3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123,10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0,511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139,660千港元,2022年为237,368千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03,40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9,696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67,157千港元,2022年为252,383千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4.59%,2022年12月31日为4.19%[42] - 2023年6月30日计息借款由账面价值约399,160,000港元资产、公允值约32,266,000港元保险合约及公司担保抵押,2022年对应为431,125,000港元和31,633,000港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400.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8%,2022年6月30日为571.4百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80.0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119.3百万港元;毛利率约20.0%,2022年6月30日为20.9%[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20.6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48.6百万港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3.33港仙,2022年6月30日为7.84港仙[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400.9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70.5百万港元或约29.8%[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为80.0百万港元,毛利率为20.0%(2022年6月30日:119.3百万港元,20.9%)[57] - 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2.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0.7百万港元或约22.6%[62]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55.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6百万港元或约7.7%[63] - 所得税开支约为1.6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4百万港元或约77.1%[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60.9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128.4百万港元),计息借款为112.7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128.8百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4.59%(2022年12月31日:4.19%),资产负债率为16.4%(2022年12月31日:18.9%)[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合共约399.2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431.1百万港元)的若干楼宇、机器及设备等资产及公允价值约32.3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31.6百万港元)的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抵押为银行融资的担保[72]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有电子烟产品、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医疗消耗品三个可报告及经营分部[14]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约为318.6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79.5%,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56.3百万港元或约21.5%[54]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约为81.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20.4%,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23.8百万港元或约73.2%[55] - 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约为0.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0.1%,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0百万港元或约88.2%[56]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决定自保留盈利中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现金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合共约12400000港元,已于2023年6月27日派发给股东[29]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6月30日:无)[87] 公司人员及投资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1069名雇员[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根据购股计划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的尚未行使购股总数为35790000份,行使价均为0.355港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持有其他公司股权的重大投资[76] - 集团无计划进行重大投资或增加资本资产[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78]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由陈灿林先生担任,虽与企业管治守则规定相悖,但董事会认为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最佳利益[80] - 除特定情况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82] - 审核委员会由吴志伟先生、洪俊良先生及陈秉阶先生组成,吴志伟先生任主席[83] 其他情况 - 集团于中国成立的实体须按25%的法定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惠州市天长实业有限公司自2022年12月获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3年,按15%的优惠税率缴纳[28] - 应付在建工程款项按4.75%实际年利率折现,2022年同[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截至2022年12月31止年度,公司并无订立任何新的融资租赁协议[36] - 公司电子烟雾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延至2025年[49]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