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136亿元,同比增长21.74%[23] - 营业收入41,362.54万元,同比增长21.74%[25]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22%[65] - 剔除福立仪器并表影响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20%[126]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41,362.54万元,同比增长21.74%[126][128] - 利润总额7,146.58万元,同比增长50.24%[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30.56万元,同比增长40.5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0.56万元,同比增长40.52%[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3亿元,同比增长41%[6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5528.04万元,同比增长51.31%[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28.04万元,同比增长51.31%[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55亿元,同比增长51%[65] - 扣非净利润5,528.04万元,同比增长51.31%[127]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9,420.07万元,同比增长41.50%[3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1.07%[26]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580元/股,同比增长41.07%[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1379元/股,同比增长51.87%[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4%,同比增加0.90个百分点[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综合毛利率为72.06%,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24] - 综合毛利率72.06%,较上年同期减少0.36个百分点[127]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33%[12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10%[129] - 管理费用5,763.44万元,同比增长40.50%[12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0.50%,扣除股份支付后增长23.21%[129]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29.73%[12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04%,同比增加0.36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总额为9529.67万元,同比增长23.64%[10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04%,较上年同期增加0.36个百分点[106] - 研发费用9,529.67万元,同比增长23.64%[127][12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64%[129] - 研发投入0.96亿元,同比增长24%,占营业收入23%[75]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3%[1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17.16万元,同比增长80.01%[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17.16万元,同比增长80.01%[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17.16万元,同比增长80.01%[128] - 应收账款金额2.92亿元[122] - 存货账面价值3.7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约17%[122] - 应收票据同比增长148.11%至4935.03万元[134] - 债权投资同比增长65.78%至11813.05万元[134]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12.13%至1362.40万元[134]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50.88%至878.48万元[134] - 境外资产3941.2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73%[13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核心业务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销售收入为2.383亿元,同比增长19.52%[23] - 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销售收入为2.38亿元,同比增长约20%[67] - 生物医药领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占总营收73%[67] - 应用于药企商业化项目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销售收入约0.65亿元,占该业务收入27%[67] - 应用于多肽等中小分子药物项目的色谱填料销售收入约1.02亿元,同比增长48%[68] - 多肽类药物色谱填料销售收入约0.75亿元,同比增长108%[68] - 来自战略客户的色谱填料业务销售额约1.08亿元,占该业务收入45%[68] - 国际主营业务收入0.44亿元,同比增长136%[74] - 公司化学发光用磁珠产品通过国内多家头部IVD企业认证并实现小批量商业供应[46] 各地区表现 - 国际主营业务收入0.44亿元,同比增长136%[74] - 公司产品已出口至韩国/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9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全球生物药市场预计2025年达5,3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2.20%[35] - 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8,11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8.6%[36] - 2021年全球色谱柱产量408万根,市场规模22.6亿美元,预计2025年产量450万根,市场规模30.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7.61%[39] - 2022年中国色谱柱产量17.97万根,占全球4.2%,市场规模12.5亿元,预计2025年产量22.9万根,市场规模20.7亿元,复合增长率13.44%[39] - 2022年全球色谱仪行业市场规模84.86亿美元,预计2026年增长至107.36亿美元[40] - 2020年中国色谱仪行业市场规模107亿元,同比增长6.5%,预计2025年达到147亿元[40] - 2026年全球气相色谱仪市场规模预计5.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6.7%[40] - 2026年全球实验室分析型液相色谱仪市场规模预计1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7.2%[40] - 2021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1243亿元,预计2025年达到23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4%[42] - 中国老龄化加剧,生物医药需求快速释放,医疗保健支付稳步提升支撑行业长期成长[50] - 上游细胞发酵表达量从不到1g/L提升至5g/L甚至更高,下游纯化成为生产瓶颈[49] -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推动药企对成本端重视度大幅提升,国产分离纯化材料需求迫切[48] - 疫苗和中和抗体带动全球生物制药上游需求爆发,进口填料供货效率降低[48] - 生物医药产品从传统蛋白疫苗向mRNA疫苗、双抗、ADC等创新药物快速发展,高性能纯化介质需求增长[4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战略与运营 - 公司2024年并购福立仪器,开发分析检测解决方案[45] - 公司投资收购纳信科技以提供更全面的分离纯化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溶剂处理,解决客户大规模生产痛点[47] - 赛谱仪器蛋白纯化仪与公司填料产品配套使用,实现色谱填料到蛋白纯化设备的产品延伸[53] - 福立仪器色谱仪器与公司分析耗材搭配,提供生命科学、药物分析等领域分离分析整体解决方案[53] - 公司溶剂回收膜材料可高效分离回收乙醇、丙酮、乙腈等有机溶剂,填补国内耐有机溶剂膜空白[49] - 收购纳信科技51.25%股权,布局溶剂回收膜材料领域[80] - 完成对福立仪器的并购,增强液相色谱仪产品线[80] - 赛谱仪器销售体系并入大区实行一体化管理[81] - 启用契约锁电子签章平台实现合同全流程线上化管理[82] - 实施季度绩效考核体系,推动战略目标执行[83] - 公司供货周期一般为2周左右,较境外厂商具有明显时效优势[93] - 原材料备货周期为7-15个工作日,进口材料备货周期45-60天[117]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新增知识产权申请24件,授权13件[75] - 报告期内新申请知识产权24项,新增授权13项[103] -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3个,获得授权8个;累计发明专利申请243个,授权90个[103]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申请8个,获得授权1个;累计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28个,授权96个[103] - 公司及两家子公司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2020-2024年)[102] - 25款自动旋转阀完成开发转产,性能成本超越进口产品[100] - 多肽合成载体生产工艺进入中试放大阶段[97] - 新型离子交换层析介质开发项目累计投入2458.33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3000万元的81.94%[109] - 硅胶色谱填料新产品开发项目本期投入2379.67万元,累计投入2379.67万元[109] - 蛋白亲和层析介质升级项目累计投入2182.07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2500万元的87.28%[109] - 化学发光用高载量链霉亲和新产品累计投入2466.30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3500万元的70.47%[110] - 核酸固相合成载体研发项目累计投入3068.30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3500万元的87.67%[110] - 样品前处理新产品研发项目本期投入423.98万元,累计投入423.98万元[110] - 耐溶剂膜产品开发项目本期投入276.10万元,累计投入276.10万元[110] - 新一代超高效色谱仪项目投入6000万元,累计投入2002.56万元[111] - 软胶基质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投入3500万元,累计投入2510.55万元[111] - 蛋白纯化系统开发项目投入800万元,累计投入418.72万元[111] - 样品前处理装置研发项目投入1500万元,累计投入117.2万元[11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88人,占总员工比例24.14%[113]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4689.37万元,人均薪酬16.62万元[113]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9.93%,其中博士22人(7.64%)[113]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8.26%,30-40岁占比35.42%[113] - 大分子方向支持客户项目68个,其中抗体类项目46个占比67%[76] - 大分子临床三期及上市后工艺变更项目达21个[76] - 小分子方向支持客户项目127个,其中GLP-1项目31个,其他多肽项目19个,合计占比40%[76] - 公司色谱填料微球粒径分布变异系数可做到3%以下,显著优于业内进口产品通常超过10%的水平[85] - 公司可提供粒径小于2微米的超高压硅胶色谱填料及3-5微米高压硅胶色谱填料[87] - 公司色谱填料孔径覆盖8-400纳米范围,包括8/10/12/20/30/50/100/150/200/400纳米等多种规格[87] - 公司是全球少数能同时生产硅胶/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琼脂糖/葡聚糖/羟基磷灰石等多种填料的企业[87] - 子公司赛谱仪器系统流速覆盖36mL/min至1000mL/min范围,提供4种流量泵选择[88] - 公司紫外检测器波长覆盖200-800nm,提供单波长/双波长/四通道等多种检测配置[88] - 子公司赛谱仪器蛋白层析系统提供36mL/min、100mL/min、300mL/min、1000mL/min不同流量泵选择[100] - 紫外检测器覆盖200-800nm可变四通道检测等5种波长配置[100] - 单分散间隔物聚合物微球平均粒径精确性控制在正负30纳米之间,粒径分布系数小于4%[96] - 单分散导电金球通过化学电镀100纳米左右金属层制备核壳结构[96] - 公司已建成超过5万平方米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91] - 公司拥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备完整质量控制体系[91] 产品与服务 - 公司主要产品为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包括硅胶色谱填料、聚合物色谱填料、离子交换层析介质、亲和层析介质、疏水层析介质和凝胶过滤填料[56] - 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广泛应用于有机小分子、手性分子、天然产物、多肽、抗生素、胰岛素、抗体、蛋白、核酸、疫苗和病毒等的大规模分离纯化和实验室分析检测[56] - 公司提供蛋白层析系统和寡核苷酸合成系统等药物分离分析和合成设备,用于生物药分析检测和蛋白、多肽、核酸等大分子的分离纯化[56] - 公司生产耐有机溶剂纳滤膜产品,用于有机溶剂除杂净化、活性物质浓缩和溶剂提浓等应用[56] - 公司提供药物分离纯化技术服务和手性药物拆分服务[56] - 公司生产液相色谱柱、固相萃取柱和净化管等分析检测产品,用于生物技术、制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化工和科研中的色谱分析检测[56][57] - 公司提供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及配套服务,通过"方法+仪器+耗材+服务"的商业模式提供色谱系统全套解决方案[57] - 公司生产光电领域用微球材料,包括间隔物塑胶球、间隔物硅球、导电金球和黑球等,应用于LCD面板、PDLC智能调光膜和车载显示屏等[57] - 公司生产体外诊断用核心微球,包括磁珠、乳胶微球和荧光微球等,用于核酸提取、化学发光、蛋白纯化、细胞分选和标记免疫检测[57] - 公司产品覆盖粒径几纳米到上千微米、孔径几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均匀性微球[52] - 公司主要采取直销销售模式,从早期研发阶段提供纯化产品或解决方案深度绑定客户,与医药生产企业、科研院所、色谱柱生产企业和CRO/CDMO企业形成稳固合作关系[63] 公司治理与子公司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7] - 公司董事会决议未通过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8]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9]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纳谱分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13]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苏州纳微先进微球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13]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苏州纳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13]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RILAS TECHNOLOGIES INC[13]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13] - 子公司纳谱分析报告期净利润为980.67万元人民币[148] - 子公司福立仪器报告期净利润为617.79万元人民币[148] - 子公司常熟纳微报告期净利润为99.88万元人民币[148] - 子公司纳信科技报告期归母净利润为-24.47万元人民币[149] - 公司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124.85万股[155]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数量为7人[153] - 副总经理毕贤于2025年1月14日离任[152] - 公司限制性股票合计2,239,700股[156]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企业数量为2个[156] - 公司对苏州天汇微球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认缴出资额由3000万元人民币同比例缩减至1993.15万元人民币[145] - 苏州天汇微球创业投资基金认缴总规模由1.5亿元人民币缩减至1亿元人民币[145] - 基金累计投资金额达4480万元人民币,共投资6个项目[144] 承诺与合规 - 公司实际控制人江必旺、陈荣姬于2020年6月11日作出无期限承诺并严格履行[159] - 控股股东深圳纳微于2020年6月11日作出解决同业竞争承诺,承诺期限为作为公司控股股东期间[15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于2020年6月11日作出股份限售承诺,限售期为上市后12个月及任职期间[160] - 股东苏州纳研、苏州纳卓、苏州纳合于2020年6月11日承诺股份限售36个月[160] - 公司于2022年4月8日与再融资相关的承诺由深圳纳微作出并无期限履行[161] - 公司于2024年1月29日与股权激励相关的承诺由全体激励对象作出并无期限履行[162] - 控股股东承诺若因社保公积金违规导致公司损失将先行以自有资产承担罚款滞纳金或赔偿款项[163]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业务存在竞争的活动且不持有竞争公司权益[164][166]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若未来业务构成竞争将终止业务或优先由公司收购相关资产股权[164][166]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关联交易按市场公允价格进行并履行审批及信息披露程序[168][169]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承诺避免关联交易若发生将保证合法性公允性并及时信息披露[170][171] - 控股股东锁定期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72] - 控股股东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172]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72] - 实际控制人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股份且每年转让不超过持有股份总数25%[173] - 实际控制人承诺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首发前股份[173] - 公司股票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直接和间接持有的首发前股份[175][178] - 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
纳微科技(688690)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