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惠理集团(00806) - 2025 - 中期财报
惠理集团惠理集团(HK:00806)2025-08-27 17:05

收入与利润表现 - 收入总额为2.208亿港元,同比下降6.3%[8]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6.3%至220.794百万港元(2024年:235.751百万港元)[5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220,794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35,751千港元下降6.3%[7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2.516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572.7%[8] - 期内利润同比飙升573.3%至251.611百万港元(2024年:37.365百万港元)[5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激增572.7%至2.516亿港元(2024年同期:3,740万港元)[33][34] - 每股基本盈利为13.8港仙,同比增长590%[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增长590%至13.8港仙(2024年:2.0港仙)[53] - 每股基本盈利为0.138港元,基于股东应占利润251,568千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1,826,710,000股计算[82] 管理费与表现费 - 管理费总额为1.856亿港元,同比下降7.6%[8] - 表现费总额为580万港元,同比下降40.2%[8] - 管理费总额下降7.6%至1.856亿港元(2024年同期:2.008亿港元)[33][35] - 表现费总额大幅下降40.2%至580万港元(2024年同期:970万港元)[33][35] - 管理费收入为185,565千港元,同比下降7.6%(2024年同期:200,789千港元)[75] 成本与费用 - 薪酬及福利开支(不包括花红)减少410万港元至9240万港元,同比下降4.2%[41] - 花红大幅增加至339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120万港元),主要来自集团投资已实现收益[41] - 员工回扣金额为14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180万港元)[41] - 其他非员工经营开支为486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5010万港元)[42]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略微减少至23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270万港元)[42] - 薪酬及福利开支总额为127,703千港元,同比上升29.6%(2024年同期:98,528千港元)[77] - 香港利得税计提535千港元,适用税率保持16.5%(2024年同期:336千港元)[80] 资产管理规模与资金流 - 资产管理规模达52.9亿美元,较2024年底增长3.5%[8][11]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从2024年底51.10亿美元增至2025年6月底52.90亿美元,增长1.8亿美元[26] - 2025年上半年认购总额达7.33亿美元[12] - 2025年上半年总认购额7.33亿美元,较2024年下半年9.82亿美元减少25.4%[26][27] - 2025年上半年总赎回额10.08亿美元,较2024年下半年16.27亿美元减少38.0%[26][27] - 平均管理资产下降至50.71亿美元(2024年同期:53.73亿美元)[35] - 年化总管理费率降至96个基点(2024年同期:98个基点)[35] 投资业绩 - 惠理高息股票基金年初至今回报率达14.5%[16] - 惠理亚洲股债收益基金年初至今回报率达10.7%且位列晨星同类基金前25%[16] - 惠理亚洲创新机会基金年初至今回报率达13.6%且位列晨星同类基金前25%[16] - 中国大陆焦点基金年初至今回报率达13.9%[17] - 惠理台湾基金年初至今回报率达13.6%[17] - 惠理多元资产基金年初至今回报率达17.6%且位列晨星同类基金前25%[17] - 惠理美元货币基金年初至今回报率为2.1%且录得8600万美元净流入[17] - 价值黄金ETF上半年回报率达26.6%[17] - 惠理医药行业基金期内回报率达21.2%[17] - 2025年上半年基金表现带来正回报5.26亿美元[26] - 惠理高息股票基金2025年初至6月30日回报率达14.5%[25][26] - 惠理价值基金2025年上半年回报率为14.1%[26] - 惠理大中华高收益债券基金2025年上半年回报率为3.7%[26] - 惠理亚洲股债收益基金2025年初至6月30日回报率为10.7%[25][26] - 价值黄金ETF2025年初至6月30日回报率达26.6%[25][26] 其他收入与收益 - 其他收入增长至5,370万港元(2024年同期:3,200万港元)[36] - 其他收益净额大幅增至2.114亿港元(2024年同期:9,200万港元)[37] - 投资净收益大幅增长68.0%至181.708百万港元(2024年:108.140百万港元)[53] - 货币市场工具投资收益净额大幅增长至36,965千港元,同比增加278%(2024年同期:9,775千港元)[7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已实现收益净额达132,054千港元,同比激增892%(2024年同期:13,309千港元)[78] - 外汇收益净额29,75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7,636千港元实现显著改善[78] - 外币汇兑收益显著改善,录得17.455百万港元收益(2024年:8.930百万港元亏损)[56] - 价值黄金ETF投资录得已变现净投资收益1.182亿港元(2024年同期:3,740万港元)[39] 合资企业与联营表现 - 合资企业投资带来应占收益6,550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4,600万港元)[38] - 应占合资企业收益大幅改善,录得65.507百万港元收益(2024年:45.965百万港元亏损)[53] - 合资企业投资总额从年初4.8亿港元增至期末5.56亿港元,增幅15.9%,其中应占收益贡献6550.7万港元[89] - 联营公司M&A Value Partners投资账面价值从138.8万港元降至93.4万港元,主要因应占亏损45.4万港元[91] - 联营公司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5.68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34亿港元,降幅约41.2%[95] 现金与投资头寸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亿港元,总投资为23亿港元[12] - 现金结余净额15.25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10.77亿港元),增长41.6%[44] - 投资金额22.63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24.02亿港元)[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41.6%至1,524.960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1,077.437百万港元)[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524.96百万港元,较期初1,077.437百万港元增长41.6%[106] - 货币市场工具投资达1,295.67百万港元,占现金等价物总额的85%[106] - 银行现金及手头现金降至59.238百万港元,较期初137.144百万港元减少56.8%[106] - 投资组合规模达1,495.403百万港元,较期初减少11.4%(2024年12月31日:1,688.685百万港元)[54] - 投资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49.092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22.153亿港元,降幅约13.0%[94]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资产净值为38亿港元[12] - 股东权益38.225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35.597亿港元),增长7.4%[45] - 权益总额增长7.4%至3,822.533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3,559.773百万港元)[54] - 房地产合伙借款698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6590万港元)[44] - 流动比率10.3倍(2024年12月31日:6.3倍)[44] - 房地产合伙的借贷实际利率在2025年6月30日为银行票据利率加每年2.25%的边际利率[101] 投资组合公允价值变动 - 第一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下降至3.63亿港元,较期初减少29.2%[65] - 第三级工具公允价值增至4091.2万港元,其中投资基金部分增长72.4%至3103.3万港元[68] - 债务证券投资组合结构调整,新增1.31亿港元第二级债务证券投资[65] - 非上市投资基金(第二级)规模缩减至9.88亿港元,较期初下降18.3%[65] - 第三级工具当期实现收益139.6万港元,扭转去年同期亏损454.4万港元的局面[6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512.808亿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92.991亿港元,降幅约42.9%[94]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入的金融资产在2025年6月30日为200.676亿港元,而2024年12月31日为零[94] - 非上市证券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36.284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28.486亿港元,降幅约16.8%[94] - 价值黄金ETF公允价值从510,656千港元下降至356,435千港元,降幅为30.2%[127] - 惠理基金(爱尔兰)ICAV – Value Partners Greater China High Yield Bond Fund公允价值从250,865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6,127千港元,降幅达89.6%[127] - 惠理基金系列-惠理亚洲创新机会基金公允价值从101,387千港元增长至141,177千港元,增幅为39.2%[127] - 惠理基金(爱尔兰)ICAV – Value Partners China A Shares High Dividend Fund公允价值从116,111千港元增长至157,914千港元,增幅为36.0%[127] - 惠理基金系列-惠理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产业基金公允价值从167,729千港元增长至186,751千港元,增幅为11.3%[127] - Value Partners Asia Pacific Real Estate Limited Partnership公允价值从605,198千港元增长至679,380千港元,增幅为12.3%[127] - 惠理基金(爱尔兰)ICAV – Value Partners Asian Dynamic Bond Fund公允价值从102,154千港元增长至106,297千港元,增幅为4.1%[127] - 深圳资本基理大湾区多策略投资有限合伙基金公允价值从6,962千港元增长至10,411千港元,增幅为49.5%[128] - 惠理医药行业基金公允价值从47,975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5千港元,降幅达99.9%[128] 房地产投资 - 投资物业价值从年初17.33亿港元增至期末18.5亿港元,增幅6.7%,主要受外币换算收益1169.7万港元影响[84] - 公司持有Value Partners Asia Pacific Real Estate Limited Partnership的100%间接权益[99] - 房地产合伙的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05198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6.79380亿港元,增幅约12.2%[100] - 房地产合伙的投资物业(新西兰学生宿舍大楼)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3307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85004亿港元,增幅约6.8%[100][101] - 房地产合伙的借贷抵押品为新西兰学生宿舍大楼,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为1.85004亿港元[101] - 日本物流中心出售总代价64.3亿日元(约3.47亿港元),导致价值投资在信托中持有物流中心数量从3个减至1个[87] - Clear Miles Hong Kong Limited在AM Kent Street Investor Trust的权益从50%降至25%,并于2025年5月出售[87] 现金流活动 - 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恶化至2932.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5.0%[58] - 投资活动产生强劲现金净流入4.62亿港元,主要得益于出售投资获得7.24亿港元[58] - 已付股息大幅减少至1826.7万港元,同比降幅达98.0%[5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增至15.25亿港元,较期初增长41.3%[58] - 投资资金回笼大幅减少至2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3.4%[58] - 出售马来西亚附属公司75%股权获得现金代价460万港元,并确认收益965千港元[115][116] - 出售附属公司导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991千港元[117]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入的金融资产实现未变现收益净额11,961千港元[118] - 公司向拥有人支付股息18.267百万港元[56] 融资与资本活动 - 公司新增对两只投资基金注资14,036千港元(2024年同期:对现有非上市股本证券注资2,610千港元)[69] - 非上市股本证券估值达9,879千港元,较2024年末9,778千港元小幅增长1%[70] - 股东贷款还款包含:来自价值投资316亿日元(约1650万港元),来自Golden Partners Investment 16万欧元(约140万港元)[89] - 股东贷款总额从年初3.12亿港元增至期末3.2亿港元,主要受汇兑收益2683.3万港元影响[89] - 购买STAR公司20.13%股权的1600万港元定金仍存放于托管账户[105] - 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为1,826,709,831股,股本总额为1,326.832百万港元[107] - 私募股权基金未拨资资本承担为91,402千港元,较2024年末减少9,324千港元[121] - 软件及硬件特许权证合约资本承担为3,960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5,940千港元下降33.3%[122] 认股权计划 - 新授予42,927,682份认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1.534港元[110][112] - 未行使认股权数量减少至71,159,000份,其中28,231,000份可立即行使[112] - 认股权没收导致60.593百万港元从股份报酬储备转入保留盈利[111] - 尚未行使认股权总计71,159千份,行使价介于每股1.534港元至5.87港元之间[113] - 认股权计划下于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认股权总数为71,158,682份[130] - 报告期内新授予认股权42,927,682份,其中董事及高管获得26,487,293份[130] - 报告期内失效认股权60,478,000份,主要为其他雇员持有的已过期认股权[130] - 根据认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认股权数目从96,462,483份增加至114,012,801份[132] 客户与市场份额 - 机构客户占比53%,散户投资者占比47%[31][32] 应收款项 - 应收账款总额为40.958百万港元,其中逾期未减值金额为1.53百万港元(占比3.7%)[102] -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为零,与上年末保持一致[103] - 应付分销费开支总额为43,511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44,894千港元下降3.1%[114] 关连交易与高管薪酬 - 关连人士交易中投资管理费收入总额为338千港元,分销费开支为147千港元[124]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6,15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365千港元下降26.4%[125] 员工人数变动 - 香港员工人数为106名,同比减少19名或15.2%[140] - 上海员工人数为21名,同比减少1名或4.5%[140] - 深圳员工人数为4名,同比减少1名或20%[140] - 新加坡及伦敦员工人数为4名,同比减少7名或63.6%[140] 企业管治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2] - 中期业绩已由外部审计师按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144] - 公司确认完全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145] - 领导委员会成员为林向红、陈荣达及吴祝花[146]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47] - 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交易[141] 租赁与承担 - 经营租赁承担从2024年末的125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0千港元[119][120]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