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常青股份(60376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常青股份常青股份(SH:603768)2025-08-27 17:15

收入表现 - 营业收入15.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20]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5.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28] - 营业收入为15.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36] - 营业收入从1,554,105,922.10元增至1,597,707,224.98元,增长2.80%[9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至6.108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5%至5.364亿元[98] 利润表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52.5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4.3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226.0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2.69%[20] - 利润总额亏损2810.2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9.45%[20]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052.5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4.33%[28] - 净利润从37,777,794.46元下降至-20,525,389.44元,降幅154.33%[95] - 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亏损25.8万元扩大至亏损2084.5万元[99]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同比下降147.37%[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85%,同比下降2.72个百分点[22]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9元/股下降至-0.09元/股[96] 成本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为13.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6%[36] - 销售费用为2745.6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07%[36] - 管理费用为9405.7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51%[36] - 财务费用为2609.6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70%[36] - 研发费用为6252.6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9%[36] - 销售费用从14,295,035.59元增至27,455,966.48元,增长92.07%[94] - 研发费用从68,479,762.33元降至62,526,461.99元,下降8.69%[95]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66.3%至1381.8万元,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3.0%至4799.6万元[9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3.8%至1357.3万元[9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恶化[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5.84%[36][3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2.49%[36][3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2.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62%[36][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603亿元,较去年同期负7571.4万元进一步恶化[101][10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024亿元,主要由于资本支出1.028亿元[10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07亿元,主要来自新增借款8.813亿元[10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0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负3095万元恶化247%[10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380万元,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支付3357万元[10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75万元,与上年同期的正2.038亿元相比大幅转负[10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59.9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1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1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84%[20] - 货币资金下降31.99%至5.1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2.99%降至8.65%[39] - 应收票据增长105.88%至2040万元,主要因商业承兑汇票增加[40] - 应收款项融资激增165.21%至3.18亿元,因银行承兑汇票及数字化应收账款凭证增加[40] - 短期借款增长33.01%至11.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19.86%[39][41] - 在建工程增长39.14%至4.06亿元,涉及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项目投入[41] - 租赁负债暴增1496.14%至2394.5万元,因租赁付款额增加[41] - 使用权资产增长419.43%至3430.7万元,因新增租赁资产[41] - 货币资金减少至5.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2.0%[86] - 应收账款增加至9.6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7.5%[86] - 应收款项融资大幅增长至3.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激增165.2%[86] - 存货减少至4.3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2.7%[86] - 短期借款增加至11.9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3.0%[87] - 应付账款减少至5.3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9.6%[87] - 在建工程增长至4.0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39.2%[86] - 长期借款减少至5.4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9.6%[87] - 未分配利润下降至9.3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2%[88] - 公司总资产从3,806,260,711.28元增至3,924,995,788.57元,增长3.12%[91] - 短期借款从261,283,300.00元增至485,310,116.67元,增长85.74%[91] - 合同负债从16,625,981.88元增至24,551,074.45元,增长47.66%[91] - 未分配利润从603,907,545.20元降至583,062,233.22元,下降3.45%[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97亿元,较期初4.217亿元减少57.4%[10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69万元,较期初的1.766亿元下降81.5%[10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分配利润为9.316亿元,较上年末的9.521亿元减少2.15%[108] - 综合收益总额为负2053万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合计下降至24.112亿元[108] - 公司实收资本从年初2.04亿元增加至期末2.38亿元,增长16.6%[109][111] - 资本公积从年初7.97亿元大幅增加至期末11.55亿元,增长44.9%[109][111]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9.10亿元增至期末9.48亿元,增长4.2%[109][111] - 所有者权益总额从年初19.97亿元增长至期末24.28亿元,增幅21.5%[109][111]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从期初的2.04亿元增加至期末的2.38亿元,增长16.6%[114][115] - 资本公积从期初的8.03亿元大幅增加至期末的11.61亿元,增长44.6%[114][11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的17.23亿元增长至期末的21.15亿元,增长22.7%[114][115]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6.30亿元减少至期末的6.30亿元,微降0.04%[114][115]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05.27万元人民币[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39.32万元人民币[24]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49.20万元人民币[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73.51万元人民币[24] 业务布局和战略 - 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制造业中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C3660)[27] - 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件、辊压电池壳体件等轻量化产品[29] - 公司已进入比亚迪、大众安徽、上汽集团等主流车企供应商体系[31] - 公司在合肥布局一体化压铸生产基地拓展产品矩阵[31] - 公司具备为商用车和乘用车同时配套的规模化生产能力[27] - 公司拥有省内外多个生产基地,分布在主要客户生产集中区域[34] - 公司主要经营汽车零部件冲压焊接件生产,聚焦乘用车新能源和商用车市场[121]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芜湖常瑞净利润1006.22万元,总资产10.27亿元[48] - 子公司仪征常众净利润1285.36万元,净资产收益率显著[48] - 随州常森子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24,669.27万元,净亏损6,041.87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30.04%[49] - 马鞍山常茂子公司钢材加工业务收入14,766.62万元,净利润2,810.12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9.73%[49] - 唐山常茂子公司汽车零配件制造收入9,812.59万元,净亏损3,419.39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3.20%[49] - 安庆常庆子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58,629.03万元,净利润7,643.10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779.04%[49] - 合肥常盛子公司汽车冲压焊接部件收入29,387.03万元,净利润8,702.19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61.29%[49] - 嘉兴常嘉子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14,569.56万元,净亏损877.35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248.85%[49] - 宜宾常凯新设子公司报告期内净亏损117.83万元[50]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采用以销定产模式[50] - 公司存在新客户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导致收入下降的风险[51] - 公司面临业绩增速降低或下滑风险,因投资规模扩大和研发投入增加[5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吴应宏、朱慧娟夫妇承诺长期避免同业竞争,未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相似业务[60] - 控股股东及5%以上股东吴应举承诺不从事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承诺期限为长期[60]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存在保底保收益或财务资助情形,涉及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6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管理,切实履行填补摊薄即期回报措施[62]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9,189户[77] - 控股股东吴应宏持股64,999,500股,占总股本27.32%[79] - 股东吴应举持股37,485,000股,占总股本15.75%[79] - 股东朱慧娟持股23,740,500股,占总股本9.98%[79] - 公司2004年成立时初始注册资本为1800万元,吴应宏持股50%[116] - 2007年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5800万元,吴应宏持股比例升至84.48%[117] - 2011年股权转让后吴应宏持股46.27%,吴应举持股27.22%,朱慧娟持股17.24%[118] - 2012年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1.20亿元,吴应宏持股比例降至41.65%[118] - 2013年6月3日公司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3300万元,注册资本增至15300万元[119] - 2013年转增后吴应宏持股6372.45万元(41.65%)为第一大股东[119] - 2014年2月王晓宇将127.5万元股份(0.83%)转让给吴应宏,吴应宏持股增至6499.95万元(42.48%)[119] - 2017年IPO发行5100万股(每股16.32元),注册资本增加5100万元至20400万元[120] - IPO后社会公众股持股5100万元(25%),吴应宏持股比例稀释至31.8625%[120] - 2024年向13家投资者发行3395.5857万股(每股11.78元),增资33955.857万元[120]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78,132.32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82,822.98万元,投入进度106.00%[67]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39,235.85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30,860.32万元,投入进度78.65%[67] - 本年度募集资金总投入金额为6,147.82万元[67] - 汽车冲压及焊接零部件技术改造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9,241.16万元,超计划投入进度109.62%[69]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269.84万元,投入进度92.40%[69] - 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银行贷款项目累计投入12,002.93万元,投入进度100.00%[70] -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大型压铸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2,259.31万元,投入进度72.66%[70] - 募集资金总额为123,232.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17,368.17万元[67]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6,034.69万元[67] - 募集资金总额为117,368.17万元,其中8,6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71]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变更或终止[72] 公司治理与承诺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约束职务消费行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无关投资活动[61]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等不良诚信状况[63]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63]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3]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63] - 报告期内无破产重整相关事项[63] 其他财务相关 - 信用减值损失从收益720,092.99元转为损失7,929,220.06元[95]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高达18.40亿元人民币,占母公司流动资产主要部分[90] - 母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208.5万元[113]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20.89亿元,较期初减少208.5万元[11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贡献3777.8万元[109]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新增3.92亿元,其中实收资本增加3395.6万元,资本公积增加3.58亿元[109] - 本期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3.92亿元,其中普通股投入3.92亿元[114] - 公司2011年9月整体变更时注册资本为1.08亿元,净资产1.63亿元折股比例为1:0.6645[118] - 公司营业收入重要性标准设定为0.1%(160万元)用于坏账、预付款项等计量[129] - 在建工程及应付账款重要性标准设定为营业收入的0.6%(1000万元)[129] -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评估期12个月内无持续经营风险[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