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7.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52%[2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52%至7.38亿元[37] - 营业收入从8.84亿元下降至7.38亿元,同比减少16.5%[10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4%至5.58亿元(2024年同期:7.01亿元)[1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48.43万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收窄[21] - 净亏损从1.26亿元收窄至0.97亿元,改善22.8%[10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从1.23亿元收窄至0.84亿元,改善31.4%[103] - 净利润亏损收窄至-4641万元(2024年同期:-1.03亿元),同比改善54.7%[10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股,亏损同比收窄[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2024年同期:-0.24元/股)[10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3%,同比改善1.45个百分点[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38%,同比改善1.61个百分点[22] - 信用减值损失从-0.27亿元转为正收益0.24亿元,改善显著[103]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2274万元收益(2024年同期:-2271万元损失)[10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95.70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子公司江苏晨鑫公司收到增值税返还额320.47万元人民币[25] - 子公司南京晨光森田环保科技净亏损4407.43万元[48]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9.723亿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13] - 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12.58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亏损12.31亿元[115]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03亿元[119]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3.89%至6.79亿元[37] - 营业成本从7.89亿元下降至6.79亿元,减少13.9%[10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1.01%至3811万元[37]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15.34%至9509万元[3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9.73%至5353万元[37] - 研发费用从0.89亿元下降至0.54亿元,减少39.7%[102]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下降43.2%至3958万元(2024年同期:6963万元)[10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投入5353.41万元[53] - 三费合计同比下降3277万元降幅14.93%[33] - 供应链降本实现内部协作1068万元及采购谈判降本265万元[3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7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07亿元,较去年同期-8.67亿元改善64.6%[10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从-6.517亿元改善至-2.413亿元[1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长78.5%,从4.532亿元增至8.090亿元[11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猛增76.5%至9.17亿元[10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长4.8%,从7.702亿元增至8.070亿元[111]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减少10.1%,从2.021亿元降至1.816亿元[111]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下降10.5%至2.4亿元[107] - 支付的各项税费大幅下降58.5%,从8.561亿元降至3.552亿元[111] - 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29.4%至2.5亿元[10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3.8%,从13.031亿元增至16.128亿元[1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11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168亿元显著改善[111] - 期末现金余额降至1.27亿元,较期初减少58.6%[10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47.2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8.29%[21] - 公司总资产从45.50亿元减少至42.33亿元,同比下降7.0%[99][100] - 流动资产从27.38亿元下降至24.75亿元,减少9.6%[99] - 货币资金减少59.14%至1.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74%[41] - 货币资金减少至1.295亿元,较期初3.169亿元下降59.1%[95]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0.6217亿元,较期初1.120亿元下降44.5%[98] - 应收账款减少6.61%至20.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4.29%[41] - 应收账款减少至20.94亿元,较期初22.43亿元下降6.7%[95] - 母公司应收账款减少至17.96亿元,较期初19.85亿元下降9.5%[98] - 存货增长12.39%至7.0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85%[41] - 存货增加至7.021亿元,较期初6.247亿元增长12.4%[95] - 母公司存货增加至4.627亿元,较期初4.085亿元增长13.3%[98] - 短期借款增长6.60%至6.2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28%[41] - 短期借款增加至6.280亿元,较期初5.892亿元增长6.6%[96] - 短期借款从4.59亿元上升至6.28亿元,增长36.8%[99] - 合同负债增长25.87%至1.6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50%[41] - 合同负债增加至1.657亿元,较期初1.316亿元增长25.9%[96] - 应付账款减少至12.95亿元,较期初14.83亿元下降12.7%[96] - 应付账款从14.31亿元下降至13.17亿元,减少8.0%[99] - 应交税费减少71.58%至1307.95万元[41]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1.479亿元,较期初-0.634亿元增亏133.2%[97] - 境外资产规模301.1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06%[42] - 受限货币资金286.91万元(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等)[43]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91亿元,本期出售1.36亿元[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3.04%[21]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25.03亿元下降至期末23.81亿元,减少1.22亿元[1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22.60亿元下降至期末21.44亿元,减少1.16亿元[115]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4.88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为-3.93亿元[118] 业务线表现 - 压力容器领域新签合同3.48亿元年度目标完成率53.58%[32] - 柔性管件金属软管新签合同1.27亿元年度目标完成率50.84%[32] - 环保装备领域订货同比增长17%[32] 组织与战略调整 - 业务板块从8类聚焦至5类,整合比例达37.5%[53] - 经营单位从11家整合至7家,整合比例达36.4%[53] - 组织推进42个在研技术创新项目[53] - 完成4个项目及3项成果申报[53] - 获批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1项[53] - 获批江苏省新技术新产品认定1项[53] 股权激励计划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持续实施中[57] - 国务院国资委于2022年原则同意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58] - 2022年5月10日公司董事会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对象名单及授予权益数量[58] - 2022年5月20日公司完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工作[58] - 2023年6月29日公司取消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75万股[58] - 2023年8月4日公司因2名激励对象不符合条件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58] - 2024年3月11日公司因31名激励对象不符合条件拟回购注销26万股限制性股票[58] - 截至2024年3月26日公司完成回购注销26万股限制性股票[58] - 2024年5月20日公司因1名激励对象辞职回购注销3万股限制性股票[58] - 2024年5月20日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锁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58] - 股权激励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锁期205名激励对象符合条件,解除限售限制性股票3,314,850股[59] - 2024年10月因工作调整回购注销2名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60,300股[59] - 2024年11月因离职回购注销1名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60,300股[59] - 2025年3月因工作调整拟回购注销2名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60,300股[59] - 股权激励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锁期200名激励对象符合条件,解除限售限制性股票3,103,750股[59] - 因第三个解锁期条件未成就拟回购注销200名激励对象第三期限制性股票3,323,500股[59] - 3名高管满足股权激励解锁条件,第二期解除限售比例为其获授总量的13%[89] - 公司回购注销未达解锁条件的第三期限制性股票120,600股[9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高管发生7人次变动(4人新任3人离任)[56]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不转增[5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3,224,350股至3,505,800股,占比降至0.81%[79]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3,103,750股至427,702,200股,占比升至99.19%[79] - 股份总数减少120,600股至431,208,000股[79]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20,600股(已完成)及60,300股(未完成)[80][81] - 解除限售股份3,103,750股于2025年6月3日上市流通[81] - 拟回购注销第三期限制性股票3,323,500股(未完成)[81] - 股权激励限售股期初数量为6,730,150股,报告期内解除3,103,750股(占期初46.1%),减少120,600股,期末剩余3,505,800股(占期初52.1%)[8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6,667户,无优先股股东[85] - 控股股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6,160,000股(占总股本24.62%)[88] - 第二大股东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9,633,772股(占总股本20.79%)[88] - 第三大股东深圳市玺恒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400,100股(占总股本1.02%),报告期内增持332,100股[8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257,614股(占总股本0.52%),报告期内增持1,165,415股[88] - 前十名有限售条件股东均为高管,其中文树梁持股144,720股为最高[89] - 股东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存在关联关系[88]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427,702,200股占总股本99.19%[124]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3,505,800股占总股本0.81%[124] - 控股股东科工集团公司持股106,160,000股占总股本24.62%[124] - 晨光集团持股89,633,772股占总股本20.79%[124] - 公司注册资本经多次变更,最终为4.32亿元[123] - 公司实收资本从4.32亿元减少至4.31亿元,减少29万元[119] - 实收资本减少29万元至4.31亿元[115] 关联交易与对外担保 - 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算总额不超过30,000万元,上半年实际发生1,162.40万元[63] - 公司在关联财务公司航天科工每日存款限额100,000万元,存款利率范围0.55%-1.35%[68] - 关联财务公司存款期初余额26,957.97万元,本期存入236,261.25万元,取出251,456.01万元,期末余额11,763.21万元[68] - 关联方贷款额度为100,000万元,利率范围1.8%-2.6%,期末余额50,000万元[72] - 关联方综合授信总额100,000万元,实际发生额50,000万元[74]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862.45万元,期末担保余额9,345.70万元[77] - 公司担保总额9,345.70万元,占净资产比例1.98%[77] 资产处置与投资活动 - 2024年1月12日公司转让沈阳弗泰公司65%股权[58] 社会责任与捐赠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云南省富源县捐赠乡村振兴资金40万元[61] 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125][126] - 营业周期确定为12个月作为流动性划分标准[130]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31] - 重要应收账款核销标准为单笔金额超过应收账款总额1%[132] - 企业合并区分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会计处理方法[133][134][135] - 控制判断标准基于权力、可变回报及影响回报能力[138] - 公司对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43]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类[143]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45]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6] - 境外经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47]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4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调整财务报表[140] - 合并报表编制时集团内部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140] - 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在合并报表中单独列示[141] - 处置子公司股权交易需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142] - 外币现金流量及境外子公司现金流量按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影响额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148] - 处置境外经营全部所有者权益或丧失控制权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全额转入当期损益[148]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4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损益计入当期利润[1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减值损失、汇兑损益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51]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51]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金融负债,交易费用分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51]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合同权利终止、风险报酬转移或放弃控制[153]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4]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解除时终止确认,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5]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满足法定抵销权利时可净额列示,否则分别列示[156]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无活跃市场时使用估值技术确定[156][157] - 权益工具股利分派作为利润分配处理,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157] - 金融资产减值覆盖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债权投资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资产[157][158] - 预期信用损失分为整个存续期(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或12个月内(未显著增加)计量[158] - 应收票据按承兑人类型分组合计提减值,银行承兑汇票信用风险较低[159] - 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按账龄组合计提减值,1年内损失率5%[159][163] - 1-2年账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163] - 2-3年账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5%[163] - 4-5年账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164] - 应收账款1年以内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67]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167]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5%[167] - 应收账款3-4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0%[167] - 应收账款4-5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167] - 应收账款5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167] - 其他应收款采用与应收账款相同的账龄组合损失率结构[174] - 合同资产采用与应收账款相同的账
航天晨光(600501)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