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沧州明珠(00210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沧州明珠沧州明珠(SZ:002108)2025-08-27 18: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XX亿元,同比增长XX%[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XX亿元,同比增长XX%[15] - 营业收入为1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80.6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5%[21] - 营业总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6.88%[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80.67万元,同比下降6.15%[5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8%至13.19亿元[66] - 净利润同比下降6.2%至8280.67万元[186]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5.9%至0.0497元[18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8%至7.86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4%至7.31亿元[188] - 净利润同比增长17.2%至6156.59万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2%至6368.18万元[18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XX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15]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73.52%至1817万元[66]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338.48%至1399万元[6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6%至11.50亿元[18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6%至2003.25万元[185]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73.5%至1816.65万元,其中利息费用同比增长84.1%至1963.85万元[18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1.8%至67.88万元[18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锂电隔膜业务收入XX亿元,占总营收比重XX%[13][15] - BOPA薄膜产品毛利率达XX%,同比提升XX个百分点[13][15] - PE管道产品产量XX万吨,销量同比增长XX%[13][15] - BOPA薄膜产品营业收入为4.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7%[35] - 公司隔膜产品营业收入34463.94万元同比增长19.88%[37] - 公司主要产品为PE管道/BOPA薄膜/锂离子电池隔膜[38] - 锂离子电池隔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88%至3.45亿元[68] - BOPA薄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97%至4.25亿元[68] - 锂离子电池隔膜毛利率24.18%为各产品最高[70] 各地区表现 - 西北地区收入同比激增218.90%至5611万元[68]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最高达34.01%计4.49亿元[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36] - 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1051.2GWh同比增长21.5%[36]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69.8GWh同比增长64.9%[36] - 全球小型电池出货量124.1GWh同比增长9.6%[36] - 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1214.6GWh同比增长36.9%[36] - 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占全球总量78.6%[36] - 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预计2025年达1899.3GWh[37] - 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预计2030年达5127.3GWh[37] - 原材料价格波动构成主要经营风险,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较高[102] - 公司目前在建项目包括芜湖明珠隔膜扩产项目、沧州BOPA薄膜募集资金投资扩产项目及湿法和干法锂离子电池隔膜扩产项目[104]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子公司沧州明珠锂电隔膜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XX万元[13][15] - 沧州明珠隔膜科技净利润同比下降50.23%至1620.07万元,主因存货减值及芜湖项目转固费用增加[97] - 德州东鸿新材料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171.17%至390.24万元,受益于产品出口销量增长[97] - 芜湖明珠制膜科技净利润同比增加41.12%至949.89万元,因产销量及收率提升降低成本[97] - 沧州东鸿制膜科技净利润同比下降48.30%至213.68万元,主因信用减值损失增加[97] - 参股公司沧州银行贡献投资收益占公司净利润50%以上,报告期利息净收入达24亿元[98] - 沧州明珠隔膜科技营业收入3.60亿元,净利润率4.5%(净利润1620.07万元/营收3.60亿元)[96] - 芜湖明珠塑料营收1.54亿元,净利润率5.2%(净利润807.27万元/营收1.54亿元)[96] - 重庆明珠塑料营收9507.24万元,净利润率3.4%(净利润322.60万元/营收9507.24万元)[96] - 沧州东鸿制膜科技总资产10.15亿元,净资产8.90亿元,资产负债率12.3%[9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XX亿元,同比增长XX%[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25.0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34%[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8.34%至-5125万元[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125.08万元,同比扩大108.3%[19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9亿元,同比扩大116.1%[19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96亿元,同比增长286.8%[19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9亿元,同比扩大1147.4%[19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64,237.06元,同比增长454.0%[19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37,732,355.15元,同比下降42.1%[194]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2.5%至8.29亿元[191]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42,353,421.96元,同比增长3,519.0%[19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6.2%至5.82亿元[19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9,590,949.88元,同比下降56.2%[194] 资产负债和权益变化 - 资产负债率XX%,较年初下降XX个百分点[15] - 总资产为79.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4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4%[21] - 公司总资产79.31亿元,较期初增长4.82%[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0.40亿元,较期初下降2.14%[53] - 资产负债率为36.45%[53] - 货币资金减少至5.9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59%至7.50%,主要因在建项目付款金额较大[74] - 应收账款增至9.1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76%至11.53%[74] - 在建工程大幅增加至14.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54%至18.11%,主要因项目处于建设期投入金额较大[74] - 长期借款增至10.88亿元,占总负债比例上升2.96%至13.72%,主要因银行长期贷款增加[74][75] - 短期借款增至6.0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58%至7.66%,主要因银行短期贷款增加[7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至2.7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73%至3.46%,主要因长期借款到期额增加[75] - 无形资产中6,827万元资产受限,用于抵押借款[77] - 货币资金减少13.5%,从期初6.879亿元降至期末5.951亿元[176] - 应收账款增长12.2%,从期初8.150亿元增至期末9.142亿元[176] - 在建工程大幅增长30.2%,由期初11.027亿元上升至期末14.361亿元[177] - 短期借款增长32.0%,从期初4.603亿元增至期末6.078亿元[177] - 长期借款增长33.6%,由期初8.142亿元上升至期末10.880亿元[178] - 资产总额增长4.8%,从期初75.669亿元增至期末79.312亿元[177] - 负债总额增长19.6%,由期初24.165亿元上升至期末28.910亿元[178] - 未分配利润下降4.2%,从期初20.127亿元减少至期末19.290亿元[178] - 母公司应收账款增长8.0%,由期初6.587亿元增至期末7.115亿元[181] - 母公司短期借款增长24.0%,从期初4.103亿元上升至期末5.087亿元[181] - 流动负债同比增长25.5%至10.82亿元[182]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54.2%至1.85亿元[182]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7.7%至1.44亿元[182] - 其他应付款同比增长79.4%至1.61亿元[18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5,150,310,818.11元[196] - 综合收益总额为-110,041,569.28元[197]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导致权益减少2,047,482.59元[197] - 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66,465,414.80元[1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5,040,268,893.83元[198]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24,335,366.63元[1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512.22亿元人民币[199][200] - 资本公积期初余额为109.54亿元人民币[199][200] - 未分配利润期初余额为204.31亿元人民币[199][200]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9.17亿元人民币[200]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7.74亿元人民币[200] - 本期利润分配金额为-51.73亿元人民币[200] - 盈余公积期初余额为36.91亿元人民币[199][200] - 其他综合收益期初余额为-13.32亿元人民币[199][200] - 库存股期初余额为-5.63亿元人民币[199][200] - 一般风险准备期初余额为0元[199][200] 投资项目和募集资金 - 报告期投资额2.35亿元,较上年同期4.24亿元下降44.49%[79] - 芜湖明珠隔膜项目累计投入54.18亿元,项目进度95.68%,部分生产线建成投产[80] - 沧州高阻隔尼龙薄膜项目累计投入3.66亿元,项目进度75.68%,目前仍在建设中[80] - 芜湖年产38000吨高阻隔尼龙薄膜项目因新生产线磨合期设备问题影响产能发挥[81] - 芜湖高阻隔尼龙薄膜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3.743亿元,投资进度达93.06%[81] - 芜湖高阻隔尼龙薄膜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4.56897亿元[81] - 沧州年产12亿平米湿法锂电隔膜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15.094亿元,投资进度17.74%[81] - 沧州湿法锂电隔膜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62.083亿元[81] - 沧州年产5亿平米干法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8.733亿元,投资进度68.52%[82] - 沧州干法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23.983亿元[82] - 公司报告期存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85] - 募集资金总额为12.38亿元,净额为12.21亿元[86] - 报告期内已使用募集资金2124.51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70亿元[86][87] - 募集资金使用比例为87.59%[86]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64亿元[86] - 公司使用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导致实际结余资金为1395.63万元[87] - 公司曾授权使用不超过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7] - 子公司使用不超过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24年4月24日全部归还[88] - 2024年10月再次使用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24年10月23日前全部归还[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使用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且尚未归还[89] - 子公司沧州东鸿和芜湖明珠分别被授权使用1.2亿元和3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89] - 芜湖高阻隔尼龙薄膜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4.998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56亿元,投资进度93.06%[90] - 沧州高阻隔尼龙薄膜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4.817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66亿元,投资进度75.68%[90] - 芜湖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949.89万元,累计实现效益4,884.54万元[90] - 沧州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0元,累计实现效益0元[9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6亿元,实际投入603.59万元,累计投入637.27万元,投资进度100%[90] - 归还银行借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4亿元,累计投入2.4亿元,投资进度100%[90] - 芜湖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4年01月31日[90] - 沧州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5年10月31日[9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2年08月25日[90] - 所有募集资金项目均未发生重大变更[90]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投入资金122,515万元,占计划137,212万元的89.3%[91] - 年产38,000吨高阻隔尼龙薄膜项目(芜湖)以募集资金11,843.51万元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91] - 年产38,000吨高阻隔尼龙薄膜项目(沧州)以募集资金4,650.9万元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91] - 子公司沧州东鸿2023年使用不超过3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24年4月24日前全部归还[92] - 子公司沧州东鸿2024年再次使用不超过3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24年10月23日前全部归还[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子公司沧州东鸿使用12,000万元、芜湖明珠使用3,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且尚未归还[9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进度比例达100%,累计投入金额超出调整后投资总额33.68万元,原因为募集资金专户利息收入[9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93] 股份和激励计划 - 基本每股收益XX元/股,同比增长XX%[1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579.11万元人民币[25]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8280.67万元人民币[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97元人民币/股,同比下降5.87%[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1%,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21]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605.59万股,占总股本0.9641%[49] - 注销库存股74.05万股,占总股本0.0445%[50] - 合计注销股份1679.64万股,占总股本1.0086%[50] - 注册资本由16.65亿元变更为16.49亿元[50] - 总股本由16.65亿股调整为16.49亿股[50] - 公司2023年股份回购总额为109,986,450.42元人民币[110] - 股份回购数量为24,099,560股占总股本1.44%[110] - 回购价格区间为4.39-4.66元/股[110] - 向202名激励对象授予2,335.9060万股限制性股票[111] - 激励计划总授予规模为2,409.9560万股占总股本1.44%[112] - 首次授予2,394.6060万股占总股本1.43%占计划总量99.36%[113] - 预留15.3500万股占总股本0.01%占计划总量0.64%[113] - 激励对象涵盖210名董事、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113] - 2023年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09]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从极210人调整为202人,减少8人[116]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从2394.6060万股调整为2335.9060万股,减少58.极7万股[116] - 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从15.3500万股增至74.0500万股,增加58.极7万股[116] - 限制性股票总授予量保持2409.9560万股不变[116] - 授予价格为2.26元/股,授予日为2023年7月12极日[116] - 首次授予的2335.9060万股占总授予量的96.93%[117] - 2024年回购注销离职人员限制性股票42.2万股[119] - 2024年因未达解除限售条件回购注销688.1118万股[119] - 2025年终止激励计划回购注销1605.5942万股,占总股本0.9641%[121] - 注销库存股74.05万股,占总股本0.0445%[123]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