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州酒家(603043)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广州酒家广州酒家(SH:603043)2025-08-27 19:0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19.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6%[19] - 营业收入19.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6%[42] - 营业总收入从19.1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9.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0] - 利润总额6821.6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0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0.0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11.9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37%[19] - 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26.7%至5430万元(2024年同期7405万元)[9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3.1%至3910万元(2024年同期5845万元)[91] - 基本每股收益0.0687元/股,同比下降33.17%[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0.44%至0.0617元/股[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至1.03%[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至0.92%[2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3.1%至0.0687元/股(2024年同期0.1028元/股)[92]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15.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9%[42] - 营业成本从14.1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5.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90] - 销售费用2.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3%[4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4%至2247万元(2024年同期2054万元)[91] - 管理费用1.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3%[42] - 研发费用3262.5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99%[4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4%至326万元(2024年同期379万元)[91] - 财务费用改善至-2140万元(2024年同期-1327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至3981万元[91] - 信用减值损失转负至-296万元(2024年正收益275万元)[91] 现金流量(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21.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7%[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21.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7%[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7.0%至6021.78万元[9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81%[4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1.8%至2.93亿元[9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29.4%至-2.21亿元[9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4.3%至22.5亿元[97]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下降20.6%至1.34亿元[98]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下降0.9%至4.17亿元[9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4.6%至6.98亿元[9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扩大83.7%至-7136.19万元[99]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增长8.4%至2.58亿元[9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增加至8.42亿元,较期初6.99亿元增长20.5%[83] - 应收账款1.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95%[44] - 应收账款增至1.66亿元,较期初1.19亿元增长39.9%[83] - 存货增至3.41亿元,较期初3.23亿元增长5.4%[83] - 在建工程增至1.31亿元,较期初0.75亿元增长75.2%[83] - 短期借款6.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42%[44] - 短期借款增至6.49亿元,较期初4.34亿元增长49.5%[84] - 合同负债降至1.89亿元,较期初2.05亿元下降7.7%[84] - 负债总额增至24.83亿元,较期初23.59亿元增长5.3%[85] - 货币资金从3.75亿元人民币减少至3.23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4.0%[86] - 其他应收款从11.6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2.54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7.2%[86] - 在建工程从7046.8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1.18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67.8%[87] - 合同负债从7940.04万元人民币减少至7540.10万元人民币,环比下降5.0%[87] - 公司总资产从442.4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425.12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3.9%[87]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7.18%[19] - 总资产63.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2.44%[19] - 未分配利润降至22.41亿元,较期初24.75亿元下降9.4%[85] - 所有者权益降至38.48亿元,较期初41.30亿元减少6.8%[85] - 未分配利润从19.8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18.47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7.1%[88]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的4,130,104,366.63元下降至期末的3,848,019,092.49元,减少282,085,274.14元(约6.83%)[101][102] - 未分配利润减少233,909,284.05元,从2,474,871,846.39元降至2,240,962,562.34元(约9.45%)[101][102] - 综合收益总额为54,303,252.92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39,100,702.35元[101]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总额为291,670,944.13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273,009,986.40元[101][102]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3,458,407.16元,从252,115,082.90元降至248,656,675.74元(约1.37%)[101][10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的36.57亿元下降至期末的34.43亿元,减少2.15亿元(-5.9%)[103][104]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22.54亿元下降至期末的20.39亿元,减少2.15亿元(-9.5%)[103][104] - 综合收益总额为7405.07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5845.34万元[103] - 利润分配总额为2.86亿元,其中对母公司股东的分配为2.73亿元[103] - 少数股东权益从期初的2.31亿元增加至期末的2.53亿元,增长9.7%[103][104]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的33.45亿元下降至期末的31.58亿元,减少1.86亿元(-5.6%)[106]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19.89亿元下降至期末的18.57亿元,减少1.42亿元(-7.1%)[106]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31亿元[106] - 母公司利润分配金额为2.73亿元[10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158,350,879.32元[107]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004,044,772.34元[108]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847,390,206.48元[107] - 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648,366,516.57元[108]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53,976,433.09元[108] - 2024年半年度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73,009,986.40元[10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3,980,889.01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1,854,283.90元[21][22] - 债务重组损益贡献1,996,367.66元非经常性收益[21]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贡献587,702.68元[21] - 其他收益中包含3,623,322.18元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23] - 其他收益中包含1,946,623.28元增值税加计抵减收益[2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拥有52家餐饮直营门店,包括27家广州酒家门店和24家陶陶居门店[29] - 公司授权第三方经营18家陶陶居特许经营门店[29] - 公司拥有四大食品生产基地包括广州茂名梅州和湘潭形成跨区域产能联动布局[31] - 公司食品连锁门店以直营店为主同时开展加盟业务主要覆盖广州深圳和佛山[31] - 公司构建全渠道销售体系线下包括食品连锁门店经销商和商超线上包括电商平台和微信小程序[31][33] - 子公司利口福食品公司净利润为3,789.86万元,营业收入为64,468.71万元[51] - 子公司陶陶居公司净利润为3,258.81万元,营业收入为50,066.43万元[51] - 子公司食品营销管理公司净亏损3,069.25万元,营业收入为105,278.26万元[51] - 子公司餐饮管理公司净亏损177.95万元,营业收入为33,171.74万元[51] 产品与研发 - 公司推出超30款新品包括荔枝酥金肉果酥黑松露腊肠饼干等[35] - 公司携手多所重点高校开展技术攻关项目12项获得专利授权24项[35] - 公司重点打造靓汤粽系列产品取得消费者广泛好评[35] - 研发迭代春夏菜品300余款[37] 供应链与采购 -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和参股核心原材料供应商稳定供货渠道[30] - 公司建立食材从采购到餐桌严格溯源机制统一采购集中管控[33] - 公司推进战略性采购通过竞争引入机制控制采购成本[30] 销售渠道与营销 - 公司深化布局兴趣电商通过自建直播间培育自有直播达人[35] 金融资产与投资 - 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548,982.90元,与期初数持平[48]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354,070.34元,较期初增加1,766,367.66元[48] - 金融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3,903,053.24元,较期初增加2,354,070.34元[48] - 私募基金投资期末余额合计为61,435,589.44元,与期初持平[48]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2.2%至302万元(2024年同期228万元)[91] 风险因素 - 月饼系列产品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风险[52]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对公司产品成本造成重大影响[53]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独立董事变动:谢康、沈肇章、曹庸因任期届满六年辞职,选举晏日安、刘火旺、刘晓军、樊霞为新独立董事[57] - 股权激励计划:2025年1月19日董事会通过2025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5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股份转让限额为持股总数的25%[65][66]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2,339户[75] - 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88,453,276股,占总股本50.72%[77] - 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6,142,814股,占总股本9.87%[77] - 广东省财政厅持股38,288,454股,占总股本6.73%[7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470,665股,占总股本2.19%[78] - 张浪持股11,903,000股,占总股本2.09%[78] - 陈宇鹏持股9,331,150股,占总股本1.64%[78] - 林杏绮持股2,853,903股,占总股本0.50%[78]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2,838,335股,占总股本0.50%[78]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74] - 公司于2017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5,000万股[109]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中租赁业务年预计金额500万元,上半年实际发生5万元[70] - 采购商品/接受劳务年预计总额2700万元(广州城投700万+广州产投2000万),上半年实际发生523万元[70] - 出售商品/提供劳务年预计总额2700万元(广州城投1200万+广州产投1000万+其他500万),上半年实际发生105万元[70] - 关联交易存款业务年预计金额16000万元,截至6月末余额4235万元[70] - 关联交易总额年预计5900万元,上半年实际发生633万元[70] - 所有关联交易均按市场定价原则执行[70] 承诺与合规 - 承诺履行情况:广州城投承诺长期避免同业竞争、保持公司独立性,目前严格履行中[64] - 控股股东广州城投承诺杜绝非法占用公司资金及资产行为[65] -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67]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广州城投、实际控制人广州国资委无未履行法院判决或大额债务违约情况[68] 社会责任与环保 - 环境信息披露:1家企业(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纳入依法披露名单[60] - 乡村振兴工作:公司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帮扶推动"百千万工程",采购雷州市香粘米、蜜薯、荔枝等原料[61][62] 会计政策与合并范围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11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按公允价值计量 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19]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19]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119]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时 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20]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权益或债务证券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20]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包括基于合同安排的结构化主体[123] - 非同一控制下增加的子公司 购买日至报告期末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124] - 处置子公司时 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25] - 分步处置股权至丧失控制权 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25]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26] - 处置子公司股权不丧失控制权时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26] 金融工具会计 -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31] - 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31] - 以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汇兑损益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32]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转入留存收益[132]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其他金融负债[133]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不存在时采用估值技术确定[134] - 金融资产转移确认依据包括终止确认、继续涉入或确认金融负债三种情形[135]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6] - 金融资产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量损失准备[137] - 信用风险三阶段划分标准:12个月内预期损失/整个存续期损失/已发生减值损失[138] - 较低信用风险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39] - 购买或源生已减值金融资产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变动确认准备[140] - 财务担保合同后续计量按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与初始确认摊销余额较高者[141]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抵销需同时满足法定抵销权和净额结算计划[142] - 权益工具发行回购等变动处理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143] 资产减值与计量 - 应收票据按承兑人信用风险划分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组合[144] - 应收账款按客户类别和账龄划分信用风险组合,包括应收餐饮及零售客户、应收经销商及代理商客户、应收其他客户及应收合并范围内关联方[146] - 应收账款减值测试采用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46] - 其他应收款按交易对手关系及款项性质划分5类组合,包括备用金、租赁押金保证金、其他押金保证金、其他款项及合并范围内关联方款项[149][150] - 其他应收款采用相当于未来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减值损失[150] - 存货分类为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在产品和发出商品5类[153]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周转材料摊销采用一次摊销法[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