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碧水源(30007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碧水源碧水源(SZ:300070)2025-08-27 19: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29.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09%[2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28,073,160.48元同比下降15.09%[5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09%至29.28亿元[65] - 营业利润为786.79万元,相比上期亏损5895.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99] - 利润总额为918.55万元,相比上期亏损5711.6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9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07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47.25%[21] - 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38,329,447.75元同比下降186.17%[54]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970,376.96元同比下降47.25%[54] - 净利润从亏损582万元扩大至亏损5,617万元[19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从7,265万元扩大至10,697万元[196] - 净利润为1948.29万元,相比上期亏损4792.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99] - 综合收益总额为5587.65万元,相比上期亏损22312.1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9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15%至22.37亿元[65] - 营业成本从24.89亿元降至22.37亿元,减少10.1%[194]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7.61%至1.13亿元[66] - 研发费用从1.15亿元降至1.02亿元,减少11.2%[194]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64.53%至1784万元[66] - 所得税费用为-1029.74万元,相比上期的-919.21万元增加12.0%[199] - 信用减值损失为1826.87万元,相比上期的4559.11万元减少59.9%[199] - 资产减值损失为169.84万元,相比上期的69.1万元增加145.9%[199] - 信用减值损失达1.93亿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比例504.28%[71] - 投资收益亏损7603.26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比例198.37%[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为2.50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36.86%[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改善136.86%至2.50亿元[66] - 总资产增长2.37%至816.32亿元人民币[21] - 公司总资产期末余额为816.3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97.44亿元增长2.4%[18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下降0.34%至271.68亿元人民币[21] - 货币资金余额43.2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5.30%[73]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3.2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2.52亿元增长1.8%[186] - 应收账款余额123.7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5.16%[7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23.7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3.99亿元基本持平[186] - 合同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0.8%至56.98亿元人民币[74]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56.9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07亿元增长21.1%[187] - 短期借款增长9.0%至63.09亿元人民币[74]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63.0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7.86亿元增长9.0%[187]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64.9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2.63亿元增长1.4%[188] - 公司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512.4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95.84亿元增长3.3%[189] - 公司总负债从211.59亿元降至207.71亿元,减少2.3%[192][193] - 流动负债合计从186.37亿元增至192.56亿元,增长3.3%[192] - 非流动负债从25.22亿元降至15.15亿元,大幅减少39.9%[192] - 合同负债从2.02亿元增至2.93亿元,增长44.9%[192] - 长期借款从7.66亿元降至2.70亿元,减少64.7%[192]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46亿元下降78.6%[190]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7.4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9.84亿元下降4.8%[190] - 母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58.3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3.51亿元增长9.0%[19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环保业务通过工程项目推动,涵盖污水处理、再生水、自来水、工业废水、海水淡化及盐湖提锂等项目[34] - 公司运营服务收入包括污水处理服务费、供水服务费或可用性服务费,按保底水量或实际水量计算[34] - 市政与给排水工程业务由子公司碧水源建设负责,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资质[35] - 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业务由子公司良业科技提供,在中国科技光影秀行业综合业绩规模领先[35][36] - 环保行业营业收入26.28亿元同比下降12.01%[68] - 运营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96%至15.00亿元[68] - EPC业务新增订单金额20.01亿元人民币,其中已签订合同金额13.55亿元人民币,尚未签订合同金额6.45亿元人民币[69] - 期末在手订单未确认收入金额达94.17亿元人民币[69] - 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BOT项目新增投资金额2.57亿元人民币,TOT项目新增投资金额2.03亿元人民币[69] - 报告期投资额10.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7%[80] - 公司PPP类项目投资标准调整,纯水厂类PPP及EPC项目将成为未来业务重点[99] 各地区表现 - 北京地区毛利率33.78%同比上升5.15个百分点[68] - 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毛利率为-1.97%同比下降25.53个百分点[68]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振动膜生物反应器组器(V-MBRU)膜设备运行能耗降低70%[12] - 振动膜生物反应器组器(V-MBRU)工艺出水总氮降低3~5mg/L[12] - 公司反渗透膜脱盐率大于98%[13] - 公司超滤(UF)预处理技术可将出水污染密度指数(SDI)控制在≤3[13] - 公司MBR-DF双膜工艺可将污水直接处理至地表II/III类水标准[13] - 公司自主研发钛系和铝系提锂吸附剂产品用于盐湖提锂[14] - 公司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可将处理水用于工业市政生态等多领域[14] - 公司具备年生产微滤膜和超滤膜2000万㎡、纳滤膜和反渗透膜1900万㎡的产能[32] - 锂吸附剂年产能为10000方[32] - 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较传统MBR能耗降低20%以上[30] - 公司自主研发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装备被收录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和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47] - 公司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装备是世界三大独立技术体系之一,处于国际领先水平[46] - 公司两项技术分别于2009年和201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6] - 公司建成全球首座大型振动MBR示范工程,规模化应用水平达国际领先[47] - 公司VMBR技术于2024年获中交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7] - 公司核心产品中空纤维膜关键性能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46] - 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46] - 公司VMBR技术重点解决膜池高能耗问题,降低MBR运行成本[47] - 公司VMBR技术有效提升MBR工艺去除氮磷等污染物能力[47] - 公司VMBR技术显著降低MBR运行维护成本[47] - 振动膜生物反应器能耗较传统MBR降低20%以上,设备安全性提升30%,设备成本降低25%[48] - MBR-DF技术系统运行压力降低60%-70%,能耗下降60%-65%[48] - 高效分盐膜收率提升10%,脱盐率提升至99%[48] - 苦咸水膜脱盐率提升至99.8%[48] - 多款产品产能提升15%-30%[48] - 精确加药系统药耗降低10%-20%[48] - 膜技术涉及水处理总规模超2200万吨/天,年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70亿吨[50] - 公司MBR-DF技术可将污水直接处理为地表水II类或III类高品质再生水,为国内唯一拥有该技术并完成大规模工程应用的企业[56] - 公司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浓盐水浓度较传统技术提高约50%[56] - 开发的高效选择性纳滤膜节约原材料成本50%以上,年产能达500万平方米[56] - 高效分盐膜GT和GH收率提升10%,脱盐率提升至99%[57] - 苦咸水膜脱盐率提升至99.8%,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57] - 多款产品产能提升15%-30%,实现降本增效[57] - 精确加药系统在20个项目中应用,药耗降低20%-30%[57] - 公司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约3%以上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研发[59] - V-MBR技术在全国推广工程规模已超过30万吨/天,节能减碳优势显著[59] - 海水淡化膜生产实现单批次连续稳定生产20万平米,高性能产品合格率提升10%[59]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5项累计有效专利达632项[60] - 高效分盐膜GT和GH的收率提升10%且脱盐率提升至99%[110] - 苦咸水膜脱盐率提升至99.8%[110] - 多款产品实现降本增效且产能提升15%-30%[110] - 自研精确加药系统累计推广16个项目应用[110] - 药耗降低10%-20%[111] - V-MBR装备实现节能降碳和提质三重效果[111] - 自主研发V-MBR装备成本不断降低[111] - 公司布局盐湖提锂全产业链技术[111] - 战略新兴产业收入占比持续提升[111] 项目与运营规模 - 公司运营新乡市东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10万吨[7] - 德惠市碧水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朱城子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达1万吨[8] - 大连小孤山再生水厂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为4万吨[9] - 吉林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处理规模达30万吨[12] - 内蒙古春源水务科技辛辛板污水深度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0万吨[16] - 内蒙古春源水务科技章盖营污水深度处理厂日处理规模为10万吨[17] - 嘉兴市城东再生水厂PPP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为30万吨[35] - 诸暨浣东再生水厂项目日处理规模达8万吨[36] - 永嘉黄田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37] - 永嘉江东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达4万吨[38] - 公司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ICWT)处理污水出水水质达地表Ⅳ类标准,已在全国承建上万座农村污水处理站[127] - 公司"碧水惠民-健康水站"已在全国建成6000余台,覆盖约380万农村家庭,近1400万农村人口受益[128] - 公司运营湖南祁阳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解决近34万人民群众季节性缺水问题,惠及134个行政村[128] - 公司从事村镇污水治理已达20年,是最早进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市场的企业之一[127] - 公司ICWT设备适用于中小规模分散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在北京云南海南江苏湖北等地规模化应用[127] - 祁阳项目包含19个贫困村,惠及2.32万贫困人口[128] - 公司作为央企控股混改企业,持续整合资源管理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127] - 公司为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127] - "碧水惠民-健康水站"是响应国家"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创建的项目[128] - 公司探索出成熟村企合作模式助力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战[129] - 公司水处理总规模超过2200万吨/日[107] - 每年可为国家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过70亿吨[107] - 公司位列全球水务50强第36名[107] - 公司运营项目规模处于快速增长期,存在项目运行稳定性风险,部分项目被列入国家排污口重点监测点[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面临膜技术创新竞争风险,需持续保持研发投入以维持技术领先地位[90][91] - 污水处理市场竞争加剧,项目趋于中小型化且获取成本上升[91] - 公司存在技术人才流失风险,需加强人才吸引和保留机制[93] - 公司通过内部架构调整推行全国市场差异化布局应对业务开拓风险[92] - 公司下属数百家各类参控股公司,管理风险因地理分布和企业文化差异而存在[94] - 公司应收账款出现增长态势,账龄主要集中在2年内,货币资金相对充裕但存在短期现金流短缺风险[96] - 公司通过专项奖励办法推动应收账款清收,制定年度调整优化机制[97] - 公司现金流存在季节性特征,上半年为项目准备阶段,回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96] - 公司通过拓展融资渠道运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及探索ABS、REITs等工具应对资金需求[97] - 公司设立运营事业部负责全周期资产管理,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建立专业运营队伍[100] - 公司资产负债率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大幅降低,财务费用支出持续减少[101] - 公司整体毛利率随业务扩大而降低,因PPP项目中非核心技术工程业务占比增加[10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PPP新机制指导意见,要求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38] - 2024年4月国家修订《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特许经营项目[38] - 202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强调规范PPP新机制,严格聚焦使用者付费和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38] - 国家推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及阶梯水价机制,推动企业提升用水效率[38] - 202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40] - 政策驱动水务行业向智慧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市场需求加速释放[38][39]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070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黄江龙[16]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张兴证券事务代表为姜为[17] - 公司联系电话为010-88465890电子信箱为IR@originwater.com[17]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生命科学园路23-2号碧水源大厦[17][18]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62,742,799股至252,371,166股,占比从5.23%升至6.96%[162] - 无限售条件股份减少62,742,799股至3,371,838,197股,占比从94.77%降至93.04%[162] - 总股本保持3,624,209,363股不变[162] - 文剑平限售股增加59,849,393股至239,397,572股[165] - 刘振国限售股增加3,080,281股至12,321,125股[165] - 戴日成解除限售187,250股,期末限售股为561,750股[165] - 龙利民限售股增加375股至63,719股[165] - 限售股份变动总计增加62,930,049股[165] - 股份变动原因为董监高持股调整及离任锁定期规定[162][165] - 无新股发行、送股或公积金转股操作[162] - 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3.04%,持股数量为1,197,585,927股[168] - 股东文剑平持股比例为6.61%,持股数量为239,397,572股,其中105,016,200股处于冻结状态[168] - 股东王雪芹持股比例为3.76%,持股数量为136,250,000股[168]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比例为1.45%,持股数量为52,670,348股,报告期内减持4,915,519股[168] - 中证500ETF持股比例为0.90%,持股数量为32,441,707股,报告期内增持1,365,300股[16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86%,持股数量为31,263,100股,报告期内减持11,366,947股[168] - 中国城乡通过表决权委托协议实际控制表决权股数1,346,157,052股,占总表决权的37.14%[168]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中国工商银行企业年金计划持股16,224,000股[169] - 高级副总裁龙利民报告期内增持500股,期末持股总数84,959股[171] - 公司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172] - 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超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