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2.76亿元,同比增长35.80%[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35.80%[30][35][37] - 营业收入为2.76亿元人民币,较上期的2.03亿元增长35.8%[11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8%至2.95亿元,2024年同期为1.83亿元[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6万元,同比大幅改善101.2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6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30] - 净利润为9.02万元人民币,较上期亏损1336.7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20] - 净利润同比增长309.1%至2798万元,2024年同期为684万元[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9.42万元,同比改善94.17%[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02元/股,同比改善101.36%[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7%,同比改善2.41个百分点[20] - 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98.2%至2800万元,2024年同期为703万元[122] 成本和费用表现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51.81%[28][3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7.91%[35] - 研发费用为1047.93万元人民币,较上期的1024.62万元增长2.3%[11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3.5%至884万元,2024年同期为312万元[122] - 信用减值损失为1886.70万元人民币,较上期的2250.43万元下降16.2%[119] - 营业成本分行业:沥青产品成本2.62亿元,同比增长32.47%;工程劳务成本679.16万元,同比增长526.09%[39]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88.77万元,同比恶化47.13%[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88.77万元,同比下降47.13%[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9289万元,2024年同期为-6313万元[1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70.8%至4.38亿元,2024年同期为2.57亿元[124]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8.5%至3.46亿元,2024年同期为2.92亿元[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5497万元,期初为1.21亿元[125]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同比增长501.2%至1137万元,2024年同期为189万元[1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559,010.81元,同比大幅下降486.4%[1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9,875,161.45元,同比增长59.9%[12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89,065,161.45元,同比增长59.5%[1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4,726,754.83元,同比下降111.4%[128]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07,000,000元,上期无此项支出[128]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6,827,382.22元,同比增长29.4%[128]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0.37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8.7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69亿元,较上年度末微增0.06%[20] - 货币资金7.4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18%,同比下降5.18个百分点[42] - 应收账款3.8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6.89%,同比下降5.19个百分点[42] - 存货1.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08%,同比上升8.85个百分点[42] - 短期借款3.4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3.06%,同比下降3.82个百分点[4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7444.15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4055亿元下降47.0%[11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826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838亿元下降20.0%[110] - 存货期末余额为1.149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535.89万元增长353.2%[11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3.429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1935亿元下降18.2%[111]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4571.85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1680亿元下降60.9%[111]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5861.49万元人民币,较期初3467.33万元增长69.0%[111] - 资产总计期末为10.373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3693亿元下降8.8%[111] - 负债合计期末为5.549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5470亿元下降15.2%[11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为4.693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6904亿元基本持平[112] - 公司总资产为11.29亿元人民币,较上期的10.70亿元增长5.5%[115][116] - 应收账款为1.45亿元人民币,较上期的2.02亿元下降28.4%[115] - 短期借款为3.33亿元人民币,较上期的3.05亿元增长9.0%[116] - 长期股权投资为4.03亿元人民币,较上期的2.98亿元增长35.2%[115] - 存货为5649.74万元人民币,较上期的1411.38万元增长300.3%[115] - 合同负债为4640.86万元人民币,较上期的6341.48万元下降26.8%[116] 分业务线表现 - 重交沥青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18.99%[38] - 工程劳务收入725.91万元,同比增长347.23%[37][38] - 营业收入分行业:沥青产品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33.29%;工程劳务收入725.91万元,同比增长347.23%[39] - 毛利率分行业:沥青产品毛利率2.74%,同比增加0.61个百分点;工程劳务毛利率6.44%,同比下降26.73个百分点[39] - 分产品收入:重交沥青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18.99%;改性沥青收入5195.48万元,同比下降48.12%[39] 分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收入2.5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1.38%[38] - 分地区收入:华中区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40.10%;西南区收入2382.10万元,同比增长2.46%[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国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91.32亿元,同比下滑8.9%[27] - 国内沥青表观消费量约1439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27] - 公司面临沥青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采用期货套期保值进行风险对冲[57] - 套期保值业务有效规避原材料价格涨跌风险[49] 关联交易和公司治理 - 公司与关联方宁波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为27,889.96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60.99%[76] - 公司获批的日常关联交易额度为26,000万元,实际交易金额已超过获批额度[76] - 公司于2025年7月26日将宁波定高的关联交易额度增加至49,900万元[77]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3]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6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68]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64] - 公司报告期末存在未达重大诉讼披露标准的其他诉讼,涉案总金额为858.58万元[73]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但存在部分已判决或调解、部分待判决的其他诉讼[72][73]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70] 投资和套期保值活动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96.58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和金融资产损益[24] - 投资收益-42.9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10.32%[41] - 沥青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实现收益42.96万元[49] - 期末沥青期货投资金额为3,014.14万元,占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00%[49] - 套期保值业务使用自有资金,期初金额为2,970.83万元[49] - 衍生品投资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批公告日期分别为2025年4月24日和2025年5月21日[50]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28.4%至2325万元,2024年同期为1018万元[122] 子公司和股权投资 - 广西国创道路材料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386.20万元[56] - 广西国创道路材料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7,620.93万元[56] - 广西国创道路材料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4,457.88万元,净资产为11,104.49万元[56] - 公司注销湖北国创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生产经营无影响[56] - 公司拟以2.25亿元收购宁波国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00%股权[92] 担保和融资活动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9000万元[89]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9.18%[89]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9000万元[88]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24000万元[89] - 广西国创道路材料有限公司获单笔最高担保额度24000万元[88] - 湖北国创高新技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5000万元担保[88] 股东和股本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657,574股至43,976,580股[95]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657,574股至872,348,621股[95] - 公司股份总数为916,325,201股,占总股本100%[9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657,574股,主要因离任高管解锁所持股份25%[96][97][98] - 离任高管郝立群解除限售18,500股,期末剩余限售股55,500股[97] - 离任高管彭雅超解除限售208,549股,期末剩余限售股625,645股[97] - 离任高管孟军梅解除限售101,100股,期末剩余限售股303,300股[97] - 离任高管何斌解除限售98,225股,期末剩余限售股294,675股[97] - 离任高管李谋玉解除限售97,075股,期末剩余限售股291,225股[97] - 离任高管张晶晶解除限售134,125股,期末剩余限售股402,375股[97] - 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6,470人[100] - 控股股东科元集团持股100,795,771股,占比11.00%,全部处于质押状态[100] - 前十大股东中黄宇持股4581.63万股,占比最高[101] 会计政策和重要性标准 - 重要性标准设定:单项坏账准备应收款项重要标准为期末余额1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151] - 重要性标准设定:应收款项核销重要标准为单项期末余额1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151] - 重要性标准设定:在建工程项目重要标准为投资预算1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151] - 重要性标准设定:预收/应付款项重要标准为单项期末余额5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151] - 重要性标准设定:资本化研发项目重要标准为单项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151] - 重要性标准设定:投资活动项目重要标准为单项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151] - 重要性标准设定:合营/联营企业重要标准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超1000万元人民币[151] - 重要性标准设定:非全资子公司重要标准为子公司资产期末余额1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151] - 会计期间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48] - 营业周期划分标准以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依据[149] - 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单独列示,不属于公司的部分分别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处理[162]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62] -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时需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非一揽子交易按单项交易分别适用会计处理原则[163]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确认单独持有及按份额共同持有的资产和负债,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6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支付存款及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的投资[167]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期末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168][169]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摊销或减值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73] - 指定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股利收入计入损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75]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其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分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7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8] - 被指定为极低,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199] - 非6+14银行承兑汇票及应收账款类应收款项融资参照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方法计提坏账准备[199] - 其他应收款按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情况,采用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减值[200] - 其他应收款分为保证金及押金、备用金、往来应收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五个信用风险组合[200]
国创高新(002377)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