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同比下降 - 营业收入13.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07%[2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07%至13.18亿元,主要受负面舆情影响导致销售收入减少[44][4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3.18亿元,同比下降17.1%(2024年同期15.89亿元)[117]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4%至11.85亿元,营业成本下降18.1%至7.48亿元[121] 净利润和利润同比下降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81%[20] - 利润总额2.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28%[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45%[20] - 扣除股份支付后净利润同比下降32.06%[26] - 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30.8%(2024年同期2.51亿元)[118] - 净利润同比下降25.5%至1.75亿元,利润总额下降27.9%至1.99亿元[122]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 - 基本每股收益0.1693元/股,同比下降30.53%[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64%,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21] - 基本每股收益0.1693元,同比下降30.5%(2024年同期0.2437元)[11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61%[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5.61%至2.08亿元,因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减少[44][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8亿元,同比下降25.6%[124][1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0.6%,从2.83亿元减少至1.96亿元[127]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8.33%至8.36亿元[44]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22.78%至-1633.83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44][41]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2.7%至2.00亿元,研发费用下降1.1%至0.41亿元[121] - 研发费用4120.30万元,同比下降1.1%(2024年同期4166.06万元)[118] - 财务费用为净收入1633.83万元(2024年同期净收入2115.87万元)[11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48.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9.1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2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85%[20]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22.94%至18.0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6.87%,主要系银行存款增加[45] - 短期借款同比激增373.07%至3.31亿元,系银行短期借款增加[45] - 应收款项同比下降34.01%至8974.70万元,系应收货款减少[45] - 总资产48.11亿元,较期初增长9.4%(期初43.98亿元)[114][115] - 短期借款3.31亿元,较期初增长373.2%(期初7004.92万元)[114] - 应付票据1.84亿元,较期初增长518.4%(期初2969.42万元)[114] - 流动资产28.40亿元,较期初增长15.5%(期初24.58亿元)[114] - 未分配利润16.12亿元,较期初增长12.2%(期初14.37亿元)[115]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3.364亿元(22.94%)至18.02亿元[109] - 应收账款较期初减少4.625亿元(34.01%)至0.897亿元[109] - 存货较期初增加0.424亿元(4.75%)至9.349亿元[109] - 流动资产总额较期初增加3.808亿元(14.81%)至29.52亿元[109] - 短期借款较期初大幅增加2.613亿元(372.99%)至3.314亿元[110] - 应付票据较期初增加1.539亿元(518.30%)至1.836亿元[110] - 合同负债较期初减少1.007亿元(6.20%)至1.523亿元[110] - 资产总额较期初增加4.082亿元(9.11%)至48.88亿元[110] - 未分配利润较期初增加1.733亿元(11.49%)至16.82亿元[111] - 母公司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3.512亿元(24.48%)至17.857亿元[1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4.8%,从36.48亿元增加至38.26亿元[130][131] - 未分配利润增长11.5%,从15.08亿元增加至16.82亿元[130][131] 非经常性损益明细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102,244.42元[24]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1,370,769.36元[24] - 政府补助收益2,898,374.02元[24] - 委托投资管理收益1,484,847.13元[24] - 其他营业外支出544,443.07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365,764.30元[24] 产能与生产技术 - 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投产,总产能跃升至120万吨[35] - 新生产线整体自动化率突破80%[35] - 突破200吨以上大型智能化发酵罐复刻古法酱油风味技术壁垒[35] - 新增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先进设备[32] - 重点攻关酱油蛋白利用率提升、香味物质强化及氨基酸含量增加等关键技术[32] - 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投产,总产能跃升至120万吨[52] - 新生产线整体自动化率突破80%[52] - 新引进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先进设备成立基础研究实验室[52] - 大型智能化发酵罐突破200吨以上规模生产技术壁垒[52] 销售模式与渠道 - 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双组合销售模式[32] - 销售网络覆盖KA超市、中小连锁超市、社区生鲜、农贸副食干杂店等渠道[32] - 成立零售事业部、特通事业部和运营部三大销售支持部门[32] - 公司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经销商、大型商超和电商渠道[99]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潍坊恒泰实现净利润1433.60万元,柳州恒泰净利润249.81万元[49] 现金流变化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1.0%,从15.96亿元减少至12.60亿元[12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9.4%,从9.50亿元减少至6.71亿元[1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16.6%,净流出从1.46亿元收窄至1.22亿元[1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从净流出2.82亿元转为净流入2.59亿元[1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0.9%,从13.91亿元增加至14.03亿元[128]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49亿元,主要因购建长期资产支出1.31亿元[125]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2.59亿元,主要来自新增借款3.31亿元[125] - 期末现金余额达14.20亿元,较期初增加3.18亿元[125][126] 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144.6%至0.26亿元[122] - 利息收入达0.19亿元,财务费用为负0.16亿元体现净利息收益[121]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 - 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收益138.88万元,同比改善277.5%[122]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79,579.50万元[74]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80,556.36万元,完成进度101.23%[74] - 超募资金金额为1,320.43万元[74] - 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建设项目总投资额80,556.36万元[76] - 该项目累计投入金额23,403.46万元[76]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32,250.29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有资金[78] - 公司进行现金管理的募集资金最高余额为7,000万元[80] - 公司于2025年3月注销中国农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80] 在建工程转固 - 在建工程同比下降78.14%至3792.81万元,主要系60万吨项目二期转固[45][47] - 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累计投入13.56亿元,总投资额12.6亿元[47] 利润分配预案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并转增3股[6]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每股0.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1,274.05万元[53] - 现金分红比例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99.73%[53]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息1元(含税)[58] - 半年度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每10股转增3股[58] 股东及股权结构 - 公司总股本因回购注销减少225万股,从1,027,731,086股降至1,025,481,086股[8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9,048户[85] - 第一大股东伍超群持股417,963,379股,占比40.67%,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62,402,496股[87] - 第二大股东伍建勇持股94,190,348股,占比9.16%[87] -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增持1,685,974股,期末持股8,085,336股,占比0.79%[8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957,904股,期末持股5,167,902股,占比0.50%[87] - 股东刘佳悦增持1,023,644股,期末持股5,041,664股,占比0.49%[87] - 股东陈世辉持股4,904,508股,占比0.48%[87] - 大成高鑫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4,773,477股,占比0.46%[87]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4,762,001股,占比0.46%[87] 所有者权益构成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401,538,039.98元[13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75,112,872元[140] - 公司2025年期初未分配利润为270,153,270.07元[14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收资本为1,027,731,086.00元[14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为888,436,630.76元[13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盈余公积为30,571,452.00元[138] - 公司2024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825,084,642.45元[134] - 公司2024年期初未分配利润为219,953,060.26元[134] - 公司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50,509,999.36元[135] - 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中向所有者分配513,865,543.00元[136] -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1,027,731,086.00元[141][143]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897,699,722.33元,较期初增加10,439,180.02元[141][142][143] - 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为30,571,452.00元,较期初减少2,106,856.00元[141][142][143]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211,182,392.10元,较期初减少278,798,895.83元[141][142][143]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3,325,025,185.08元,较期初减少266,272,859.81元[141][142][143]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0,578,820.02元[142]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513,865,543.00元[142] - 综合收益总额为235,066,647.17元[142] - 综合收益总额贡献1.73亿元,占所有者权益变动的98.0%[131]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347.74万元[131]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不再设置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55] - 公司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承诺不从事与千禾味业构成竞争的业务,否则愿以公平价格转让相关资产或股权[67] - 公司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的25%[67] - 公司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承诺离任后半年内不转让股份,之后12个月内通过交易所出售股份比例不超过持股总数的50%[68] - 公司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68] - 报告期内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69]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担保情况[69] - 公司续聘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70]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70]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诚信状况良好,无重大失信情况[71]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及重大合同履行事项[72][73] 股权激励计划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通过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59]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2022年12月19日获股东大会批准[60]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权益登记日为2022年12月30日[60] 环境信息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企业数量为2个[61][62] -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COD许可接管量281.158吨/年,实际接管量32.299吨[62] -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氨氮许可接管量24.367吨/年,实际接管量1.156吨[62] -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酱渣处理量7,703.75吨[62] -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醋渣处理量7,305.56吨[62] -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危险废物处置量6.99吨[63] - 镇江金山寺食品有限公司2023年COD许可接管量3.8813吨/年,实际接管量0.264吨[63] - 镇江金山寺食品有限公司2023年醋渣处理量1,380吨[63] 审计意见与关键审计事项 - 审计意见确认公司2025年6月30日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和2025年1-6月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公允反映[96] - 收入确认为关键审计事项因涉及多种销售渠道和模式存在潜在错报风险[99] - 收入确认审计程序包括测试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有效性[99] - 收入确认审计程序包括分析主要产品年度及月度收入变化情况[99] - 收入确认审计程序包括检查销售订单、发货单、运输记录等支持性文件[100] - 收入确认审计程序包括执行函证程序验证销售收入准确性[100] - 收入确认审计程序包括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收入交易会计期间确认准确性[100] - 审计机构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108] 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账面价值计量,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合并对价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5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公允价值计量可辨认资产及负债,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154]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时,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55][156]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含所有子公司及结构化主体[157] - 非同一控制合并取得子公司自控制权取得日起纳入合并报表,并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子公司报表[158]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损益[158] -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直至丧失控制权时,前期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在合并报表中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59]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60]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除外)[161]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按公允价值计量,但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按交易价格计量[164] - 应收账款1年以内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75]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175]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175] - 应收账款3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175] - 银行承兑汇票因低信用风险不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76] - 商业承兑汇票参照应收账款政策计提损失准备[176]
千禾味业(603027)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