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业控股(00132) - 2025 - 中期业绩
兴业控股兴业控股(HK:00132)2025-08-27 20:29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1.7%至417.99百万港元[3]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1.7%至417.99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411.025百万港元)[13][17] - 集团总收入4.18亿港元,同比增长1.69%[44] - 毛利同比增长10.6%至197.684百万港元[3] - 持续经营业务本期盈利同比下降31.8%至44.866百万港元[3] - 公司除税前盈利同比下降12.7%至74.213百万港元,主要受所得税开支增长52.3%影响[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同比暴跌92.4%至478.8万港元(2024年:6294.2万港元)[34] - 净利润从1.07亿港元降至4487万港元,下降58.1%[45] - 经营利润1.21亿港元,同比增长8.68%[44]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8港仙[4]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来自融资租赁的利息收入下降6.3%至140.065百万港元[13] - 银行利息收入同比下降62.5%至257.3万港元(2024年:685.1万港元)[24] - 政府直接拨款补助同比减少81.4%至26.1万港元(2024年:140.2万港元)[24] - 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同比下降48.8%至1291.9万港元(2024年:2523.2万港元)[25] - 可换股票据利息支出同比下降28.9%至589.5万港元(2024年:829.1万港元)[25] - 总财务支出同比下降7.2%至3640.9万港元(2024年:3924.0万港元)[25] - 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同比增加50.0%至3107.6万港元(2024年:2071.3万港元)[2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同比增加14.5%至1823.4万港元(2024年:1592.1万港元)[32] - 融资租赁借款成本同比下降4.2%至7603.7万港元(2024年:7940.3万港元)[32] - 存货成本同比下降10.5%至10249.7万港元(2024年:11445.8万港元)[32] 业务线表现 - 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至192.796百万港元,分部业绩增长7.0%至93.726百万港元[17] - 大健康养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9%至109.401百万港元,但分部业绩下降55.9%至3.386百万港元[17] - 民用爆炸品业务收入下降7.0%至103.886百万港元,但分部业绩增长20.8%至26.570百万港元[17] - 大数据业务收入大幅下降48.0%至1.605百万港元,分部亏损收窄至3.283百万港元[17] - 大健康养老业务经营收入约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12.90%[47] - 融资租赁业务经营利润约9,372.6万港元,同比增加约611.7万港元,增幅6.98%[48] - 科技业务经营收入约160.5万港元,同比下降47.92%,经营亏损约328.3万港元,同比减少38.02%[49] - 民用炸药业务经营收入约1.0389亿港元,同比减少约783.4万港元,减幅7.01%,经营利润约2,657万港元,同比增加约457.8万港元,增幅20.82%[50] - 酒店租金收入同比下降约31.30%,减少约206.9万港元,经营利润同比下降39.77%至约154.9万港元[51] - 大健康养老业务收入增长1250万港元,融资租赁业务增长371万港元[44] 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入占比99.9%达417.69百万港元,非流动资产增长2.6%至870.038百万港元[2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20.4%至570.919百万港元[5]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20.4%至570.919百万港元[20] - 银行存款及现金为约5.709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172亿港元下降20.4%[54] - 流动借款增长40.6%至2,132.939百万港元[5] - 非流动借款减少10.5%至3,120.275百万港元[6] - 融资租赁应收款增长8.7%至4,950.938百万港元[5] - 融资租赁应收款总额从45.56亿港元增至49.51亿港元,增长8.7%[35] - 总权益增长3.4%至1,898.862百万港元[6]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从1.40亿港元增至1.84亿港元,增长31.5%[36] - 超过120天的应收账款从1875万港元增至3092万港元,增长65%[36]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16亿港元降至1.99亿港元,减少7.7%[38] - 超过120天的应付账款从387万港元增至778万港元,增长101%[38] - 融资租赁业务资产规模增长8.5%至5,412.466百万港元,占总资产的69.2%[20] - 公司总资产约78.224亿港元,总负债约59.236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75.73%[53] - 净流动资产为约1.397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419亿港元下降81.2%[54] - 流动比率约为1.06倍,较2024年12月31日的1.42倍下降25.4%[54] - 资产抵押账面值约47.027亿港元,其中已抵押融资租赁应收款约42.158亿港元[55] 联营公司表现 - 应占联营公司盈利同比下降79.3%至5.501百万港元[3] - 联营公司盈利贡献减少2102万港元[45] - 联营公司贡献盈利约550.1万港元,同比减少约2,101.9万港元,跌幅79.26%[52] 战略和管理层信息 - 融资租赁业务聚焦供水、污水、热电联产等优势领域[61] - 民用炸药业务推进与行业龙头战略合作并开拓爆破业务[62] - 集团战略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康养服务提供商[58][62] - 大健康养老业务重点发展失能长者专护、认知障碍照护等特色服务[59] - 公司养老床位达3,435张,同比增加727张,增幅26.85%,入住率69.98%[46] - 员工总数约为1,280人,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32人增长3.9%[63] - 可换股债券延期三年,本金金额约1.662亿港元[54]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不宣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64]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回或赎回任何上市股份[65] - 公司已采纳并持续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66]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67]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8] - 审核委员会审阅会计原则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68] - 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与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