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2.426亿元,同比增长548.91%[19]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24256.2万元,同比增长548.91%[44][46] - 营业收入从3738.0万元大幅增长至2.43亿元,同比增长549%[1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137万元,同比收窄48.44%[19] - 扣非净亏损2096万元,同比收窄5.60%[19] - 基本每股收益-0.05元/股,同比改善50%[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0%,同比提升0.98个百分点[19] - 净亏损从4677.9万元收窄至2483.8万元,同比改善46.9%[14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从4145.5万元收窄至2137.3万元,同比改善48.4%[148]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从-2362.8万元转为7165.1万元,显著改善[148] - 综合收益总额从-7040.7万元转为4681.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48]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0元改善至-0.05元,同比提升50%[148] - 综合收益总额为4681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5028万元[1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21869.35万元,同比增长622.95%[44] - 营业成本从3025.0万元增至2.19亿元,同比增长623%[147] - 研发投入1557.04万元,同比增长85.34%[45] - 研发费用从840.1万元增至1557.0万元,同比增长85.3%[147] - 整体毛利率9.84%,同比下降9.23个百分点[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21亿元,同比下降401.01%[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212.85万元,同比下降401.01%[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8082.97万元,同比增长269.48%[45] - 合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32亿元,同比扩大401%[150] - 合并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84亿元转为正4.81亿元[15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从2131.03万元增至1.19亿元,同比增长458%[15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从2829.08万元增至2.69亿元,同比增长852%[150] - 支付职工现金从1931.88万元增至2818.18万元,同比增长46%[15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9642.90万元增至2.44亿元,同比增长153%[15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2.84亿元,同比增长2095%[152]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长至8335万元,同比激增5522%[15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达13.54亿元,其中收回投资现金13.41亿元[152] - 投资活动现金净额由负转正至4.87亿元,上年同期为-3.54亿元[15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8715万元,上年同期为净减少3.77亿元[152] - 期末现金余额增至2.26亿元,较期初增长63%[1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21.59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2.09%[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648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7.91%[19] - 货币资金增至2.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8.01%上升至12.83%,增长4.82个百分点,主要因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所致[52] - 应收账款增至4.3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3.08%上升至20.34%,增长7.26个百分点,主要因销售增长所致[52] - 交易性金融资产降至6006.6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6.28%下降至2.78%,减少13.50个百分点,主要因出售证券投资及银行理财产品所致[5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3.39亿元,期间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权益9553.42万元[5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增加40.9%至2.77亿元[14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85.0%至6006.67万元[142] - 应收账款增长36.7%至4.39亿元[142] - 其他应收款激增1074.9%至574.71万元[142] - 流动资产总额下降18.9%至11.68亿元[14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减少9.5%至3.39亿元[143] - 应交税费大幅下降76.8%至3233.49万元[143] - 未分配利润减少18.8%至5.63亿元[144] - 母公司货币资金增长86.4%至2.59亿元[145]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90.0%至4004.43万元[145] - 公司总资产从21.18亿元增至23.99亿元,同比增长13.2%[146] - 应交税费从3223.3万元大幅增至1.39亿元,同比增长331%[14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1.52亿元至17.65亿元[154][155] -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2亿元[154][155]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929万元[15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超级电容器业务具有快速大容量储能能力适用于高性能电池和双电层电容器产品[10] - 公司超级活性炭业务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发达中孔是制造超级电容及硅炭负极的核心材料[10] - 公司储能消防业务专注于解决新能源系统中储能设备的消防安全问题[10] - 公司储能系统设备包含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用于电能存储和释放[10] - 公司业务涉及电化学储能系统(EES)领域,包含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储能变流器(PCS)等核心部件[11] - 公司业务覆盖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包括削峰填谷和平衡需量电费等[11] - 公司业务涉及家用储能系统,核心包括锂离子电池和智能控制系统[11] - 公司业务涉及新型储能技术,包括钠离子电池和液流电池等[12] - 公司储能系统业务采用以销定产、按单生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根据客户具体需求进行技术调整和产品设计[31] - 公司储能消防安全业务以自主生产为主,配有全自动SMT生产线、DIP、SPI、2.5D AOI、3D AOI自动识别系统等自动化产线[32] - 公司储能消防安全业务存在委托外部厂商协助生产加工非核心生产部件的情况,委托加工后的产品仅为生产过程中的部分材料配件[32] - 公司储能系统业务存在由外部厂商协助生产加工储能系统的情况,以解决订单周期性需求和下游客户需求旺盛的问题[31] - 公司超级活性炭主要材质为苎麻炭,具有超大比表面积、孔集中、低灰和导电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制造高性能电池和双电层电容器[28] - 公司超级电容器模组由多个超级电容器单体通过串联或并联组合而成,可满足更高容量的储能需求[28] - 公司盈利模式主要通过销售储能系统设备和储能消防产品获取收入和利润[29] - 储能设备收入18426.1万元,占总收入75.97%[46] - 储能消防产品收入5822.56万元,同比增长60.01%[46] - 子公司千页科技拥有35项国家专利技术(含6项发明专利)[40] - 公司主营储能系统设备、储能消防装置、超级电容炭及超级电容器等储能产业配套产品[66] - 公司属新能源储能设备制造行业[166] 各地区表现 - 西南地区收入16132.79万元,同比增长7375.01%[46] 子公司表现 - 公司子公司包括四川金时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金时科技有限公司[10] - 公司子公司深圳金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材料科技业务[10] - 子公司千页科技实现销售收入6227.85万元,同比增长70.61%,净亏损460.78万元,同比减亏38.01%[64] - 子公司湖南金时净亏损861.43万元,同比增亏61.02%,主要因固定资产转固后折旧增加[65] - 子公司金时新能净亏损877.79万元,同比增亏56.36%,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65] - 千页科技2024年业绩承诺为扣非净利润960万元[90] - 千页科技2025年业绩承诺为扣非净利润1200万元[90] - 千页科技2026年业绩承诺为扣非净利润1600万元[90] - 千页科技2027年业绩承诺为扣非净利润2100万元[90] - 千页科技2024-2027年累计业绩承诺为扣非净利润5860万元[90] - 公司对子公司四川千页科技提供四笔连带责任担保,实际担保金额分别为255万元、235.29万元、115.86万元和11.33万元[108]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617.49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0.35%[109]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3,500万元[108]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617.49万元[109]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千页科技提供最高不超过3500万元人民币的保证担保[117] - 公司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人民币向控股子公司金时新能增资,增资后持股比例为85.21%[119] - 金时新能2025年上半年超级电容器业务收入目标为1200万元人民币[119]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四川金时恒鼎增资3000万元人民币,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人民币[124] - 公司注销未开展实际经营的全资子公司江西金时恒鼎,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储能产业政策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66] - 储能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锂电池企业、PCS企业、电气设备企业纷纷布局[67] - 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可能导致应收账款增加及坏账风险[68] - 人才竞争加剧导致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和高质量人才缺乏风险[69]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通过《市值管理制度》[70] - 李雪芹于2025年6月24日被聘任为副总裁[73] - 李波、杜泽平、江伟于2025年5月27日离任监事职务[73]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红股或公积金转增股本[74] - 报告期内公司未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75]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股东大会1次、董事会3次、监事会2次、审计委员会1次、其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2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次[78] - 公司累计支付现金股利78,041.18万元人民币,并实施5次利润分配方案及2次股份回购方案[79] - 公司报告期内发布各类公告文稿85份[79] - 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于2025年5月23日起由"ST金时"变更为"金时科技"[112] - 公司以总股本4.05亿股扣除回购的499.454万股后的4.0000546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人民币(含税)[113][114] - 公司向中信银行成都分行申请3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其中敞口额度为5000万元人民币,有效期至2025年12月18日[116]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为彩时集团有限公司[10] - 公司股东包括深圳前海彩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 - 公司审计机构为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0]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2951,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4] - 公司中文名称为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为金时科技[14] - 公司外文名称为Sichuan Jinshi Technology Co.,Ltd[14]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海坚[14] - 报告期定义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2] - 公司变更前股票简称为ST金时和ST金时[14] - 控股股东彩时集团及前海彩时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88] - 控股股东彩时集团及前海彩时承诺若公司发生除权除息事项将相应调整减持价格[88] - 李海坚承诺担任董事/高管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25%[88] - 李海坚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88] - 李海坚承诺离任6个月后的12个月内通过交易所减持比例不超过持股总数50%[88] - 李文秀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88] - 李文秀承诺若公司发生除权除息事项将相应调整减持价格[88] - 李文秀承诺担任董事/高管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25%[88] - 李文秀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88] - 李文秀承诺离任6个月后的12个月内通过交易所减持比例不超过持股总数50%[88] - 控股股东李海峰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89] - 公司控股股东彩时集团及持股5%以上股东前海彩时承诺避免与公司主营业务产生同业竞争[89] - 实际控制人李海坚承诺本人及关联家庭成员不从事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89] - 实际控制人关联方李文秀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生产经营[8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91] - 公司股份总数405,000,000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100%[129] - 有限售条件股份3,375股,占比0.00%[129]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5,222名[132] - 控股股东彩时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66,666,667股,占比65.84%[132] - 第二大股东深圳前海彩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6,666,667股,占比16.46%[132]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股份4,994,540股,占比1.23%[133] - 股东李旭艳通过信用账户持有962,100股,占比0.24%[132][133] - 股东马楠报告期内减持146,800股,期末持股453,000股,占比0.11%[132] - 前十名股东中无股份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132]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40] 投资和理财活动 - 非经常性损益净影响-41万元[23]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02万元[23] - 投资收益为2000.7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90.55%,主要因出售证券投资所致[50]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549.04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70.10%,主要因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所致[50] - 报告期投资额为6077.83万元,较上年同期1.62亿元下降62.42%[57] - 公司委托理财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20,900万元,未到期余额6,000万元[111] - 委托理财无逾期未收回金额且未计提减值[111] - 母公司投资收益从108.61万元增至1998.59万元,同比增长1740%[149] - 母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71.63万元转为亏损1553.45万元[149] 诉讼和仲裁事项 - 深圳金时材料诉尚皓智造买卖合同纠纷案胜诉,涉案金额251.71万元,法院判令支付货款249.44万元及利息[95] - 公司诉北京体格企业管理等合伙人协议争议案,涉案金额1,442.4万元,案件尚在裁决过程中[95] - 成都烽炜科技诉四川金时新能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41.61万元,案件尚在审理中[95] - 李银磊诉四川金时新能劳动争议案,涉案金额4.42万元,案件尚在仲裁过程中[95]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356人[82] - 公司为员工提供五险一金保障,并设立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80][82] - 公司配备环境保护设施并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84] - 公司通过职工宿舍(八人间/四人间/双人间/单间)和食堂保障员工生活需求[83] - 公司建立安全委员会并定期组织职工健康检查[80] - 公司为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能力培训[82] - 公司积极解决职工子女入学问题[83]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公司重要会计政策中单项坏账准备重要性标准为金额≥100万元[175]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支付合并对价与取得净资产账面价值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7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部分确认为商誉[17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计入当期损益[177] - 合并方需支付合并价款大部分超过50%才能确认控制权转移[17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调整财务报表[179]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180]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80]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投资[184] - 外币货币性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表日按市场汇率中间价折算[185] - 以公允价值计量外币非货币项目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85] - 境外经营资产负债表折算
金时科技(002951)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