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8.91亿元,同比增长8.2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增长2.22%[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股,同比下降2.56%[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76%,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21]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1.29亿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增长1.61%[21]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8.91亿元,同比上升8.28%[39][47] - 第二季度销售收入5.008亿元,同比增长13.4%[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仅上升2.22%[3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8%至8.91亿元,其中伺服系统类产品收入增长19.29%至4.27亿元[48]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28%至8.91亿元(对比8.23亿元)[151] - 净利润同比增长5.08%至1.24亿元(对比1.18亿元)[15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22%至1.19亿元(对比1.16亿元)[152]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7%至8.52亿元(对比8.14亿元)[154]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92.11%至0.21亿元(对比2.60亿元)[154] - 母公司投资收益大幅下降至0.43亿元(对比2.74亿元)[154]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33.99%至-0.40亿元(对比-0.60亿元)[151] - 投资收益330.57万元,占利润总额2.45%[51] - 信用减值损失-398.23万元,主要因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51]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8,118,124元[16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84,164,000.00元[167]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60,263,422.43元[17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5.46亿元,同比上升7.10%[47]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10%至5.46亿元(对比5.09亿元)[151] - 研发投入1.03亿元,占销售收入11.56%[4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08%至1.03亿元(对比0.96亿元)[15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6.31%至0.75亿元(对比0.59亿元)[151]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1.56%[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42.8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5.87%[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15.87%至5042.89万元[4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10.07%至-4883.27万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4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324.72%至1.97亿元,主要来自股权激励款[4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5.9%至5042.89万元[15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2.2%至7.43亿元[1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1.81亿元(2024年同期为566.31万元)[15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321.9%至3.79亿元[15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43.2%至4.85亿元[15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51.6%至5533.91万元[158]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达1.3亿元[159]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42.0%至1.25亿元[157][159]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25.5%至6573.81万元[156]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增长13.3%至2.10亿元[1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达到27.2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5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7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12%[2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76个百分点至17.79%,达4.85亿元[53]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99.67%至1.9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97个百分点[5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85亿元,较期初2.86亿元增长69.4%[14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22亿元,较期初6.49亿元增长11.3%[142] - 存货期末余额为3.93亿元,较期初3.76亿元增长4.6%[142]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21.62亿元,较期初17.09亿元增长26.5%[14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125.62万元,较期初8227.54万元下降1.2%[142]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1.23亿元,较期初1.09亿元增长13.6%[142] - 公司总资产从2,378.62亿元增长至2,725.49亿元,同比增长14.6%[143][144] - 短期借款从9.53亿元大幅增加至19.03亿元,增幅达99.7%[143] - 应付账款从31.05亿元下降至26.32亿元,降幅15.3%[143] - 其他应付款从3.99亿元激增至19.99亿元,增幅达401.2%[143] - 货币资金从1.33亿元增长至3.42亿元,增幅157.0%[146] - 应收账款从6.65亿元增长至7.29亿元,增幅9.7%[146] - 存货从4.36亿元微增至4.38亿元,增幅0.5%[146] - 长期股权投资从2.67亿元增长至2.95亿元,增幅10.6%[143] - 固定资产从4.19亿元下降至4.10亿元,降幅2.1%[14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5.05亿元增长至15.98亿元,增幅6.5%[144] - 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资本为189,137,000元[163]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1,762,307元[163] - 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97,495,495元[163]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97,647,273元[164] - 上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31,060,002元[166] - 资本公积上年期末余额为382,144,433元[166] - 未分配利润上年期末余额为588,165,404元[166] - 其他综合收益上年期末余额为80,329,748元[166] - 盈余公积上年期末余额为119,396,487元[16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上年末余额为1,493,528,588.29元[170] - 公司股本为307,640,847.00元[170] - 资本公积为467,823,415.75元[170] - 库存股为88,631,976.78元[170] - 盈余公积为150,475,304.59元[170] - 未分配利润为656,220,997.73元[170]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金额为29,204,000.00元[167]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9,533,981.12元[167] - 对所有者的利润分配金额为3,190,266.51元[167]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期末余额为1,458,847,147.14元[174] - 公司所有者投入普通股金额为9,383.00元[173] - 公司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9,533,981.12元[174] - 公司资本公积本期增加11,634,856.93元[173]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260,263,422.43元[173]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增加29,204,420.65元[173] - 公司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16,149,605.43元[173] - 公司本期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导致权益减少17,560,180.72元[173] - 公司股本本期增加9,383.00元至309,300,583.00元[1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步进系统类产品销售收入31,147.51万元,同比下降4.07%[40] - 伺服系统类产品销售收入42,707.98万元,同比增长19.29%[41] - 控制技术类业务销售收入14,420.16万元,同比增长11.29%[41] - 控制PLC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09%[41] - 伺服系统类产品毛利率为27.63%,同比微增0.23个百分点[49] - 控制技术类产品毛利率下降5.47个百分点至62.69%[49] - 公司产品覆盖3C制造设备、半导体设备、机器人、PCB/PCBA制造设备、物流设备、特种机床、包装设备、医疗设备、锂电设备、光伏设备等领域[27][36] - 公司拥有伺服系统、步进系统、控制技术类产品、机器人产品等完整产品线[27][28][29][34] 各地区表现 - 对美出口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5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与战略 - 2024年中国整体自动化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OEM自动化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31]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约27.6亿元,2026年将达到104.71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3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OEM自动化市场规模547亿元,同比上升1.98%[39] - 公司通过渠道网络为全球上万家设备客户提供服务[35] - 公司成立上海雷赛机器人科技聚焦无框电机和关节模组解决方案[28][32] - 公司成立深圳灵巧驱控技术聚焦空心杯电机和灵巧手解决方案[28][32] - 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小脑)进入研发阶段[28][32]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3] - 行业属技术密集型存在研发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公司治理与激励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及资本转增[69] - 公司已制定并披露市值管理制度[65] - 公司已制定"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6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无变动[68] - 注销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合计134,903份占公告时股本总额0.04%[70] - 注销首次授予第一个行权期未行权股票期权9,653份[70] - 因激励对象离职注销首次授予部分股票期权103,000份[70] - 因激励对象离职注销预留授予部分股票期权22,250份[70] - 2025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266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486.30万份股票期权[71] - 2025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121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650.00万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71] - 员工持股计划中216名骨干人员持有1,192,0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38%[73] - 员工持股计划中71名中基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持有720,3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23%[73] - 员工持股计划中29名骨干人员(预留份额)持有61,0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02%[73] - 员工持股计划中266名中层管理人员及准核心人员持有2,367,0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75%[73] -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在报告期内减持434,700股[73] - 监事荣洁在员工持股计划中持有1,0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00%[73]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登记完成日为2025年6月24日[72] - 首次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上市日为2025年6月30日[72] - 实际控制人李卫平、施慧敏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前股份[82] - 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2]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82]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总数的25%[83]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股份[83] - 离职6个月后的12个月内通过交易所出售股票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公司股票总数的50%[83] - 一致行动人李卫星、施慧鹏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发行前股份[83] - 一致行动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3]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股票锁定期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85]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84][85][86]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得低于发行价[85][86] - 董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总数的25%[84][85][86] - 董事/高管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股份[84][85][86] - 董事/高管申报离任6个月后的12个月内通过交易所出售股票比例不得超过50%[84][85][86] - 部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胡新武、杨立望等)锁定期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86] - 股份流通限制承诺持续履行中,有效期至2023年4月8日[85] - 除权除息处理将按证券交易所有关规定执行[84][85][86]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比例上限为25%[87]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禁止转让所持股份[87]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任6个月后12个月内通过交易所出售股份比例上限为50%[87] - 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措施与薪酬制度及股权激励行权条件挂钩[8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业务活动[88] - 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不从事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8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将竞争性商业机会让予公司[88] - 违反避免同业竞争承诺需赔偿公司直接和间接损失[8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以保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90] - 关联交易将优先通过市场方式与独立第三方进行[90] - 承诺人及关联方不以任何形式占用公司资金或导致公司代垫款项、代偿债务[90] - 必需发生的关联交易将严格遵守市场原则并公平合理进行[90] - 关联交易均以书面合同或协议形式明确并履行法定批准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91] - 在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关联交易时承诺人将依法履行回避表决义务[91] - 公司承诺不为激励对象获取限制性股票提供贷款或任何形式财务资助[91] - 股权激励承诺有效期自首次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最长不超过60个月[91] - 激励对象承诺若因信息披露文件虚假导致不符合授予条件将承担相应责任[91] - 所有承诺在承诺人作为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期间持续有效且不可撤销[91] - 2025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效期自首次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最长不超过60个月[92][100] - 激励对象若因信息披露违规需返还全部利益[92][100] - 公司承诺不为激励对象提供贷款担保等财务资助[92][100]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银行委托理财,发生额为46,412.99万元,未到期余额为38,576.29万元,无逾期或减值[115] - 公司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121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6,500,000股,导致总股本增加至314,140,847股[120][121][122] - 股份变动后有限售条件股份增至95,927,692股(占比30.54%),无限售条件股份增至218,213,155股(占比69.46%)[120] - 公司向121名激励对象授予650.0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24.98元/股[123] - 公司总股本由307,640,847股增加至314,140,847股,增幅2.11%[123][126] - 股份回购支付总金额60,082,781.93元,回购均价25.02元/股[124] - 累计回购股份2,401,100股,占总股本比例0.76%[124] - 回购价格上限由25.00元/股调整为52.00元/股[124] - 股权激励限售股增加6,500,000股至10,100,000股[127] - 实际控制人李卫平持股86,130,000股(占比27.42%),其中限售股64,597,500股[130] - 施慧敏持股24,360,000股(占比7.75%),其中限售股18,270,000股[130] - 雷赛实业持股21,750,000股(占比6.92%)[130] - 永赢先进制造基金新进持股5,149,400股(占比1.
雷赛智能(00297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