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3.797亿元,同比增长11.5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88.63万元,同比下降8.57%[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599.32万元,同比增长0.79%[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股,同比下降9.38%[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0%,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54%[35]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57%[35] - 扣非后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0.79%[3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4%至3.797亿元[50] - 营业总收入从3.40亿元增至3.80亿元,增幅11.5%[16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至3.80亿元(当前期)vs 3.40亿元(上期)[161]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8.5%至8,121万元(当前期)vs 8,875万元(上期)[161] - 净利润同比下降7.3%至7,184万元(当前期)vs 7,753万元(上期)[162]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至3.37亿元(当前期)vs 3.12亿元(上期)[165]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12.9%至6,456万元(当前期)vs 7,416万元(上期)[16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9.4%至0.29元(当前期)vs 0.32元(上期)[1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3.77%至2.503亿元[50]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3.92%至1820.53万元[5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9%至1,821万元(当前期)vs 1,469万元(上期)[161]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9.8%至2,802万元(当前期)vs 2,339万元(上期)[161]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16.0%至955万元(当前期)vs 1,137万元(上期)[162]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58.7%至-52万元(当前期)vs -126万元(上期)[16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16.2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14.52%[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314.52%至5116.24万元[5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6.52%至2034.31万元[5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14.6%至5116.24万元(2025半年度)对比1234.26万元(2024半年度)[16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11.1%至3亿元(2025半年度)对比3.38亿元(2024半年度)[16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下降39.3%至1.36亿元(2025半年度)对比2.24亿元(2024半年度)[167]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16.3%至7903.36万元(2025半年度)对比6795.19万元(2024半年度)[16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16.9%至9.02亿元(2025半年度)对比10.86亿元(2024半年度)[168] - 投资支付现金同比下降9.7%至8.1亿元(2025半年度)对比8.97亿元(2024半年度)[16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3.2%至1.21亿元(2025半年度)对比2.11亿元(2024半年度)[16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01.8%至4941.65万元(2025半年度)对比1637.56万元(2024半年度)[169]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6.1%至2135.23万元(2025半年度)对比1.54亿元(2024半年度)[170] - 分配股利利润偿付利息现金同比增长91.3%至4847.91万元(2025半年度)对比2534.9万元(2024半年度)[17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14.00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0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1%[2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32个百分点至8.57%[55]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04个百分点至2.29%[56]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70个百分点至18.74%[56]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46个百分点至12.91%[5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705亿元[5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20,056,448.81元,较期初99,369,155.51元增长20.8%[15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70,486,926.37元,较期初291,456,282.26元下降7.2%[15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62,481,349.98元,较期初233,652,300.83元增长12.3%[151] - 存货期末余额为180,780,976.65元,较期初156,958,413.05元增长15.2%[151]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40,347,341.10元,较期初30,816,402.58元增长30.9%[151]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35,596,330.89元,较期初50,489,792.74元下降29.5%[151]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510,362.25元,较期初25,061,343.34元大幅下降98.0%[151]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50,085,880.75元,较期初90,638,373.90元下降44.7%[151] - 公司总资产从1371.36亿元增长至1400.50亿元,增幅2.1%[152] - 在建工程从341.66万元大幅增至3205.32万元,增幅838.2%[152] - 合同负债从714.64万元增至1115.45万元,增幅56.1%[152] - 未分配利润从16.98亿元增至19.22亿元,增幅13.2%[153]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9263.01万元增至1.13亿元,增幅22.0%[156]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91亿元降至2.70亿元,降幅7.2%[156]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45亿元增至2.66亿元,增幅8.5%[157] - 母公司存货从1.39亿元增至1.62亿元,增幅16.8%[157]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7857.83万元降至5377.61万元,降幅31.6%[157]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热管理模块、电子水泵等部件并实现规模化量产[32] - 精密注塑件业务聚焦汽车功能结构件和家电核心功能件[27][31][32] - 公司产品应用于热管理模块、电子水泵等核心部件,市场占有率较高[41] 客户和合作伙伴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三花智控(002050.SZ)安美世莱顿(麦格纳下属)日本特殊陶业(5334.T)石通瑞吉(SRI.N)皮尔博格(莱茵金属)舍弗勒(SHA.DF)奥托立夫(ALV.N)华域麦格纳佛吉亚东风富士汤姆森吉利(0175.HK)等国际知名企业[12] - 主要客户包括三花智控、舍弗勒、A.O.史密斯等全球知名企业[28] - 公司客户包括三花智控、舍弗勒、采埃孚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及A.O.史密斯、松下等家电企业[46]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5年1-6月中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1028.4亿元,同比增长2.9%[38] - 塑料零件及其他塑料制品制造营业收入3990.1亿元,占塑料制品行业总收入36.2%[3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39]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39] - 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44.3%,纯电动汽车销量441.5万辆同比增长46.2%[39]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上半年新注册登记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39] - 2024年中国热水器市场零售额532亿元同比增长5.3%,净水器零售额240亿元同比增长17.2%[40] - 2024年智能坐便器零售额56亿元同比下滑18.6%[4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8.57477385亿元人民币[61] -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7.8223615413亿元人民币[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8467663904亿元人民币[63] - 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达87.53%[60]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35721亿元人民币[60] - 累计变更用途募集资金2.623247亿元占净额比例33.54%[60] - 本年度(报告期)使用募集资金4920万元人民币[60][63]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572.104465万元人民币[64] -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余额1.3亿元人民币[64] - 汽车精密注塑件项目投资进度100%已投入2.65012亿元人民币[6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人民币9.25万元[65] - 上海生产基地生产及检测设备替换项目累计投入人民币8,065.35万元,投资进度达101.04%[6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人民币10,000万元,投资进度为100%[65] - 年产八亿套新能源汽车及超精密塑料部件生产项目累计投入人民币28,664.7万元,投资进度为53.72%[65] - 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人民币27,815.68万元,投资进度为103.58%[65] - 暂未确定投向的超募资金金额为0元,投资进度0%[65]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累计投入人民币50,407.9万元[65]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累计投入人民币27,815.68万元[65] - 公司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将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节余募集资金27,996.46万元(含利息及理财收益净额)投入新项目[66] - 公司于2021年使用超募资金8,34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6] - 公司于2022年再次使用超募资金8,34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6] - 公司于2023年第三次使用超募资金8,34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6] - 公司于2024年使用超募资金3,787.08万元(以实际余额为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6] - 公司2021年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6,598.65万元[67] - 公司2023年将"上海生产基地生产及检测设备替换项目"节余募集资金19.77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5,721,044.65元存放于专户,闲置募集资金理财130,000,000.00元存放于理财账户[67] - "汽车精密注塑件、汽车电子水泵及热管理模块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因提前终止无法测算效益[67] - 公司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68] - 年产八亿套新能源汽车部件及超精密工程塑料部件生产新建项目实际投入募集资金492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1.54亿元,占计划总投资额2.87亿元的53.72%[69] - 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原项目节余资金2.8亿元(含利息及理财收益)投入新新能源汽车部件生产项目[70]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2023年3月2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95] - 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于2023年3月3日至12日进行内部公示[96] - 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3月20日审议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96]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35名激励对象33万股,授予价格15.极25元/股[97] - 2023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34名激励对象归属170,496股[97] - 极2023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价格调整为5.21元/股,未归属数量调整为498,960股[98] - 2023年激励计划作废21,168股已授予未归属限制性股票[98] - 2023年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归属235,872股[99]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57名激励对象125.6万股,授予价格6.88元/极股[102] - 2024年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为6.68元/股[102] - 2024年激励计划向40名激励对象授予19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102] - 2024年激励计划向14名激励对象授予5万股剩余预留限制性股票[104]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在2025年6月26日完成换届,独立董事颜爱民、刘浩离任,阴慧芳、熊勇清新任独立董事[93] - 公司监事会于2025年6月26日进行改革,监事会主席密永华及监事王明华、谢海茂离任[93] - 公司股份总数由242,159,450股增加至242,395,322股,净增235,872股[136] - 限售股份数量保持13,608,000股不变,占总股本比例由5.62%微降至5.61%[135] - 无限售股份增加235,872股至228,787,322股,占比由94.38%升至94.39%[135] - 宁波百肇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减少2,421,490股至15,722,510股,占比6.49%[140] - 宁波华肇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减少4,843,070极股至13,300,930股,占比5.49%[140]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持股增加8,498,267股至11,650,535股,占比4.81%[140] - 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持股增加6,246,043股至8,795,500股,占比3.63%[140] - J.P. Morgan Securities持股增加2,558,109股至2,723,082股,占比1.12%[140] - 控股股东上海济兆实业持股90,720,000股保持不变,占比37.43%[140] - 自然人股东邵雄辉持有13,608,000股限售股及4,536,000股流通股,总持股7.49%[140] - 上海济兆实业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90,720,000股,占前十大无限售股东首位[141] - 邵雄辉通过控股济兆实业100%股权及宁波华肇98%财产份额实现实际控制[141][142] 投资者关系和交流活动 - 公司于2025年2月11日在上海浦东接待了包括上海大朴、中信保诚、太平养老、浙江四叶草、财通证券、东吴基金、上海乘是、杭银理财、泰信基金、上海古曲私募、上海玖歌、富国基金、中海基金、汇丰晋信、鹏扬基金、浙商证券股份、万家基金、长信基金、浙江浙商证券、上海筌笠、世嘉控股集团(杭州)、世纪证券投资、永赢基金、青岛经控智信、誉辉(北京)、长江证券(上海)、上海海通证券、上海同犇、华福证券(资管)、上海博道、太平洋保险、上海玖鹏资产、富安达基金、兴银极基金、前海人寿极、汇添富股份、中银基金、中国银河证券、上银基金、长江证券、东北证券、海富通基金、光大证券、杭州巨子私募、广发基金、宁银理财、浙江益恒、兴证全球、贝莱德、摩根基金、中国人保、远策投资、华泰证券(上海)、旭松管理咨询、鹏扬基金、太平基金、聚鸣投资、国寿养老等机构,讨论公司基本情况和经营情况[80][81] - 公司于2025年2月12日在上海浦东接待了瑞银证券、嘉合基金等机构,讨论公司基本情况和经营情况[81] - 公司于2025年2月13日在上海浦东接待了华泰柏瑞、海富通、华安基金、摩根基金、南方基金、西部利得、长信基金、万家基金、中银基金、国联安基金、财通基金、华富基金、博道基金、兴银基金、华宝基金、平安资管等机构,讨论公司基本情况和经营情况[81] - 公司于2025年2月14日通过电话沟通接待了东方红基金,讨论公司基本情况和经营情况[81] - 公司于202
肇民科技(301000)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