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湾控股(01396)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人民币228,252千元,同比下降73.5%[5]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951,678千元,而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027,825千元[5] - 每股基本和摊薄盈利为人民币119.0分,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218.6分[5]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人民币930,136千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1,038,892千元[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物业销售收入为2.2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73.4%(2024年同期:8.458亿元人民币)[20]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9685.09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1.03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26] - 每股基本利润为119.0分人民币,去年同期每股亏损218.6分人民币[26]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约为人民币228.3百万元,同比下降73.5%(2024年同期:861.7百万元)[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499,082千元,同比下降59.3%[5]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34,891千元,同比下降21.5%[5]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1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滑62.8%(2024年同期:351万元人民币)[20] - 租金收入为17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滑85.8%(2024年同期:1238万元人民币)[20] - 融资成本总额为248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滑76.7%(2024年同期:1.065亿元人民币)[21] - 折旧及摊销费用为406.8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67.1万元人民币增长52.3%[2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确认大幅下降至164.47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774.61万元人民币,降幅达96.6%[22] - 已售存货成本中物业成本为1903.08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02亿元人民币下降81.3%[22] - 存货跌价准备增加至3087.57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054.72万元人民币增长50.3%[22] - 中国土地增值税为106.1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871.27万元人民币下降87.8%[23]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5658.54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54亿元人民币下降63.2%[2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2172.74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08亿元人民币下降79.8%[28] - 总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499.1百万元,录得负毛利约人民币270.8百万元[38]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人民币308.8百万元[38] - 销售及行政开支降至人民币38.2百万元,同比下降53.9%[40] - 融资成本约人民币23.1百万元,同比下降65.0%[43] - 确认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6.4百万元(2024年同期:477.5百万元)[41] - 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约人民币19.1百万元[42]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净收入为人民币1,412,451千元,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1,759千元[5]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人民币16,447千元,同比大幅减少96.6%[5]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23,050千元,同比下降65.1%[5] - 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为人民币19,100千元,同比减少54.3%[5] - 递延所得税项产生811.49万元人民币暂时性差额,去年同期为负868.68万元人民币[23] - 汇兑净亏损为60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滑75.4%(2024年同期:2462万元人民币)[21] - 银行借款资本化加权平均年利率为5.45%(2024年同期:5.95%)[2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至人民币5492.4万元,相比2024年末的人民币1305.7万元下降约75.9%[7] - 存货及其他合约成本大幅减少至人民币35.4亿元,相比2024年末的人民币81.47亿元下降约56.5%[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至人民币6.89亿元,相比2024年末的人民币20.28亿元下降约66.0%[7] - 流动负债总额减少至人民币26.07亿元,相比2024年末的人民币78.03亿元下降约66.6%[7] - 银行及其他借贷流动部分为人民币1.58亿元,非流动部分为人民币1.53亿元[7][8] - 资产净值大幅改善至人民币30.55亿元,相比2024年末的人民币1亿元增长显著[8] - 权益总额大幅改善至人民币30.55亿元,相比2024年末的人民币1亿元增长显著[8] - 非控股权益由2024年末的负人民币2.89亿元改善至零[8] - 现金余额(含受限资金)约为人民币127.1百万元(2024年末:206.6百万元)[46] - 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360.6百万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11.7百万元[47] - 优先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367.5百万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3.1百万元[47] - 总借贷(银行贷款+优先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728.034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24.766百万元[47] - 或然负债(担保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896.4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28.2百万元[48] - 已签约资本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638.191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19.676百万元[49] - 流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1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82[51]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3%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2%[51] 债务和流动性风险 - 2023年10月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为人民币1.13亿元及未支付利息约人民币4700万元[12] - 公司面临重大流动性风险,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远不足以覆盖即将到期的优先票据和银行贷款[12]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2023年到期的优先票据人民币1.13113亿元,约合1580.1万美元[2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2029年到期新票据人民币32.53866亿元,约合4.391亿美元[29] - 2023年交换要约完成新票据发行4.13578609亿美元,年利率7.0%,2026年到期[29] - 2023年10月同意征求后新票据未偿还本金降至4.39097982亿美元,利率从7.0%降至4.5%[2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人民币5492.4万元,面临重大流动性压力[32] - 2023年10月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1580.1万美元及利息656.5万美元(合计人民币1.60109亿元)[32] - 12个月内到期银行贷款约人民币1.58亿元[32] 债务重组和融资活动 - 公司成功完成2029年到期美元优先票据的应付利息豁免及强制可换股债券发行的同意征求[13] - 债务重组将大幅冲销债务并显著降低负债率,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及改善现金流[14] - 2025年5月6日获得98.33%新票据持有人同意发行强制可换股债券[30] - 2025年6月10日发行2.65251764亿美元强制可换股债券赎回全部新票据[30] - 公司完成本金约439.1百万美元的美元优先票据条款修改,同意率达98.33%[34] - 以本金265.3百万美元的无息强制可换股债券完成优先票据赎回[34] - 优先票据持有人同意比例达未偿还总本金金额的98.33%[62] - 支付现金同意费用约64.77万美元[62] - 发行本金额约2.6525亿美元的强制可换股债券赎回优先票据[62] - 强制可换股债券可转换最多376,175,227股股份[63] - 转换股份占公告日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6.21%[63] - 转换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31.60%[63]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4.1358亿美元和2595.89万美元的2029年到期优先票据[61] 业务和资产运营 - 公司从房地产购买者收到约1848.7万元人民币的定金或预售款[16] - 公司待售物业(存货)价值约9.3亿元人民币,投资物业价值约9.4亿元人民币[16] - 公司于2025年1月28日以总代价1.3亿港元出售卓盈有限公司全部股权[53]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以总代价5000万港元出售Faith Channel Limited全部股权[53] - 公司雇员人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4人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32人[54]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核数师未发现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存在重大编制问题[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本面值总额为8141.03万港元[64] - 购股权计划下未行使购股权总数128.25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16%[67] - 购股权授予日期前收市价为每股2.5港元,行使价为每股4.6784港元[67] - 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为零[70] - 购股权计划归属日期及比例:2023年4月1日30%[69]、2024年4月1日30%[69]、2025年4月1日40%[69]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3]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3名董事(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75]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3名董事(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77] - 2025年6月25日修订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74] - 2025年6月25日修订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76] - 2025年6月25日魏海燕女士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77] - 公司执行董事共3人(罗介平、何飞、魏海燕)[7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共3人(关浣非、韩秦春、陈阳升)[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