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创脑科学(02172)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表现 - 报告期内收入为人民币3.82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082亿元下降约6.2%[3][4][6] - 总收入为人民币3.829亿元,同比下降6.2%,其中医疗器械销售占人民币3.823亿元[16] - 公司报告期收入为人民币3.829亿元,同比下降6.2%[100][101] 利润表现 - 报告期内净溢利为人民币927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401亿元下降约33.8%[4][6] - 税前溢利扣除融资成本人民币150万元,同比下降8.3%[18] - 净溢利同比下降33.8%至人民币9273.4万元[114] - 经调整净溢利(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同比下降6.1%至人民币1.495亿元[114] 毛利率 - 毛利率为73.4%,较上年同期的72.3%略有提升[6] - 毛利率为73.4%,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104]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成本为人民币370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835万元下降约23.4%[6] - 分销成本为人民币796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5612万元大幅增加约41.9%[6] - 研发支出为人民币5354万元,同比下降27.7%,其中资本化开发成本为人民币1649万元[19] - 研发成本下降23.4%至人民币3700万元[105] - 分销成本增长42.0%至人民币7970万元[106] - 行政开支增长10.3%至人民币3170万元[107]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人民币2556万元,同比上升23.5%[17] - 其他净收入增长23.5%至人民币2560万元[108] 地区收入表现 - 海外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约67.4%[5] - 中国地区收入为人民币3.359亿元,同比下降11.6%,占总收入87.7%[16] - 中国境外收入为人民币4707万元,同比上升67.4%,占总收入12.3%[16] - 公司海外收入达人民币47.1百万元,同比增长67.4%[51]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7.4%,在亚太、北美、拉美及EMEA地区均实现快速增长[102] 业务线收入表现 - 出血性脑卒中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341亿元,同比下降5.5%[58] - 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15.1百万元,同比下降11.5%[71] - 公司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9.3百万元,同比增长0.8%[79] - 出血性脑卒中产品收入下降5.5%至人民币2.341亿元[101][102] - 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品收入下降11.5%至人民币1.151亿元[101][102] 税务相关 - 当期所得税拨备为人民币2145万元,同比下降36.4%[20]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32.5%至人民币2080万元[112] 资产和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616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6.226亿元减少约9.8%[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3.519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1.77亿元大幅增加约98.7%[9]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为人民币3.197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22%[26] - 存货减少17.0%至人民币1.305亿元[115] - 流动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激增98.8%至人民币3.519亿元[1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5.616亿元[125] - 公司流动净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08.5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90.6百万元,增长7.4%[127] 负债和资本结构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48,163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4,324千元下降11.3%[27] - 资本负债比率降至1.4%[126] 投资和减值 - 对联营公司的投资减值亏损为人民币3000万元[6][8] - 公司确认对联营公司Rapid Medical投资减值亏损人民币3000万元[25]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Rapid Medical亏损为人民币1307.3万元[114] - 对联营公司Rapid Medical投资计提减值亏损人民币3000万元[111][114][116] - 对Rapid Medical投资成本为2750万美元(约人民币1.919亿元),持股22.3%[122] - 公司间接持有以色列Rapid Medical Ltd. 22.28%股权[152]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16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0.25元下降36%[6]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61元,同比下降35.3%[22] 股息和股份回购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总额26,244千元,较去年同期0.08港元(42,541千元)下降38.3%[28] - 应付普通股股东股息为57,735千元,去年同期未计提[27] - 公司回购3,218,000股股份,支付对价29,740千元,每股价格区间7.81-12.30港元[31] - 报告期内公司回购1,772,000股股份,总代价约19,904,260港元,每股最高价11.64港元、最低价10.32港元[132][133]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预计于2025年9月26日派付[144] - 公司持有1,772,000股库存股份未注销,可能用于转售、股份计划或注销[133]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2日至2025年9月16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中期股息资格[145] - 股份过户文件需于2025年9月11日下午4:30前提交至香港中央证券登记处[146] 股份激励计划 - 股份奖励计划确认开支9,938千元,授予1,132,000股股份用于支付花红[35] - 向雇员授予2,445,000份购股权,较去年同期2,191,000份增长11.6%[36] - 最终控股方股份奖励计划确认开支117千元,较去年同期165千元下降29.1%[33] - 雇员购股计划确认开支158千元,与去年同期159千元基本持平[34] - 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以总代价12,208,200港元购买1,446,000股股份[134] - 公司根据2023年股份计划授出2,445,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0.68港元[1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授出并全部归属1,132,000股奖励股份[137] 资金用途和投资 - 结构性存款规模432,330千元,预期年化报酬率2.05%[37] - 未来股权简单协议投资账面价值11,251千元,较期初11,298千元基本稳定[37]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278.1百万港元,已按计划使用比例:研发30%(83.4百万港元)、商业化20%(55.6百万港元)、制造设施扩张15%(41.7百万港元)、全球影响力扩大20%(55.6百万港元)、战略收购10%(27.8百万港元)、营运资金5%(13.9百万港元)[131] - 战略收购及投资用途的未动用款项净额为15.1百万港元,预计于2025年12月31日前悉数动用[131] 市场覆盖和医院网络 - 全国累计建成超过2300家卒中中心,包括700余家三级医院和约1600余家二级医院卒中中心[40] - 公司销售渠道覆盖全国近3600家医院,包括超过2000家三级医院及所有国家卒中中心排名前100的医院[45] - 公司累计在34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实现商业化,涵盖9个全球神经介入手术量前十国家[52] 产品临床和商业进展 - 公司产品累计支持超过25万台神经介入手术,为超过57万名患者提供解决方案[45] - NUMEN®系列弹簧圈新增进入约130家医院,累计覆盖近1,600家医院[47] - Tubridge®密网支架新增进入超过50家医院,共覆盖近1,300家医院[47] - WILLIS®覆膜支架新增进入约20家医院,共覆盖近820家医院[47] - 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新增进入约170家医院,累计覆盖约1,600家医院[48] - APOLLO™颅内支架新开拓超过100家医院,累计覆盖近2,500家医院[48] - NeuroHawk®取栓支架新增进入近80家医院,累计覆盖近600家医院[49] - WAVE-track™抽吸导管已完成全国29个省市挂网,累计进入近120家医院[49] - X-track®远端导管新增进入超过100家医院,累计覆盖约600家医院[49] - Numen®弹簧圈已在33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实现商业化[59] - Numen Silk®弹簧圈报告期内首次在美国实现商业化[61] - Tubridge®密网支架已在阿根廷、巴西实现商业化[65] - APOLLO™颅内支架自2022年以来在巴西及阿根廷实现多例商业化植入[73] - X-track®远端导管在韩国、印尼获批上市[86] - U-track®支撑导管成为公司进入巴西市场的第四款产品[90] 产品注册和认证 - Tubridg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2018年获NMPA批准[57] - NeuroHawk®颅内取栓支架2022年获NMPA批准,并已进入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市场[57] - 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2020年获NMPA批准[57] - Numen Silk®弹簧圈于2022年2月获NMPA批准,并已获得CE和FDA批准[61] - NeuroHawk®取栓支架于报告期内获得欧盟CE批准[81] - Tigertriever®取栓支架于2023年8月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84] - WAVE-track™抽吸导管于2023年8月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85] - NeuroGuard®球囊导引导管于2024年1月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87] 研发和临床试验 - 研发团队规模达120人,其中超过60%拥有博士或硕士学历[93] - Rebridge®支架已完成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入组,正在进行随访[70] - NuFairy™可吸收弹簧圈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NUCATCH研究)已完成入组,随访进行中[64] 产品管线和技术规格 - 公司累计拥有12款出血性脑卒中治疗产品管线,其中8款已获批商业化[58] - 公司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产品线包含7款商业化产品[79] - Numen®弹簧圈拥有三个系列共177种规格[60] - NUMEN® Nest可解脱弹簧圈推出2大系列、130种规格[63] - Safecer™栓塞保护器拥有10个不同规格[77] - PathFinder™颈动脉球囊拥有33个不同规格[78] - NUMEN® Nest可解脱弹簧圈作为公司第4款弹簧圈产品于2025年6月获批上市[63] - Tubridge®密网支架获批扩增中小型动脉瘤适应症,靶病变血管直径2.0mm-6.5mm[66] - 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新增4.5和5.0mm大直径规格,Bridge-MAX已递交注册受理[74] 临床数据和发表 - Numen®弹簧圈应用于小于5mm动脉瘤的研究结果于2023年6月发表在《BMC Surgery》期刊[60] - 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8%,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3.7%[74] 集采中标情况 - 公司在河北省牵头的25省联盟集采中两款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及球囊扩张导管中选[46] - 公司在河南省集采续标项目中15款产品全部拟中选[46] - 公司在安徽省集采项目中7款产品中选[46] - 公司在广东省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集采中两款产品均中选[46] 市场份额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居国产品牌第一[44] 政策环境 - 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将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病种覆盖率目标超90%,医保基金覆盖率达70%以上[41] 团队和渠道 - 公司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解决方案团队拥有90余名资深人员,合作经销商超360家[45] 公司行动和披露 - 报告期内公司无抵押资产、无重大收购出售事项、无重大投资计划[128][129][1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将适时刊发[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