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我将其按照单一维度主题进行了分组,并严格使用原文关键点。 收入与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29.8%至人民币6.65473亿元[5]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6.655亿元,同比增长29.8%[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为人民币6.655亿元,同比增长29.8%[51] - 集团总收入为665473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8%[18] - 公司总外部客户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12,572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665,473千元人民币,增长29.8%[23] - 毛利润同比增长115.9%至人民币1.2108亿元[5] - 毛利同比增长115.9%,由2024年上半年约人民币56.1百万元增至约人民币121.1百万元,毛利率提升7.3个百分点至18.2%[59] - 期内亏损同比收窄89.3%至人民币766.3万元[5][7] - 公司录得亏损约人民币770万元,同比大幅减少[41] - 公司整体从2024年上半年分部亏损5,436千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同期分部溢利61,795千元人民币[23] - 公司综合除税前亏损从79,289千元人民币大幅收窄至10,754千元人民币[24] - 集团2025年上半年亏损约人民币7.7百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亏损约人民币71.9百万元大幅减少,净利率由负14.0%改善至负1.2%[66] - 每股基本亏损从0.089元人民币(69,557千元/782,192,189股)改善至0.008元人民币(6,492千元/782,192,189股)[30] 成本与费用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9.3%至人民币5.44393亿元[5] - 集团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9.3%,由2024年上半年约人民币456.5百万元增至约人民币544.4百万元[58]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同比增长157.2%至人民币1.15055亿元[5] - 行政及其他营运费用同比增长52.5%,由2024年上半年约人民币75.4百万元增至约人民币115.1百万元[62] - 销售及分销费用同比减少37.4%,由2024年上半年约人民币44.7百万元降至约人民币28.0百万元[61] - 研发开支从12,028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43,401千元人民币,增长260.8%[26] - 财务成本从4,042千元人民币增加至5,029千元人民币[24][26] - 折旧及摊销总额从63,520千元人民币略降至60,898千元人民币[24] - 其他收入同比减少17.4%,由2024年上半年约人民币13.2百万元降至约人民币10.9百万元[60] - 员工总数662人,较去年同期增加36人,员工总成本增至人民币8800万元[76]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人民币897.5万元[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合同资产的减值亏损从21,269千元人民币改善至8,975千元人民币[23]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合同资产的减值损失同比下降约57.7%,由2024年上半年约人民币21.3百万元降至约人民币9.0百万元[63] - 流动资产净值下降至人民币15.7302亿元[10] - 银行存款及手头现金下降至人民币3.44686亿元[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18亿元,占净资产3.9%,较2024年末下降70.5%[70] - 现金净额为人民币负2.047亿元,较2024年末恶化[71] - 合同负债增长至人民币1.4836亿元[10] - 无形资产增长至人民币5.38377亿元[10]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呆账拨备)为人民币15.369亿元[33] - 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5827万元[33]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人民币19.666亿元[34]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人民币1.777亿元[34] - 存货为人民币13.65亿元,与2024年末基本持平,周转日数降至374天[6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7.36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3.6%,周转日数降至457天[68]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1.44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10.7%,周转日数降至672天[69] 借款与融资活动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04434千元,较期初增长115.0%[11] - 租赁负债为57228千元,期初为零[11] - 贷款及借贷为6580千元,较期初下降82.9%[11] - 短期银行贷款为人民币2.653亿元,平均年利率3.2%[70] - 长期银行贷款为人民币750万元,年利率3.8%[70] - 抵押借款为人民币3360万元,年利率4.7%[70] - 资产负债比率(贷款及借贷除以总资产)为5.8%,较2024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进行任何股本证券发行或集资活动[81] 智慧能源业务表现 - 智慧能源业务收入为325779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6%[18] - 智慧能源业务分部收入从199,095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325,779千元人民币,增幅达63.6%[23] - 智慧能源板块收入同比增长63.6%,由2024年上半年约人民币199.1百万元增至约人民币325.8百万元[57] - 智慧能源分部收入为人民币3.25779亿元,占总收入49%[53] - 智慧能源分部收入同比增长48.0%(从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2.20216亿元增至3.25779亿元)[53] 智慧建筑与园区业务表现 - 智慧建筑与园区业务收入为246297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8%[18] - 智慧建筑与园区业务分部收入从220,216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46,297千元人民币,增长11.8%[23] - 智慧建筑与园区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1.8%,由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220.2百万元增至约人民币246.3百万元[56] - 智慧建筑与园区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46297亿元,占总收入37%[53] - 智慧建筑与园区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64.1%(从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9326.1万元增至2.46297亿元)[53] 智慧交通业务表现 - 智慧交通业务收入为93397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1%[18] - 智慧交通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93.4百万元,与去年同期约人民币93.3百万元基本持平[55] - 智慧交通分部收入为人民币9339.7万元,占总收入14%[53] 权益与公司治理 - 权益总额为2625213千元,较期初下降0.3%[1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2607178千元,较期初下降0.3%[11] - 非控股权益为18035千元,较期初下降6.1%[11] - 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782,192,189股,金额为人民币1189.968万元[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库存股份数量为零[82] - 公司已完全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79]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80] - 公司执行董事为赵晓波先生及秦冰先生[87] - 非执行董事包括李成富先生、曾学杰先生及张艳华女士[8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谢有文先生、李学金博士及陆瑶女士[87] 税务与股息 - 公司无新加坡所得税拨备,因持续录得税项亏损[32]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32] - 公司无中期股息宣派[3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5年上半年的任何中期股息[84] 业务发展与项目 - 公司成功签约首旅集团旗下高端度假品牌首店"湾里•诺岚酒店"数字化建设项目[45] - 公司中标交通银行贵安数据中心项目,建设DCIM及智慧园区运维管理平台等系统[47] - 公司签约天河热电厂及其供热区域综合能效提升项目[48] - 公司新签福清核电机组凝汽器用罗茨风机抽真空技术研发项目[49] 其他重要事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3] - 中期业绩报告于2025年6月30日截止并在联交所网站披露[85]
同方泰德(01206)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