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104.83万元,同比增长9.19%[2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9%至41,048,328.49元[1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67万元,同比下降52.74%[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2.26万元,同比增长372.79%[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78元/股,同比下降52.79%[2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178元/股,同比下降52.79%[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8%,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23] - 人工智能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52.06%至17,835,701.85元[112] - 人工智能产品收入为17.84亿元,同比增长252.06%,毛利率为71.28%,基本持平[113] - 智能装备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9.68%至6,119,585.48元[112] - 智能装备收入为6.12亿元,同比下降49.68%,但毛利率大幅提升21.42个百分点至67.48%[113] - 军工行业营业收入为27.64亿元,同比下降15.49%,毛利率为44.29%,同比上升3.25个百分点[113] - 民用行业营业收入为13.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4.10%,毛利率为77.10%,同比上升4.59个百分点[11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46%至18,466,673.85元[110]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80%至10,890,788.94元[11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9.58%至16,707,051.58元[110] - 主营业务成本中材料成本同比下降44.31%至7,564万元,占比降至40.96%[114] - 差旅成本同比增加92.35%至1,156万元,主要因外派驻地人员增加[115] - 其他成本同比激增200.38%至5,523万元,主要因部分项目外包导致费用结构变化[11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业务聚焦国防科技信息化领域,采用AI+军工创新模式[30] - 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覆盖装备从科研到报废全过程信息化管理[33] - 数字化修理车间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已应用升级超10年[36] - 仓库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提供软硬一体综合解决方案,包括仓库管理软件、移动终端APP、射频识别、智能货架/堆垛、三维虚拟库房等基础模块[37] - 装备数智化工厂管理系统覆盖工厂经营计划、业务执行、智能制造、保障服务等全流程全过程,符合工业4.0标准[37] - 智能装备业务涵盖无人机、无人车、改装车、智能D等前沿产品[43] - 智慧大脑产品具备高度集成化和高可靠性特性[44] - 载荷单元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可快速实现目标搜索和跟踪[44] - 动力单元采用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具备一键启动和超转保护功能[44] - 燃气轮机相较于同等功率柴油机体积更小、功率更大、启动速度极快[44][45] - 甲醇发动机相对于传统柴油发电机可大幅度降低发电成本并提升发电效率[44][45] - 基于退役装备改造的无人装甲车在保留原始性能基础上大幅降低ZZ成本[45] - 智能D装备采用双模导引,具备全天候ZZ打击能力并大幅降低产品成本[45] - 公司成功斩获亿级订单,在智能载荷单元项目竞标中取得头彩[46] - 公司研制导控一体化低成本智能装备,满足单兵携带和精准打击需求[46] - 公司小型涡喷发动机推力覆盖40daN至200daN,共研制六款发动机[47] - 公司小微航空发动机中试平台具备年产1000台(套)能力,可扩产至万台规模[48] - 公司发动机采用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具备一键启动和超转保护功能[47] - 公司持续研发涡扇、涡桨等十余款产品以提升动力单元市场竞争力[48] - 公司高端装备健康管理系统应用于建筑工地安全智能管控、地质灾害预警防控、重点区域安全防护、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及地下管网智能化管理五大领域[55] - 建筑塔机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塔机规划操控、运行状态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及异常预测预警[56] - 危险源监控系统利用MEMS传感器实现前端数据实时采集、传输至监管平台,具备实时监控和预警报警功能[56] - 智慧边防解决方案提供人员装备实时监测识别、边境入侵检测、危险行为识别及异常聚集识别[59] - 智慧应急解决方案通过AI网关实现实时感知、数字孪生和智能研判,支持灾情报告生成和现场智能指挥调度[59] - 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基于教育专用大模型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教学辅助及学习评价[60] -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医疗知识检索问答、材料辅助评审、AI辅助诊疗及治疗方案生成[60] - 智慧修井方案整合油井基础数据、测量数据及案例库,通过领域模型实现智能诊断和方案生成[60] -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提供作业规范识别、危险识别、火灾烟雾识别及车辆超速监测等功能[60] - 公司业务生态围绕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智能装备、数字孪生及人工智能四大核心领域向民用市场扩展[61] 人工智能技术能力 - 公司构建全栈AI能力,涵盖数据-算法-算力三大核心领域[49] - 公司通过智能算力平台整合异构算力资源形成动态调度算力池[49] - 公司提供数据资产+技术中台+业务场景三位一体AI赋能模式[49] - 公司提供目标检测、识别、语义分割、OCR、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通用AI基础能力[51] - 公司通过知识蒸馏技术将专业知识迁移至轻量化模型以降低训练成本和内存消耗[51] - 公司采用区块链实现联邦学习以解决数据共享与隐私矛盾并提升模型泛化能力[51] - 公司算力中心实现对海量数据和异构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提升智能计算集群算力供给[51] - 公司为无人装备大脑赋能并在装备保障改造、电子对抗等领域形成智能化辅助能力[51] - 公司以专用爬虫工具和多源异构数据采集工具快速形成专用/领域数据资产[51] - 公司提供自主可控边缘端基础算力以支撑模型推理和数据存储等智能化服务[51] 数字孪生与仿真技术 - 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数字化镜像实现对物理实体的动态监控和预测性分析,应用于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医疗诊断、工程建设等领域[38] - 多源异构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各类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国内采集能力最齐全的系统之一[41] - 数据管理平台内置多型装备数据采集模型和健康管理模型,能够实现多型装备数据的实时汇聚、存储、治理和装备健康管理[41] - 模型构建系统涵盖装备实体、行为、健康管理诊断、决策、毁伤等多种模型,为装备的动使用和决策提供支撑[41] - 体系仿真系统以组件化、参数化、图形化的分布式仿真体制为基础,支持可视化装备建模和行为建模的一体化仿真[41] - 效能评估系统结合采集的装备数据和仿真数据,对装备效能进行评估并生成评估报告,支撑决策[41] - 数字孪生模型具备强大仿真分析和预测能力,用于设计方案优化和潜在问题预测[74] - 公司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装备数字样机研发,支持仿真领域应用[75] 研发与创新能力 - 公司技术战略强调软件定义硬件、通用技术专用化及柔性架构[31] - 公司创新研发模式和柔性化架构大幅缩短研制周期并优化费效比[52] - 公司在微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和智能D研制上取得突破[52] - 公司在智能载荷单元领域再次斩获较大订单[52] - 中试平台通过自研的Limis中试管理系统,实现从需求接入到报告交付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41] - 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万级无尘中试车间[42] - 中试平台可降低大规模产业化技术风险和成本,提高成果转化率[42] - 公司自主研发多源异构数据采集系统是国内采集能力最齐全的系统之一,覆盖采集面广且种类多[73] - 公司自研Limis中试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核心功能包含流程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10项功能[73] -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曾荣获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94] - 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在各自专业领域均拥有十年以上研发经验[96] - 公司研发流程符合国军标体系研发管控过程[100] -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项目质量管理、供应商管理、技术状态管理、质量追溯管理等质量管理体系[100] - 公司拥有各类有效专利62件,其中发明专利38件占比超60%,实用新型专利23件,外观设计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126件[68] - 公司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超60%[68] - 公司专利总数62件,软件著作权126件[68] - 公司发明专利数量为38件[68] - 公司实用新型专利数量为23件[68] - 公司外观设计专利数量为1件[68] - 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共建联合研究院/实验室[68] - 公司合作院校包括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47] - 公司下半年营业收入占比较高,经营业绩呈现季节性波动特征[142] - 公司客户主要为军队、军工集团及科研院所等单位[142] - 公司因涉密信息豁免披露客户名称、产品型号、单价及销量等关键数据[139] - 公司面临外部环境变动风险,包括国防建设产业格局调整和季节性特征等不确定性因素[134]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研发风险,涉及AI赋能体系、数字孪生技术等多技术融合领域的前沿探索[13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负187.429万元[2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07.059万元[27]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负30.636万元[27]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负27.674万元[28] - 减:所得税影响额为53.547万元[28]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304.032万元[2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12.84万元,同比下降186.75%[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86.75%至-98,128,410.60元[11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7.39%至41,480,171.99元[110]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9.6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9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8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18%[23] - 货币资金减少10.64个百分点至2.5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降至25.96%[117] - 应收账款增加1.87个百分点至2.73亿元,存货增加2.71个百分点至1.83亿元[117]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2.27个百分点至3,895万元,长期借款新增2,850万元[117] 募集资金使用 - 新一代国防信息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5,930.6万元,实际投资额5,010.1万元,投资进度86.1%[124] - 研发联试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5,198.66万元,实际投资额1,950.01万元,投资进度82.5%[12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额8,000万元,实际投资额8,000万元,投资进度100%[124] - 数智化能力提升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额21,352.5万元,实际投资额1,961.7万元,投资进度9.2%[124]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承诺投资总额30,799万元,实际投资额12,447万元,累计投资进度32.4%[124]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总额26,138万元,其中23,588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24] - 补充流动资金(超募部分)实际投资额23,588万元,占计划投资额100%[124] - 归还银行贷款实际支出2,542万元,占计划额100%[124] - 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总额23,588万元,占超募资金总额99.8%[124] - 总投资承诺额56,942万元,实际投资额38,555万元,整体投资进度67.7%[124] - 超募资金总额为2.614亿元人民币,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全部使用完毕[125] - 2021年12月使用7836.74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125] - 2023年4月使用5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125] - 2024年4月使用78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125] - 2025年5月使用剩余5503.14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125] - 2024年8月使用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25年8月21日全额归还[126] - 原三个募投项目变更为数智化能力提升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2.135亿元[127] - 截至期末数智化能力提升项目实际投入金额196万元,投资进度仅0.01%[127] - 数智化能力提升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8年6月17日[127] - 变更后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127] - 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至数智化能力提升项目,涉及金额21,352.56万元[128] - 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议案[128] - 公司于2025年6月17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议案[128]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达7.06万亿元,同比增长11.9%[79]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软件业务利润总额8581亿元,同比增长12.0%[79] - 2025年中国国防支出预算1.8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2%[81] - 2024年中国军工信息化市场规模达286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3400亿元[83] - 军工信息化年复合增长率保持18.5%以上,其中装备信息化增长21%,军事通信增长17%[83] - 2024年全球军工信息化支出达2180亿美元,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83] - 2025年中国特种算力市场规模预计超过800亿元[85] - 军用大模型年复合增速达35%[85] - 2027年我国军用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元[90] - 智能装备检测、模拟训练、指挥决策支持等细分领域年复合增长率达23.5%[90][91] 子公司与资质 - 子公司炎黄信创于2025年3月通过CMA认定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64] - 子公司炎黄信创于2025年4月29日获授成都市中试平台(工业无人机领域)牌匾[64] - 公司全资子公司盛世融合出资51万元人民币认购新设合资公司51%股权,关联方观想发展出资49万元人民币认购49%股权[180] - 新设合资公司四川盛世融创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完成工商注册登记[181]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魏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及资金占用,承诺有效期自2021年12月6日起长期有效[160]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违反避免同业竞争承诺,所获利益归公司所有并承担赔偿责任[160]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不占用公司及其子公司资金,严格遵守《公司法》及相关监管规定[160]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持股比例低于5%或公司退市时关联交易承诺终止[161] - 董事及高管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数的25%[161] - 关联交易承诺要求遵循市场化原则及公允价格进行公平交易[161] - 违反承诺导致损失将以承诺人利润分配份额作为履约担保[161] - 关联交易披露需符合证券监管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161] - 承诺有效期至持股比例低于5%或深交所上市终止之较早日期[161] - 离职后半年内禁止转让所持公司股份的锁定承诺[161] - 关联交易表决时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需履行回避义务[161] - 承诺减少及避免非必要关联交易以维护非关联股东权益[161] - 未履行赔偿义务前所持发行人股份不得转让的约束条款[161] - 持股锁定期满后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公司股份数的25%[162]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持有的公司股份[162] - 违规减持所得归发行人所有[162] - 未上缴违规减持所得时公司有权扣减现金分红[162] - 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后需复权处理)[162] - 减持前3个交易日需公告[162] - 填补回报措施包括加强募集资金监管和合理使用[162] - 积极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尽早实现预期收益[162] - 坚持技术创新并加强研发投入[162] - 严格执行现金分红保障投资者利益[162] - 公司承诺若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将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注册并已上市则在中国证监会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购回程序购回全部新股[163]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被认定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依法回购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163]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违法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将依法赔偿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163]
观想科技(30121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