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佳兆业健康(00876)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同比下降21.4%,从8851.6万港元降至6957.7万港元[2]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21.4%至6960万港元(2024年同期:8850万港元)[42] - 毛利同比下降33.4%,从3785.2万港元降至2519.4万港元[2] - 期内亏损收窄61.7%,从2426.4万港元降至928.5万港元[3]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910万港元(2024年同期:2430万港元)[42] - 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5,276千港元,主要受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12,028千港元影响[11] - 每股亏损为0.18港仙,相比去年同期的0.48港仙有所改善[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9,12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24,264千港元改善62.4%[23] 成本和费用 - 研究及开发开支从8,584千港元降至7,779千港元,同比下降9.4%[17] - 研发费用为780万港元(2024年同期:860万港元)[45] - 政府研发补助为40万港元(2024年同期:70万港元)[45] - 公司确认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1,558千港元,适用税率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18][21] 各业务线表现 - 齿科业务收益为6643.3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的95.5%[10] - 健康业务收益为314.4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的4.5%[10] - 齿科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为1665.8万港元,而健康业务则录得经营溢利75.7万港元[10] - 公司总收益为88,516千港元,其中齿科业务贡献85,888千港元(97.0%),健康业务贡献2,628千港元(3.0%)[11] - 齿科业务收益下降约1950万港元至6640万港元[44] - 健康业务收益同比增长15%[46] - 公司健康业务在深圳成为布局最多的医疗级别运动康复中心[64] 金融资产投资表现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录得收益897.9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202.8万港元[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价值为1.622亿港元,占非流动资产主要部分[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投资总额为162,229千港元,包括珠海合伙企业119,451千港元和浩易合伙企业42,778千港元[26] - 浩易合伙企业投资于2023年出售后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 期末公允价值为1.622亿港元(2025年6月)和1.602亿港元(2024年12月)[31][32] - 浩易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97.9万港元(2025年) 上年同期为亏损977.2万港元[3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约为1.622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31.6%[5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较2024年末增长1.2%,主要因珠海合伙企业股权估值上升[51] - 浩易合伙企业99.9%有限合伙权益公允价值为428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8.3%[51] - 珠海金鎰铭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为1.194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23.3%[51] 资产和流动性状况 - 银行结存及现金为1.469亿港元,较期初1.496亿港元略有减少[4] - 银行结存及现金为1.469亿港元,较2024年末减少约2700万港元[5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517,59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513,071千港元,降幅0.9%[12] - 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45,284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末46,502千港元,增长2.7%[15] - 流动比率为4.10,速动比率为3.89,流动性保持稳健[59]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约为4.359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4700万港元[59] - 集团无抵押资产、无或然负债及无资本开支承担[56][57][55] - 资本开支约930万港元,主要用于使用权资产及生产设备[55] 应收账款和减值状况 - 贸易应收账项减值亏损拨回990千港元,全部来自齿科业务分部[11] - 贸易应收账款减值准备从137.2万港元降至121.7万港元 降幅11.3%[33][35]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从1.112亿港元降至9817.8万港元 其中0-90天账期金额下降58.8%至2360.4万港元[33][34] - 应收账款账龄结构恶化 91-180天账期金额增长56.3%至4235.8万港元[34] -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达2999.4万港元 主要涉及土地收购定金人民币2000万元全额计提减值[33][36] -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准备期末余额为2999.4万港元[37] - 土地收购定金2120.2万港元(2024年12月)因合作终止但未获退款[35][36] 应付账款和负债 - 贸易应付账款增至949.5万港元(2024年末:555.2万港元)[39] - 合约负债增加至391.9万港元(2024年末:299万港元)[39][41] - 应付最终控股公司款项30万港元,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110万港元[59] 投资和收购活动 - 公司通过合约安排以人民币1.8亿元(约2.204亿港元)收购珠海合伙企业5.51%有限合伙权益[27] - 珠海合伙企业投资聚焦信息技术和医疗健康产业 受中外合营架构约束(中方持股≥30%)[27] - 公司通过VIE协议控制深圳达逸臻 自2021年起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28]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未派发股息,自报告期末以来亦无建议派付任何股息[2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雇员总数约917名,较2024年底约861名增长约6.5%[66]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审阅了2025年中期财务报[70] - 公司确认所有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且无雇员违反内幕交易指引[67] - 公司未发生任何影响公司的重大事件[65] - 公司已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相关条文[69]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包括库存股份[68]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已通过港交所及公司官网刊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