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发兴业能源(00750)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22.4%至16.85亿元人民币[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1,684,853千元,同比增长22.4%[14][15]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2.5%至人民币16.85亿元,主要因清洁能源EPC业务增长[24] - 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22.5%至人民币16.85亿元[35] - 除所得税前溢利同比下降78.0%至793.5万元人民币[3][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扩大16.5%至1918.4万元人民币[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扩大16.5%至人民币19,184千元[20] - 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08元,去年同期为0.007元[3][5]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08元[20] - 经营溢利同比下降22.2%至2.29亿元人民币[4] - 本期间其他全面开支总额为4542.5万元人民币[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同比下降20.4%至3.54亿元人民币[4] - 整体毛利润同比下降20.4%至人民币354,329千元[14][15] - 销售成本同比大幅增长42.9%至13.31亿元人民币[4] - 融资成本净额为2.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4.6%,主要因融资成本下降[27] - 所得税开支同比下降77.7%至556.2万元人民币[3][4] - 当期所得税支出同比下降63.3%至人民币14,254千元[18] - 所得税总开支同比下降77.7%至人民币5,562千元[18] 各业务线表现 - 建筑服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06.7%至人民币1,032,373千元[14][15] - 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6%至人民币303,808千元[14][15] - 电力销售收入基本持平为人民币329,087千元[14][15] - 建筑服务分部毛利润同比下降34.7%至人民币57,841千元[14][15] - 清洁能源EPC收入增长143.6%至8.35亿元,占总收入49.6%[30] - 幕墙及绿色建筑收入下降13.3%至1.97亿元,占总收入11.7%[30] - 新产品销售下降27.6%至3.04亿元,其中新材料销售7028万元[30] - 清洁能源EPC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43.7%至人民币8.352亿元[35] - 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6%至人民币3.0381亿元[35] - 幕墙及绿色建筑收入同比下降13.3%至人民币1.9717亿元[35] - 清洁能源EPC业务毛利率为5.0%,较去年同期20.7%大幅下降[37] 资产和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增加,从2.70亿元人民币增至8.23亿元人民币,增长205%[6]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50.75亿元人民币增至54.92亿元人民币,增长8.2%[7] - 流动负债总额从124.28亿元人民币降至117.25亿元人民币,下降5.7%[7] - 应付贸易款项及应付票据从43.25亿元人民币降至42.89亿元人民币[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从48.76亿元人民币降至43.23亿元人民币,下降11.3%[7] - 公司权益总额从52.62亿元人民币增至53.04亿元人民币,增长0.8%[6] - 存货从1.02亿元人民币增至1.08亿元人民币[6] - 未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约为人民币64.82亿元,未偿还债券约为人民币15.18亿元[41] - 公司债券、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人民币80.00亿元[43][44] - 一年及以内有息负债占比10.4%,一至三年(含)占比14.2%,三年以上占比75.4%[43] - 债券金额人民币15.18亿元,利率区间3.45%–3.80%[44] - 银行借款金额人民币24.00亿元,利率区间2.80%–4.85%[44] - 融资租赁金额人民币40.82亿元,利率区间3.60%–6.37%[44] 现金流和资本支出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2.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3.3%[27] - 资本支出为人民币2.85亿元,主要用于自营电站建设[42] 运营指标和项目 - 自持电站规模超过1.27吉瓦(GW),包括31个中国电站及1个海外光伏电站[33] - 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50,930万kWh,较2024年同期提升6.8%[33] - 新签及在建未完工项目合约金额约40亿元[28] - 报告期内新增并网装机容量281MWp,预计全年并网容量577MWp[5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报告期内毛利率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至21.0%,但较2024年底的16.8%提升4.2个百分点[24][26] - 集团毛利率为21.0%,较2024年同期下跌11.3%[36] - 上半年通过低效资产处置节省支出人民币1,270万元,累计收回资金956万元[50] - 预计全年通过低效资产处置可收回资金近人民币4,000万元[50] - 上半年融资成本下降40基点,财务费用下降人民币3,976万元[51] - 计划下半年发行人民币10亿元银行间市场债券,预计年节省融资成本人民币1,700–2,200万元[51] 研发和业务转型 - 新材料业务获得3项发明专利,累计持有有效专利109项[55] - 新材料业务通过CNAS实验室检测资质认证和IATF 16949体系转移审核[55] - 公司重点布局汽车用调光膜、高性能遮光性黑色PDLC薄膜和电致变色薄膜等前沿产品[56] - 新材料业务从建筑膜向汽车膜转型,目标客户包括福耀、圣戈班等汽车玻璃生产厂家[54] - 公司致力于通过产学研合作研究EC(电致变色)染料液晶等新兴技术[56] 其他重要内容 - 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总额56.16亿元,其中三年以上账龄占比31.9%达17.92亿元[22] - 应付贸易款项及票据总额42.89亿元,六个月内到期占比34.9%达14.95亿元[23] - 公司总资产从224.78亿元人民币略微下降至228.06亿元人民币[6][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从77.07亿元人民币略降至75.79亿元人民币[6] - 合约资产从37.79亿元人民币略降至37.53亿元人民币[6] - 员工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72人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012人,减少60人[58] - 公司未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易永发先生[62] - 公司及附属公司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3] - 薪酬政策与运营当地市场惯例一致,每年进行一次审查[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