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罗博特科(30075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罗博特科罗博特科(SZ:300757)2025-08-27 22:57

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下降65.5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333.02万元,同比下降161.47%[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6283.16万元,同比下降216.43%[20] - 基本每股收益-0.21元/股,同比下降160.0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9%,同比下降8.36个百分点[20] - 报告期营业收入24854.4万元,同比下降65.53%[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3.02万元,同比下降161.47%[3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5.53%至248,543,963.75元[94] - 光伏设备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3.83%至180,146,901.50元[96]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5.09%至179,543,386.29元[94]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171.21%至39,852,854.54元[94]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114.09%至10,637,538.49元[94]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28.87%至-5,281,326.69元[9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34.20万元,同比改善94.41%[20]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4.2万元,较上年同期-27456.94万元同比大幅收窄94.41%[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94.41%至-15,342,044.16元[9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2,398.03%至-616,391,288.32元[9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94.96%至641,651,131.67元[94] 业务线表现:光伏业务 - 光伏业务在手订单金额约8.84亿元[39] - 光伏行业产能增速持续放缓,项目数量同比大幅下降[39]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通过模块化设计缩短交货周期[36]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及印度市场业务[40][41] - 公司光伏电池自动化设备在产能和碎片率等关键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67] - 公司客户包括通威太阳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国内外知名光伏厂商[64] - 公司在TOPCon、HJT、XBC等新一代电池技术路线上推出具有降本或增效优势的差异化设备产品[62] - 公司是国内首批能提供高端自动化装备和智能制造执行系统软件的企业之一,光伏电池片自动化设备行业地位突出[62] - 公司铜电镀技术方案显著降低电力、水耗及占地面积[73] - 公司产品已出口至印度、越南、泰国等光伏新兴国家[76] - 公司光伏自动化设备在产能/碎片率等指标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80] - 光伏设备毛利率下降5.32个百分点至22.86%[96] - 公司布局TOPCON、HJT、XBC等新一代电池技术路线全覆盖[126] 业务线表现:光电子及半导体业务 - 光电子及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4640.22万元[42] - 光电子及半导体业务在手订单金额6.62亿元[42] - 完成对ficonTEC收购,深化双轮驱动战略[42] - 公司完成对全球光电子及半导体自动化封装测试设备制造商ficonTEC的收购,加速半导体高端装备业务布局[62][66][68] - 公司已完成半导体涂胶显影设备样机装配调试,实现国产高端半导体装备研发突破[66] - ficonTEC在光芯片、光电子器件及光模块自动化微组装封装测试领域具有长期技术积累和行业领先水平[63][66] - 公司通过整合ficonTEC资源提升在高端自动化装备领域的竞争力及市场份额[64] - ficonTEC设备直线运动精度达5纳米,角精度2秒(1/1800度)[69] - ficonTEC在全球累计交付超过1,000套封装检测系统[69] - ficonTEC为800G以上硅光电子和CPO光模块提供全自动封装耦合设备[69] - ficonTEC在2025年发布业界首创300mm双面光电晶圆测试设备[74] - 公司客户包括Intel、Cisco、NVIDIA等全球半导体和光通信龙头企业[64] - ficonTEC与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等顶尖科研机构保持长期合作[69] - 公司收购ficonTEC提升光电子/半导体自动化封装测试技术实力[79] - ficonTEC直线运动精度达5纳米,角精度达2秒(1/1800度)[82] - ficonTEC在全球累计交付超1000套光电子器件封装检测系统[82] - ficonTEC为800G以上硅光/CPO光模块提供全自动封装耦合设备[82] 资产与负债结构 - 总资产35.9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2.0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0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9.47%[20] - 货币资金为3.3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27%,较上年末下降3.42个百分点[100] - 应收账款为4.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48%,较上年末下降4.77个百分点[100] - 合同资产为3.0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36%,较上年末下降11.94个百分点[100] - 存货为4.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43%,较上年末上升3.76个百分点[100] - 长期股权投资为0.1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28%,较上年末下降8.37个百分点[100] - 短期借款为9.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7.70%,较上年末下降11.34个百分点[100] - 长期借款为3.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70%,较上年末上升7.05个百分点[100] - 境外资产婓控泰克占公司净资产比重为32.99%[101] - 应收账款净额为4.85亿元,占流动资产比重27.88%[128] 投资与并购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为10.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13.52%[106] - 重大股权投资婓控泰克金额为10.12亿元,持股比例100%[108] - 自有资金投资期末金额为15.36亿元,初始投资成本为5.96亿元[112] - 报告期内自有资金投资购入金额为1.9亿元,售出金额为1.5亿元[112] - 累计投资收益为9.2万元[112] - 其他变动导致投资增加9000万元[112] - 斐控泰克收购FSG和FAG各93.03%股权[172][173][174][175] - 斐控泰克于2019年至2023年期间收购FSG和FAG各93.03%股权[176]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3.84亿元,净额为3.58亿元[114] - 募集资金使用比例为100%,已全部使用完毕[114] - 发行股份价格为124.99元/股,共发行307.22万股[114] - 发行费用为2556.16万元[114]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3.58亿元,实际投入金额一致[115] - 募集资金项目报告期内实现效益为0,累计实现效益为0[115] - 募集资金总额为358,438,300元,已全部用于支付交易现金对价及相关费用[116][117]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支付的自有及自筹资金共计358,438,300元[11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438,000,000元,实际投入金额为358,438,300元[1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117] -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为0%,未产生收益[116] - 项目可行性说明标注为"无"[116] - 不存在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或占用募集资金的情形[116]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地点变更情况标注为"不适用"[116] - 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不存在问题[117] - 公司于2025年6月12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资金置换议案[117]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实施"清洁能源+泛半导体"双轮驱动战略,形成双支柱发展格局[62][66][67] - 公司形成“清洁能源+泛半导体”双轮驱动经营模式[126] - 公司智能制造系统在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分析和闭环控制设备优化方面具有算法和技术领先性[67] - 公司通过新供应商开发实现核心零部件/原材料国产替代以降低采购成本[77] - 公司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降低非标成本[130] - 通过JIT模式优化采购仓储环节减少物资积压[130] - 公司所属行业存在合同收款周期长的特点,现金流管理被列为重点工[44] - 产品交付周期长可能导致经营业绩波动[126] 研发与技术成果 - 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证书488项(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434项,外观设计10项)和80项软件著作权[72]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专利2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15项,外观设计6项)[72] - 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证书488项(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434项,外观设计10项)[84] - 公司持有80项软件著作权及27项国内商标注册证[84] - 报告期内新增22项专利(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15项,外观设计6项)[84] 子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罗博特科智能科技净利润为-1063.28万元[124] - 另一子公司斐控泰克(ficonTEC)净利润为-2623.36万元[12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为6,530.73元[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3,337,705.60元[24] - 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84,801.10元[24] -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金额为300,000.00元[24] - 债务重组损失为1,976,481.43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8,958.44元[24] - 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利得为27,491,001.92元(合并日原股权公允价值重计量利得)[25]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262,001.08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29,501,455.98元[25] 毛利率与盈利能力 - 综合毛利率水平降低[41] - 光伏设备行业毛利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29] - 设备毛利率存在持续下滑风险[130]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光伏行业产能增速持续放缓,项目数量同比大幅下降[39] - 光子器件产业因AI大模型、5G及数据中心发展迎来战略机遇,光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43] -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被列为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方向,受益于国家智能化改造政策支持[45] - 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以年复合增长率12%增长,2027年将突破200亿美元[52] - 基于硅光技术的光模块市场占比将从2022年24%增长至2027年44%[52] - LiDAR市场预计从2020年18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58亿美元[52] - CPO出货量预计2027年占比达到30%[53] - CPO技术预计2024至2025年开始商用,2026至2027年开始规模上量[53] - HPC和AI簇预计到2026年成为CPO光器件最大市场[53] - 光伏产业2025年或将进入整合阶段市场集聚度显著提升[59]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5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GW[58] - 2025年上半年光伏产品出口总额138亿美元同比下降26%[58] - 多晶硅1-6月全国产量59.6万吨同比下降43.8%[58] - 硅片1-6月全国产量316GW同比下降21.4%[58] - 电池1-6月全国产量334GW同比增长7.7%[58] - 组件1-6月全国产量310GW同比增长14.4%[58] 政策与监管支持 - 中国银行计划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提供不低于1万亿元专项金融支持,其中包含不低于3000亿元股债融资[47] - 国家政策要求到2026年制修订100项以上智能制造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7] - 发改委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等领域,重点支持高端智能化设备[47] - 工业互联网、5G应用规模扩大及算力资源布局优化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47] - 人社部支持企业数字人才培育,重点覆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集成电路领域[47] - 证监会提出18条政策举措强化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支持[47] - 到2027年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0%[48] - 2027年轻工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5%[48] - 2027年打造100个左右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48] - 2027年培育60家左右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48] - 2027年完成50项左右轻工业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修订[48] - 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分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四个层级[48] - 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涵盖8个环节共40个典型场景[48] - 2025年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48] -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覆盖2025-2027年周期[48] - 数智供应链专项行动计划由8个部门联合推动[48] - 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目标超过70%[49] - 纺织工业目标打造15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和60个以上标杆企业[49] - 纺织工业目标培育3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集群/园区和200个以上典型解决方案[49] - 到2025年底开展万兆光网试点,推动光通信网络升级[55]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提出算力底座建设,为芯片半导体产业提供应用空间和需求支撑[55] - 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部署3大产业方向,量子科技领域包括3大方向和17项揭榜任务[55] - 鼓励高校增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专业[55]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55] - 2025年税收优惠政策覆盖线宽小于28纳米、65纳米、130纳米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55] - 集成电路线宽小于65纳米的逻辑电路、存储器生产企业享受税收优惠[55] - 线宽小于0.25微米的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享受税收优惠[55] - 线宽小于0.5微米的化合物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和先进封装测试企业享受税收优惠[55] - 集成电路关键原材料和零配件生产企业(包括靶材、光刻胶、掩模版、封装载板、抛光垫、抛光液、8英寸及以上硅单晶、硅片)享受税收优惠[55] -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目标超过11000GW,其中光伏装机目标超过5400GW[57] - 到2030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在各种电源形式中占比预计达到70%[57] - 到2027年计划突破100项计量校准关键技术并制修订300项行业规范[56] - 到2027年计划研发100套以上高端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56] - 到2027年目标培养50家优质仪器仪表企业[56] - 到2027年规划建设至少10家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服务机构[极] - 标准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要求具备5000平米以上场地[56] - 到2026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56] - 卓越级孵化器每三年需进行复核认定[56] - 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外资项目纳入重点清单[5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优化新能源项目审批机制[60] - 全国发电装机目标达36亿千瓦,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2亿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约60%[61] - 到2027年培育3-5家新型储能产业生态主导企业[61] - 新能源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61] - 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电力业务许可豁免范围[61] - 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后6个月内需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极] - 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安全有序发展铁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61] - 加快先进光伏、新型储能、高性能锂电池等重点产品分级分类标准制修订[61] -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场、光伏电站构网型技术改造和设备回收[61] - 修订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分类规范户用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61] - 极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按机制电价结算[61] 风险因素 - 光伏行业面临阶段性供需失衡和竞争加剧风险[125] - 研发人员流失及技术失密可能影响竞争力[127] -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形成大额商誉需每年进行减值测试[130] - 若被收购公司实际经营业绩未达预期将产生商誉减值风险[130] - 存在跨境整合风险因企业文化及经营模式差异[131] - 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保护政策可能影响光伏产品销售[132] 关联交易与担保 -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