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生创展集团(00754) - 2025 - 中期业绩

营业额和收益 - 营业额为6471百万港元[4] - 收益同比下降53.2%至64.71亿港元(2024年同期:138.09亿港元)[16] - 期内总收益为83.72亿港元,净收益为64.71亿港元(扣除分部间收益19.02亿港元)[38] - 集团总收益为139.026亿港元,其中物业发展业务收益为98.898亿港元,商业地产投资业务收益为22.52亿港元[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人民币5946百万元,同比下降53%[66] 利润和亏损 - 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732百万港元[4] - 期内亏损17.23亿港元(2024年同期溢利10.83亿港元)[16] - 集团除税后亏损达172.25亿港元,其中投资分部亏损166.65亿港元是主要拖累因素[38] - 投资业务出现亏损,收益为-4.265亿港元[44] - 集团除税前溢利为20.697亿港元,税后期内溢利为10.831亿港元[40]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7.32167亿港元,同比转亏,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457港元[56]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每股0.46港元[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457港元(2024年同期盈利0.283港元)[16] 毛利润和毛利率 - 毛利同比下降32.2%至25.52亿港元(2024年同期:37.61亿港元)[1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2552百万港元,毛利率39%[68] 物业销售表现 - 合约销售物业达7928百万元,同比下降10.4%[8] - 物业合约销售额人民币7225百万元,同比下降15%[68] - 装修合约销售额人民币703百万元,同比上升117%[68] 物业交付和落成 - 上半年交付建筑面积125754平方米,同比下降71.3%[10] - 物业发展业务交付总建筑面积125754平方米,同比下降71%[66] - 上半年已落成建筑面积100139平方米[12] - 预期下半年落成建筑面积1351634平方米[12] 土地和物业储备 - 土地储备2656万平方米,较期初下降0.9%[11] - 已销售未交付物业建筑面积919227平方米,预收款项28220百万港元[9] 地区销售表现 - 广州地区销售建筑面积82956平方米,同比增长98.0%[8]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3.82亿港元(2024年同期收益5.25亿港元)[16]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38.20亿港元,主要分布在华北(18.83亿)和华东(17.33亿)区域[38] - 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达5.249亿港元,主要来自华北地区6.125亿港元收益[40]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382百万港元[70] 资产减值拨备 - 物业发展板块计提发展中及已落成物业减值拨备43.92亿港元,主要集中于华东(23.10亿)和华北(19.23亿)地区[38] - 应收账款及金融资产减值拨备18.34亿港元,涉及物业管理(3.73亿)和投资分部(4.56亿)[38] 分部业绩表现 - 华南地区物业发展收益最高(184.51亿港元),但华北地区物业发展分部亏损最严重(45.92亿港元)[38] - 商业地产投资分部整体表现最佳,实现分部业绩10.69亿港元(华南5.58亿/华东2.47亿/华北2.64亿)[38] - 物业发展业务中,华北地区收益最高,达63.868亿港元,占该业务总收益的64.6%[40] - 商业地产投资业务华北地区收益达12.19亿港元,占该业务总收益的54.1%[40] 财务成本和收入 - 财务成本高达54.92亿港元,显著高于财务收入8.64亿港元[38] - 财务成本高达6.445亿港元,显著影响盈利能力[40] - 财务收入增长78.5%至86.377百万港元,主要来自银行存款、合营公司垫款及应收贷款利息收入[51] - 总借贷成本减少23.9%至2.0577亿港元,其中银行及财务机构贷款利息开支减少14.6%至2.039亿港元[51] - 财务成本净额减少22.4%至4.62852亿港元[51] 资本化借款和利息 - 资本化借款拨备减少26.8%至15.08478亿港元,用于发展中物业、发展中投资物业及在建工程[51] 税费支出 - 中国大陆土地增值税增长36.5%至4.40068亿港元,占税费总额的较大比重[51] - 中国大陆企业所得税大幅下降97.6%至1602.3万港元[51] 现金和流动性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至84.25亿港元(2024年底:113.98亿港元)[21] - 短期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220.29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0.11亿港元,流动性缺口显著[28] - 现金及银行结余8425百万港元,较期初下降26%[78] - 现金及银行存款84.25亿港元,净借款额为670.71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681.09亿港元减少1.5%[81] 借贷和债务 - 借贷总额下降至703.45亿港元(2024年底:750.72亿港元)[23] - 银行及财务机构借贷总额69812百万港元,较期初下降6%[79] - 公司借款总额为754.96亿港元,其中银行及财务机构贷款698.12亿港元,商业抵押担保证券5.32亿港元,其他借款51.52亿港元[81] - 一年内到期借款占比36%,金额为269.27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290.41亿港元下降7.3%[81] - 五年后到期借款占比20%,金额为152.38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53.53亿港元基本持平[81] 违约和风险 - 未能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合计8.47亿港元,触发交叉违约的借贷金额达75.63亿港元[28] - 违约借款本金及利息合计8.46555亿港元,触发交叉违约的银行及财务机构借贷达75.62935亿港元[63][64] 资产和负债结构 - 总资产微降至2566.77亿港元(2024年底:2568.82亿港元)[21] - 权益总额微增至989.80亿港元(2024年底:989.15亿港元)[23] - 合约负债增加至282.20亿港元(2024年底:247.02亿港元)[23] - 集团总资产为2566.774亿港元,其中物业发展资产占比最高达55.2%[42] - 负债对资产比率61%,较期初下降1个百分点[78]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总额增长7.7%至43.70217亿港元,其中超过12个月的账款占比最大达29.22亿港元[59] 资本支出 - 非流动资产添置支出为13.514亿港元,主要投入物业发展业务[42] 融资和担保 - 未动用银行信贷额度1222.27亿港元,占总信贷额度1925.71亿港元的63.5%[81] - 抵押资产账面总值812.12亿港元及子公司股本权益104.7亿港元用于融资担保[82] - 为物业买家提供的按揭贷款担保金额为141.67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2.3%[83] 汇率风险 - 公司主要收入与成本以人民币结算,未对冲港元及美元汇率波动风险[84] 出售和亏损 - 出售联营公司亏损1810百万港元[71] 雇员成本 - 雇员人数8,327人,较2024年末减少179人,雇员成本5.55亿港元同比下降19.3%[87] 广告和推广开支 - 广告及推广开支大幅减少至5528万港元,同比下降63.9%[48] 公司治理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完成中期业绩审阅[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