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7.39亿元,同比下降10.78%[18] - 营业收入为7.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78%[36] - 合并营业收入从8.29亿元降至7.39亿元,下降10.8%[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31万元,同比下降14.62%[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646.51万元,同比下降21.57%[18] - 公司净利润为7216.06万元,同比下降14.3%[9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30.97万元,同比下降14.6%[96] - 基本每股收益0.1885元/股,同比下降14.63%[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3%,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股,同比下降13.6%[97] - 母公司净利润为8277.02万元,同比下降11.1%[100]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为5.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3%[36] - 合并营业成本从6.63亿元降至5.88亿元,下降11.3%[95] - 研发费用为1623.1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0%[36] - 研发费用为1623.18万元,同比上升29.7%[99] - 研发费用从1251.5万元增至1623.18万元,增长29.7%[95] 现金流量(同比)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亿元,同比下降27.24%[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24%[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7.2%,从1.38亿元降至1.00亿元[10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0%,从7513万元降至6835万元[10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为2.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35%,占总资产比例9.36%[39]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3.26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34亿元,降幅28.4%[88] - 短期借款为4002.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23%,占总资产比例1.60%[39] - 短期借款从1.30亿元大幅减少至4002.78万元,降幅69.2%[89] - 长期股权投资为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7%,占总资产比例5.16%[39] - 公司对外股权投资余额为1.28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67%[43] - 其他应付款为2.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58%,主要因存在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40] - 其他应付款从7748.70万元激增至2.10亿元,增长171.6%[89] - 母公司其他应付款从2783.8万元激增至1.75亿元,增长530%[92]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12.15亿元增至12.34亿元,增长1.6%[92]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2亿元[9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1.01亿元降至6598.69万元,下降34.7%[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20亿元[88] - 应收账款从2.61亿元降至2.41亿元,减少7.7%[88] - 其他应收款从1.80亿元增至2.38亿元,增长32.2%[88] - 应付职工薪酬从6084.00万元降至4007.78万元,降幅34.1%[89] - 资产总计从25.69亿元降至24.96亿元,减少2.8%[88][89] - 总资产24.9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87%[18] - 合并总资产从249.57亿元增至256.95亿元,增长2.96%[90] - 合并负债总额从7.02亿元降至6.72亿元,下降4.3%[90] - 合并未分配利润从4.81亿元增至4.41亿元,下降8.3%[9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1184.46万元,主要来自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80.15万元[20][21] - 政府补助收入120.51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9779.07万元,同比上升93.6%[96] - 其他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977.91万元,期末余额达1.2539亿元[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结构性存款期末余额为1.2亿元[45] 投资和收益 - 投资收益为6393.54万元,同比上升68.8%[96]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86.71万元,同比下降50.7%[96]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大幅增长875.6%,从111万元增至1083万元[103]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3.9%,从988万元增至1421万元[105]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上海畅联智盟供应链净利润贡献最高达732.04万元[47] - 子公司武汉畅联供应链管理亏损140.5万元,重庆新畅联国际物流亏损54.4万元[47] - 新设子公司上饶信畅供应链实现净利润38.15万元[48] 业务线表现 - 苹果业务营收占比从2021年23.70%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20.87%[52] - 2025年苹果业务占比预计进一步缩小[52] - 医疗及消费品板块业务发展迅猛成为新增长点[52] 基地和设施建设 - 公司郑州基地于2025年5月完成库头房主体建设[32] - 公司昆明基地于2025年3月通过消防验收[32] - 公司昆明基地于2025年5月取得不动产权证[32] - 在建工程为4093.0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88%,主要因郑州仓储物流基地项目工程款增加[3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1,431户[79] - 上海市浦东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91,688,980股,占比25.30%[80] -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9,663,945股,占比13.70%[80] -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持股38,040,701股,占比10.50%[80] - 上海市浦东新区国资委持有9168.90万股流通股,占比25.1%[81] - 上海仪电集团持有4966.39万股流通股,占比13.6%[81] 所有者权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07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21%[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8.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约4,080万元[112]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4.4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约4,040万元[108][112]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8.23亿元,较期初减少约4,380万元[108][112]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59,677,725.79元[113]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增至1,939,206,066.30元[115] -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362,412,800.00元[120][121]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854,493,912.88元[120][121]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136,507,483.95元[12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486,593,444.74元[121]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840,007,641.57元[121] 关联交易和承诺 - 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总额为4亿元人民币[70] - 2025年上半年日常关联交易执行均在4亿元年度授权范围内[70] - 控股股东浦东新区国资委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维护公司独立性[66] - 仪电集团等股东承诺若违反不竞争义务将全额赔偿公司损失[66] - 控股股东及主要股东承诺在关联交易表决中回避以保护非关联股东利益[67] - 非控股股东承诺若未履行义务需以自有资金补偿投资者直接损失[65] - 非控股股东股份锁定期自动延长至2015年12月21日后(以消除未履行承诺的不利影响)[65] 担保和融资 - 报告期末担保余额合计(不包括对子公司的担保)为0元[75]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0元[75]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0元[75] - 公司担保总额(包括对子公司的担保)为0元[75] - 2025年度预计向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额度不超过人民币25,000万元[75] - 报告期内实际担保金额为0万元[75] - 郑州仓储物流基地土地使用权抵押借款金额为4097.79万元[42] 风险因素 - 基础物流外包存在货物损坏丢失或延迟配送风险[56] - 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黑客攻击或软硬件故障风险[55] - 新兴商业模式在国内处于初级阶段推广存在风险[53] - 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对公司业务发展带来风险[51] - 公司为承运货物购买保险以减少货物损坏风险[56] 公司荣誉和资质 - 公司被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评为2025年上海市国际贸易分拨中心示范企业[30] - 公司被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颁发2024年度突出贡献奖[30] - 公司被选为医疗器械多仓协同运营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起草单位[30] - 公司被上海市浦东新区统计局评为2024年度统计先进单位[30] - 公司被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首次纳入双百企业名单[30] - 公司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2024年度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三十家重点企业第一名[30] 管理层和治理 - 副董事长樊志强因退休离任刘正奇接任[59]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诚信状况良好,无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或大额债务逾期情况[69]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68]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69] 宏观经济环境 - 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下调至2.3%,美国增速大幅降至1.4%[50] -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5年预计增长3.8%,较前值下调0.3个百分点[50] 会计政策和重要标准 - 单项应收款项坏账准备重要性标准为金额超过500万元[135] - 重要在建工程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合并资产总额1%[136] - 账龄超1年重要应付款项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1000万元[136]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标准为营业收入超合并收入10%且净利润超合并净利润5%[136] - 重要合营/联营企业标准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超合并净资产1%且投资收益超合并净利润3%[136]
畅联股份(603648)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