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吉亚医疗(06078)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人民币19.89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5%[3][9] - 净利润为人民币2.45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6.2%[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62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5%[3][9] - 净利润为人民币245.8百万元,同比减少36.2%,环比增加15.3%[5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62.5百万元,同比减少34.5%,环比增加30.1%[5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9.896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5%[10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利润为3.444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9%[10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润为2.45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2%[101]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40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4%[101] - 总收入为19.9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82亿元人民币下降16.5%[109] - 住院服务收入为12.2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95亿元人民币下降18.4%[109] - 门诊服务收入为7.2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13亿元人民币下降11.2%[109] - 客户合约收入为19.8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64亿元人民币下降16.3%[110]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4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4%[1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4.61亿元,同比减少10.1%[42]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5.287亿元,毛利率为26.6%[43] - 销售开支为人民币2590万元,同比减少12.2%,占收入比率1.3%[44]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196亿元,同比减少7.7%[4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5.28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1%[10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净额为3448.7万元人民币[10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6417万元人民币[10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3575.1万元人民币[101] - 财务成本净额改善至34.5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6.8百万人民币下降6.3%[114] - 雇员福利开支降至680.9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765.9百万人民币下降11.1%[123] - 股份支付薪酬开支从去年同期的8,702千元下降至4,279千元,降幅达50.8%[139]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64.2百万元,同比减少30.0%[50] - 其他收入为人民币3580万元,同比大幅增加63.5%[46] - 其他收益净额为人民币2560万元,同比激增884.6%[47] - 财务收入为人民币270万元,同比增加237.5%[48] - 财务成本为人民币3720万元,同比减少1.1%[4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负债收益净额大幅增至38.7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6.6百万人民币增长489%[113] - 汇兑亏损净额扩大至5.8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8千人民币显著增加[113] - 政府补助增长76%至28.1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6.0百万人民币增加[115] - 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75.0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80.3百万人民币下降6.6%[11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5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9.9%[3] - 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2.139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611.2%[3] - 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2.139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611.2%[10]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557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29.9%[12]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55.7百万元,同比增加29.9%,环比增加27.9%[56] - 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213.9百万元,同比增加1,611.2%,环比增加169.1%[57]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6百万元,同比减少99.3%[58]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12.9百万元,同比增加406.9%[59] 资本开支与资产负债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419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28.5%[10] - 有息负债为人民币26.37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1.422亿元,下降5.1%[3] - 总负债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人民币2.11亿元,下降5.0%[10] - 资产负债比率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7.1个百分点[10] - 有息负债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人民币1.422亿元,下降5.1%[10] - 资本支出为人民币241.9百万元,同比减少28.5%[60] - 总负债为40.4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2.55亿元人民币下降5.0%[103] - 借款总额为26.3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7.79亿元人民币下降5.1%[102][103] - 有息资产负债率为24.1%,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1.3个百分点[72] - 资产负债比率为29.2%,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7.1个百分点[73] - 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5.26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4.1%[65] - 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5.56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5.2%[65] - 短期借款为人民币6.205亿元,长期借款为人民币20.166亿元,总借款减少人民币1.422亿元(5.1%)[66] - 合约负债为人民币5960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9.0%[68] - 资本承担为人民币4.43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4.3%[6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理财产品与受限存款合计人民币697.6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6.8%[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0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69亿元人民币增长64.4%[10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0.6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83亿元人民币下降76.8%[102] - 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权为68.8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6.53亿元人民币增长3.4%[103] - 公司总资产为109.4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09.29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102][10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至749.1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底837.5百万人民币下降10.6%[12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理财产品)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82,522千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65,534千元,降幅达76.8%[1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69,070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606,846千元,增长64.4%[130] - 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为人民币632,043千元,但受限存款为人民币25,197千元[13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49,008千元略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526,554千元,其中0至90日账期的款项占71.2%[132] - 公司获得新银行贷款约人民币118,683千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15,752千元,利率介于1.70%至3.43%[133] - 公司承诺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440,448千元[140] - 银行结余按年利率0.05%至1.35%计息,受限存款按0.05%至1.23%计息[131] - 一般借款资本化率降至3.57%,较去年同期4.06%下降49个基点[116]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未汇出保留溢利达2,597.5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底2,494.3百万人民币增长4.1%[122] 业务运营表现 - 旗下医院就诊人次约为220万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9] - 医院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9.42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8%[9] - 技术型服务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9] - 微创、介入手术量较去年同期提升7.1%[9] - 旗下医院累计签约近50家商业保险公司[11] - 互联网医院挂号量超过10万人次[26] - 旗下医院已签约近50家保险公司[24] - 重庆海吉亚医院成为重庆市高新区首家通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认证的医疗机构[22] - 重庆海吉亚医院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海外肿瘤患者提供国际诊疗服务[24] - 建立医疗质控委员会巡检制度,定期对旗下医院进行全面巡检[23] - 上线AI客服系统用于虚拟导诊、就诊咨询等多个场景[25] - 公司最大单一客户收入占比低于10%[112] 人才与学术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职高级职称人才达909人,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52人[19] - 上半年共有627名医疗专业人员晋升至高一级职称[19] - 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及各级学会主委/副主委等高层次人才94人次[19] - 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59篇[21] - 管理、行政及其他非医疗雇员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67人,下降5.6%[12] - 全职雇员总数8,017人,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152人[82] 资产与扩张计划 - 公司拥有约1200亩医疗卫生用地及约94万平方米医疗用房[27] - 新建无锡海吉亚医院、开远解化医院二期及曲阜医院新院区将于2025年投用[27] - 常熟海吉亚医院计划2026年投入使用[27] 股份回购与股东活动 - 累计回购股票1,302.52万股,占注销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06%[10] - 创始人及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公司股票超过400万股[29] - 公司上市以来累计派发股息约人民币1.7亿元[29] - 2022年回购并注销股票127.58万股[29] - 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累计回购并注销1302.52万股[29] - 公司回购1,928,000股股份,总金额约2558万港元[80][81] - 公司于期内购回1,928,000股普通股,总代价为人民币23,655千元(含交易成本)[135]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授权发行最多18,540,000股股份,占公司2021年10月15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84] - 截至公告日,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5,072,800股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8%[84] - 授出购股权的行权价为每股66.80港元,基于(i)授出日期收市价66.80港元(ii)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63.96港元(iii)每股面值0.00001美元中的最高者[86] - 购股权自授出日期起十年有效,分五年按每年20%比例归属(2023-2027年每年3月31日)[86] - 截至2025年1月1日及6月30日,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购股权数目均为10,657,000股[86] - 报告期内董事及高管获授购股权合计360,000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240,000股[87] - 557名雇员获授购股权3,652,200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2,330,800股[87] - 所有购股权授出行权价均为66.80港元,授出日期前收市价加权平均为66.05港元[87] - 董事及高管购股权公允价值合计14,443,170港元(最高单笔6,740,146港元)[87] - 雇员购股权公允价值总计153,656,830港元[87] - 公司授予雇员的购股权分五年归属,每年归属购股权总数的20%[89] - 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从2024年初的7,151,200股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5,141,600股[139] 公司治理与审计 - 公司核数师变更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自2025年6月27日起生效[97]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主席兼执行董事朱义文及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0]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0.00001美元[147]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48] 风险与市场环境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5%将导致税前利润减少/增加人民币970万元[74] - 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6年7687亿元增长至2030年11214亿元[38] -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人民币30元[33]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人民币5元[33] 企业社会责任与评级 - 万德ESG评级为"A"级[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