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 - 营业收入484,567,361.13元同比下降10.67%[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47,077.90元同比下降31.89%[24] - 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股同比下降32.00%[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66,150,451.88元同比下降31.38%[24] - 利润总额81,576,054.67元同比下降32.06%[24] - 稀释每股收益0.17元/股同比下降32.00%[25]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70,933,827.90元,同比下降31.68%[30] - 营业收入为484,567,361.13元,同比下降10.67%[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247,077.90元,同比下降31.89%[41] - 营业收入484,567,361.13元,同比下降10.67%[54] - 营业收入从542,439,405.18元下降至484,567,361.13元,同比减少10.67%[117] - 净利润从103,144,798.00元下降至70,247,077.90元,同比减少31.88%[118] - 营业利润从120,167,692.35元下降至81,432,140.82元,同比减少32.24%[118] - 基本每股收益从0.25元/股下降至0.17元/股,减少32.00%[11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7%至4.84亿元(2024年同期:5.42亿元)[121] - 净利润同比下降30.5%至7189.56万元(2024年同期:1.03亿元)[121]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营业成本356,132,213.79元,同比下降7.98%[54] - 研发费用27,107,932.57元,同比增长12.24%[54] - 销售费用6,293,581.68元,同比增长18.90%[54] - 管理费用20,660,418.22元,同比增长22.99%[54] - 研发费用从24,152,431.10元增长至27,107,932.57元,同比增加12.24%[117]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从-5,795,881.53元变为-3,977,620.05元,改善31.40%[11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4%至2691.38万元[121]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16.4%至3911.88万元[124]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增长15.6%,从3343.0万元人民币增至3864.0万元人民币[127] 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47,395.86元同比下降119.05%[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847,395.86元,同比下降119.05%[5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3,054,632.70元,同比下降2,231.41%[5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1284.74万元(2024年同期:6743.07万元)[1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12.43亿元(2024年同期:17.04亿元)[1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7245.8万元人民币降至-1233.0万元人民币[1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从1763.7万元人民币变为-5.03亿元人民币[127][128] 资产和负债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至600.70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45.64%降至23.77%,同比下降48.51%,主要因公司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并持有较多理财产品[5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460.69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4.95%升至18.23%,同比上升264.01%,主要因公司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57] - 应收款项融资增至80.51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06%升至3.19%,同比上升197.33%,主要因期末未进行票据贴现[57] - 固定资产增至503.99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5.26%升至19.94%,同比上升274.85%,主要因特种聚合物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转固[57] - 在建工程减少至127.62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6.53%降至5.05%,同比下降69.80%,主要因特种聚合物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转固[57] - 无形资产增至131.49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62%升至5.20%,同比上升96.27%,主要因泰州子公司购买土地取得产证[57] - 实收资本增至404.84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0.92%升至16.02%,同比上升45.00%,主要因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配方案及资本公积转增资本[58] - 货币资金从11.67亿元减少至6.01亿元,降幅48.5%[10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27亿元大幅增加至4.61亿元,增幅263.9%[109] - 在建工程从4.23亿元减少至1.28亿元,降幅69.8%[110] - 固定资产从1.34亿元增加至5.04亿元,增幅274.8%[109][110] - 无形资产从0.67亿元增加至1.31亿元,增幅96.2%[110] - 资产总额从25.56亿元略降至25.27亿元,降幅1.1%[110] - 应付账款从1.24亿元减少至0.95亿元,降幅23.6%[110] - 合同负债从0.11亿元减少至0.03亿元,降幅73.8%[110] - 实收资本从2.79亿元增加至4.05亿元,增幅45.0%[111] - 未分配利润从6.39亿元增加至6.68亿元,增幅4.4%[111] - 公司总资产从2,560,904,681.37元下降至2,528,605,206.94元,减少1.26%[114] - 流动负债从203,368,519.61元下降至145,830,342.02元,减少28.30%[114] - 应付账款从124,287,609.48元下降至89,564,434.67元,减少27.94%[114] - 合同负债从11,028,589.70元下降至2,890,466.36元,减少73.79%[11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1.8%至6.01亿元[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1.8%,从7659.5万元人民币降至5989.2万元人民币[12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2453.3万元人民币,从23.32亿元人民币降至23.08亿元人民币[130][132]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279,197,500.00元增加至404,836,375.00元,增长45.0%[140][142] - 资本公积从1,315,058,745.60元减少至1,190,106,620.60元,下降9.5%[140][142] - 未分配利润从644,693,940.82元增加至674,709,921.71元,增长4.7%[140][14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337,695,058.43元增加至2,363,876,438.52元,增长1.1%[140][142] - 其他综合收益从535,160.00元增加至754,460.00元,增长41.0%[140][142] - 盈余公积保持88,477,789.76元不变[140][142]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096,626.02元,主要来自理财产品收入及股权分红(4,523,294.99元)和政府补助(248,973.10元)[28] - 投资收益5,532,579.29元,同比下降50.95%[5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0.87百万元,本期购买金额1,060.00百万元,出售/赎回金额725.00百万元[62]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50.9%至553.26万元[121]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122.2%,从505.3万元人民币增至1122.6万元人民币[127] 行业和市场环境 - 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为4,032点,较年初下降6.95%[33]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1-5月累计营收3.70万亿元,同比增长2.1%[33]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1-5月利润总额1,515.8亿元,同比下降4.70%[33] - 第二季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1.90%,同比下降4.5%[33] 募投项目和资金使用 - 公司募投项目较预期提前投产,七期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41]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125,067.72万元,其中募集资金净额为113,222.81万元[85] - 公司承诺投资总额为85,000.00万元,超募资金总额为28,222.81万元[85]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为78,927.92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比例69.71%[85] - 截至报告期末超募资金累计投入金额为24,222.81万元,占超募资金总额比例85.83%[85]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4,437.49万元[85] - 特种材料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计划总投资85,000万元,累计投入54,705.11万元,进度达64.36%[87] - 超募资金用于补流还贷总额28,222.81万元,累计投入24,222.81万元,进度85.83%[87][89]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55,000万元,报告期末余额14,800万元[89] - 募集资金总额113,222.81万元,累计实际投入78,927.92万元[87] 利润分配和资本变动 -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1,879,625.00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51%[44] - 以资本公积每股转增0.45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404,836,375.00股[45] - 2024年度利润分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份12,563.8875万股,总股本增至40,483.6375万股[91][92] - 公司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150.0万元人民币[128] - 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41,879,625.00元[141] - 公司向全体股东进行利润分配总额为1732.95万元[143] - 公司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总额为8664.75万元[143] - 公司202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4814万股后注册资本增至1.93亿元[145] - 2024年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5股共转增8664.75万股[146] - 2025年拟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5股共转增12563.89万股[146] - 转增后公司注册资本将增至4.05亿元[146] 公司治理和人员变动 - 副总经理严大景离任 严大景因工作调整于2025年5月8日辞去副总经理职务[72] - 严大景当选非独立董事 经2025年5月26日临时股东会选举通过[72] - 吴玮娟当选职工代表董事 经2025年5月7日临时职工代表大会选举通过[73] - 公司取消监事会 2025年5月8日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73] 股东结构和股份信息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75%,其中自然人持股29,931.19万股(73.94%)[91] - 金连琴持有限售股121,209,335股,为第一大限售股东[95]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9,413户[96] - 限售股解除日期为2026年4月10日,涉及全部主要股东[95] - 金连琴持股121,209,335股,占总股本29.94%[98] - 孙秋新持股805,676,665股,占总股本21.16%[98] - 孙杰持股51,721,500股,占总股本12.78%[98] - 雷树敏持股35,910,700股,占总股本8.87%[98] - 严大景持股4,793,700股,占总股本1.18%[98] - 镇江河边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2,396,850股,占总股本0.59%[98] - 镇江新区谨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913,275股,占总股本0.47%[98] - 陆学芹持股1,743,300股,占总股本0.43%[98] - 国泰佳泰养老金产品持股1,547,817股,占总股本0.38%[98] - 国寿养老策略9号养老金产品持股1,202,910股,占总股本0.30%[99] 承诺事项和合规情况 - 所有承诺事项均得到及时严格履行 包括股份限售及其他与首次发行相关的承诺[78] - 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36个月 涉及孙秋新 金连琴 孙杰 雷树敏 严大景 河边草投资 谨阳投资等[78] - 部分其他承诺长期有效 包括解决同业竞争 关联交易及分红承诺等[78] - 报告期内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1]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担保情况[81]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82]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事项[82][83]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就股份锁定、稳定股价、先行赔付等事项作出多项承诺[79][80] 会计政策和财务计量方法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资产、负债及权益证券公允价值,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58] - 合并成本大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58]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或有对价调整证据出现时可调整合并商誉[158]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新证据可实现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冲减商誉[159]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需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并区别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处理[160]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范围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61] - 非同一控制合并增加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财务报表期初数和对比数[163] - 子公司与母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按母公司政策调整财务报表[163]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64]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低风险的投资[167]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中间价折算 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处理[169]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0][171][17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 摊销或减值计入当期损益[17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减值损失或利得、汇兑损益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7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2] - 金融资产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准备并确认信用减值损失[174]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175][176] - 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运用简化计量方法 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75] - 需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178] - 应收款项融资和应收银行承兑汇票预期信用损失率为零[179] - 应收商业承兑汇票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81] - 应收账款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81] - 其他应收款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81] - 应收商业承兑汇票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181] - 应收账款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181] - 其他应收款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181] - 应收商业承兑汇票2-3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0%[181] - 应收账款2-3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0%[181] - 其他应收款2-3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0%[181] - 金融资产利息收入按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信用减值资产按摊余成本和信用调整后实际利率计算[187] - 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具体方法参见金融工具附注[188]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采用账龄分析法,具体计算标准参见金融工具附注[190] - 其他应收款坏
常青科技(603125)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