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6.062亿元,同比下降6.6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2.94万元,同比下降80.6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14.25万元[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0.96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63%,同比减少0.32个百分点[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股,同比下降75%[2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0622.03万元同比下降6.63%[94] - 研发费用投入1.3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1.63%[94] 成本与费用 - 生物试剂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30%-50%[67] - 生物试剂原材料与生产工艺成本合计占比50%-80%[67]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公司拥有1100余种基因工程重组酶和4000余种高性能抗原和单克隆抗体等关键原料[26] - 高通量测序试剂系列产品覆盖DNA建库、RNA建库、共建库、三代建库、单细胞、表观遗传学、磁珠及定量等试剂[32] - 分子诊断原料产品涵盖单酶、多酶混合液、缓冲液、一管式扩增混合液及无甘油类可冻干原料[33] - 分子诊断原料适用于动物检疫如非洲猪瘟检测及临床检测包括HPV、呼吸道传染病、基因突变和致癌基因甲基化等项目[33] - 生物医药新药研发试剂基于荧光素酶平台、TR-FRET和ELISA技术平台开发[34] - 新药研发试剂匹配高通量筛选、功能评价和质量评价需求并适配自动化设备[34] - mRNA疗法核心酶原料助力解决核酸分子高效、高品质、大规模生产瓶颈[35] - GLP-1产品线提供重组蛋白酶和中间体肽等高品质原料[36] - 公司PCR系列产品可将目的基因片段扩增放大几百万倍[38] - 公司已上线10个系列免疫诊断产品包括心脑血管、炎症感染等[40] - 公司体外诊断产品覆盖5大方法学平台包括量子点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等[40] - 公司开发超敏检测指标如超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I、hs-cTnT)[39] - 公司量子点技术实现多指标联检如心梗三项(cTnl/CK-MB/MYO)[39] - 公司自主开发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实现核酸提取扩增检测全流程自动化[41] - 公司高通量测序系列支持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并行测序[38] - 公司GLP-1产品线提供酶和多肽主链支持合成生物学发酵法生产[38] - 公司核酸提取产品确保核酸产物高收率、高纯度、低背景[38] - 公司qPCR系列用于目标基因含量测定及疾病诊断试剂研发[38] - 公司提供心肌、炎症、呼吸道病原、胃癌早筛、阿尔茨海默病高灵敏血检及POCT信息化质量管理等整体解决方案[42] - 心脑血管疾病检测系列涵盖至少12种关键生物标志物包括hs-cTnI/hs-cTnT等[46] - 炎症感染检测系列包含5种核心指标含hs-CRP/CRP及SAA/CRP联检等[46] - 呼吸道病原检测覆盖10种以上病原体包含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抗体及FluA/BAg联检[46] - 阿尔茨海默病血检可检测6种神经标志物包含Aβ1-42和p-Tau217等[46] - 公司产品涵盖分子实验耗材、细胞实验耗材及设备配套耗材等多品类生物设备与耗材[50][51] - 公司开发出超过2400种生物试剂,形成多系列产品与原料解决方案[134] - 公司开发29肽新产品满足客户质量、成本和产能要求[130] - 公司开发上呼吸道感染联检试剂盒并开展IVDR认证[122] - 公司开发狂犬和HMPV预防性单克隆抗体项目[126] - 公司开发T7 CapMax RNA聚合酶突破mRNA合成工艺专利限制[127] - 公司自免脑炎检测试剂盒包含6项抗体指标完成客户端验证[121] - 推出Phanta UniFi DNA聚合酶保真度为Taq酶的220倍显著降低突变率[142] - 公司超快速扩增试剂将检测时间从60分钟缩短至20分钟[150] - 大预混技术减少60%实验操作步骤[150] - 核酸提取试剂盒单日交付能力超过2000盒[151] 技术平台与研发 - 公司技术平台包括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及活性分子规模化生物合成平台[36] - 产品在产能、综合成本、质量合规性和供应链稳定性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6] - 公司研发模式分为上游共性技术与工艺研发、下游产品应用研发及仪器设备研发[53] - 基础科学研究院已开发1100余种基因工程重组酶和4000余种高性能抗原与单克隆抗体[56] - 基础科学研究院开发130余种化学原料和60余种生化材料等关键原料[56] - 研发人员608名占员工总数22.08%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66.45%[94] - 新增专利申请51项含发明专利申请41项获得授权专利16项含发明专利14项[94] - 阿尔茨海默病检测试剂核心原料p-Tau抗体精准性提升超过100倍[95] - 人工智能蛋白开发平台筛选效率提升50%场景化酶精准度达90%开发周期缩短25%[100] - NGS全预混酶法建库解决方案将建库实验周期缩短60%以上[102] - 全物种rRNA去除方案实验周期从3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rRNA残留率控制在5%以下[105] - 生命科学事业部开发新产品200余个含定制产品完成核心技术开发34项[98] - 三代测序建库方案提升长片段DNA连接效率50%以上[107] - 三代测序建库方案将文库转化率大幅提升至30%以上[107] - 自动化核酸提取解决方案使核酸提取效率突破95%[109] - 超低蛋白吸附磁珠技术将蛋白非特异吸附降低90%以上[112] - 公司累计获得有益变体酶2000+,申请专利20+[127] - 生命科学事业部实现10项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如低蛋白吸附protein A/G磁珠打开千万级市场[136] - 研发中心通过模块化开发和标准化作业显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136] 生产与运营 - 公司建有3000平方米现代化生产厂房[151] - 体外诊断试剂业务拥有约7,500m²十万级洁净生产车间[200] - 体外诊断试剂业务拥有4套万级检验室和1套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200] - 生产改善项目累计节约成本320万元完成12项改善[141] - MES系统100%覆盖所有生产订单实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追溯[141] - 多仓协同日处理能力突破4700单物流交付时间进一步缩短[141] - 新增西南配送中心优化全国物流网络布局[141] - 生命科学产线整体效率提升15%[194] - 仓储物流总仓日处理能力达1,400单(同比增长17%)[195] - 分仓处理能力提升117%[195] - 多仓协同日处理能力突破4,700单[195] - 单箱运输成本下降24%[195] - 完成20余个重要原料质量升级[193] - 新增与升级SOP约1,000项[193] - 新增与升级SPC 250余项[193] - 生产订单执行管理系统(MES)覆盖率100%[196] - 仓储管理系统(WMS)发货覆盖率和准确率100%[196] - 成品报废同比降低50%[196] - 完成12个QCC课题结案和人均8.4条合理化建议输出[196] - 累计节约成本320万元[196] - 累计节约工时12,000小时[196] - 通过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京检查分局1次监督检查[199] - 通过1次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和1次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变更现场核查[199] 市场与销售 - 公司在中国生物试剂科研机构用户市场占有率24.2%,分子诊断原料酶市场20.52%,高通量测序试剂市场16.82%[92] - 体外诊断试剂终端客户覆盖超3300家医疗机构[158] -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产品覆盖医院超1000家[158] - 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系列已完成1000多家不同等级医院的入院工作[161] -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试剂盒已在300多家等级医院或科研机构启动装机流程[161] - 构建客户画像数据库针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客群开展精准推广[139] - 事业部导入并开发一系列高附加值创新产品客户粘性及复购率维持行业标杆水平[140] - 在国际市场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实现销售收入显著增长[145] - 猪病诊断原料市场份额预计超过60%[156] - 生物耗材产品线销售额环比显著增长[157] - 体外诊断产品终端客户超3,300家[185] - 阿尔茨海默病检测相关产品近300家三级医院及第三方检验机构装机[185] - 参与近百场海外推广及展会活动[177] - 在沙特及欧洲市场与多家优质渠道商建立合作[174] - 北美市场头部客户单产显著提升[175] 国际业务 - 公司国际业务涉及新加坡、德国、英国、加拿大、匈牙利、澳大利亚、印尼及韩国等多个国家[10] - mRNA药物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300%[172] - 微流控呼吸道检测试剂盒及配套设备获CE、SFDA、FSC、CAP及印尼等多国认证[173] - 公司设立美国、匈牙利、新加坡三大海外总仓库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区域[176] - 国际事业部人员达170人其中外籍员工占比30%[178] - 物流优化实现3天内交付客户端并降低运输成本[176] - 产品报废率显著下降并提高库存周转率[177] 生物医药业务 - GLP-1类产品中间体实现数十千克级的批产能[95] - mRNA原料产品已支持客户二十余个管线获批IND[169] - GLP-1原料业务实现国内同类原料市场占有率第一[170] - GLP-1产品已应用至国内数十家客户的中试开发及验证批生产[170] - 生物医药事业部累计组织法规及产品知识培训60余场次[166] - 生物医药事业部新增升级质量标准7份和文件62份[166] 仪器设备 - 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仪QD-S900具备24通道多项目检测能力最高测速达230T/H[47] - 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PC-L6000支持80个样本位检测速度达300T/H[47] -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Vazyme ElfS240采用双针设计支持批量常规急诊三模式[47] - 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仪QD-S2100支持进样器扩容从50至100样本位[47] -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VNP-32YL可在12分钟内完成32个样本的核酸提取[48] - 全自动核酸提仪VNP-96可在12分钟内完成96个样本的核酸提取[48] - 高通量荧光定量计VNM-96D1/VNM96S1可在35秒内完成96个样本的荧光检测[51] - 电浸润数字微流控检测仪可同时实现单液滴操控和多指标联检[48] -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Turbo16支持5通道荧光定量PCR检测[48] - 高通量自动化移液工作站VNL-96P可自动化完成NGS建库及实验室液体处理流程[51] - 多功能洗板机VAW-812支持自动报警与管路自清洁功能[51] - 公司微流控设备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122] - 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采用双针设计并取得注册证[131] - 微流控设备完成100余次软件迭代并优化芯片工艺与算法[174] 资质与认证 - 公司累计获得135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备案[114] - 公司子公司诺唯赞医疗拥有54种检测试剂产品取得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114] - 公司有13项仪器取得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备案证书[115] - 公司有7项仪器取得CE认证[115] - 公司基于化学发光平台开发6项阿尔茨海默病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指标[119] - 公司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系列已有5个产品完成体系考核[117] - 公司基于化学发光平台获批6项AD核心生物标志物检测试剂盒[120] - 公司基于单B细胞抗体发现平台实现多个感染性疾病项目预防性抗体的开发并完成转让[4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6]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0] - 公司控股股东为南京诺唯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 - 公司前身为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 - 公司子公司包括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康科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10] - 公司财报电话会议内容主要为术语定义,未包含具体财务数据或运营指标[11][12][1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972.88万元[22]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3204.74万元[23]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52.41亿元,同比增长3.81%[19] 定制化服务 - 公司为下游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开发服务及冻干服务[33] 行业与市场数据 - 核酸类原料售价在1-5万元人民币/克之间[67] - 蛋白质类原料售价在1000-5000元/支之间[67] - 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价格区间为500-2000元/盒[67] - Western Blot试剂价格区间为200-1000元/盒[67] - 细胞培养基价格区间为500-2000元/瓶[67] - 抗体产品价格区间为200-5000元/支[67] - 赛默飞世尔、罗氏和凯杰在中国生物试剂市场份额分别约为30%、20%和15%[68] - 2020年全球生物试剂科研市场中科研机构用户占比61.6%,工业用户占比38.4%[68] - 2020年中国生物试剂市场中科研机构用户占比67.3%,工业用户占比32.7%[68] - 生物试剂下游应用场景中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占比分别约为70%和20%[69] - 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从2015年128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182亿美元,CAGR为6.92%[72] - 预计2025年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272亿美元,2020-2025年CAGR为8.4%[72] - 中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从2016年82亿元增长至2020年151亿元,CAGR为16.5%[72] - 预计2025年中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432.8亿元,2021-2025年CAGR为21.1%[72] - 生物试剂按类别分为分子类50%、蛋白类30%和细胞类20%[73] - 2021年中国分子类生物试剂市场规模约109亿元,预计2025年达240亿元,CAGR为21.8%[75] - 全球体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从2016年494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60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1%[83] - 预计2024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840亿美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6.9%[83] - 中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从2016年450亿元增长至2020年10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32%[83] - 预计2024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1930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15.75%[83] - 中国POCT市场规模从2015年43亿元增长至2019年1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7.0%[86] - 预计2024年中国POCT市场规模达290亿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20.9%[86] - 2019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2864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45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78%[87] - 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从2016年1836亿元增长至2020年3697亿元,复合增长率19.1%[87] - 预计2025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达8122亿元,2030年达1.3万亿元[87]
诺唯赞(688105)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