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前溢利及股东应占溢利增长 - 税前溢利达到190,838,967美元,较去年同期72,310,340美元增长163.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90,838,967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72,310,340美元增长164%[13][15] - 本期归属于股东溢利为140,452,686美元,同比增长136.1%[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40.45百万美元,较上年同期59.50百万美元增长136.05%[26] 每股盈利及资产净值表现 - 每股基本盈利为0.922美元,较去年同期0.391美元增长135.8%[3]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4年同期0.391美元增至0.922美元,增幅136%[20] - 每股资产净值为5.145美元,较2024年末4.250美元增长21.1%[4] - 每股资产净值从2024年末4.250美元升至2025年6月5.145美元,增长21%[21] - 公司资产净值783.72百万美元,每股资产净值5.145美元[26] 金融资产收益及投资表现 - 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收益净额大幅增长至188,753,524美元,同比增长151.1%[3][7] - 金融资产收益净额188.75百万美元,较上年同期75.15百万美元增长151.16%[26] - 上市投资未实现收益为150,049,516美元,同比增长229.3%[7] - 非上市投资未实现收益为37,627,160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0%[7] - 非流动资产中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达955,982,410美元,较2024年末增长24.0%[4] - 投资收益1.69百万美元,较上年同期1.93百万美元下降12.44%[28] 税项支出增长 - 税项支出为50,386,281美元,同比增加293.4%[3] - 递延税项支出从2024年同期12,032,618美元增至50,099,628美元,增幅316%[18] 业务分部表现 - 金融科技分部资产收益净额达112,003,648美元,是2024年同期12,437,976美元的9倍[13][15] - 文化传媒及消费分部由盈转亏,收益净额从2024年盈利5,357,508美元转为2025年亏损2,126,400美元[13][15] - 金融服务分部资产规模从2024年末473,715,575美元增长至2025年6月549,645,729美元,增幅16%[16] 资产总额及现金变化 - 公司综合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806,794,181美元增至2025年6月992,671,010美元,增长23%[1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609,215美元,较2024年末下降14.0%[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6.61百万美元,较上年末30.95百万美元下降14.02%[32] 投资组合及特定投资活动 - 投资组合总值964.98百万美元,其中金融服务占比55.38%[37] - 完成对JBD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折418万美元)认购0.449%股权[29] - 退出东方明珠投资获得净款4466万元人民币(折669万美元),税前内部回报率-14.33%[30] 成本及费用变化 - 投资经理管理费用从2024年同期5,090,487美元降至637,680美元,下降87%[18] 保留溢利及股息派发 - 公司保留溢利从2024年同期463,014,671美元增至2025年6月644,368,100美元,增长39%[22] - 公司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4美分及特别中期股息每股4美分,合计每股8美分或0.624港元[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股息总额为12,186,641美元,较上年同期6,093,321美元增长100%[23] 宏观经济环境及公司战略 - 世界银行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降至2.3%[39] - 中国人民银行5月降息0.1个百分点[39] - 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5.0%左右[39] - 公司投资聚焦数字金融、人工智能、文化旅游及医疗健康产业[40] 公司治理及合规 - 公司未发生股份购买、出售或赎回行为[42] - 公司未设置薪酬委员会[44] - 公司中期财务资料经毕马威审阅[44] - 公司确认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45] - 公司执行董事为王效钉及简家宜女士[45]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周星等四人[45]
招商局中国基金(00133)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