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人民币2.842亿元,同比下降9.4%[2][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8690万元,同比下降2.5%[2][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利润为8689.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2024年同期:8910.0万元)[19] - 期内利润同比下降0.5%至人民币8610万元[75]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9.4%至人民币2.842亿元[5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整体毛利率为52.3%,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2]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8971.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其中薪金及福利7682.7万元,股权支付98.1万元,退休福利供款1191.1万元[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490.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其中当期企业所得税2926.8万元,递延所得税抵免436.6万元[15] - 投资物业折旧2308.2万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308.2万元 vs 2310.2万元)[15] - 整体毛利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52.3%[65] - 整租服务毛利率大幅提升11.8个百分点至24.5%[69] - 销售开支同比下降54.5%至人民币670万元[70]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7.0%至人民币2630万元[71]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增至人民币98.1万元(2024年同期:40.2万元)[87] 各业务线表现 - 委托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857亿元,同比下降11.4%[10] - 品牌及管理输出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440万元,同比下降20.8%[10] - 整租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410万元,同比上升5.7%[10] - 委托管理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1.4%至人民币1.857亿元,占总收入65.3%[59] - 品牌及管理输出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0.8%至人民币3440万元,占总收入12.1%[59] - 整租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7%至人民币6410万元,占总收入22.6%[60] - 委托管理服务模式覆盖12个物业,合约建筑面积886千平方米[37] - 品牌及管理输出服务模式覆盖33个物业,合约建筑面积1,345千平方米[37] - 整租服务模式覆盖7个物业,合约建筑面积416千平方米[37]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大湾区收入为212,938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74.9%,其中深圳地区收入186,135千元人民币,占比65.5%[41] - 长三角地区收入为42,499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5.0%[41] - 其他地区收入为28,792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0.1%[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约建筑面积为2,647千平方米,覆盖52个物业项目[41] - 大湾区合约建筑面积达1,500千平方米,覆盖32个物业项目[41] - 长三角地区合约建筑面积为422千平方米,覆盖9个物业项目[41] - 其他地区合约建筑面积为725千平方米,覆盖10个物业项目[41] 运营和物业数据 - 公司整体平均出租率达92.5%,其中COCO Park出租率为93.9%,COCO City和iCO出租率为90.9%[42] - 公司运营中购物中心面积达1,305千平方米,其中COCO Park占494千平方米,COCO City和iCO占576千平方米[42] - 公司总合约建筑面积为2.65百万平方米,覆盖52个商用物业项目及21个中国城市[24] - 其中45.8%的建筑面积由独立第三方开发或拥有[24] - 已开业零售商业物业27个,总开业建筑面积约1.65百万平方米[24] - 公司总运营零售商业物业总建筑面积达1,648,475平方米,其中购物中心面积1,305,027平方米,停车场面积343,448平方米[38][39] - 出租率计算基于零售商业物业实际租赁面积除以可用租赁面积且不含停车场面积[44] - 品牌及管理输出服务模式物业数量较2024年末减少1个(从34降至33)[37] - 品牌及管理输出服务模式建筑面积较2024年末减少63千平方米(从1,408降至1,345)[37] - 总合约建筑面积较2024年末减少63千平方米(从2,710降至2,647)[37] - 总物业数量较2024年末减少1个(从53降至52)[37] 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976亿元,较期初下降30.0%[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232亿元,较期初下降22.0%[6] - 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2.656亿元,较期初上升0.8%[6]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2598.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8.5%(2396.1万元)[20]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3048.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24.3%(4028.6万元)[22] - 其他应付款项19268.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21.7%(24600.0万元)[2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3.684亿元,与2024年底基本持平[79] - 公司无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保持零有息负债[80] - 资产负债率为44.8%,较2024年底44.9%基本稳定[81]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人民币7.77亿元,超额配股权额外净额约人民币0.648亿元[83] - 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3.70亿元,预计2026年底前按原比例使用[85][86] - 资产抵押情况为零,未有任何资产受限[90] 股息和股份信息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0港仙[2] - 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总额约5072.6万港元(约人民币5072.6万元)[16] - 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1,012,579千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012,635千股)[20] - 公司于2024年1月回购761千股普通股,每股价格区间1.25-1.30港元,总代价980千港元[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5.0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4.8港仙增长4.17%[95]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及公告日期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93] - 中期股息预计于2025年12月19日派付予2025年12月1日登记在册股东[95] - 2025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期间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5] 战略举措和运营优化 - 深圳光明星河COCO City、深圳星河WORLD • COCO Park二期、南京星河COCO City三个新项目计划下半年开业且开业出租率目标超80%[49] - 公司通过精细化招商策略减少铺位空置率并提高整体出租率[46] - 公司部署物联网温湿度传感器分区分时动态调节空调策略以实现节能降耗[52] - 公司优化停车场收费策略和应用智能设备以减少人力成本并提高收益[54] - 公司推动BI数据平台迭代升级并引入AI算法优化数据应用[52] - 公司搭建租赁结算(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和效益提升[51] - 公司通过空调设备改造、变频技术及余热回收等措施降低制冷系统能耗[53] - 公司B端系统“星管家”小程序已上线实现商户服务线上化与无纸化办理[50] - 公司强化C端营销平台深度开发COCO Club会员小程序交易功能[51] 人力资源 - 雇员总数降至840名(2024年底:954名),减少约12%[87] 公司治理和合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资料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按香港审阅准则2410号审阅[96]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的规定[91] - 公司声明已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的良好管治原则[94] - 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候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登载[97] - 审核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温凯琳、郭增利及非执行董事刘军组成[96]
星盛商业(06668)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