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3.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7%[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2%[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4%[21] - 基本每股收益0.62元/股,同比下降10.14%[1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61亿元同比下降9.87%[5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80亿元同比下降9.92%[5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6,062.64万元,同比下降9.87%[9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021.89万元,同比下降9.92%[95] - 营业收入13.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7%[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9.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4%[9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6.51%,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18]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8860.29万元,同比下降13.89%[7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51%,较上年减少0.31个百分点[72]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0.8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51%[55][60]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主要因部分研发项目结题且投入减少[9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25.5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55%[18][21]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加1.85亿元,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同比减少1.03亿元[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3725.56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21.55%[9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激增至12.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592.25%[98]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7%,同比下降0.40个百分点[18] 股东回报和分红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3045元(含税),总股本4.5亿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03,702,50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7.01%[4] - 2025年上半年完成2024年年度分红派发现金股利135.9百万元[57] - 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现2.3045元总计分配1.04亿元占净利润37.01%[109] 钛合金业务表现 - 全球航空用钛材需求占比约50%,而国内航空用钛材消费占比仅约20%[33] - 公司承担国内外各类发动机20余种机匣及千余种中小结构件研发任务[34] - 钛合金铸件用模具工作温度超过1,000℃[32] - 钛合金精密铸造涉及多类特种工艺及复杂核心技术[33] - 公司是国内少数可批产交付国际民用航空钛合金铸件的供应商[43] - 钛合金精密铸造事业部覆盖绝大部分在研及在制国产航空发动机[43] - 公司为两型发动机研制生产钛合金中介机匣及发动机套件[43] - 公司承担国内绝大部分航空发动机钛合金铸件研制生产任务[59] - 钛合金铸件尺寸精度达到CT6级,壁厚均匀性为0.8mm[65] - 薄壁框梁结构钛合金铸件实现减重40%以上,外形尺寸达1900mm,壁厚2.5mm[66] - 低成本短流程钛合金特种铸造技术可生产最大轮廓尺寸3000mm、最大重量1100kg的铸件[66] - 钛合金精铸产品用型壳可满足直径近1700mm、壁厚2.5mm产品使用[65] - 大型复杂整体钛合金铸件技术可研制直径近1700mm、高近550mm的机匣[65] - 钛合金铸件成型后内外部冶金缺陷率低,可通过局部处理去除[66] 高温合金业务表现 - 粉末高温合金具有高屈服强度及优异疲劳性能[31] - 公司产品覆盖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叶片及整铸涡轮等核心部件[31] - 公司可供应60余种牌号高温合金母合金,其中航空发动机用牌号40余种[42] - 公司高温合金熔铸事业部通过了IATF 16949和ISO 13485等多体系认证[42] - 高温合金熔铸事业部是中国航发下属航空发动机用高温母合金唯一批产单位[49] - 公司高温合金母合金产品覆盖国内绝大多数批产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59] - 高温合金母合金原材料技术体系成为行业标准并指导全行业选材[23] - 汽车涡轮增压器用高温合金制备技术获国际先进水平鉴定[31] 橡胶与密封材料业务表现 - 橡胶密封剂可在燃油/液压油系统宽温域长期使用[29] - 橡胶与密封材料事业部具备六十多年技术积淀,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37] - 橡胶密封材料原材料基本实现自主保障[36] - 橡胶与密封材料事业部是国内航空密封剂主要供应商,产品覆盖国内大部分飞机型号[45] - 公司橡胶弹性元件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直升机旋翼弹性元件技术的国家[46] - 公司航空橡胶和密封剂产品占据我国航空主干材料全部牌号[60] - 弹性轴承产品实现不低于1000小时耐久性寿命[14] - 有机硅密封剂产品拉伸强度达4.0MPa以上,180°剥离强度大于3.0KN/m[15] - 直升机旋翼系统弹性轴承可承受多轴载荷并实现大批量生产[14] - 阻尼隔声橡胶制品具备宽温域高阻尼特性并实现航空航天领域大批量应用[16] - 高性能低密度航空密封剂密度最低达0.9g/cm³以下[66] - 耐高温高强度室温硫化硅橡胶技术实现短期耐500℃、长期耐800℃及耐1500℃密封剂产品[66] - 轻质耐高温隔热/防火材料突破1100℃防火焰穿透技术[66] 透明件业务表现 - 有机玻璃透明件需承受气动载荷及座舱增压载荷[30] - 公司产品占据国内先进飞机和直升机透明件绝大部分市场份额[39] - 公司是国内唯一具有等厚度、变厚度、多层复合结构整体透明件研制能力的单位[39] - 国内航空透明件和高铁车窗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38] - 飞机座舱透明件事业部占据国内绝大多数歼击机透明件市场[47] - 无机玻璃透明件实现超轻薄风挡技术突破,在主力直升机机型完成装机验证和批产交付[48] - 公司承担国内大部分在役飞机透明件制造和新型透明件研制任务[60] - 整体圆弧风挡制造技术推动飞机风挡由三块式向整体式跨代发展[17] - 气泡式舱盖制造技术实现定向有机玻璃应用并推动舱盖透明件跨代发展[18] - 整体座舱盖制造技术实现国内首次应用并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19] - 直升机电加温风挡制造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大批量生产[20] - 直升机舱门玻璃制造技术推动产品向高可靠轻量化方向发展[21]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项目来源包括上级机关立项(工信部、科技部等)、产研联合开发及自筹资金项目[51] - 公司研发采用"双轮驱动"模式,结合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50] - 公司累计获授权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162项[70]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70] - 公司承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8年)及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997年)[69] - 公司掌握1000mm~2000mm大型等温锻模具铸造技术[28] - 高温合金返回料净化回收技术已实现大批量生产应用[27] - 研发人员数量为17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9.98%,较上年同期增加10人[8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006.93万元,平均薪酬为11.21万元[89]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占比25.14%,硕士研究生占比66.48%[89] - 公司研发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较高,核心技术人员稳定无变化[6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119.5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87%[21] - 应收账款增长22.54%至20.26亿元人民币反映客户回款压力[100] - 货币资金32.1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26.92%较上年下降3.19%[100] - 受限资产总额12.44亿元人民币包括8.48亿元受限货币资金[10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8.39亿元人民币含413.24万元公允价值变动[104] - 应付账款增长48.70%至9.69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采购材料及知识产权款[10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2880.31万元人民币,主要含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375.95万元[22] 采购与生产模式 - 采购模式以产定采,依据年度生产大纲编制采购计划[52] - 生产模式以销定产,部分产品采用以销定产+合理库存模式[52] - 核心工艺环节全部自主生产,非核心环节采用外协方式[53] 知识产权与资产收购 - 公司购买航材院6种高温合金母合金知识产权共计14项包括3项国防专利和8项技术标准[61] - 公司以超募资金184.14百万元收购航材院持有的DZ406等六种高温合金母合金知识产权[166] - 航材院将已定型高温合金母合金知识产权以独占许可方式授权公司使用[150] - 航材院承诺在许可期限届满后协议转让知识产权给公司[150] 新业务发展 - 公司签署低空飞行器透明件供货合同开辟新业务增长赛道[55] - 生物合金医疗植入物具备优良生物相容性及耐磨性[32] - 减振器产品寿命大于10年,与设备同寿命[30]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68.96亿元,超募资金总额32.73亿元[176]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23.08亿元,总体投入进度33.47%[176]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9.8亿元,投入进度29.94%[176] - 航空高性能弹性体材料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进度40.91%[178] - 航空透明件研发项目中试线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进度仅2.01%[178] - 大型客机风挡玻璃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进度8.43%[178] - 航空发动机用高温母合金制品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进度仅0.03%[178] 关联交易与承诺履行 - 公司与中国航发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重新签订金融服务协议[165] - 公司与中国航发财务公司存款业务期初余额为26.28亿元,期末余额为23.84亿元,存款利率范围为0.2%-2.5%[170] - 公司与中国航发财务公司授信业务总额为4亿元[172] - 实际控制人中国航发、控股股东航材院及其一致行动人航发资产、国发基金等均严格履行股份限售承诺[113] - 公司员工持股平台(航材壹号至航材捌号)及股东中证投资均按期履行股份限售承诺[113] - 核心技术人员南海、张美娟等11人股份限售承诺均严格履行[113]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航发资产履行长期其他承诺[113] - 公司及控股股东航材院、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行其他承诺(注11)[114] - 实际控制人中国航发、控股股东航材院及公司共同履行长期其他承诺(注16)[114] - 实际控制人中国航发及控股股东航材院均履行解决同业竞争长期承诺[115]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航发资产、国发基金履行解决同业竞争长期承诺[11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解决关联交易长期承诺[115] - 全体股东履行长期其他承诺(注40)[115]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经营风险,主要因军品审价周期不确定及产品质量要求极高[91] - 公司与国外客户签订航空钛合金零件长期合同累计金额约21亿元,截至报告期已完成执行金额6343.53万元[174]
航材股份(68856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