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9.28亿元[1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0.14%至11.67亿元[20]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16,738.20万元,同比下降40.14%[44] - 营业收入从19.5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1.6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减少40.1%[193]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4%至8.99亿元(2024年半年度:16.45亿元)[197] - 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15亿元[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83.36%至-9882.91万元[20] - 公司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82.91万元,同比下降183.36%[4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盈利1.19亿元人民币转为亏损0.99亿元人民币[194] - 净利润同比下降90.9%至1450万元(2024年半年度:1.59亿元)[198] -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77.42%至-1.07亿元[20] - 营业利润由盈利1.45亿元人民币转为亏损1.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73.8%[194]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48元/股[15] - 稀释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47元/股[1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84.62%至-0.22元/股[21] - 基本每股收益从0.26元/股下降至-0.22元/股[19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2%[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7.59%至5.89亿元,因心脑血管及抗生素类产品销售规模下降[111][112]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6.1%至3.93亿元(2024年半年度:6.14亿元)[197]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3.14%至3.18亿元,因销售推广业务聚焦下沉[111][11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4.5%至2.78亿元(2024年半年度:6.12亿元)[197]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14.31%至2.03亿元,因公司持续推动新药研发项目[111][112] - 研发费用从1.7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4.3%[19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2.1%至7772万元(2024年半年度:1.15亿元)[197] - 财务费用从94.31万元人民币激增至746.84万元人民币,增长692%[194]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1544万元(2024年半年度:-480万元)[198] - 所得税费用为-454万元(2024年半年度:1313万元正支出)[1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73亿元[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2.99%至-722.25万元[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至-722万元,同比下降102.99%[111][1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722万元(2024年半年度:2.42亿元正流入)[20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35.2%至13.86亿元(2024年半年度:21.37亿元)[20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下降28.5%至4.34亿元(2024年半年度:6.07亿元)[200] 研发投入与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人民币1.8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55%[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增加7.54个百分点至17.91%[21] - 公司报告期研发投入20,904.3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7.91%,同比增加7.54个百分点[45] - 研发投入总额为2.09亿元,同比增长3.40%[83]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2.03亿元,同比增长14.31%[83]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599万元,同比下降75.58%[8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91%,同比增加7.54个百分点[83]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2.87%,同比下降9.27个百分点[83] - 费用化研发投入增长对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21] - 公司研发聚焦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传染病三大重点治疗领域[29]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349项,2025上半年新申请专利21项,新获得专利32项[45] - 公司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16项AI药物算法发明专利申请,并成功授权12项[42] - 公司研发项目合计42项,其中在研创新药21项,在研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项目21项[45] - 公司已获授权专利近350项[61] - 本期新增发明专利21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14项[80][81] - 知识产权新增申请23项,新增获得33项,累计申请556项,累计获得356项[81] - 公司AI药物研发平台已获得12项算法发明专利授权并发表3篇SCI论文[79] 研发管线与项目进展 - 公司重点中药创新药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等3个产品处于NDA审评阶段[45] - YKYY015注射液于2024年7月和10月分别在美国和中国获批开展临床试验[45] - YKYY025注射液于2025年1月获得FDA临床试验批准[47] - YKYY025注射液临床前研究显示对RSV A及B亚型病毒株免疫反应良好,诱导高效中和抗体且免疫效果持久[48] - YKYY026注射液于2024年12月获FDA临床试验批准,用于预防带状疱疹的mRNA疫苗[49] - YKYY029注射液2025年7月在中美获批临床试验,国内Ⅰ期进行中,为靶向AGT基因的siRNA药物[50] - YKYY029在食蟹猴模型试验中收缩压降幅维持>20 mmHg,未见不良反应剂量为高剂量组[51] - 阳离子脂质辅料YK-009获以色列、马来西亚、南非发明专利授权,此前已获中美日等国专利[52] - YK-009应用于YKYY025和YKYY026注射液,两者均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53] - 公司GalNAc肝靶向递送技术获5项发明专利授权,PCT进入美欧地区[54] - Cap1新型帽子结构YK-CAP-10于2025年4月完成FDA DMF备案,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55] - 公司环状mRNA技术专利(CN202410137013.7)于2025年4月获授权,解决mRNA稳定性问题[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获25项核酸药物递送技术发明专利,涵盖LNP、TLP、GalNAc[57] - 公司在研创新药21项,包含核酸药物12项、多肽药物3项、中药5项、化药1项[62] - 21项在研一类新药中,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3项,Ⅲ期临床阶段1项,Ⅱ期临床阶段3项,Ⅰ期临床阶段2项,临床前不同阶段12项[62][63] - 创新药研发项目中获批美国IND 5项,澳洲IND 1项[63] - 公司YKYY015注射液于2024年7月和10月分别在美国和中国获批开展临床试验[64] - 公司YKYY017已获得中、美、澳三地临床批准[64] - 公司YKYY025注射液于2025年1月获得FDA临床试验批准[65] - 公司YKYY026注射液于2024年12月获得FDA临床试验批准[65] - 主要研发项目CT102累计投入8673万元,处于临床试验Ⅱa期[85] - 主要研发项目YKYY017累计投入1.59亿元,即将启动临床试验Ⅲ期[85] - 主要研发项目YKYY013累计投入3552万元,已提交中美IND申请[85] - 研发管线中YKYY026注射液项目投资额为27,000.00万元[86] - YKYY029 siRNA高血压治疗药物项目投资额为24,000.00万元[86] - 硫酸氢乌莫司他胶项目投资额为15,000.00万元[86] - 羟基红花黄色素A项目投资额为11,000.00万元[86] - 通络健脑片项目投资额为6,000.00万元[86] 研发团队与能力 - 研发人员数量为390人,较上年同期的473人减少17.55%[8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5,452.5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155.96万元增长5.75%[89]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3.9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0.90万元增长28.26%[89]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占比13.85%,硕士研究生占比30.00%,本科占比35.90%[89] - 研发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区间,占比55.64%[89] - 公司拥有11个核心技术平台包括核酸药物靶点发现平台、高通量筛选平台、工艺开发及规模化制备平台等[76] - 高通量筛选平台通过CRISPR文库实现全基因组水平靶基因筛选验证[78] - 工艺开发平台支持核酸药物从小试到GMP生产的全流程规模化制备[78] - 分析质控平台采用UHPLC-Mass和二维GC-Mass等技术进行杂质追踪表征[78] - 细胞与基因治疗平台开发双靶点CAR-T/CAR-NK疗法并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78] - 高端药用辅料平台实现丙烯酸酯单体残留量控制并生产国内独家水分散体产品[79] - 心脑血管注射剂平台研究成果获2019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79] - 多肽创新药平台整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形成核心技术壁垒[78] - 药物晶型研究平台建成头孢药物晶型技术国家实验室并获得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9] - 缓控释制剂技术平台实现粒径50μm含药丸芯制备并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9] - 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龙药业拥有核酸药物领域首个核酸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0] - 公司获评国内首个头孢药物晶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核酸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76] 生产与质量管理 - 公司药品生产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30] - 公司建立了头孢类原料生产线、枸橼酸爱地那非原料生产线、二甲双胍以及奥美拉唑辅料生产线等原料制剂一体化产线[68] - 公司严格执行cGMP、欧盟GMP等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体系[75] 销售与营销模式 - 公司制剂产品销售采用推广经销商和配送经销商两种模式[32] - 推广经销商承担药品配送和市场推广职能[32] - 配送经销商仅承担药品配送职能不负责市场推广[34] - 化学原料药销售采用直销模式直接面向化学药制剂制造商[35] -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并深入城市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第三终端机构[69] - 公司拥有具备专业化学术推广能力的全国营销团队和经销商网络[69] - 经销商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但公司无法直接控制其经营活动[97] 产品与市场认可 - 公司产品覆盖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内分泌、抗感染、男科和妇科等多个治疗领域[74] - 公司旗下5款药品入选2023-2024年度中国家庭常备药榜单包括悦康®活心丸、爱力士®枸橼酸爱地那非片等[72] -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价格调整影响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22] - 抗感染类药物(包括明可欣等核心产品)受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政策严格控制[105] 企业荣誉与资质 - 公司连续多年入选工信部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38] - 公司荣获2025年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排行榜TOP100[39] - 公司2024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项目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9] - 公司连续多年入选工信部医药工业百强并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73] - 公司承担国家级重大专项23项[61] - 公司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50余项[61] 战略合作与技术引入 - 公司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研发生产效率[71] 采购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分为非招标磋商采购和招投标采购两种方式[29] 资产与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68.42亿元[15] - 总资产较上年度末减少7.82%至52.89亿元[20] - 公司总资产从594.24亿元人民币减少至567.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19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45.63亿元[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度末减少2.76%至34.79亿元[20]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3.28%[15] - 货币资金减少至10.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32亿元下降24.0%[1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至2.3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0亿元增长43.7%[1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加43.59%至2.30亿元,因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增加[113] - 应收账款减少至4.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12亿元下降23.7%[186] - 存货减少至5.7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57亿元下降23.6%[186] - 在建工程增长至6.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40亿元增长13.1%[187] - 短期借款减少至0.8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3亿元下降21.8%[187] - 短期借款从0.10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0.63亿元人民币,增长530%[190]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激增至2.5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61亿元增长322.2%[18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上升322.21%至2.57亿元,因新增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113] - 长期借款减少至3.4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17亿元下降33.6%[187] - 长期股权投资保持稳定为7.91亿元人民币[190] - 未分配利润减少至2.9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90亿元下降25.4%[188]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7.9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28亿元下降29.5%[189] - 合同负债从0.36亿元人民币减少至0.24亿元人民币,下降33.3%[190] - 其他应收款同比激增722.34%至1.54亿元,主要系支付保证金所致(报告披露日已收回)[113] 投资与子公司表现 - 长期股权投资中新增对青岛厚纪承渊基金投资1.32亿元,同比增长306.87%[113][117]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额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00%[117][118] - 资基金合伙权益合计金额为1.5亿元人民币,其中融资额1.0亿元人民币,合伙份额1.15亿元人民币[120] - 北京悦康润泰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净亏损141.27万元人民币[120] - 广州悦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净资产为负1.096亿元人民币,净亏损282.43万元人民币[120] - 河南康达制药有限公司总资产8.765亿元人民币,净亏损1336.05万元人民币[120] - 安徽悦康凯悦制药有限公司净利润1002.43万元人民币[120] - 杭州天龙药业有限公司净资产为负4.716亿元人民币,净亏损1.111亿元人民币[121] - 北京悦莱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55.89万元人民币[121]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净额为201751.55万元,超募资金51251.55万元[150]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63971.44万元,投入进度81.27%[150]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47941.28万元,投入进度93.54%[150]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3860.53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1.91%[150] - 创新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27722.26万元,进度71.08%[152] - 高端生产线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5828.74万元,进度59.73%[153] - 新药研发项目投入募集资金8500万元,累计投入2345.17万元,进度27.59%[156] - 智能化工厂及绿色升级改造项目结项,节余募集资金1723.66万元[157] - 超募资金用于补流还贷累计投入30500万元,进度99.67%[159] - 超募资金投资小核酸药物平台累计投入17441.29万元,进度96.9%[159] - 超募资金总额51251.55万元,累计使用47941.28万元,总使用率93.54%[155][159] - 终止智能编码系统建设项目,剩余资金转投新药研发[155][156] - 营销中心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5000万元,累计投入839.67万元,进度16.79%[154] - 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17000万元,累计投入14625.97万元,进度86.04%[15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45000万元,实际使用45020.62万元,超支0.05%[155] - 剩余超募资金2651.55万元尚未使用[159][161] - 取消使用剩余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该资金[162] - 超募资金18,000万元投入小核酸药物小试及中试平台项目,实际使用17,441.29万元[163] - 终止智能编码系统建设项目,原募集资金投资总额8,000万元,已投入0元[165
悦康药业(688658)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