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科电子股份(02551) - 2025 - 中期业绩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1.13亿元,同比增长3.9%[14]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1.126亿元,同比增长3.9%[24] - 客户合约总收入同比增长3.9%,从10.71亿元人民币增至11.13亿元人民币[10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112,62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70,896千元人民币增长3.9%[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123.2万元,同比下降77.4%[14] - 期内利润大幅下降至1123.2万元,同比下降77.4%[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利润为11,23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9,779千元人民币下降77.4%[8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167,75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96,974千元人民币下降14.8%[8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利润为13,96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3,086千元人民币下降73.7%[86] - 除税前利润同比下降73.7%,从5308.6万元人民币降至1396.5万元人民币[9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2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10元人民币下降80%[8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成本达5569.6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4.8%[109] - 雇员福利开支增至1.89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6%[109] - 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94,264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68,519千元)[43] - 所得税费用为273.3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7.4%[113]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175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7.0%[108] - 政府补助大幅增至872.5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67.8%[10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汽车智能视觉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19亿元,同比下降9.3%[17] - 汽车智能视觉产品收入为人民币4.185亿元,同比下降9.3%,占总收入37.6%[25] - 汽车智能视觉产品收入同比下降9.3%,从4.61亿元人民币降至4.19亿元人民币[106] - 新型显示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54亿元,同比增长30.3%[18] - 新型显示产品收入为人民币3.544亿元,同比增长30.3%,占总收入31.9%[25][26] - 新型显示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0.3%,从2.72亿元人民币增至3.54亿元人民币[106] - 高端照明业务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40亿元,同比增长0.6%[19] - 高端照明产品收入为人民币3.396亿元,同比增长0.6%,占总收入30.5%[25][26] 各地区表现 - 海外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189亿元,同比增长16.3%,占总收入19.7%[2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呈现高增长、低盈利、强内卷的复杂局面[10] - 头部车企发起新一轮价格竞争引发全行业降价潮,降价幅度大、涉及车型多[10] - 价格战传导效应蔓延至供应链,车灯等零部件厂商面临价格普遍下降压力[10] - LED智能车灯凭借节能性、长寿命及ADB等安全功能,渗透率逐年快速攀升[10] - LED智能车灯成本逐渐降低、性能不断提升,推动市场普及[10] - 高端照明及液晶电视背光显示器件色彩表现、可靠性及光效等性能显著改善[11] - 高性能、高显色指数LED器件和模组需求明显增加[11] - LED技术凭借高光效、长使用寿命优势成为高端照明及液晶电视背光显示行业主流技术[11] - 线上电视机市场2025年1-6月零售额同比增长15%[12] - 线下电视机市场2025年1-6月零售额同比增长16%[12] - Mini LED电视在618期间渗透率从去年同期16%提升至40%以上[1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技术与产能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46件,其中发明专利125件[19] - 车规级器件产品订单同比实现大幅增长[16] - 报告期内资本支出为人民币99.2百万元[37] - 已签约未支付的资本支出总额为人民币346.7百万元[38] - 资本承诺大幅增加391.1%至3.47亿元人民币,显示产能扩张加速[132]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79.04百万港元[53] - 所得款项70%(55.33百万港元)分配用于扩张汽车智能视觉产能[54] - 所得款项20%(15.81百万港元)分配用于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54] - 所得款项10%(7.90百万港元)分配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技术升级用途已动用1.54百万港元,剩余14.27百万港元[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营运资金用途已动用1.40百万港元,剩余6.50百万港元[5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关联方与客户 - 关联方交易涉及超30家吉利系企业,业务集中度风险需警惕[134] - 关联方货物及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8.5%,从2024年上半年的4.49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3.65亿人民币[135] - 对吉利系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6.2%,由4.16亿人民币减少至3.07亿人民币[135] - 客户I收入同比下降26.2%,从4.16亿元人民币降至3.07亿元人民币[104] - 对晶元光电销售额同比增长78.9%,从3252万人民币增至5820万人民币[135] - 客户II收入同比增长46.5%,从1.21亿元人民币增至1.77亿元人民币[104] - 关联方采购总额同比下降16.9%,从7769万人民币减少至6453万人民币[135] - 对吉利系企业贸易应收账款下降27.1%,从2.50亿人民币减至1.82亿人民币[138] - 对晶元光电贸易应付账款下降25.8%,从6648万人民币减少至4931万人民币[138]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 - 经营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0.04亿元,同比下降94.2%[31]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净额同比大幅下降94.3%,从6919.4万元人民币降至396.6万元人民币[95]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51亿元人民币,同比转差,去年同期为净流入1722.2万元人民币[96]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增长23.9%,从7711.2万元人民币增至9549.7万元人民币[96]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达9549.7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6.1%[1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1.2%[9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4.45亿元,较期初5.01亿元下降11.2%[89]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人民币29.404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5.2%[28] - 总负债为人民币16.677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7.7%[29] - 银行及现金结余为人民币5.44亿元[32] - 总计息银行借款为人民币1.90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1.647亿元[32] - 公司净负债比率为14.9%[34]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7%(2024年12月31日:58.3%)[34] - 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介于1.17%至2.95%之间[34] - 受限资产账面价值共计人民币431.8百万元[39] - 贸易应收账款及票据减少至9.60亿元,较期初10.92亿元下降12.1%[89] - 贸易应收账款及票据净额为9.601亿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2.1%[123] - 贸易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同比下降12.1%至9.6亿元人民币,其中60日内账期金额下降27.4%至5.46亿元[124] - 长期应收账款(1-2年)激增431.7%至2057.6万元人民币,显示回款风险上升[124] - 应收账款121-180天账期金额增长75.8%至1.02亿元,资产质量需关注[124] - 贸易应收账款减值准备为530万人民币,较上年末543万人民币小幅减少2.3%[138] - 存货减少至2.50亿元,较期初2.85亿元下降12.4%[89] - 存货总额降至2.496亿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2.4%[122] - 流动负债总额下降至14.22亿元,较期初17.68亿元减少19.6%[89]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增加至1.65亿元,较期初8085万元增长103.7%[89] - 递延收益大幅增加至2.05亿元,较期初1127万元增长1723%[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增加至8334万元,较期初4261万元增长95.6%[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261.3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334.3万元,增长95.6%[150]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6523.7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251.2万元,下降19.5%[150] - 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6477.3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204.9万元,下降19.6%[15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下降至12.73亿元,较期初12.95亿元减少1.7%[90] - 贸易应付账款同比下降23.5%至9.02亿元人民币,反映公司付款节奏放缓[125] - 应付股息新增3652.6万元人民币,预示现金分配计划[127] - 已宣派股息3653万元[92] - 应付政府补贴减少2亿元人民币,表明政策性资金支持减弱[127] - 无任何或有负债[35]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未经审计[2] - 公司是智能视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汽车智能视觉、高端照明及新型显示[9] - 肖先生通过直接及一致行动持有境内未上市股份171,316,739股(31.89%)及H股63,524,835股(11.83%)[61] - 陈先生通过一致行动持有境内未上市股份171,316,739股(31.89%)及H股63,524,835股(11.83%)[61] - 袁先生通过一致行动持有境内未上市股份171,316,739股(31.89%)及H股63,524,835股(11.83%)[61] - 侯宇先生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境内未上市股份3,500,000股(0.65%)及H股1,500,000股(0.28%)[61] - 微晶先进光电直接持有境内未上市股份149,824,524股(27.89%)及H股52,483,352股(9.77%)[64] - 晶裕投资通过共同持有方式拥有境内未上市股份163,000,739股(30.35%)及H股57,735,835股(10.75%)[64] - 肖先生通过控制晶裕/晶领/晶瑞/晶实投资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合计32,533,698股[65] - 耀宁科技及其关联方持有境内未上市股份34,291,286股(6.38%)及H股34,291,287股(6.38%)[66] - 广东省粤科财政股权投资直接持有境内未上市股份23,712,360股(4.41%)[69] - 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境内未上市股份32,408,013股(6.03%)[69] - 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持有H股15,522,243股(2.89%)[69] - 苏永春通过受控法团持有H股13,290,000股(2.47%)[69] - 微晶先进光电股权结构:Giant Power Limited持股32.66%、APTESS持股17.76%、肖先生持股11.14%[69] - 公司总股本为537,146,709股(境内未上市股283,000,066股+H股254,146,643股)[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肖先生被视为于晶裕投资、晶领投资、晶瑞投资及晶实投资分别持有的14,105,000股、6,567,670股、5,279,328股及6,581,7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耀宁科技由宁波春画秋时拥有85%权益,宁波春画秋时则由昂步投资拥有95%权益[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粤科投资由粤科集团全资拥有,广东科技风投由粤科集团拥有80%权益,并持有8,695,653股股份[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激励计划项下的全部受限制股份单位均已授予若干合资格参与者[79] - 公司确认自2025年6月30日起财务或贸易状况或前景并无任何重大不利变动[80] - 员工总数2,345人(2024年12月31日:2,459人)[43] - 高管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7,420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7,294千元)[43]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增长1.7%,由729万人民币增至742万人民币[140] - 执行董事肖国伟薪酬下降16.6%,从279万人民币减至233万人民币[143][144] - 董事监事及主要行政人员薪酬总额下降2.7%,从482万人民币减少至469万人民币[141] - 公司董事及高管2024年总薪酬为人民币892.3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731.8万元增长21.9%[145][147] - 执行董事肖国伟2024年总薪酬为人民币495.6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32.2万元增长49.2%[145][147] - 主要行政人员侯宇2024年总薪酬为人民币243.6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57.5万元下降5.4%[145][147]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从2023年的人民币141.6万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311.1万元,增幅达119.7%[145][147] - 表现相关花红从2023年的人民币155.9万元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92.2万元,降幅达40.9%[145][147] - 公司认购曹操出行股份投资成本为人民币1435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209.9万元,产生未实现亏损人民币225.1万元[149] - 公司中期简明合并财务资料于2025年8月28日经董事会批准刊发[153] - 公司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日期为2024年11月8日[155] - 报告期定义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56] - 公司于2023年12月采纳两项新股份激励计划(股份激励计划二及三)[156] - 公司拥有三个雇员持股平台(晶领投资、晶瑞投资、晶实投资)均于2023年第四季度成立[155] - 公司主要股东为浙江耀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57] - 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155] - 公司股份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156] - 公司采用三个股份激励计划(股份激励计划一、二及三)[156]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陈正豪先生及袁立明先生[155][156] - 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及首席战略官为肖国伟先生[156] - 首次公开发售发行3864万股,募集资金约1.285亿元人民币[128] - 股份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3253.4万股,股权激励规模保持稳定[131] -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增至5.371亿股[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