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营业收入为13.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5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90%[20] - 利润总额为1.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5%[20] - 基本每股收益0.44元,同比下降44.30%[21] - 稀释每股收益0.43元,同比下降44.16%[21] - 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38元,同比下降44.93%[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83%,同比下降3.05个百分点[21]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1%,同比下降2.66个百分点[21]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1.64亿元,同比下降27.15%[26] - 调整后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1.43%[21] - 调整后扣非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2.45%[2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137329.85万元[3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251.11万元[3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0584.80万元[3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37,329.85万元,同比下降15.81%[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51.11万元,同比下降20.50%[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584.80万元,同比下降20.90%[4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81%至13.73亿元[48]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5.8%至13.73亿元(2024年同期:16.31亿元)[129] - 净利润同比下降12.4%至1.42亿元(2024年同期:1.63亿元)[12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0.5%至1.23亿元(2024年同期:1.54亿元)[130]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44.3%至0.44元/股(2024年同期:0.79元/股)[130]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4%至10.06亿元(2024年同期:13.14亿元)[133]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45.7%至5006.43万元(2024年同期:9218.75万元)[133]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04%至7.62亿元[48] - 管理费用大幅下降46.23%至9063万元[4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06%至1.6亿元[4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投入159,611,570.84元,占同期收入11.62%[4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1%至1.60亿元(2024年同期:1.90亿元)[12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9.1%至1.77亿元(2024年同期:1.95亿元)[129]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40.3%至1271.92万元(2024年同期:2129.55万元)[13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9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负3.66亿元人民币[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2.69亿元(上年同期为-3.66亿元)[4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4年上半年的-3.66亿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2.69亿元[13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0.4%,从2024年上半年的13.32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6.03亿元[13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5.9%,从2024年上半年的8.16亿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6.05亿元[136]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5.7%,从2024年上半年的7.70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73亿元[13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1.37亿元扩大流出0.20亿元[13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024年上半年的3.36亿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3.00亿元[13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19亿元,较期初的7.01亿元减少1.82亿元[137]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从2024年上半年的-5.39亿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3.30亿元[139]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57.6%,从2024年上半年的4.95亿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2.10亿元[139]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46亿元,较期初的4.21亿元减少0.75亿元[13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56.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5.85%[20]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1.6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44%[20] - 境外资产规模达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25%[51]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43.64%至3.6亿元[50]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48.56%至7.1亿元[50]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77.95%至3.01亿元[50]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38.91%至5.11亿元[50] - 货币资金减少至5.65亿元,较期初下降27.4%[122] - 应收账款减少至14.05亿元,较期初下降22.7%[122] - 存货增加至14.98亿元,较期初增长13.1%[122] - 在建工程增加至3.6亿元,较期初增长43.6%[122] - 短期借款减少至5.11亿元,较期初下降38.9%[123] - 应付账款增加至7.1亿元,较期初增长48.5%[123] - 合同负债减少至2.65亿元,较期初下降40.6%[123] - 长期借款增加至3.01亿元,较期初增长78.0%[123] - 实收资本(股本)增加至2.79亿元,较期初增长39.1%[123] - 资本公积减少至12.39亿元,较期初下降4.4%[12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59.6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56.12亿元人民币,降幅约5.8%[124] - 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4年末的32.0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中的32.73亿元人民币,增幅约2.1%[124]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4.9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3.79亿元人民币,降幅约23.8%[126]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15.1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9.52亿元人民币,降幅约37.0%[126] - 存货从2024年末的9.0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中的9.53亿元人民币,增幅约5.7%[126]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6.8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4.55亿元人民币,降幅约34.0%[126] - 应付票据从2024年末的3.9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1.65亿元人民币,降幅约57.7%[126] - 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1.9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0.27亿元人民币,降幅约86.3%[126]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12.7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12.10亿元人民币,降幅约4.7%[127] - 母公司实收资本从2024年末的2.0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中的2.79亿元人民币,增幅约39.1%[127]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1230.76万元(2024年同期:-1605.36万元)[129]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年初的200,316,148.00元增加至期末的278,590,823.00元,增长39.1%[141][142] - 资本公积从年初的1,295,345,497.12元减少至期末的1,238,730,681.28元,下降4.4%[141][142] - 库存股从年初的247,316,191.68元减少至期末的242,954,296.68元,下降1.8%[141][142] - 其他综合收益从年初的-28,763,347.64元改善至期末的-22,075,846.25元,改善幅度为23.2%[141][142]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的1,799,936,905.68元增加至期末的1,812,297,203.47元,增长0.7%[141][14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从年初的3,119,677,085.48元增加至期末的3,164,746,638.82元,增长1.4%[141][142] - 少数股东权益从年初的84,401,485.91元增加至期末的107,827,459.29元,增长27.8%[141][14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3,204,078,571.39元增加至期末的3,272,574,098.11元,增长2.1%[141][142]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保持稳定,为200,316,148.00元[143][144] - 资本公积从1,109,567,859.23元增加至1,183,913,832.56元,增长74,345,973.33元(约6.7%)[143][144] - 库存股从458,465,170.60元增加至515,846,544.96元,增长57,381,374.36元(约12.5%)[143][144] - 其他综合收益从-19,088,297.39元下降至-31,987,019.11元,减少12,898,721.72元(约67.6%)[143][144] - 未分配利润从1,245,476,551.33元增长至1,399,584,324.75元,增加154,107,773.42元(约12.4%)[143][14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从2,177,965,164.57元增至2,336,138,815.24元,增长158,173,650.67元(约7.3%)[143][144] - 少数股东权益从64,912,034.70元增至71,875,418.93元,增长6,963,384.23元(约10.7%)[143][14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242,877,199.27元增至2,408,014,234.17元,增长165,137,034.90元(约7.4%)[143][144] - 实收资本从年初的200,316,148.极速版00元增加至期末的278,590,823.00极速版元,增长39.1%[146] - 资本公积从年初的1,304,008,008.37元减少至期末的1,247,393,192.53元,下降4.3%[146] - 未分配利润极速版从年初的1,269,987,918.48元减少至期末的1,209,901,325.28元,下降4.7%[146]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2,627,153,957.17元减少至期末的2,593,089,118.13元,下降1.3%[146] 业务和运营模式 - 公司产品覆盖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核心业务领域[41] - 半导体业务客户包括Sumco、SKSiltron、Samsung、奕斯伟、中环半导体、金瑞泓等[42] - 生产模式为订单导向型,非标准化设备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研发[39] - 销售模式为直接销售,在客户新产品研发阶段即介入合作[39] - 研发模式采用需求响应和主动储备相结合方式[40] - 公司以ISO9001-2015标准构建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44] - 公司对核心客户产业链依赖度高,2025年上半年来自核心客户终端品牌产品生产的收入占总营业收入超50%[57]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OPTIMA株式会社报告期内净利润为69,498,868.20日元[58] - 子公司昆山赛腾平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为5,951,863.74元人民币[58] - 子公司香港赛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净亏损1,091,986.23元人民币[58] 股权激励和持股计划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213名激励对象共计988.70万股,授予价格18.26元/极速版股[65] - 2024年10月9日第一批解锁限制性股票491.50万股[65] - 2023年9月15日收到激励对象出资额合计180,536,620元人民币,其中新增股本9,887,000元[65]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294.97万股[65]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531.45万股增至687.40万股[105]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数量由1.95亿股增至2.717亿股[105] - 股份总数由2003.16万股增至2785.91万股[105] - 公积金转股增加786.79万股[105] - 其他股份变动减少40.45万股[105]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由97.35%变为97.53%[极速版105]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由2.65%变为2.47%[105] - 公司总股本因回购注销减少404,500股至199,911,648股[107] - 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4股,总股本增加78,679,175股至278,590,823股[107]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新增限售股190.20万股,期末限售股总数达687.40万股[108]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注销34.25万股限售股[108]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增至271,716,823股[107] - 公司股东孙丰期末持股56,702,178股,占总股本20.35%,其中质押25,594,000股[111] - 公司股东曾慧期末持股55,718,115股,占总股本20.00%,其中质押20,561,800股[111]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4,129,580股,占总股本1.48%[112] - 公司回购专户持有3,213,710股,占总股本1.15%[112]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0,056户[109] - 本期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10,150,845.28元[141]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29,198,644.46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29,198,644.46元[141] - 综合收益总额为141,209,051.70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41,209,051.70元[143]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导致权益增加16,964,598.97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74,345,973.33元和库存股变动-57,381,374.36元[14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0,064,252.08元[146]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10,150,845.28元[146]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26,021,754.16极速版元[146]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92,187,473.27元[147] - 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1,845,117,353.62元增加至期末的1,954,269,425.86元,增长5.9%[147] - 公司现有股本为278,590,823.00元,工商登记注册资本为199,911,648.00元,差异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尚未完成工商变更[148] 商誉和担保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商誉合计为28,215.08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5.03%[59] - 2023年及2024年赛腾菱欧已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275.98万元人民币[59]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4亿元人民币[102]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4亿元人民币[102]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12.22%[10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1666.31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129.56万元[24] 行业和市场趋势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2025年上半年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32] - 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32] - 中国新能源汽车1-7月产销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增39.2%和38.5%[34]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汽车新车总销量45%[34] - 半导体设备市场受AI芯片需求拉动推动先进封装技术如CoWoS[33] - NAND设备市场从2023年萎缩中恢复DRAM设备因HBM需求增长[33] - 晶圆检测设备通过并购进入Sumco/Samsung等头部客户供应链[34] 公司治理和承诺 -
赛腾股份(60328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