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益增长11.0%至人民币4.500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4.054亿元)[2][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长16.7%至人民币5940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5090万元)[2][4] - 每股基本盈利为10.29分人民币(2024年同期:8.96分人民币)[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人民币450.0百万元,同比增长11.0%[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盈利为人民币60.9百万元,同比增长15.6%[44] - 净利润人民币60.9百万元,同比增长15.6%;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59.4百万元[83] - 公司总收益为450,0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17]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增至人民币2.946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2.732亿元)[4] - 行政开支增至人民币4200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510万元)[4] - 销售及营销支出增至人民币1490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140万元)[4] - 研发费用增至人民币870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770万元)[4] - 已提供服务成本294,57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21] - 雇员福利开支120,49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1] - 折旧及摊销12,83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3%[21] - 行政开支人民币42.0百万元同比增19.7%,占收入比例9.3%[80] 毛利和毛利率 - 毛利增长17.5%至人民币1.554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322亿元)[2][4]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比70.1%(人民币315.3百万元),毛利率32.5%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77][78][79] - 增值服务收入占比22.8%(人民币102.7百万元),毛利率48.0%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77][78][79] - 整体毛利率34.5%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毛利达人民币155.4百万元[78] 税项 - 所得税开支降至人民币1400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2150万元)[4] - 即期所得税支出23,165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6.3%[22] - 期内税项支出总额13,954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5.0%[22] - 所得税开支人民币14.0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7.5百万元[82] - 中国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应税收入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的部分按20%实际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6] - 中国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应税收入超过人民币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按10%实际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6] 股息分派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77港仙[2]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2.77港仙,总额约1642.7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499万元)[27] - 公司已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2.73港仙,总额约1619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476.4万元)[27] - 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的中期股息每股2.77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5.52港仙下降49.8%[112] - 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9月24日派发,股东名册登记截止日为2025年9月15日[112] - 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将于2025年9月12日至9月15日期间暂停办理[11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240.884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58.863亿元人民币,增长7.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4年12月31日的26.40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9.234亿元人民币,下降27.1%[5] - 存货由2024年12月31日的4.37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058亿元人民币,增长15.7%[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由2024年12月31日的32.483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6.179亿元人民币,增长11.4%[5] - 流动负债由2024年12月31日的65.235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8.802亿元人民币,下降9.9%[5] - 非流动负债由2024年12月31日的3.96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687亿元人民币,下降32.3%[6] - 公司股权总额由2024年12月31日的58.86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3.484亿元人民币,增长7.8%[6] - 使用权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3.86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123亿元人民币,下降19.3%[5] - 投资物业由2024年12月31日的4.95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005亿元人民币,增长41.3%[5] - 流动资产净值由2024年12月31日的38.74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0.285亿元人民币,增长4.0%[5] - 流动资产人民币990.9百万元较2024年末下降4.7%[84] - 权益总额人民币634.8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7.8%[84] - 贸易应收款项达人民币3.61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4%[87]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3.849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人民币1140万元[88] - 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216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16.1%[89]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人民币2.329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11.8%[90] - 合约负债为人民币1.318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8.8%[91] - 公司无借款及银行贷款,资本负债比率为零[92][93] 物业管理服务业务表现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315,29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17] - 物业管理服务总收入达315,295千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华中区域收入占比50.7%(收入159,947千元)[54] - 合约建筑面积约67.4百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约40.2百万平方米[50] - 合约建筑面积达67,404千平方米(同比增长10.6%),合约项目数量达390个(同比增长14.0%)[51] - 在管建筑面积达40,179千平方米(同比增长12.5%),在管项目数量达271个(同比增长12.9%)[51] - 第三方在管面积占比59%,合约面积中第三方占比68%[55] - 鑫苑地产集团开发项目贡献收入188,863千元(占比59.9%),独立第三方项目贡献收入126,432千元(占比40.1%)[58] - 住宅物业收入占比75.4%(237,795千元),非住宅物业收入占比24.6%(77,500千元)[61] - 华中区域在管建筑面积21,164千平方米(占比52.7%),华东区域在管建筑面积9,287千平方米(占比23.1%)[54] - 业务覆盖全国71座城市,形成五大区域战略布局[52][53] - 非住宅物业在管面积达11,853千平方米(占比29.5%),项目数量90个[61] - 华北区域收入同比增长55.0%至18,462千元,华南区域收入同比增长165.6%至27,559千元[54] - 市场拓展新签约面积730万平方米,新接管面积307万平方米[46] - 非居业态签约面积占比达54.2%(396万平方米/730万平方米)[50] 增值服务业务表现 - 增值服务收益102,66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17] - 社区增值收入达102.7百万元,同比增长23.6%[63] - 租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9%[63] - 美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64] - 纯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65] - 第三方服务收入达14,108千元,占比13.8%[66] - 空间资源管理收入达53,207千元,占比51.8%[66] - 家居生活服务收入达35,345千元,占比34.4%[66] - 美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租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9%,纯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47] 其他业务表现 - 来自最终控股公司实体收益17,258千元人民币,占总收益4%[17] - 交付前及咨询服务总收入同比下降58.4%至2,909千元[68] - 物业工程服务总收入同比下降20.7%至29,152千元[70] - 第三方物业开发商工程服务收入达14,799千元,占比50.8%[70] 关联方交易和拨备 - 公司就车位独家销售权向最终控股公司支付人民币186,013,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89,373,000元)[30] - 预付关联方款项减值拨备为人民币4173.7万元[29] - 支付关联方款项减值拨备为人民币9960.6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01,303,000元)[29] -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总额为人民币170,345,000元[29] - 车位独家销售协议涉及4,066个车位,可退还按金总额为人民币206,783,000元[30] - 2023年指定车位销售额约为人民币658.2万元,其中人民币478.9万元已从支付款项中抵销[33]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对支付款项计提拨备人民币9,393.9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563.6万元有所减少[34] - 与最终控股公司附属公司的另一项安排结余为人民币1,122.7万元,于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保持不变[35] - 公司代表郑州晟道向独立第三方支付终止费人民币941.7万元,其中包含718个未售停车位金额约人民币802.2万元及80个自有停车位金额约人民币89.4万元[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对付款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人民币566.7万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拨回抵押事项相关拨备约人民币4,747.1万元,用于抵消部分结算亏损人民币5,396万元[38] - 2025年6月30日对抵押事项相关应收款项计提拨备人民币15,388.4万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39] - 关联方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83,394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177.4%[42] 贸易应收款项和减值 - 第三方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35,840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6.1%[21]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56.8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0.38亿元增长12.8%[40]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人民币2.0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8亿元增长14.9%[40] - 第三方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6.78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5.39亿元,增幅达32.1%[40]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361,790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11.4%[41] - 1年内贸易应收款项占比42.1%(152,279千元/361,790千元)[41] 融资和资金使用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人民币1.972亿元,未动用余额人民币1.179亿元[101] - 扩展物业管理服务项目累计动用人民币9500万元,未动用人民币9530万元[101] - 信息技术升级项目累计动用人民币1180万元,未动用人民币1780万元[101] - 2020年配售事项完成,配售股份50,000,000股,每股价格2.60港元[103] - 2020年配售事项净筹资额约为人民币115.0百万元,截至2022年6月23日未动用金额为人民币103.5百万元[104] - 2020年配售资金用途:业务发展人民币69.0百万元,战略投资人民币34.5百万元,营运资金人民币11.5百万元[104] - 2021年配售及认购事项配售股份18,000,000股,配售价每股2.10港元[105] - 2021年认购事项认购股份18,000,000股,认购价每股2.06港元[105] - 2021年认购事项净筹资额约为31.2百万港元,每股净价2.06港元[107] - 截至2022年6月23日,2021年认购事项未动用金额为人民币23.4百万元[107] - 2021年认购资金用途:战略投资人民币23.4百万元(75%),营运资金人民币7.8百万元(25%)[108] - 尚未动用所得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44.8百万元[109][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动用总额中人民币156.0百万元[109] - 战略投资与并购分配占比30%,金额73.4百万元,未动用余额68.5百万元[109] - 增值服务开拓分配占比20%,金额49.0百万元,未动用余额3.9百万元[110] - 数字化系统升级分配占比30%,金额73.4百万元,未动用余额极低[111] - 2024年期间实际动用总额59.1百万元[111] - 2025年上半年实际动用总额21.6百万元[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余额为88.8百万元[111] - 预期资金动用时间推迟至2026年9月30日[111] - 营运资金分配占比20%,金额49.0百万元[111]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但在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存在一项偏离: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士申元庆先生兼任[114] - 全体董事确认在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遵守了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15]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1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中期业绩[117]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公司网站www.xypm.hk及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118]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577,268,400股(2024年同期:567,500,000股)[28] - 员工总数2139人,较去年同期增加35人[100]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净额为负人民币1百万元,同比下降103.0%[81]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21,578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16.1%[42][43]
鑫苑服务(01895)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