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7.9亿元,同比微降0.003%[20] - 利润总额为1.26亿元,同比下降8.8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增长3.17%[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42.54%[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6元/股,同比增长5.88%[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股,同比增长45.00%[2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7.9亿元,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109] - 净利润从2024年半年度1.22亿元增至2025年半年度1.26亿元,同比增长3.3%[11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36元/股[111] - 营业利润3.61亿元,与上年同期3.59亿元基本持平[114] - 净利润3.6亿元,较上年同期3.6亿元微增0.06%[114] - 综合收益总额为1.25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260亿元基本持平[123]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359,748,992.55元[132] - 合并综合收益总额为121,974,046.42元[127] - 综合收益总额为3.5952108173亿元[134]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为4.46亿元,同比下降3.21%[41] - 营业成本从2024年半年度4.6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4.46亿元,同比下降3.2%[109] - 销售费用从2024年半年度8973万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8590万元,同比下降4.0%[109] - 财务费用为负289万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363万元超过利息支出[110] - 信用减值损失242.14万元,同比扩大535.2%[11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52.46万元,上年同期为-1783.1万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0.86亿元[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552.46万元,较上年同期-1783.1万元大幅改善[116][11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6.96亿元,同比下降5.1%[11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4.02亿元,同比下降17.8%[116] - 支付职工现金2.52亿元,同比增长7.2%[1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0.97亿元,同比增长23.8%[1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24亿元,较期初9.2亿元下降32.2%[117]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69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596亿元增长6.3%[1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69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负1.596亿元扩大6.3%[1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2.81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负3.544亿元改善20.5%[1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79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1.483亿元下降49.5%[12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为6.24亿元,占总资产13.92%,同比下降32.34%[42] - 存货为0.74亿元,占总资产1.66%,同比下降38.23%[42] - 货币资金从9.23亿元减少至6.24亿元,降幅32.4%[10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5.86亿元增至17.85亿元,增长12.5%[102] - 应收账款从3.90亿元增至4.80亿元,增长23.2%[102] - 存货从1.21亿元减少至0.74亿元,降幅38.2%[102] - 资产总额从45.97亿元减少至44.85亿元,降幅2.4%[103] - 应付职工薪酬从2.37亿元减少至1.48亿元,降幅37.6%[103] - 未分配利润从13.42亿元减少至12.98亿元,降幅3.3%[104]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5.51亿元激增至9.91亿元,增长79.8%[105] - 母公司应付账款从4.08亿元增至4.17亿元,增长2.1%[106] - 母公司其他应付款从14.67亿元激增至16.62亿元,增长13.3%[106] - 负债总额从2024年20.29亿元增至2025年22.29亿元,同比增长9.8%[10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7.19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5.724亿元增长5.7%[122][126] - 未分配利润为12.98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1.634亿元增长11.6%[122][126] - 资本公积为8.89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8.771亿元增长1.4%[122][126] - 少数股东权益为29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的431万元下降32.8%[122][12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2,622,964,402.23元[133]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197,165,599.71元[133] - 母公司资本公积减少477,511.00元[132][133] - 合并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2,538,332,872.70元[130] -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净额为-37,610,534.03元[127] - 资本公积从8.9441348283亿元减少至8.9412880388亿元,减少28.467895万元[134][135] - 未分配利润从8.293695764亿元增加至10.2930607768亿元,增加19.993650128亿元[134][13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2.5593056887亿元增加至24.555823912亿元,增加19.965182233亿元[134][135] 投资和公允价值变动 - 银行理财投资期末余额为17.85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0.14亿元[45]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48.0%,从2024年半年度1652万元增至2025年半年度2444万元[11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1421.3万元,对比上期收益742.94万元[114] - 母公司投资收益达4.21亿元,较2024年同期3.72亿元增长13.2%[11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4,300,787.31元[24]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10,222,493.30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2,092,252.43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22,566,691.00元[25]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81,797.28元[24]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为187,941.63元[25]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赤峰市新华书店净利润为0.42亿元[47] - 子公司通辽市新华书店净利润为0.24亿元[47] - 子公司包头市新华书店净利润为0.18亿元[47] - 子公司呼和浩特市新华书店注册资本为10,595,000元人民币[48] - 子公司呼和浩特市新华书店总资产为256,033,934.12元人民币[48] - 子公司呼和浩特市新华书店净资产为74,173,834.49元人民币[48] - 子公司呼和浩特市新华书店净利润为16,244,633.26元人民币[48]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9.85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9.13亿元人民币[80] - 报告期内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92.64%[80]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5.08亿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55.67%[80] - 超募资金金额为8000万元人民币[80] - 智慧书城网点体系升级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6,175.32万元,占计划投资总额55,218.00万元的65.51%[81][83] - 智慧供应链生产一体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3,661.49万元,占计划投资总额33,018.00万元的41.38%[82] - 智慧运营管理体系升级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981.95万元,占计划投资总额3,047.67万元的32.22%[82] - 智慧教育服务建设项目已取消,原计划投资金额为0万元[82]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025年2月21日有效审议额度为50,000万元[88] - 2025年3月11日至3月10日期间现金管理最高余额为35,000万元,未超出授权额度[88] - 智慧书城网点项目因消费水平下降而审慎投资,进度未达计划[83] - 终止智慧教育服务项目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发展导致市场环境变化[84] - 智慧运营管理体系部分项目已于2024年底上线试运行[85]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未出现违规情况[88]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总额为4468.09万元人民币,其中购买商品交易占主要部分[75][76] - 向内蒙古出版集团购买图书金额为3944.70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比例98.97%[75] - 向内蒙古新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购买文创产品金额为21.99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比例0.55%[75] - 向内蒙古新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购买物业管理服务金额为19.25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比例0.48%[76] - 向内蒙古出版集团销售发行费金额为457.60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比例98.74%[76] - 关联交易需履行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59][6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吕志刚于2025年7月3日被选举为公司董事[52]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90]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439户[92] - 内蒙古新华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34,956,400股,占总股本66.46%[94] - 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8,559,900股,占总股本5.25%[94] - 内蒙古蒙盐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605,700股,占总股本3.00%[9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406,996股,较上期减少168,215股[94] - 大成中证360互联网+大数据100指数基金持股1,164,200股,较上期增加1,164,200股[94] - 自然人股东张新革持股1,100,000股,较上期增加1,000,000股[94] - 海南丰茂恒企业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持股1,653,500股,较上期减少6,000股[94] - 前十名股东中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合计持股271,952,996股[95] - 公司实收资本为3.53523亿元人民币[134][136]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8838.1万股,注册资本3.53523亿元[136] 承诺和风险 - 公司面临新兴市场拓展受阻风险,市场需求波动大且消费习惯存在差异[49] - 公司面临数字化转型困境,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导致跨部门协作效率不高[49] - 公司面临行业人才竞争加剧风险,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且招聘难度增加[49] - 控股股东新华控股承诺避免与内蒙新华产生同业竞争,目前无同业竞争情形[58] - 新华控股承诺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交易公平公允并按市场合理价格进行[59] - 皖新传媒作为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避免与内蒙新华发生非必要关联交易[61] - 新华控股承诺承担因房产土地瑕疵导致的所有损失和责任[62] - 新华控股和皖新传媒承诺长期持有股份并保持稳定[63] - 股东减持需遵守法律法规,并在减持前15个交易日披露计划[64] - 股东在立案调查或行政处罚后6个月内不减持股份[63] - 减持计划时间区间不得超过6个月且需披露进展[64] - 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不以任何方式占用公司资金或资产[62]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在任意连续90天内不得超过发行人股份总数1%[65][67] -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在任意连续90天内不得超过发行人股份总数2%[65][67] - 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得低于5%[65] - 公司总股本和净资产将增加但净利润难以同步增长存在即期收益被摊薄风险[67] - 公司承诺加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按期投产运营并实现预期效益[68]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不会滥用控股股东地位不会侵占公司利益[69]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全额补偿发行人因社保公积金补缴产生的支出或损失[71] - 公司董事高管承诺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相挂钩[70] - 公司已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完善利润分配机制[69] - 公司承诺通过加快业务拓展提升盈利能力巩固图书发行领先地位[67] - 公司及控股股东不存在不良诚信状况[74] 业务和活动 - 公司草原书屋开展260场活动,阅旧知新举办157场活动并挂牌131处基地[34] - 公司捐赠图书码洋22.89万元[34] - 世界读书日期间举办全民阅读活动4535场,流动售书活动1406场[34] - 公司组织万家支部结新华171场,北疆文化主题活动338场[34] - 公司在乌兰察布市开展产业帮扶,东八号村面粉加工厂项目已开始施工[55] 行业数据 - 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32] - 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同比增长13.6%[33] - 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98亿元,同比增长19.3%[33] - 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83%,同比提高0.88个百分点[33] - 文化企业资产总计220239亿元,同比增长8.0%[33] - 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为65.8元,同比增加0.1元[33] 会计政策和财务处理 - 公司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53]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69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596亿元增长6.3%[124] - 母公司对所有者分配利润169,691,040.00元[133] - 合并对所有者分配利润159,584,580.45元[128]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为1.5958458045亿元[134]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42]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43] - 重要子公司判定标准为资产总额超过集团总资产15%[145] - 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交易影响予以抵销,内部交易资产减值损失全额确认[14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购买日公允价值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49] - 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净资产份额与商誉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49] - 分步处置子公司符合一揽子交易时在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50]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50] - 不丧失控制权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投资时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50]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5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初始计量,持有期间按实际利率法计息[15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58]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或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161]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2]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对价及对应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损益[162]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解除时终止确认,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3]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不存在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并优先使用可观察输入值[164][165]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处理,计算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现金流量差额现值的概率加权金额[166] - 金融工具逾期超过30日通常认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需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损失准备[167] - 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编制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168] - 存货发出时按先进先出法计价,采用永续盘存制且每年至少盘点一次[175]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均采用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176] - 教材图书采用征订模式销售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77] - 一般图书前一年出版按码价计提10%存货跌价准备[177] - 一般图书前二年出版按码价计提30%存货跌价准备[177] - 一般图书前三年及三年以上出版按码价计提50%存货跌价准备[177] -
内蒙新华(603230)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