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5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4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91%[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284元/股,同比增长29.04%[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284元/股,同比增长29.04%[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34%,同比上升0.84个百分点[2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542,238.90万元,同比增长15.29%[4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31.34万元,同比增长26.42%[4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416.83万元,同比增长67.91%[4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9%至54.22亿元,主要由于分布式光伏和储能业务规模扩大[59]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营业收入542.24亿元,毛利率26.93%,同比增长15.29%[6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投入同比减少65.33%至1590.94万元,因新研发项目和研发支出较少[59]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69.21%至1.99亿元,主要由于经营利润总额增加[59] 现金流量(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45.94%至-13.77亿元,因资本性投入减少[5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0.34%至3.56亿元,因银行借款等筹资净流入减少[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63.76%至-1.13亿元[59] 资产和权益(期末较期初) - 总资产为416.4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9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0.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07%[20] - 公司资产总额4,164,939.29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4%[49]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209,966.05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07%[49] - 货币资金46.38亿元,占总资产11.13%,较上年末增长0.87个百分点[67] - 在建工程21.68亿元,占总资产5.21%,同比增长0.45个百分点,主要因抽水蓄能项目投入增加[69] - 使用权资产22.29亿元,占总资产5.35%,同比增长1.44个百分点,主要因融资租赁增加[69] - 存货2.66亿元,占总资产0.64%,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主要因光伏电站存货本期销售[6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5514.51万元人民币[25] - 投资收益1.12亿元,占利润总额13.88%,主要来自长期股权投资收益[65] 业务线表现:电力销售 - 电力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9%至27.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1.37%[62] - 电力销售营业收入278.57亿元,毛利率28.41%,同比增长3.09%[63] 业务线表现:热力销售 - 热力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4.42%至11.5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1.33%[62] - 热力销售营业收入115.67亿元,毛利率17.01%,同比下降14.42%[63] 业务线表现:能源服务 - 能源服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78.81%至10.7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从4.79%提升至19.90%[62] - 节能与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74.49%至8.8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6.26%[62] - 能源服务营业收入107.91亿元,毛利率31.23%,同比大幅增长378.81%[63] 装机容量和发电量 - 公司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6,479.19MW,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60.7%[50] - 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装机容量1,998.57MW,报告期内新增并网740.97MW[51] - 公司管理售电量约156亿kWh,绿电交易3.55亿kWh,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0.89亿kWh[51] 虚拟电厂和平台业务 - 公司虚拟电厂业务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在江苏省辅助服务市场实际可调负荷规模占比约30%[51] - 公司平台管理用户规模超20GW[51] 行业和市场环境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规模约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新能源装机约16.7亿千瓦占比45.8%同比提高4.3%[28] - 2025年1-6月新能源新增装机2.64亿千瓦占电力总新增装机89.9%,太阳能新增2.12亿千瓦同比增长54.2%,风电新增0.51亿千瓦同比增长22.7%[28] - 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占比39.7%[29] -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1%,分布式光伏占比44.8%,新增装机2.12亿千瓦同比增长107%[30] - 光伏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但利用率降至94%[30]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29%/32%[32] - 市场化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34] - 跨省跨区交易电量6,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34] - 全国核发绿证13.71亿个(可交易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交易量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37]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6.68亿吨,累计成交额459.3亿元[38] - 宏观经济承压导致高耗能行业产能利用率走低 企业用能需求可能收缩[103] - 2025年2月发改委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104] - 2025年5月31日后并网电站不再实行固定电价 全面实施电力市场化[104] - 新业务赛道存在激烈低价竞争 可能影响整体利润收益[106] 战略和转型 - 公司重点发力虚拟电厂、能源交易、能源聚合、碳中和等轻资产业务[106] - 公司明确从传统能源供应商向绿色能源服务商转型战略[108] - 通过蚂蚁数科合作推进能源资产通证化模式创新,瞄准数字化万亿市场空间[110] - 聚焦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以分布式能源资产投资锚定客户入口[111] - 构建"1+N"能源服务组合,涵盖售电、虚拟电厂及碳中和方案等衍生服务[111] 募集资金使用 - 2022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37.65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37.21亿元[82][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4.78亿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为66.60%[82][84] - 报告期内(2025年1-6月)使用募集资金2.81亿元[82][84]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2.60亿元,其中12.51亿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73.97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82][84] - 募集资金累计变更用途金额为25.62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为68.87%[82]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已终止,承诺投资总额33.00亿元,调整后投资总额2.90亿元,累计投入2.90亿元[86] - 信息系统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已结项,调整后投资总额1.70亿元,累计投入1.70亿元[86]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1.29亿元,累计投入11.29亿元[86] - 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由4.5亿元调整为1.582亿元[87] - 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29.70%[87] - 新型储能电站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由13.365亿元调整为13.365亿元[87] - 新型储能电站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14.368亿元,投资进度20.82%[87] - 南通协鑫热电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30.00亿元,投资进度0.00%[87] - 承诺投资项目总投资额500,000千元,实际投资372,000千元,投资进度74.4%[88] - 超募资金归还银行贷款500,000千元,实际归还372,000千元,完成比例74.4%[88]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终止,剩余募集资金调整至充电场站及光伏项目[88] - 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建设项目剩余募集资金30,205.89千元,调整后用于新项目[88] - 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未使用募集资金,采用自有资金建设[88] - 新型储能电站建设项目投资规划调整,正在实施中[88]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实际投入70.47千元,占计划比例1.15%[88] -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进度99.98%,接近完全投入使用[88] - 充电业务模式由重资产转为轻资产托管运营[88] - 2025年3月完成主要子项目开发并结项[88] - 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9,385.25万元[89] - 终止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2024年4月)[89] - 终止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建设项目(2025年3月)[89] - 信息系统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结项(2025年3月)[89] - 调整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规划(2025年3月)[89] - 新型储能电站建设项目调整并更名(2025极3月)[89] - 新增南通协鑫热电热电联产项目(2025年3月极)[89] - 新增石柱七曜山玉龙风电二期项目(2025年3月)[89] - 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资金29,403,298.76元[89] - 曾使用不超过1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89] - 公司于2022年12月12日将1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专户,使用期限未超过12个月[90] - 公司于2023年6月5日将1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专户,使用期限未超过6个月[90] - 公司于2024年5月21日将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专户,使用期限极未超过12个月[90] - 公司于2024年11月19日将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专户,使用期限未超过6个月[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25,095.00万元[极90] - 信息系统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结余募集资金2,971.91万元,原拟投入20,000.00万元,实际投入17,028.09万元[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873.97万元存放于专户[90] - 募集资金首次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2,900.00万元[90]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终止后新增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0,205.89万元[90] - 2024年变更后新能源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28,964.00万元[92]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由45,000万元调整为13,365.61万元[93] - 新型储能电站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29.70%[93]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投入金额30,200万元,达到计划金额的99.98%[93] - 分布式光伏电站等综合项目实际投入金额14,368.99万元,投资进度20.82%[93] - 南通协鑫热电联产项目计划投入募集资金30,000万元,实际投入0元[94] - 石柱七曜山玉龙风电二期项目计划投入8,000万元,实际投入极0元[94] - 2022年5月公司变更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实施方式及投资总额[94] - 2022年8月公司调整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并延长完成时间[94] - 募集资金合计投入金额134,895.11极万元[94] - 部分项目实施主体由全资子公司变更为控股子公司[94]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终止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新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95][96] - 终止项目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30205.89万元[96] - 南京板桥和徐州鑫蓝储能子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9385.25万元[96] - 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建设项目终止剩余募集资金转投新项目[95] - 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调整为以工商业光伏为主并调整投资规划[95] - 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更名为新型储能电站建设项目并扩展至用户侧[95] - 新增南通协鑫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募投项目[95] - 新增石柱七曜山玉龙风电二期募投项目[95] - 信息系统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开发并结项[95] 投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16.01亿元,较上年同期35.16亿元下降54.47%[7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7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80] 子公司变动 - 主要子公司协鑫智慧能源净利润为686600374.21元[100] - 报告期内通过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购买取得9家新能源子公司(徐州鑫融协、泰州畅明、盐城鑫核、淮安中晟高光伏、淮北天幕、徐州沐之鑫、长沙慧聚、天津侑和、安嘉连云港)[101] - 报告期内通过股权转让方式处置21家新能源子公司(上海英慧智联、南京鑫储、宿迁鑫储、汉川长蓝、长治协鑫储能等)[101][102] - 所有取得及处置子公司业务规模均较小或未开展业务 对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101][102] 公司治理和ESG - 公司制定并修订《市值管理制度》 2025年7月5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109] - 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158,145,054.8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2.34%[118] - 公司总股本为1,623,324,614股,扣除已回购股份41,874,066股后分红基数为1,581,450,548股[118] - Wind ESG评级由BB上调至A,商道融绿评级由B+上调至A-[117] - 2025年7月修订《公司章程》等40余项内部控制制度并新增2项管理制度[114] - 2025年上半年开展信息披露及合规管理专题培训并定期分享法规案例[115] - 2025年4月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6月组织ESG专题培训[117] - 2025年7月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17] - 下属燃煤热电企业综合供电标煤耗为169.6克/千瓦时[126] - 下属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企业合计节约标煤约87.9万吨[126] - 减排二氧化碳约228.54万吨[126] - 减排二氧化硫约0.75万吨[126] - 减排氮氧化物约0.65万吨[126] - 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子公司数量为18家[124]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红股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22] - 独立董事李明辉因个人原因于2025年1月24日离任[121] - 独立董事曾鸣因任期届满于2025年8月15日离任[121] - 报告期内公司未实施任何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123] 诉讼和合规 - 公司未达到重大诉讼披露标准的案件涉案金额为51867.52万元[141] - 公司未结案案件共43起,涉案金额为35528.28万元[141] - 公司极结案案件数量为32起,涉案金额为16339.24万元[141] - 公司结案案件判决金额为12516.08万元[141]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4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136]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37]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38]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破产重整相关事项[13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处罚及整改情况[142] 关联交易 - 2025年度与苏州协鑫科技日常关联采购交易获批额度为4,488.03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0.57%[143] - 关联交易定价采用市场参考价协商确定,结算方式为现金收付[143][144] - 与鑫国供应链管理(徐州)公司关联交易金额为20,000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0%[144] - 与协鑫集成科技股份公司关联交易金额为21,008.23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5.68%[144] - 关联交易类型涵盖煤炭、商品采购及EPC承包服务[143][144] - 所有关联交易均通过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143][144] - 关联交易公告编号均为2024-099[143][144] - 关联方最终控制方均为公司控股股东[143][144] - 交易金额合计超过45,496.26万元[143][144] - 关联
协鑫能科(002015)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