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健康(02389) - 2025 - 中期业绩
北京健康北京健康(HK:02389)2025-08-28 19:5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4.5%至7658.7万港元[4]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5%至76,587千港元(2024年同期:73,307千港元)[1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6,587,000港元,同比增长4.5%[61] - 毛利润增长24.5%至2039.5万港元[4] - 期间亏损大幅收窄49.1%至2931.2万港元[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92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641.1万港元亏损收窄48.2%[6]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同比减少48.2%至29,236千港元(2024年同期:56,411千港元)[23] - 期间全面亏损总额收窄66.9%至2301.6万港元[5] - 全面亏损总额为2301.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943.9万港元亏损收窄66.9%[6] - 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6.8万港元亏损收窄93.5%[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大幅改善,从亏损1092.2万港元转为收益2613.3万港元[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大幅改善至26,133千港元(2024年同期:-10,922千港元)[1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由去年同期亏损10,922,000港元转为收益26,133,000港元,主要因加元兑港元升值5.3%产生汇兑收益19,14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汇兑亏损12,598,000港元)[64] - 汇兑差额产生正收益1578.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844.2万港元[5] - 汇兑差额净收益19,140千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12,598千港元)[17][18] - 分占合营公司亏损减少21.8%至405.5万港元[4]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减少22.0%至393.6万港元[4] - 分占合营公司亏损4,055,000港元(去年同期:5,187,000港元),对应1121695 B.C. Ltd. 47.47%股权[70]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包括北京体育文化产业25.07%股权亏损3,297,000港元(去年同期:2,169,000港元)[71] - 期内所得税抵免1,000千港元(2024年同期:抵免2,763千港元)[19] - 出售联营公司投资获得收益净额40,032千港元[32] - 资产净值1,719,688,000港元(2024年底:1,740,426,000港元),减少20,738,000港元,主要因期间亏损29,312,000港元[7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下降1.3%至5619.2万港元[4] - 销售成本为56,192,000港元,同比下降1.3%[62] - 整体毛利率为26.6%,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63]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减少55.4%至125万港元[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8,450,000港元(去年同期:7,226,000港元),占总销售金额11.0%(去年同期:9.9%),主要因销售"KI"品牌产品导致专利费用增加[65] - 行政开支为40,745,000港元(去年同期:40,709,000港元),其中员工成本18,357,000港元(去年同期:15,839,000港元)[66] - 其他开支及亏损为18,265,000港元(去年同期:4,737,000港元),主要因出售附属公司亏损21,369,000港元(去年同期:0港元)[68] - 融资成本为139,000港元(去年同期:96,000港元),同比增加44.8%[69] - 资本开支4,736,000港元(去年同期:2,578,000港元),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75] 养老业务表现 - 公司经营及管理6家养老机构共提供1,243张床位,其中医疗床位955张(上半年新增106张)[37] - 养老机构整体平均入住率达73%(2024年上半年为56%),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38] - 养老床位收入达人民币2,642万元(2024年上半年:2,164万元),同比增长22%[37] - 按香港公认会计原则列示收入为698.9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522.9万港元),同比增长33%[38] - 无锡广益养老中心收入1,143万元(同比增长12%),入住率93%(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38][39] - 常州薛家爱心养老中心新增106张医疗床位,总医疗床位达205张,收入664万元(同比增长16%)[41] - 无锡惠枫养老中心收入101万元(同比增长53%),入住率60%(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38][42] - 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收入291万元(同比增长34%),入住率维持93%高位[38][43] - 常州罗溪敬老院为新开业项目,实现收入96万元,入住率54%(较2024年上半年27%提升27个百分点)[38][44] - 公司养老业务覆盖长三角地区,总建筑面积超3.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超1.7万平方米[40][41][42][43][44] - 养老业务收入因入住率上升而增长[61] 其他业务线表现 - 销售商品收入同比增长2.2%至69,608千港元(2024年同期:68,078千港元)[15] - 提供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3.5%至6,979千港元(2024年同期:5,229千港元)[15] - 教育类家具销售增长抵消医院及养老类家具销售下滑[61] - 下属医养产品公司上半年签约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等重点教育行业项目[53] - 公司参加5场展会,接待客户约500人,其中直接客户270人[54] - 储备有效项目63个,已签约项目1个[54] - 线上内容发布148个,曝光量达150万次[54] 健康产业园及地产项目 - 公司健康产业园业务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总占地超过40万平方米[49] - 北京朝阳物流项目土地面积87,607平方米,股权占比95%[50] - 上海虹梅路项目土地面积39,448平方米,股权占比100%,年租金回报率约4%[51] - 大理海东新区项目土地面积275,181平方米,股权占比60%[52] - 加拿大Ovation项目土地面积2,425平方米,2024年初交付单位[52] - 加拿大Royal Tower项目土地面积10,588平方米,股权占比47.47%[52] 未来项目与发展指引 - 无锡古运河文化创意大厦康养项目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计划设医养结合型床位约450张,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业[45] - 日照市康养项目改造面积约5,500平方米,计划设床位约155张[46] - 安徽省广德市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总设计床位约290张,筹建时间约16个月[47] - 无锡古运河护理院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运营,新增床位450张[56] - 日照市北康益悦项目预计第三季度开业,新增床位155张[56] - 中国老龄人口预计2025年突破3亿,2035年达4.2亿,政策支持银发经济发展[35]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至1.17亿港元,较期初7786.5万港元增长50.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7,168,000港元(2024年底:77,865,000港元),银行理财产品128,988,000港元(2024年底:118,441,000港元)[73] - 存货减少至2260.4万港元,较期初4005.3万港元下降43.6%[7] - 应收购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增加至3640.3万港元,较期初2339.8万港元增长55.6%[7] - 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同比增长55.6%至36,403千港元(2024年末:23,398千港元)[24] - 应付贸易账款同比下降6.1%至30,194千港元(2024年末:32,152千港元)[25] - 流动负债总额减少至1.28亿港元,较期初1.38亿港元下降7.5%[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6.92亿港元,较期初17.16亿港元下降1.4%[8] - 非控股权益增加至2731.7万港元,较期初2431.5万港元增长12.4%[8] - 投资物业减少至1.17亿港元,较期初1.20亿港元下降2.7%[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2港元,总值为2,000,000千港元[26]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6,058,772,027股,每股面值0.2港元,总值为1,211,754千港元[26] - 期内购股权计划失效146,500,000份,导致51,934,000港元从购股权储备转至累计亏损[27] - 报告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为89,500,000份,全数行使将发行89,500,000股新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5%[28] - 审核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具备专业财务资格的成员[84] - 公司董事会包含5名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6] - 主要管理人员补偿总额为4,513千港元,其中表现相关花红为2,100千港元[31] 资本承诺与或然负债 - 资本承担中土地及楼宇为5,865千港元,较上年末53,175千港元下降88.97%[30] - 资本承担中发展物业为9,291千港元,较上年末22,647千港元下降58.97%[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7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提供担保,或然负债最高达人民币28,000,000元(约30,238,000港元)[78] - 联营公司已动用担保银行贷款约人民币24,235,000元(约26,172,000港元)[78] - 集团担保银行融资最高为人民币28,000,000元(约30,238千港元),已动用约人民币24,235,000元(约26,172千港元)[33] 人力资源与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180名(男性77名,女性103名),较2024年同期164名增长9.8%[80]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总成本(含董事酬金)约22,427,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19,692,000港元增长13.9%[80] 风险因素 - 公司主要业务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同时承受加元计值资产的外汇风险,未对潜在外汇风险进行对冲安排[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