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辰集团(30097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万辰集团万辰集团(SZ:300972)2025-08-28 19:45

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50,358.80%[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14,722.34%[17] - 基本每股收益2.62元/股,同比增长45,864.91%[17] - 稀释每股收益2.42元/股,同比增长45,530.19%[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99%,同比增长34.87个百分点[1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225.8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9.15亿元增长106.9%[18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8.7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44亿元增长505.2%[18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3.46万元大幅增长[189] - 公司营业收入为170,469,324.17元,同比下降13.7%[192] - 公司净利润为109,897,998.44元,同比扭亏为盈[192]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4.84%至200.07亿元,主要由于销售成本随销售量增加[7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1.86%至6.97亿元,主要由于量贩零食业务发展导致费用增加[77]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7.39%至6.27亿元,主要由于量贩零食业务发展导致费用增加[77]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175.49%至3.37亿元,主要由于计提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增加[77] - 财务费用为6,547,557.72元,同比增长258.9%[192] - 研发费用为2,318,373.51元,同比增长24.8%[192]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95,767,730.95元,同比增长83.8%[194] 量贩零食业务表现 - 量贩零食业务营业收入达到223.45亿元,同比增长109.33%[26] - 加回股份支付费用后量贩零食业务净利润为9.56亿元[26] - 公司量贩零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3.45亿元,同比增长109.33%[34] - 量贩零食业务加回股份支付费用后盈利9.56亿元[34][37] - 量贩零食门店总数达15,365家,覆盖29个省级行政区[26] - 期末门店总数达15,365家,报告期内净增门店1,169家(新增1,468家,关闭及减少299家)[35][36] - 直营与加盟模式占量贩零食业务收入95%以上[31] - 报告期内新增门店1,468家,其中华东地区新增603家[36] - 门店经营原因关闭259家,非经营原因减少40家[35] - 期末门店经营总面积达2,502,020.02平方米[36] - 公司拥有超过15,000家终端门店,确立行业领先地位[63] - 公司已建成50余个区域配送中心和超90万平方的现代化智能仓储体系[64] - 公司产品覆盖12个品类,SKU数量超过2,000个[65] - 产品SKU数量超过2,000个,覆盖12大核心品类[27] - 零食产品收入223.45亿元,占总营收绝大部分,同比增长109.33%[79]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期末门店数量最多,达8,727家,占总门店数56.8%[36] - 报告期内新增门店1,468家,其中华东地区新增603家[36] - 公司在全国设立多个仓库,覆盖江苏、安徽、浙江等省份[33] 食用菌业务表现 - 食用菌业务营业收入为2.38亿元,同比减少1.24%[46] - 主要产品金针菇销售价格较低迷[46] - 公司采用工厂化方式生产鲜品食用菌产品,以米糠、玉米芯、麸皮等农业下脚料为培养原料[39][47] - 食用菌产品包括金针菇(白金针菇、黄金针菇)、真姬菇(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和鹿茸菇[40] - 销售模式主要通过经销商进行买断式销售[52] - 结算方式以先款后货为主,银行收款,应收账款余额较低[53] - 采购原材料通过贸易商或较大规模加工企业保证质量和及时性[49] - 对生产废料进行充分循环利用[39] - 实现食用菌培育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立体化、标准化和周年化生产[47] - 公司食用菌业务未发生销售退回情况[59] - 公司液体菌种技术已全面应用于金针菇生产,并推广至真姬菇菌种扩繁[68] - 公司杂菌污染率在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68] - 公司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出售时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58] - 公司每月底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实物盘点和记录[58] - 公司食用菌日产能达382吨,其中金针菇日产能325吨[38] - 公司拥有4个金针菇植物新品种权[69] -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食用菌业务因行业竞争和需求变化出现亏损,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降[96] - 食用菌业务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因行业竞争及需求变化导致销售价格下降并出现亏损[10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98亿元,同比增长133.37%[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8,045,663.12元,同比增长133.3%[19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5,141,124,776.40元,同比增长105.4%[19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358,461,662.38元,同比增长63.5%[19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8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6.7%[19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11亿元,去年同期为-1.681亿元[1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531亿元,同比下降5.0%[19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900亿元,同比下降67.5%[19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831亿元,较期初增长47.2%[19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078,684.51元,同比由正转负[195]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74.6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5%[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2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7.72%[17] - 货币资金达34.36亿元,占总资产46.06%,较上年末增长13.24个百分点[83] - 存货为16.72亿元,占总资产22.41%,较上年末下降7.11个百分点[83] - 长期借款达3.66亿元,占总资产4.91%,较上年末增长1.64个百分点[8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4.36亿元,较期初23.81亿元增长44.3%[180] - 存货期末余额16.72亿元,较期初21.41亿元下降21.9%[18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8.85亿元,较期初9.56亿元下降7.4%[181]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15.33亿元,较期初20.12亿元下降23.8%[18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7.46亿元,较期初3.46亿元增长115.5%[18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16.22亿元,较期初10.98亿元增长47.7%[182]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余额6.94亿元,较期初3.63亿元增长91.2%[18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036.48万元,较期初1847.34万元下降43.9%[180]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8.49亿元,较期初11.41亿元下降25.6%[180]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3.66亿元,较期初2.37亿元增长54.4%[182] - 公司总资产从181.62亿元增至206.00亿元,增长13.4%[184][185] - 短期借款从2.34亿元降至1.81亿元,减少22.7%[184] - 长期借款从1.09亿元增至2.38亿元,增长117.8%[185] - 合同负债从1703.16万元降至351.63万元,减少79.4%[185] - 其他应付款从5834.00万元降至1301.68万元,减少77.7%[185] - 预付款项从489.01万元增至1213.32万元,增长148.1%[18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1460.62万元增至5589.78万元,增长282.6%[18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613亿元[199] - 未分配利润为3.462亿元[199]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1,023,324.99元[2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39,448,445.69元[21]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为3,480,598.56元[21] - 持有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588,590.22元[21]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11,871,423.86元[21]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为547,404.50元[21] - 投资收益为119,200,000.00元[192]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2.759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286亿元[87] - 2021年变更首发募集资金用途,将年产21000吨真姬菇项目变更为年产53000吨金针菇项目[88] - 2023年缩减日产60吨真姬菇项目募集资金投入由1.286亿元至8060万元,并将4800万元转投金针菇项目[89] - 2023年使用不超过7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90]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2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936亿元[91] - 2024年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5881.13万元[92] - 2024年调整品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入金额由1.2356亿元调整为1.1716亿元[92] - 公司及子公司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93] - 2024年终止日产60吨真姬菇项目,剩余募集资金7022.03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051亿元,专户余额5156.26万元(含利息收益453.9万元) [94] - 年产2100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募集资金净额为28,291.37万元[95] - 日产60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募集资金净额为27,938.77万元[95] - 日产60吨真姬菇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为8,060.29万元[95] - 日产60吨真姬菇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1,249.59万元[95] - 日产60吨真姬菇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15.50%[95] - 日产60吨真姬菇项目已终止[95] - 年产2100吨真姬菇项目是否达到预计效益为不适用[95] - 日产60吨真姬菇项目是否达到预计效益为不适用[95] - 日产60吨真姬菇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为是[95] - 年产53000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项目2025年1-6月产生亏损1316.11万元,主要因行业竞争和需求变化导致销售价格下降[96] - 年产53000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14800万元,投资进度101.41%[96] - 品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235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6598.5万元,投资进度56.32%[96] - 服务支持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764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7650.79万元,投资进度100.09%[96]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承诺投资总额80003.5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42220.45万元,累计投入比例约52.77%[96] - 公司终止日产60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因面临新增产能消化困难和投资回报不达预期风险[96] - 食用菌良种繁育及工艺开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3773.45万元[96] - 公司缩减真姬菇项目募集资金投入额由128.6029百万元至80.6029百万元,并将4800万元转投金针菇项目[97]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5881.13万元[97] - 公司增加品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实施地点至福建、江苏及广东[97] - 公司变更首发募集资金用途,将21000吨真姬菇项目变更为53000吨金针菇项目[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全部存放于专户[97] - 2025年1-6月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符合监管要求,无违规情况[97] - 公司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98] - 年产53000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实际投入募集资金15,009.35万元,完成进度101.41%[99] - 原年产21000吨真姬菇项目变更为金针菇项目,总投资额14,800万元[99] - 终止日产60吨真姬菇项目,实际投入1,249.59万元,仅完成15.50%[99] - 金针菇项目于2023年2月22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实现效益1,316.11万元[99] - 真姬菇项目缩减投资额,从12,860.29万元调整至8,060.29万元[99] - 将真姬菇项目剩余募集资金4,800万元转入金针菇项目[99] - 金针菇生产采用1550ml瓶子替代1200ml规格以降低成本[99] - 公司具备将金针菇厂房技改为真姬菇产能的经验[99] -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食用菌业务受行业竞争及需求变化影响[99] - 终止"日产60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募集资金投入,因食用菌业务亏损及产能消化风险[100] - "年产53000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项目"2025年1-6月亏损1,316.11万元,因销售价格下降导致收益未达预期[100] 研发与技术创新 - 设有独立研发中心,与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56][57] - 公司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0] - 公司投资建设食用菌良种繁育及工艺开发项目提升自主研发能力[115] 风险因素 - 量贩零食业务处于开拓投入期,短期投入较大且投资回报周期存在不确定性[107]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绑定量贩零食业务核心管理团队以应对整合风险[108] - 量贩零食业务面临市场竞争风险,包括社区团购和近场电商等新兴销售模式的冲击[108] - 量贩零食业务门店选址失当会导致装修费等资本性支出无法收回的经营损失[110] -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规划最大化供应商供货优惠以控制采购成本[113] - 食用菌业务面临行业产能扩张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盈利能力的风险[113] - 食用菌销售价格存在季节性波动可能带来经营和财务风险[113] - 公司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原材料检测至产成品检测的质量风险[114] - 食用菌毛利率可能因销售价格下降或原材料成本上涨而下滑[114] - 工厂化栽培方式从源头避免病虫害和环境污染确保食品安全[116] - 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的销售渠道如发生变化可能对经营产生不利影响[116] - 公司通过第三方物流合同约定责任处理加强存货和物流管理[111] 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 - 公司向20名激励对象授予2024年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第二批次限制性股票42.00万股,授予价格为14.97元/股[127] - 公司完成2023年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第一批次限制性股票453.3301万股归属,涉及激励对象10人[130] - 公司完成2024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第一批次限制性股票309.2000万股归属,涉及激励对象7人[130] - 归属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179,989,761股增加至187,615,062股,新增7,625,301股[130] - 公司调整2023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12.07元/股降至11.47元/股[129] - 公司调整2024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14.97元/股降至14.57元/股[129] - 股权激励计划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将对各年度净利润产生影响[119] - 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通过《市值管理制度》加强市值管理工作[122] - 公司于2025年1月3日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提升投资价值[123] - 一致行动协议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4月18日[135] - 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36] - 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37]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38] - 报告期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140] - 报告期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