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振江股份(60350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振江股份振江股份(SH:603507)2025-08-28 19: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8.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9.3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2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769.0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54%[20]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同比下降86.57%[21] - 稀释每股收益0.09元/股,同比下降86.57%[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43元/股,同比下降33.85%[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4%,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21]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为16,840,740.87元,同比下降86.66%[25] - 上年同期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为126,200,745.20元[25]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27%[36] - 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7.29%[3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27%至18.34亿元,主要因光伏板块出货量降低[43] - 营业总收入降至18.34亿元,同比下降6.3%[97] - 净利润大幅下降至1803.9万元,同比下降85.7%[9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9.35万元,同比下降87.3%[9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8%至14.14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15.67亿元人民币)[101] -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80.6%至3637.77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1.88亿元人民币)[10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86.6%至0.09元/股(2024年半年度:0.67元/股)[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26%至14.63亿元,与收入下降同步[43] - 研发费用为6289.08万元,同比下降4.7%[9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3.9%至4129.99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4797.64万元人民币)[101] - 利息费用同比增加4.3%至5161.95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4949.90万元人民币)[101]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91.8%至198.16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2411.63万元人民币)[10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71%[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同比下降225.71%至-1.22亿元,主要因销售回款减少[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扩大37.21%至-4.51亿元,主要因南通等产能基地持续投入[4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704.48%至4.42亿元,主要因金融机构融资款增加[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流出1.22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流入9730万元人民币)[10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25.7%[10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1亿元,同比扩大37.2%[10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2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10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42亿元,较期初下降16.0%[10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18亿元,同比下降13.7%[107]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4.79亿元,同比增长52.4%[10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5.14亿元,同比增长291.1%[10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76.7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8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2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2.10%[20]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30.06%至6.9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9.1%[46] - 在建工程同比激增193.28%至5.67亿元,主要因投建南通产能基地[46] - 预付款项同比增加161%至2.20亿元,主要因订单增加导致原材料采购预付款上升[46] - 境外资产规模达7.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4%[48] - 受限资产总额30.69亿元,包括4.50亿元货币资金(保证金)及23.71亿元固定资产(抵押)[50] - 货币资金减少至10.9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1.7%[90] - 应收账款增长至6.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30.1%[90] - 存货增长至13.6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22.4%[90] - 在建工程大幅增长至5.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193.2%[90] - 短期借款增长至21.2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29.1%[91] - 合同负债减少至1.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3.0%[91]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增长至9.4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46.5%[91] - 未分配利润减少至7.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4.6%[92] - 资产总计增长至76.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10.8%[90][91][92] - 公司总资产从525.99亿元增至582.75亿元,同比增长10.8%[94][95] - 货币资金减少至4.94亿元,同比下降20.7%[93] - 应收账款增至4.64亿元,同比增长10.1%[93] - 短期借款大幅增至14.75亿元,同比增长29.5%[94] - 资产负债率从52.8%升至57.9%[94][9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4.72亿元,同比下降2.1%[110] - 未分配利润为8.38亿元,同比下降4.6%[110] - 少数股东权益为4493.76万元,同比下降17.4%[11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1,996,784.53元[23]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4,554,929.44元[22] - 政府补助收益为7,650,075.18元[22]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失为-90,116,429.74元[22]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4,683,078.73元[23] - 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收益为130,661.99元[23] - 所得税影响非经常性损益-11,823,720.77元[23]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非经常性损益722,820.90元[23]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34.99万元[5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998.04万元[5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总额为3.00亿元[54]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大幅扩大至5128.16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578.08万元人民币)[101] - 投资收益由正转负,亏损4104.67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收益5723.61万元人民币)[101] - 投资收益亏损5138.66万元,同比扩大1661.5%[98] 业务线和市场表现 - 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在手订单29.03亿元,其中风电设备产品24.31亿元、光伏设备产品2.06亿元、紧固件产品1.18亿元、其他1.48亿元[36] - 公司到2030年的在手框架订单约154亿元(存在延后或变更可能)[36] - 2025年中国预计新增海上风电装机1000-1500万千瓦,2030年开发规模达9000万千瓦[33] -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预计从2025年40GW增长至2030年80GW,年均增长率约15%[33] - 中国海上风电运维市场规模2025年近100亿元,2030年超200亿元,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47.7%[33] - 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414太瓦时,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约19%[34] - 2023年中国燃气轮机市场规模约663亿元,同比增长7.95亿元,重型燃气轮机2024年规模达80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100亿元[34] - 外骨骼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达14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2.2%,中国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42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50%[34] - 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较高,外销业务结算币种主要为欧元和美元[57] - 钢材类材料成本占比较高,为主要原材料[57]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成立江苏振江港口有限公司以提升物流效率并降低供应链成本[51] - 浙江振江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减至1.5亿元,减资5000万元[51] - 注销江西振江绿能装备有限公司和康平振能盛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1] - 成立振江兆能(江阴)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51] - 成立张家港振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51] - 公司第三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调整行权价格和数量[61] - 公司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激励对象名单和授予价格[61] - 授予董事及高管限制性股票合计29.9万股[84]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股份数量为2,529,552股,占总股本比例1.37%[82]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8,410户[79] - 第一大股东胡震持股41,206,155股,占总股本比例22.36%[81] - 股东胡震质押股份数量为28,600,000股[81] - 全国社保基金四零三组合报告期内增持748,234股,期末持股3,393,434股[81] - 股东胡震、卜春华及江阴振江朗维投资企业为一致行动人[8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8,430.13万元[128] - 公司2023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比例为每股转增0.3股[128] - 公司当前股份总数为18,430.13万股[128] - 公司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价格为每股33.56元[127] 风险管理和财务操作 - 公司通过中信保为所有出口业务和部分内销业务购买信用保险[57] - 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以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57] - 公司积极开展银行锁汇业务以降低汇率波动风险[57] - 公司并购尚和海工、上海底特和振江电力三家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57] - 南通等基地新建产能逐渐投产,固定资产折旧将较快增长[57]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94,405.99万元[77] - 公司担保总额为94,405.99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39.01%[77]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5,790万元[77]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44,539.14万元[77] 承诺和协议 - 公司及关联方承诺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形并避免未来产生新竞争[65] - 公司及关联方承诺若违反同业竞争条款将全额赔偿经济损失[65][66]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最近24个月内未发生关联交易[66] - 关联交易承诺遵循公允原则并按规范履行决策程序[66] - 承诺杜绝一切非法占用公司资金及资产的行为[66] - 公司承诺股份转让资金来源合法且不侵犯第三方权益[66] - 承诺因交割日前既有原因导致损失将予以全额赔偿[66] - 公司确认不存在不得收购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法定情形[66] - 标的公司2023至2025年度累计扣非净利润承诺不低于人民币3200万元[67] - 第一期股权转让价款支付后30日内需解除全部对外担保并清理关联方资金往来[67] - 若存在未披露债务或对外担保由乙方承担损失赔偿[67] - 收购人承诺收购资金为自筹且合法合规无股票质押融资情形[67] - 控股股东承诺避免同业竞争业务收益归公司所有[67] - 控股股东承诺不侵占公司利益且承担填补回报责任[68] - 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管承诺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68] - 实际控制人承诺通过追加保证金等方式避免股票质押被处置[68] - 实际控制人承诺采取所有合法措施(包括追加保证金、质押物或偿还借款)维护控股地位稳定性[69] - 若质权人处置股票,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将以自有/自筹资金受让振江股份股票[69] - 公司承诺不为任何股权激励对象提供财务资助或贷款担保(2025年4月第四期股权激励期间)[69] - 公司承诺不为任何股权激励对象提供财务资助或贷款担保(2023年4月第三期股权激励期间)[69] 法律和合规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71]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不存在未履行法院判决或大额债务逾期情况[71] - 报告期内日常关联交易未超过预计额度[72] - 重大担保情况适用(单位:万元人民币)[76]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70]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70]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无锡航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426.89万元[56] - 连云港振江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820.27万元[56] - 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39户[130] - 单个子公司资产总额占合并资产总额3%以上且超过2亿元被认定为重要[140] - 单个被投资单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占合并资产总额0.30%以上且超过2000万元被认定为重要[140]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公司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净额为负3,257,014.27元,其中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121,115.63元[111] - 公司利润分配总额为负54,531,526.50元,全部用于对所有者的分配[111] - 公司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为负796,552.60元,综合收益总额为124,936,807.49元[115]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余额为2,501,897,502.37元,期末余额为184,301,307.00元[113][114] - 公司资本公积期初余额为142,030,934.00元,期末减少至1,405,542,525.31元[113][114]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初余额为735,540,254.09元,期末增长至798,811,912.79元[113][114]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由期初2,411,160,777.00元增长至期末2,420,205,968.95元[113][114] - 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由期初90,736,724.95元减少至期末37,127,558.98元[113][114] - 公司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中其他项目变动为负4,378,129.90元[111] - 公司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未显示具体数值,但存在相关会计科目[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452,152,356.15元[1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6,377,665.27元[1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分配减少所有者权益54,531,526.50元[120] - 公司实收资本(股本)保持稳定为184,301,307.00元[119][120] - 公司资本公积从期初1,420,601,820.97元增至期末1,421,455,492.85元[119][120]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836,018,657.99元降至期末817,864,796.76元[119][120] - 公司2024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87,839,221.21元[121] - 公司2024年同期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42,270,373.00元[121] - 公司2024年同期对所有者分配利润54,951,484.38元[121] - 公司库存股从期初52,242,098.46元增至期末63,619,893.96元[119][120] - 公司期末总资产为2,428,632,798.94元[123] - 公司期末股本余额为184,301,307.00元[123] - 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1,424,724,410.16元[123] - 公司盈余公积余额为30,010,538.76元[123] - 公司未分配利润余额为778,602,153.54元[123]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下降84.4%至1948.91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1.25亿元人民币)[99] 会计政策和合并方法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4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5]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45]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145] -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等中介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47]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