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72,377.24万元,同比增长14.44%[19] - 利润总额1,982.49万元,同比下降84.9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7.64万元,同比下降89.92%[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2.43万元,同比下降101.45%[19]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同比下降92.73%[2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为1952.14万元,较上年同期14488.01万元下降86.53%[2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2.8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5.56亿元下降17.1%[17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7.64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22亿元大幅下降89.9%[173] - 母公司净利润为4939.06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72亿元下降71.2%[177] - 合并营业总收入从15.06亿元增长至17.24亿元,增幅为14.5%[172]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7.03%,同比增加0.22个百分点[20] - 折旧费用同比增加约5173万元,其中计入期间费用1566万元,计入生产相关3607万元[22] - 整体人工成本同比增加约11442万元,其中生产类人工成本增加7754万元,运营市场研发类增加3688万元[2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12%至12,120.13万元[6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3.58%[71]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8.73%[7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12%[71] - 财务费用2054.97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294.67万元增长58.7%[173] - 合并营业成本从11.10亿元增长至12.67亿元,增幅为14.1%[172] - 合并销售费用从0.27亿元增长至0.38亿元,增幅为42.4%[172] - 合并管理费用从1.64亿元增长至2.19亿元,增幅为33.6%[17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948.73万元,同比由负转正[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948.73万元,同比改善[6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3,160.97万元,主要因产能扩张[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00,283,719.48元增至149,487,294.28元[18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从-62,070,471.04元降至-931,609,745.07元[18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增长,从172,541,383.59元增至327,716,565.09元[180][18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提升,从48,052,123.92元增至451,975,090.05元[183]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136,800,643.76元降至-737,338,609.19元[183]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长30%,从328,850,505.73元增至427,071,189.75元[180] - 支付的各项税费增长63%,从37,206,645.63元增至60,584,122.93元[18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905,650.82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3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56,254.27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56%[19]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金额71,753.84万元,同比增长542.60%[75][76]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49,114.26万元,同比增长117.96%[75][7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金额47,569.23万元,同比增长116.55%[76] - 应收票据期末金额11,022.6万元,同比增长67.19%[76] - 存货账面价值99,045.84万元,占总资产10.94%[67]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34,699.87万元,占总资产14.87%[67] - 境外资产规模37,311.2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4.12%[77] - 公司受限资产总额109,242.47万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27,667.00万元[78] - 货币资金减少至10.6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6.5%[164] - 应收账款增加至13.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2.7%[164] - 存货增加至9.9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0.1%[164] - 长期股权投资大幅增加至7.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542.5%[164] - 短期借款增加至4.9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18.0%[165] - 应付票据增加至3.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7.7%[165]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增加至4.7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16.6%[165] - 长期借款增加至15.2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3%[165] - 合并负债总额从365.75亿元增长至439.17亿元,增幅为20.1%[166] - 合并所有者权益总额从469.90亿元略降至466.48亿元,降幅为0.7%[166]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前道工序(FEOL)和后段布线工序(BEOL)[10] - 公司业务涵盖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子和传感器等半导体器件制造领域[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部分大客户匀气盘订单同比增速分别达74%和236%[4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气体传输系统业务订单同比增长53%[4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气体传输系统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1%[42] - 北京亦盛新签订单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43] - 北京亦盛单季度利润由负转正[43] - 公司机加智能工艺迭代至3.0版本使部分工艺编制效率提升超50%[45] - 公司钣金业务形成智能工艺1.0版本降低人工操作强度并突破工艺瓶颈[45] - 新加坡工厂已于2024年通过核心客户认证并实现交付[41] - 表面处理技术中致密YO涂层在2024年完成国内头部客户首件认证[54] - N系列膜层在报告期内锁定国内头部客户年百万级订单[54]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7.03%,同比增加0.22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总额为1.212亿元,同比增长18.12%[6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3%,较上年增加0.22个百分点[60]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358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58] - 报告期内新增获得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58] - 电子束焊接技术通过工艺优化使单位焊接效率提升30%[55] - 真空钎焊技术实现钎着率达95%[55] - 大型腔体一站式加工技术实现700余个尺寸工位连续加工[53] - 公司开发800+工位先进制程腔体满足严苛形位公差要求[53] - 研发人员数量498人,占总员工比例14.75%[65]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3.98万元,同比增长11.48%[65] - 公司研发总投入为69,024.17万元,累计投入43,382.32万元,本期投入12,120.13万元[62][63]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为沈阳强航时代精密科技有限公司[10] - 南通富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59,375.86万元,净资产为94,531.94万元,营业收入为67,162.73万元,净利润为3,324.10万元[87] - 北京富创精密半导体有限公司营业利润为-5,195.22万元,净利润为-5,202.78万元,净资产仅为3,637.71万元[87] - 北京创东方精密真空装备有限公司净资产为-151.89万元,净利润为-172.65万元[87] - 芯航同方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净利润为592.3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7.09%[87] - SMART PRECISION MFG PTE.LTD.注册资本为4,000万美元,净资产为16,585.23万元,但净利润为-4,643.07万元[87] - 沈阳强航时代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6,192.29万元,净利润为877.48万元,净利润率为5.42%[87] - 沈阳融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营业利润为-2,226.62万元,净利润为-2,240.77万元[87] - 沈阳瑞特热表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营业利润为-2,655.14万元,净利润为-2,670.70万元[87] - 公司联合投资人共同对外投资6亿元持有特殊目的公司27.65%股权[129] - 特殊目的公司支付24.48亿元收购浙江镨芯电子科技24.42%股权[129] - 截至报告期末特殊目的公司合计持有浙江镨芯电子科技64.42%股权[129] 市场和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计达1255亿美元(同比增长7.4%),2026年预计1381亿美元[30] - 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49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全球市场份额42%[32] - 半导体设备成本中零部件占比超90%,零部件市场规模约占全球设备市场规模的50%-55%[37] - 按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1255亿美元测算,零部件市场规模将超600亿美元[37] - 推算中国大陆半导体零部件市场规模超263亿美元[37]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国内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龙头企业拓荆科技(证券代码:688072.SH)[10] - 公司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合计达75%以上[40] -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收入增速超30%[2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股东包括员工持股平台宁波芯富、宁波芯芯和宁波良芯[10] - 公司独立董事朱煜和财务总监崔静因个人原因离任[90][91] - 核心技术人员褚依辉持股减少142万股,期末持股归零[157]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11名高管,总授予量114.85万股[158] - 第一大股东沈阳先进制造技术产业有限公司持股52,951,175股,占比17.29%[153] - 第二大股东泰州祥浦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持股50,039,984股,占比16.34%[153] - 第三大股东国投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持股34,890,155股,占比11.39%,报告期内减持5,534,311股[153] - 第四大股东郑广文持股14,819,678股,占比4.84%[153] - 第五大股东辽宁科发实业有限公司持股14,800,000股,占比4.83%[153] - 第六大股东辽宁中德产业基金持股13,458,900股,占比4.40%,报告期内减持1,341,100股[153]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1,666,183股,占总股本0.54%[154] - 沈阳先进与宁波芯富、宁波芯芯、宁波良芯存在关联关系,同为郑广文控制的企业[155] - 限售股份可上市交易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涉及沈阳先进52,317,260股等[155]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968户[151]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关联销售商品及设备零部件收入总计196.61百万元,其中拓荆科技销售102.62百万元占比5.95%[127] - 向北京亦盛精密半导体销售设备零部件17.68百万元占比1.03%[127] - 向联营公司上海广川科技销售设备零部件13.52百万元占比0.78%[127] - 从联营公司芯航同方采购设备零部件31.52百万元占比3.51%[127] - 从其他关联方深圳市镨芯采购设备零部件31.27百万元占比3.49%[127]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北京富创精密半导体提供35.5百万元连带责任担保[132] - 公司另为同一子公司提供28.0百万元连带责任担保至2035年12月[132]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00,900.00万元[13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51,407.89万元[133]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11.27%[133]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51,407.89万元[133]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到位总额为36.579亿元[135]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总额为33.948亿元[135] - 集成电路装备零部件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投入进度为100.31%[13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金额为6.00亿元[137] - 超募资金总额为3.025亿元[135]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34.355亿元[135]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022年使用5亿元(占超募资金总额27.86%)[143],2023年使用5.38亿元(占29.98%)[143],2025年使用3.035亿元(占16.91%)[144],累计使用13.405亿元[144] - 集成电路装备零部件全工艺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2.511亿元,超募资金追加投资2.472亿元,投入进度101.57%[140][1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项目实现净利润3324.1万元[138] - 2025年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实际投入3.025亿元,完成进度99.67%[141] - 股票回购实际投入2.438亿元,完成进度100%,回购总额区间为1.4-2.8亿元[141] - 超募资金总额使用合计18.326亿元,累计投入18.355亿元[141] - 2023年度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实际投入5.38亿元,完成进度100%[141] 股份变动与股东承诺 - 公司总股本减少181.72万股至3.062亿股,因回购股份注销减资[149][150]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42.13%,其中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占比37.29%[149]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减少181.72万股至1.772亿股,占比57.87%[149] - 股份锁定期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97][98]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97] - 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97] - 违反锁定期承诺需在10个交易日内购回违规卖出股票[97][98] - 违规减持收益归公司所有[97][98] - 剩余股份锁定期自动延长12个月[97][98] - 未上缴违规所得则公司有权扣减现金分红[97][98] - 减持价格需按除权除息规则复权处理[97] - 承诺人包括沈阳先进、宁波芯富、宁波良芯、宁波芯芯[97] - 承诺人包括泰州祥浦[98] - 股东承诺严格遵守锁定期要求并在锁定期内不减持公司股份[99][100] - 锁定期届满后减持将遵守证监会及交易所规定包括比例限制和预先披露程序[99][100] - 违规减持所得将归公司所有[99] - 若监管部门出台更严格减持规定将按新要求执行[99][100] - 第一大股东及实控人承诺避免与公司主营业务产生同业竞争[100] - 竞争业务规避承诺自2021年10月12日起长期有效[100]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法定方式[99][100] - 未履行承诺需在股东大会及指定报刊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99][100] - 竞争业务收入或毛利占比达30%以上即构成重大不利影响[101] - 构成重大不利影响时需在5日内提供财务报表及收入毛利明细[101] - 董事会认定重大不利影响后需在5日内书面通知承诺人[101] - 承诺人收到通知后10日内须终止为竞争企业提供业务财务帮助[102] - 违反承诺时所得收益归富创精密所有且需赔偿损失[102] - 关联交易需严格履行回避表决制度并按公允价格执行[103] - 承诺函自2021年10月12日签署之日起生效[103] - 承诺在富创精密首发上市审核期间及上市后持续有效[103] - 承诺人系富创精密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103] - 承诺减少关联交易并优先将商业机会提供给富创精密[102][103] - 承诺人及控制企业将尽最大可能避免与富创精密发生关联交易[105] - 关联交易价格在国家物价部门无规定时参考同类交易市场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105] - 若违反承诺承诺人需在监管机构及公司认可媒体上向社会公众道歉[104][105] - 若造成损失承诺人需在损失金额确定后按董事会通知时限赔偿[104][105] - 未及时足额赔偿时公司有权扣减应向承诺人支付的股息红利作为赔偿[104][105] - 承诺人需配合公司消除及规范关联交易包括依法终止或采用市场公允价格[104] - 承诺函自签署之日(2021年10月12日)起生效[105] - 承诺有效期
富创精密(68840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