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7.36亿元,同比下降22.43%[19]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73622.15万元,同比下降22.43%[3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43%至7.36亿元[67]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2.4%,从9.49亿元降至7.36亿元[1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83.37万元,同比下降68.15%[19]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83.37万元,同比下降68.15%[3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02.46万元,同比下降80.03%[19]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02.46万元,同比下降80.03%[34] - 基本每股收益0.1480元/股,同比下降68.16%[19] - 稀释每股收益0.1480元/股,同比下降68.16%[19] - 净利润同比下降68.8%,从1.78亿元降至5561万元[18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68.2%,从1.78亿元降至5683万元[184]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68.2%,从0.4648元降至0.1480元[184] - 营业利润大幅下降70.8%,从1.87亿元降至5460万元[183] - 母公司净利润骤降93.9%,从2.45亿元降至1498万元[187]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下降13.3%,从6.51亿元降至5.64亿元[187]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4.66%至4.36亿元[67]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6.44%至7145万元[68] - 研发费用下降6.4%,从7637万元降至7145万元[183] - 销售费用下降9.9%,从1.16亿元降至1.04亿元[183] - 信用减值损失转负,从正195万元转为负130万元[183] 业务线表现:产品收入 - 公司自产产品收入37882.26万元,同比下降13.49%,占营业收入比重较上年同期增加5.32个百分点[34] - 体外诊断试剂收入同比下降19.57%至5.00亿元[70] - 医学诊断服务收入同比下降40.89%至1.50亿元[70] - 体外诊断仪器收入同比增长22.22%至7716万元[70] 业务线表现:国际业务 - 公司国际业务收入1713.93万元,同比增长142.27%[35] 业务线表现:研发与产品注册 - 公司持有497项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证[27] - 公司持有50项体外诊断仪器注册证[27] - 公司化学发光检测项目注册证达95款,涵盖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等多个套餐[36] - 公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平台共取得21个二类试剂注册证[36] - 公司取得50项仪器注册证及497项试剂注册证,覆盖生化、化学发光、质谱等多技术平台[47] - 研发投入为7145.1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71%[50] - 中国境内已申请专利474项(其中发明专利247项),已获有效授权专利307项(其中发明专利134项)[51] - 中国境外已获授权专利7项[51] - 报告期内获得有效授权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1项[51][53] - 中国境内取得产品注册证书547项(试剂497项,仪器50项)[54] - 境外注册认证共659项(包括欧盟CE认证320项、美国FDA认证3项等)[54] - 报告期内国内新增注册证39项,境外新增259项[54] - 报告期内境外失效注册证2项[54] - 共有61个产品正在进行注册申报[54] - 公司有22项在研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涵盖II类和III类医疗器械[55] - 其中II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产品17项,占比77.3%[55] - III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产品5项,占比22.7%[55] - 产品覆盖肝素活性监测、糖尿病、骨代谢、肝纤维化、心血管、血药浓度监测及遗传病等多个重要临床领域[55] - 5项产品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均为III类注册申请[55] - 4项治疗药物监测产品(茶碱、苯妥英、卡马西平、丙戊酸)采用质谱法检测技术[55] - 所有22项产品当前状态均为“注册申请”或“临床试验”阶段,尚未获准上市[55] - 人乳头瘤病毒(HPV)23型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盒(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入注册申请阶段[23] - MS-S700离子阱质谱仪(Ⅱ类)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4] - 色谱柱(Ⅱ类)进入注册申请阶段[25] - 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分型分析软件(Ⅱ类)进入注册申请阶段[26] - 肾功能测试卡(干化学法)(Ⅱ类)进入注册申请阶段[27] - 肾功能分析仪(Ⅱ类)进入注册申请阶段[28] -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Ⅱ类)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9] - 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Ⅱ类)进入注册申请阶段[30] - 总免疫球蛋白E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Ⅱ类)进入注册申请阶段[31] -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Ⅱ类)进入注册申请阶段[32] - 公司有10款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处于注册申请阶段,涵盖白介素检测、生化质控、肿瘤标志物质控等领域,均属II类医疗器械[57][58] - 所有10款申请产品均未申报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均为江西美康[57][58] - 白介素检测产品线包括IL-10、IL-2R、IL-1β和IL-2四种检测试剂盒,用于免疫状态监测和炎症疾病辅助诊断[57] - 质控产品线覆盖5大类别:生化多项质控品(47项)[58]、特殊生化质控品(25项)[58]、特种蛋白质控品(22项)[58]、脂类多项质控品(11项)[58]及甲状腺、内分泌、肿瘤标志物复合质控品[57] - 甲状腺自身抗体复合质控品覆盖5种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测项目的质量控制[57] - 内分泌复合控制品涵盖13种激素及相关指标的质量控制[57] - 肿瘤标志物复合质控品包含16种肿瘤标志物的质量控制项目[57] - 复合多项生化质控品覆盖47项生化指标的质量控制[58] - 特殊生化质控品包含25项特殊生化项目的质量控制[58] - 特种蛋白质控品涵盖22种特种蛋白质项目的质量控制[58] 业务线表现:质量与认证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参加2个省份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共361项2805小项合格率达99.2%[63] - 公司参考实验室运行70余项参考测量程序其中30项通过CNAS认可15项进入JCTLM列表[64] - 2024年公司参与IFCC-RELA酶学电解质代谢物等31个项目成绩全部符合[64] - 公司生产制造数字化项目获评2021年度体外诊断试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63] - 公司参考实验室参与30余项国际国家标准物质研制及定值工作[64] - 公司组织参与起草行业标准10余项[64] - 公司建立ISO9001:2015和ISO13485:2016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通过1次华光认证监督检查1次新产品注册核查1次临床真实性核查1次BSI认证检查[63] - 公司为客户提供24小时响应48小时到位的售后服务并开通400免费客服专线[62] 地区表现:集采中标 - 公司在江西省肝功集采中选25个项目50个品规,位列厂家第一[48] - 公司在江西省肾功和心肌酶集采中选27个项目54个品规,全部入选A组且品规数最多[48] - 公司在江西省糖代谢集采中选30个项目60个品规,全部入选A组且品规数最多[48] 地区表现:市场网络 - 公司在全国除西藏澳门台湾外各省市设立营销办事处实现基本覆盖国内市场的营销网络[59] - 公司在全国布局10余家第三方医学检验所,提供高端精准检验服务[47] - 公司拥有核心销售代理渠道1800余家[101]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10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1092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13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3%[39] - 2024年全球免疫诊断市场规模253.79亿美元,占全球体外诊断市场23.24%[39] - 2024年全球生化诊断市场规模105.34亿美元,占全球体外诊断市场9.65%[39] - 中国IVD市场预计到2029年规模达1650亿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5-8%[41] - 2025年底目标90%以上县市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027年底实现全覆盖[44] - 2025年底医联体内实现全部项目互认,地市域内互认项目超200项[43] - 2027年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行政村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44] - DRG/DIP支付方式2025年底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住院医疗机构[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提示 - 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第十部分[4] - 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全面施行可能导致销量提升无法弥补价格下降的风险[95] - 生化类检测试剂和化学发光免疫试剂集采政策推行存在毛利率下降风险[99] - 国际跨国公司在国内三级医院等高端市场占据相对垄断地位[9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战略与运营 - 公司优化组织架构提高人均劳效并合理控制人工成本[114] - 公司实施薪酬差异化构建市场驱动薪酬体系并设计薪级调级机制[114] - 公司建立污水处理池处理废水并与医疗垃圾收运中心签订处理协议[115] - 公司金达园区能源管理系统上线监测用电用水数据支持节能减排[115]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以提升应对各类舆情能力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11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2981.25元[2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2611.01万元[23]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22.69万元[23]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损益为203.99万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34.21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369.17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22.12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680.91万元[2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628.59万元,同比下降4.14%[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1%至9628.59万元(2024年同期:1.00亿元)[19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13.6%至8.61亿元(2024年同期:9.96亿元)[1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大幅增长46.6%至6.05亿元(2024年同期:4.12亿元)[19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8617.41万元(2024年同期:-3065.16万元)[1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至6.88亿元(期初:7.27亿元)[190] - 取得投资收益现金大幅增长至1921.15万元(2024年同期:59.90万元)[190]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下降3.8%至2.09亿元(2024年同期:2.17亿元)[189]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62.5%至5.10亿元(2024年同期:13.59亿元)[1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下降41.2%至6873.39万元(2024年同期:1.17亿元)[190] - 收到税费返还同比下降89.8%至6.90万元(2024年同期:67.76万元)[1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73.44%至-6889万元[68]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36.5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3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9.5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2%[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95亿元[73]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86个百分点至18.81%[71]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的37,051,145,066.80元下降至期末的36,552,738,208.00元,减少1.3%[176][177] - 货币资金从期初的452,164,341.85元下降至期末的338,222,036.69元,减少25.2%[179] - 长期股权投资从期初的185,728,046.12元下降至期末的168,226,302.04元,减少9.4%[176] - 固定资产从期初的1,350,989,826.87元下降至期末的1,335,586,654.30元,减少1.1%[176] - 应付账款从期初的362,409,542.59元下降至期末的308,635,608.43元,减少14.8%[176] - 合同负债从期初的63,781,691.55元下降至期末的55,532,818.87元,减少12.9%[176] - 应付职工薪酬从期初的91,409,533.11元下降至期末的53,999,583.40元,减少40.9%[176]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期初的40,748,986.09元上升至期末的52,537,026.49元,增长28.9%[176] - 存货从期初的141,707,928.68元下降至期末的112,050,334.43元,减少20.9%[18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836,547,534.45元下降至期末的799,692,430.52元,减少4.4%[18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877亿元,较期初7.286亿元减少5.61%[17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952亿元,较期初1.611亿元增长21.19%[17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395亿元,较期初5.530亿元减少2.44%[175] - 存货期末余额为2.589亿元,较期初2.860亿元减少9.48%[175]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8.577亿元,较期初18.242亿元增长1.84%[175]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6亿元人民币,募集资金净额为5.866亿元人民币[81] - 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1455.45万元人民币[81] - 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6218亿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为61.74%[81]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2443亿元人民币,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及进行现金管理[81] - 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1.0792亿元人民币,投资进度为63.48%[83] - 信息系统升级项目累计投入8425.23万元人民币,投资进度为34.17%[83] - 偿还银行借款项目累计投入1.7亿元人民币,投资进度为100%[84]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327.37万元人民币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84]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107.55万元人民币置换预先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84] - 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4]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0,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余额为10,000万元[85]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10,000万元,期末余额10,000万元[85] -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56,143.51元转入基本户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5]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至2025年11月30日完成[85] 投资与理财 - 报告期投资额2.10亿元同比微增0.73%[76] - 委托理财总额54,000万元,其中募集资金理财5,000万元,自有资金理财49,000万元[88] - 期末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19,500万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88]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盛达生物净利润-1,715.17万元,净资产为负-1,771.16万元[93] - 子公司盛德科技净利润4,461.47万元,净资产23,424.88万元[93] - 子公司盛德医检所净利润874.57万元,净资产40,409.62万元[93] 股权激励 - 股权激励计划中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激励对象8人,解除限售限制性股票47.50万股[107] - 股权激励计划中符合归属条件的激励对象20人,可归属限制性股票36.90万股[107] - 因绩效考核未达标作废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4.10万股[107] - 解除限售的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5月27日[108] - 归属股票股份
美康生物(30043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