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建材(03323) - 2025 - 中期业绩
中国建材中国建材(HK:03323)2025-08-28 20:1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832.80亿元,同比下降0.2%[2] - 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3.60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0.18亿元[2][3]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72元,去年同期为每股基本亏损人民币0.239元[2][3]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39.65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92亿元[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9.648亿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51.2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27亿元大幅增长[25] - 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溢利为13.602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20.176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34] - 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为人民币164亿元,较2024年同期扭亏为盈[4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为人民币159.80亿元,同比增长20.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22.8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4.42亿元下降6.4%[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103.1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5.85亿元下降2.6%[29] - 水泥熟料成本同比下降7.4%[46] - 风电叶片业务单位成本同比下降10.7%[49] - 石膏板业务单位成本同比下降6.2%[50]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32.799亿元人民币,其中对外销售收入为832.799亿元人民币[19] - 水泥分部收入为267.151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收入的32.1%[19] - 混凝土分部收入为104.756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收入的12.6%[19] - 新材料分部收入为267.563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收入的32.1%[19] - 工程技术服务分部收入为213.059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收入的25.6%[19] - 基础建材分部水泥熟料合计销量为9777.9万吨,同比下降14.1%,平均售价为249.8元/吨,同比增长3.6%[40] - 新材料分部玻璃纤维销量203.2万吨,同比增长1.1%,平均售价4547元/吨,同比增长12.3%[41] - 风电叶片销量15260兆瓦,同比增长102.9%,平均售价340777元/兆瓦,同比下降9.7%[41] - 锂电池隔膜销量12.99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9.6%,平均售价0.71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3.7%[41] - 工程服务收入213.0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42] - 玻纤业务毛利率同比提高11.1个百分点[47] - 公司成功获取13个境外水泥整线项目,水泥工程服务市场份额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一[53] - 公司装备境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1%,装备外行业收入占比达37%[53] - 公司在执行水泥运维服务生产线71条,在执行矿山运维服务项目312个[5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新签境外合同同比增长19%,境外收入同比增长25%[53] - 泰国年产4000万平方米石膏板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50] 其他财务数据 - 投资及其他收入净额为人民币20.54亿元,同比增长73.5%[3] - 非控制性权益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3.88亿元,同比增长64.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145.125亿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145.1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8.99亿元增长46.6%[2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获得政府补助及退税共计99.63亿元人民币,其中增值税退税3.59亿元,政府补助6.36亿元[26][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79.27亿元人民币,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59.37亿元[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汇兑收益为1.56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汇兑亏损2.40亿元[29] - 当期所得税开支为12.67亿元人民币,递延所得税抵免为1.06亿元人民币,实际所得税总额为11.6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20亿元增长87.3%[30] - 公司宣派股息每股0.158元,总额为11.99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9.316亿元下降37.9%[32] - 贸易应收款总额为978.0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底的907.98亿元增长7.7%,其中贸易应收款为549.93亿元[35] - 贸易应付款总额为473.2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底的463.60亿元增长2.1%[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62.95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 - 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05.68亿元,较年初下降4.0%[5][6] - 净资产为人民币1927.77亿元,较年初下降0.9%[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总额为5057.402亿元人民币[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负债总额为3129.633亿元人民币[21] - 水泥分部资产为2320.983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资产的45.9%[2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为4940.07亿元人民币,其中分部资产4100.03亿元,联营公司权益331.16亿元[2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负债为2994.79亿元人民币,其中分部负债2370.10亿元[2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以33.92亿港元完成8.4亿股流通股的要约回购并注销,占公司注销前总股本约9.98%[54] - 公司以10亿人民币增持中国巨石8991万股,占中国巨石总股本2.25%,持股比例提升至29.22%[54] - 公司累计建成水泥智能工厂31个、新材料智能化生产线72条、数字化矿山18座[58] - 公司水泥超低排放生产线占比36.59%,较2024年底提高14.49个百分点[59] - 公司水泥替代燃料生产线占比45%,较2024年底提高12个百分点[59] - 公司水泥燃料替代率达5.88%,较2024年底提高1.97个百分点[59] - 公司建成5条低介电、低膨胀特种纤维生产线[47] - 公司战略决策委员会审议2025年投资计划及预算案等重大事项[69]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事务 - 公司提名委员会由三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董事会目前包括两名女性成员,符合上市规则要求[7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2024年高管人员绩效和薪酬议案[7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一名具备会计专业资格[73] - 审核委员会审议聘任2025年度核数师及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73] - 公司于2025年2月19日临时股东会批准苗小玲女士担任执行董事[68] - 公司原董事李新华于2024年10月25日因退休辞任非执行董事[68] - 公司已成立由三名董事组成的ESG委员会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4] - ESG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ESG管理总体目标策略及方针并定期评估ESG架构有效性[74] - ESG委员会已审议关于公司2024年ESG报告的议案并讨论ESG发展趋势[74] - 公司采纳不低于标准守则规定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准则该准则同样适用于监事[75] - 经特定查询确认所有董事和监事在报告期内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5]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79]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周育先魏如山王兵及苗小玲非执行董事王于猛沈云刚及陈绍龙独立非执行董事孙燕军刘剑文周放生李军及夏雪[80] - 公司注册股本为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普通股包括内资股及H股[79] - H股于联交所上市并以港元认购及买卖[79] - 截至公告日期集团无重大报告期后事项需披露[76] 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3月12日以每股4.03港元回购841,749,304股H股,总代价为3,392,249,695港元[65] - 公司回购股份总数为841,749,304股,占H股比例未披露但总代价达33.92亿港元[65] 宏观经济和行业环境 - 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45] -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43]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