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人民币144.4百万元,与2024年同期持平[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客户合约收益为144,422千元人民币,与2024年同期的144,277千元人民币基本持平[22][2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约1.444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同期1.443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5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444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同期1.443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仅增长0.1%[65] - 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51.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6%[2] - 除所得税前亏损为人民币251.677百万元[3] - 净亏损约人民币2.52亿元,同比扩大1.6%[12] - 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516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2.476亿元人民币扩大1.6%[65] - 除所得税前亏损增加1.6%至人民币251.7百万元[75] - 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251.7百万元,同比上升1.6%[58] 成本和费用表现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02.367百万元[3] - 销售成本增长5.3%至人民币102.4百万元[69] - 其他开支为人民币135.915百万元[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雇员福利开支为21,14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2,867千元人民币下降7.5%[2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折旧费用为14,44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794千元人民币下降2.3%[2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研发成本为6,49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716千元人民币下降3.3%[2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逾期附加税为14,67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7,585千元人民币下降16.6%[2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成本为98,99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0,262千元人民币下降1.3%[29] - 融资成本减少1.3%至人民币99.0百万元[74] - 销售及经销开支增加1.4%至人民币44.8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从30.6%升至31.0%[72] - 行政开支减少34.0%至人民币12.6百万元[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成本为人民币21.1百万元,同比下降7.9%[98] 毛利和毛利率表现 - 毛利为人民币42.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0.7%[2]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32.7%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29.1%[5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4205.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4710.8万元人民币下降10.7%[65] - 公司毛利率为29.1%,较2024年同期32.7%下降3.6个百分点[65] - 毛利下降10.7%至人民币42.1百万元,毛利率从32.7%降至29.1%[7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约人民币4597万元,同比减少2.6%[12]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人民币250.9百万元[5]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成本约人民币7,13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624千元增长54.2%[33] - 公司出售厂房及设备总成本约人民币268千元,录得出售亏损约人民币33千元[33] 盈利能力指标 - 净亏损率从171.6%上升至174.3%[78] - 公司净亏损率为174.3%,较2024年同期171.6%上升2.7个百分点[65] - 公司EBITDA亏损率为95.7%,较2024年同期91.6%上升4.1个百分点[65] 资产和存货变动 - 公司存货为564,40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586,086千元人民币下降3.7%[7] - 存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586,086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564,404千元,降幅3.7%[34] - 存货从2024年的人民币586.1百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564.4百万元[81] - 预付款项及其他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34,348千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35,688千元下降约1.0%[38] - 可收回增值税为人民币113,370千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14,121千元下降约0.7%[38]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流动部分为人民币26.225百万元[79] 应收和应付账款变动 - 公司应收贸易款项为25,94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220千元人民币增长2.9%[7] - 应收贸易款项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5,22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5,947千元,增幅2.9%[35] - 应收贸易款项账龄3个月以内的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0,850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0,366千元[37] - 应收贸易款项账龄3至6个月的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3,876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5,296千元,增幅36.6%[37] - 应收贸易款项周转天数从2024年度的33天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4天[80] - 公司应付贸易款项为57,14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58,038千元人民币下降1.5%[7] - 应付贸易款项总额为人民币57,141千元(经审核),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58,038千元下降约1.5%[40] - 3个月以内应付贸易款项为人民币25,912千元(经审核),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30,858千元下降约16.0%[40] - 公司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项目为406,69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452,136千元人民币下降10.1%[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项目为人民币406,692千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452,136千元下降约10.1%[41] - 合约负债为人民币9,242千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50,729千元大幅下降约81.8%[41] - 应付薪金为人民币5,040千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9,233千元下降约45.4%[41] - 其他应付税项为人民币37,011千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38,822千元下降约4.7%[41] 现金和借款状况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4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5,781千元人民币增长9.8%[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346千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5,781千元增长约9.8%[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余人民币578万元,同比下降8.9%[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的人民币6.3百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5.8百万元[85] - 已抵押存款为人民币708千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91千元大幅增长约270.7%[39]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3,310,913千元人民币(流动3,309,947千元+非流动966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571,346千元(流动3,569,953千元+非流动1,393千元)下降7.3%[7][8] - 总借款约人民币35.71亿元,其中逾期借款达人民币19.20亿元[13]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人民币331.134亿元增至357.092亿元,增长7.8%[42] - 公司借款总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3,311.3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570.9百万元[83][85] - 有抵押其他借款从人民币303.157亿元增至327.038亿元,增长7.9%[42][45] - 无抵押其他借款从人民币21.774亿元增至22.921亿元,增长5.3%[42][45] - 银行贷款融资总额从人民币5900万元增至6900万元,增长16.9%[42]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从人民币1000万元增至2000万元,增长100%[42][45] - 无抵押银行贷款保持人民币4900万元,年利率5.80%[42]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年利率介于3.80%至15.32%[85] - 逾期其他借款本金从人民币18.228亿元增至19.198亿元,逾期利息开支从1.144亿元增至1.211亿元[4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逾期利息开支为121,06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14,367千元人民币增长5.9%[28] 负债和资本结构 - 公司流动负债为4,107,06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94,099千元人民币增加5.5%[7]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负3,372,61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负3,141,887千元人民币恶化7.3%[8] - 流动负债净额约人民币33.7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3%[12] - 公司权益亏绌总额为负3,102,44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负2,851,544千元人民币恶化8.8%[8] - 累计亏损约人民币39.7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8%[12] - 资本亏绌约人民币31.0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8.8%[12]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高达427.8%,较2024年末393.5%上升34.3个百分点[65] - 抵押资产账面价值从人民币65.694亿元降至61.094亿元,下降7.0%[44] 其他财务数据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98.994百万元[3] - 换算海外业务汇兑差额收益人民币777千元[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7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17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80.6%[2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78.6%至人民币0.3百万元[7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存货减值亏损为1,750千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减值亏损拨回净额393千元人民币[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中国所得税拨备,因产生税项亏损[30] - 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43元,基于期内亏损人民币251,677千元及加权平均股数578,750千股[31] - 资本承担从2024年的人民币6.2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2.4百万元[87] 业务线表现 - 料酒系列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约66.4%[57] - 料酒产品收入增长4.0%,从2024年上半年922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9590万元人民币[67] - 酱油产品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15.9百万元,占总收入11.0%[57] - 酱油、米醋及其他产品收入下降6.9%,从2024年上半年521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4850万元人民币[68] - 公司最大客户(客户A)的销售额在2025年上半年为13,35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5,062千元人民币下降11.3%[21] 地区和市场表现 - 经销商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四、五线城市[57] - 公司重点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流通及餐饮渠道[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通过设备改造、工艺创新和流程优化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55]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和毛利率普遍收窄的压力,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革新增强竞争力[51] - 公司面临生产成本上涨风险,包括农副产品价格、包装成本和劳务成本增加[59] - 公司正通过优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及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来实现降本增效[61] - 公司致力于开发低脂、低糖、低盐、有机、无添加等健康导向产品[58]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并引入新技术、新工艺以提升产品质量[61] - 坚持实施多元化产品结构战略,横向拓展产品线宽度[94] - 推动料酒产业从菌种研究到智能化酿造等多维度升级[94] - 品牌料酒产品有望实现更广阔的发展与价值增长[93] - 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预计保持增长态势[96]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 - 公司无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2] - 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5] - 执行董事为黄大春及朱冰[110] - 非执行董事为王艳萍[11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沈振昌、吴荣辉及孙颎[110]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亿股,每股面值0.0005美元(约人民币0.00305元),总价值305万元人民币[49] - 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5.7875亿股,每股面值0.0005美元(约人民币0.00305元),总价值176.7万元人民币[49] 持续经营和风险因素 - 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6] - 公司流动资金主要来自经营现金和银行借款[83][86] - 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88] - 公司无外币对冲政策但会监控外汇风险[84] - 公司未使用金融工具对冲利率风险[83] 其他重要事项 - 主要贷款人承诺提供新信贷融资约人民币4.5亿元[14] - 湖州吴兴城市等三家机构未要求偿还合计32.7亿元贷款[14] - 公司获得浙江省政府补贴用于技术转型和厂房升级,截至2025年6月30日确认递延政府补贴1254.2万元人民币[48] - 公司黄酒、酱油、腐乳等产品通过有机认证,子公司获得FSSC22000体系认证[50][52] - 公司参与《绍兴腐乳》浙江制造标准和《玫瑰米醋》团体标准修订事宜[52] - 公司有机料酒产品荣获"2025谷物酿造料酒酝味奖"称号[52] - 子公司湖州老恒和酒业被评为2024年度"税收突出贡献企业"[52] - 公司全职雇员人数为462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509名减少9.2%[98]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99] - 未进行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出售[100] - 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已获审核委员会审阅并通过[106] - 2025年中期报告将刊登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107] - 2025年中期报告将刊登于公司网站www.hzlaohenghe.com[107]
老恒和酿造(02226)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