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石创新(688775)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影石创新影石创新(SH:688775)2025-08-28 20: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3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17%[19]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367,065.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1.17%[63] - 营业总收入367,065.93万元,同比增长51.17%[113][1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5%[19]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976.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25%[6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976.48万元,同比增长0.25%[113]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199.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06%[63] - 基本每股收益为1.43元/股,同比下降0.69%[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34%,同比减少6.86个百分点[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179,067万元,同比增长58.38%[114] - 销售费用62,783万元,同比增长75.46%[114] - 销售费用率为17.10%[10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30%,同比增加3.75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30%,同比增加3.75个百分点[85] - 研发投入总额为561.68百万元,同比增长100.35%[85]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为56,167.98万元[66] - 研发费用56,168万元,同比增长100.35%[1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22%[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112万元,同比下降60.22%[1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4.4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71.26%[19] - 总资产为78.3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6.05%[19] - 货币资金250,772万元,占总资产32.01%,同比增长794.83%[118] - 存货149,976万元,占总资产19.14%,同比增长49.96%[118] - 应收账款29,341万元,占总资产3.74%,同比增长44.76%[118] - 合同负债29,069万元,占总资产3.71%,同比增长230.64%[119] - 境外资产达25.9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3.08%[1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71亿元人民币,本期购买金额13.80亿元人民币[12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38.32万元人民币,累计公允价值变动-35.32万元人民币[126] - 存货账面价值为149,976.27万元,其中原材料及委托加工物资合计占比49.20%[103] - 租赁负债增长67.24%至2510.08万元人民币[120] - 预计负债增长52.80%至5022.80万元人民币[120] - 其他流动负债增长620.05%至1137.67万元人民币[12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长3.80%至1917.33万元人民币[120] - 受限货币资金34.74万元人民币,含涉诉冻结资金25.78万元人民币[123] 各条业务线表现:消费级产品 - 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支持5.7K全景视频拍摄和10米裸机防水功能[35] - 消费级运动相机可适用于高强度运动状态拍摄应用场景包括国防军事和户外运动等[33] - GO 3续航提升50%,单相机拍摄45分钟[36] - GO 3S CPU算力提升50%,支持4K超清分辨率[36] - ONE RS电池容量提高21%,支持8K照片和6K视频拍摄[36] - ONE RS一英寸全景版搭载双一英寸传感器,支持AI PureShot照片模式[36] - ONE X5搭载1/1.28英寸传感器及AI三芯片,支持8K全景视频和全新夜景录像模式[39] - ONE X4支持8K全景视频,5.7K模式下最高拍摄帧率升级为60fps[39] - Ace Pro基于5nm AI芯片和1/1.3英寸传感器,配备F2.6大光圈和157°超广视场角[40] - GO 3续航提升50%,单相机可拍摄45分钟,GO 3S CPU算力提升50%并支持4K分辨率[41] - ONE RS电池容量提高21%,搭载双一英寸传感器,支持8K照片和6K视频[42] 各条业务线表现:专业级产品 - 专业级VR全景相机适用于国防军事政法警务VR街景和VR电影等场景[34] - TITAN系列搭载8个M4/3传感器,支持11K分辨率影像拍摄[38] - Pro系列配置6个镜头,可拍摄8K 3D VR视频[38] - TITAN相机搭载8个M4/3传感器,支持11K分辨率影像和10bit色彩采样[52] - 专业级产品实现11K全视角分辨率和8K@60fps高帧率[74] 各条业务线表现:其他产品 - AI视频会议一体机适用于中小型会议室主要用于商务会议场景[34] - Link 2具备AI智能降噪功能,支持单反级别自然景深效果[37] - Flow 2 Pro升级智能多人追踪、动态长焦追踪和智能美学构图三大功能[37] - Connect系列搭载4K广角+云台长焦双摄,支持10米无差别拾音[38] - Connect系列AI视频会议一体机配备4K广角+云台长焦双摄,14麦阵列支持10米拾音[53] - 公司全景无人机产品尚处于公测阶段,未正式发售,目前并未产生实际收入[62] - 公司预计全景无人机业务不会对2025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6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智能影像设备通过软件技术实现防抖色彩强化和渲染等功能缩短后期处理过程[27] - 公司发展形成以全景技术防抖技术AI影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摄影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29] - 全景技术已在视频影视教育医疗体育赛事和安防等多个行业深化应用[29] - 全景立体拼接技术可生成10K全景3D内容[75] - AI剪辑技术支持识别超过120个场景、150个物体及20个动作分类,识别准确率达90%[76] - AI剪辑技术实现高亮点分析和第一人称识别分类,平均准确率达84%[76] - AI低光视频增强技术可在嵌入式端以低功耗实现4K 30帧/秒性能[77] - 图像消紫边技术无需第三方软件,通过实时计算处理降低硬件成本[77] - 单帧HDR技术仅用单张图片实现媲美多张HDR融合的画面效果[77] - AI追踪技术结合ReID行人重识别,对复杂场景实现准确稳定追踪[77] - 公司为全景相机开发的影调增强技术是市面唯一支持视角动态改变影调的技术[76] - AI全景自动拍摄技术通过路径规划在3D空间链接兴趣点轨迹,自动生成视频片段[77] - 视频多帧堆叠降噪技术使图像信噪比提升约3倍[79] - 视频插帧技术支持移动端2-8倍插帧处理[79] - 语音识别技术在安静场景识别率高于95%,复杂噪声场景高于80%[80] - 跨平台多媒体框架支持移动端8k@30fps和4k@60fps处理速度[79] - 模块化防水相机设计支持5米防水深度和4种镜头模组切换[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998项,其中发明专利222项,实用新型378项,外观设计398项[66] - 新申请发明专利69件,实用新型专利32件,外观设计专利52件,软件著作权3件[82] - 新授权发明专利33件,实用新型专利30件,外观设计专利35件,软件著作权3件[82] - 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38件,获得授权222件[84] - 公司产品荣获美国《时代》杂志2024年度最佳发明奖[70] - 公司产品获得Robust Vision Challenge 2022全球大赛第二名[61] - 公司获得2024年《Fast Company》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消费电子榜单第三名[71] - 2023年及2024年连续入选谷歌与凯度评选的"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71] 研发项目与投入 -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避障导航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5,000万元,本期投入13,253.82万元,累计投入40,652.56万元,完成度达90.34%[87][88] - 新一代一体化全景相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4,000万元,本期投入9,234.71万元,累计投入18,451.76万元,完成度达76.88%[88] - 基于云计算的视频管理和剪辑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0,000万元,本期投入1,230.99万元,累计投入4,515.18万元,完成度达45.15%[87] - 新一代运动相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1,000万元,本期投入2,189.28万元,累计投入2,467.81万元,完成度达22.43%[88] - 智能数码相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8,000万元,本期投入3,416.31万元,累计投入7,114.95万元,完成度达88.94%[88] - 新一代手机云台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000万元,本期投入890.45万元,累计投入5,577.73万元,完成度达79.68%[88] - 基于全景的安防相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450万元,本期投入10.15万元,累计投入1,771.89万元,完成度达72.32%[88] - 云计算视频项目技术目标将全景传输带宽降低80%,支持5.7K视频在线点播剪辑及8K视频流畅处理[87] - 多传感器融合项目处于测试阶段,应用于智能影像机器人三维感知与避障导航[87][88] - 全景安防相机项目支持4G/5G实时监控与超4小时长时间录制,符合GB28181标准[88] - 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161,950.00万元,累计投入44,302.10万元,累计收益100,084.85万元[90] - 新一代穿戴式相机项目预算8,000.00万元,累计投入4,879.42万元,累计收益7,965.15万元[89] - 智能会议麦克风项目预算4,000.00万元,累计投入1,665.72万元,累计收益3,405.24万元[89] - 智能无线音频设备项目预算3,500.00万元,累计投入720.73万元,累计收益720.73万元[89] - 可穿戴饰品相机项目预算10,000.00万元,累计投入236.76万元,累计收益236.76万元[89] - 手持便携式Vlog相机项目预算13,000.00万元,累计投入2,567.27万元,累计收益3,198.60万元[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共1,836人,占总人数的56.75%[6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83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56.75%[9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44,136.20万元,平均薪酬为24.04万元[92]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2.25%(博士17人,硕士575人)[92] - 30-39岁研发人员占比49.78%(914人),18-29岁占比45.48%(835人)[92]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70%以上来自境外销售[73] - 公司产品通过线下渠道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73] - 公司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线下渠道包括Apple Store零售店和Best Buy等知名渠道[30] - 公司产品覆盖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市场[73] - 境外销售收入为263,005.7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72.38%[98] - 外销收入规模为263,005.75万元[102] - 海外子公司营业收入26.8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58亿元人民币[123] - 香港影石子公司净利润1.55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21.68亿元人民币[129]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采用以销定采的采购模式,原材料包括IC芯片、镜头模组、电池等[58] - 专业级产品由公司产线组装生产,消费级产品采用委托加工方式[58] - 外协加工费用为18,028.06万元,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10.14%[99] - 核心芯片依赖索尼、安霸等国际供应商,可替代性较差[110] 销售与渠道 - 公司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球10000多家零售门店,与Apple Store、Best Buy等渠道合作[58] - 智能影像设备可作为智慧城市物联网生态的视觉采集模块提供360°全景影像[2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董事会决议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美国关税政策变化频繁,2025年累计面临最高34%的潜在关税加征[97] - 募投项目新增产能存在市场消化不足及固定资产减值风险[10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044.45万元人民币[2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2189.20万元人民币[24]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确认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确认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确认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控股股东北京岚锋及一致行动人岚沣管理股份限售承诺于2020年9月23日生效,期限内严格履行[137] - 实际控制人刘靖康股份限售承诺于2023年4月12日生效,期限内严格履行[137] - 实际控制人配偶潘瑶股份限售承诺于2023年4月6日生效,期限内严格履行[137] - 持股5%以上股东EARN ACE等多家机构股份限售承诺于2020年9月23日生效,期限内严格履行[137] - 其他股东深圳汇智同裕股份限售承诺于2025年2月7日生效,期限内严格履行[138]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刘亮等股份限售承诺于2020年9月23日生效,期限内极履行[138] - 核心技术人员贾顺等股份限售承诺于2020年9月23日生效,期限内严格履行[138] - 公司及控股股东等主体稳定股价承诺于2020年9月23日生效,期限内严格履行[138] - 股份回购相关承诺因长期性未到期但正常履行中[138] - 摊薄即期回报补偿承诺由公司承担,长期有效且正常履行[138] - 控股股东北京岚锋及一致行动人岚沣管理、实际控制人刘靖康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发前股份[140]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所持首发前股份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0] - 控股股东所持股份锁定期届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0] - 若公司存在重大违法触及退市标准,控股股东承诺自处罚决定或司法裁判日起至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份[140] - 控股股东减持股份需提前3个交易日通知公司予以公告[141] - 未履行承诺获得的收入将在5日内归入公司指定账户[141] - 实际控制人刘靖康对业绩下滑承担承诺责任,有效期至2025年1月10日[139]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岚沣管理对业绩下滑承担承诺责任,有效期至2025年1月10日[139]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长期有效[140] - 持股5%以上股东EARN ACE、QM101等承诺解决关联交易问题[140] - 实际控制人刘靖康通过北京岚锋创视网络科技间接持有23.8202%首发前股份[142] - 通过岚沣管理咨询和深圳斓枫科技合计间接持有3.6744%首发前股份[142] - 通过澜烽管理咨询和澜烽一号投资咨询合计间接持有0.1313%首发前股份[极142] - 通过岚烽管理间接持有0.0159%首发前股份[142] - 通过厦门富凯等三家企业间接持有1.1100%首发前股份[142] - 通过深圳汇智同裕等两家企业间接持有0.9515%首发前极股份[142] - 通过深圳麦高汇智等两家企业间接持有0.1857%首发前股份[142]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2][143] - 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得低于发行价[142] - 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总数的25%[142] - 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将触发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8] - 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8] - 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48][149] - 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股份[148][149] - 公司单次回购股份资金不少于500万元[152] - 公司极单次回购股份不超过总股本1%[152]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资金不低于累计现金分红20%[153] - 控股股东单年度增持资金不超过累计现金分红70%[153] - 董事高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