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而达(30094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恒而达恒而达(SZ:300946)2025-08-28 20:3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1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5%[1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51.22万元,同比增长6.85%[72] - 公司总营业收入319,512,173.51元,同比增长6.85%[8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6.8%,从2024年半年度299.02百万元增至2025年半年度319.51百万元[189]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从297.09百万元增至316.24百万元[19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10.9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3%[16] - 归母净利润4,310.94万元,同比下降22.53%[72] - 净利润同比下降22.8%,从55.85百万元降至43.11百万元[1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67.2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64%[16] - 归母扣非净利润4,167.28万元,同比下降24.64%[7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股,同比下降22.22%[16]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8元/股,同比下降22.22%[16]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2.2%,从0.36元降至0.28元[19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9%,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4%,从204.03百万元增至225.20百万元[18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7.0%,从6.61百万元增至8.40百万元[189]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9.7%,从10.24百万元降至9.24百万元[189] - 财务费用激增587.4%,从0.33百万元增至2.26百万元[189] - 资产减值损失激增310.7%,从2.10百万元增至8.64百万元[190] - 资产减值损失8,641,704.30元,占利润总额-17.40%[89] - 研发投入924.20万元,主要用于直线导轨副精度稳定性和智能数控装备技术升级[79] 各业务线表现 - 智能数控装备与滚动功能部件业务收入占比达16.62%(2022年不足5%)[73] - 金属切削工具业务收入25,865.50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73] - 模切工具业务收入13,487.01万元,同比下降1.68%[73] - 锯切工具业务收入12,378.49万元,同比增长1.85%[73] - 轻型模切工具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97%[73] - 硬质合金双金属带锯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25%[73] - 智能数控装备业务销售收入1,066.39万元,同比减少41.01%[74] - 滚动功能部件业务营业收入4,087.48万元,同比增长208.89%[76] - 直线导轨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3.39%,滑块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6.80%[76] - 直线导轨副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8.27%,业务占比从4.28%提升至11.88%[76] - 滚动功能部件业务毛利率3.28%,同比增长208.89%但毛利率下降2.28%[87] - 公司重型模切工具连续多年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首位[55] - 双金属带锯条产销量位列国内第一梯队,齿部硬度达67HRC至69HRC,背材硬度达45HRC至50HRC[56] - 公司产品涵盖智能数控装备、滚动功能部件及上游高强韧轻量化金属材料,形成纵横交错的产品架构[64]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营业收入4,761.45万元,同比增长20.62%[78] - 硬质合金双金属带锯条境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1.23%[78] - 境外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21年7.14%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4.90%[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拟以156,007,8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3] - 公司拟以总股本156,007,8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2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分红18,720,936元[125]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122] - 可分配利润为430,940,657.58元[122] - 报告期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分配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25]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0元(含税)[163] - 公司于2025年4月18日董事会通过《市值管理制度》[118]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19]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11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无变动[121]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林正华为实际控制人[172]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2024年全球切削刀具市场规模达265.3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394.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9%[24] - 2023年中国金属切削工具市场规模达492亿元,预计2030年达631亿元[24] - 2022年国产金属切削工具数量份额72.84%,价值份额仅35%[26] - 2023年中国机床产值253亿欧元占全球31%,消费额237亿欧元占全球29%[29] - 中国机床数控化率约40%,显著低于日美等国70%以上水平[31] - 高端滚动功能部件国产化率仅5%,进口依赖度高[34] - 74.30%的调查用户刀具费用占生产成本比例在4%以下[40] - 金属切削工具因磨损需定期更换形成刚性需求[40] - 数控机床是滚动功能部件最主要的用户[44] - 滚动功能部件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且比例不断提升[44] - 高性能金属切削工具通过提升加工效率与质量增强客户粘性与复购率[42] - 国内多数企业以单一工具生产为主缺乏向整机及解决方案延伸的能力[37] - 行业涉及材料学、热处理、力学、电子信息等多学科领域研发壁垒高[38]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98项[60] - 期末在研项目22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7.5%[79] - 公司重型模切工具自动化生产线可同时加热12条型材,突破单根2米长度限制,可制备千米以上无焊盘带[63] - 公司形成模切工具和锯切工具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一体化自动生产与控制[63] - 公司2019年重型模切工具关键技术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55] - 公司2020年“可弯曲、高强韧刀模钢制造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55] - 公司提出并主要起草的《模切刀》行业标准(JB/T 14364-2022)于2022年10月1日实施[55] - 公司参与起草的《中碳合金工具钢热轧钢带》团体标准(T/CISA29-2022)于2023年1月1日实施[55] - 公司2024年3月承担的福建省STS计划配套项目《高强韧薄型刀模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通过验收[55] - 公司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圆柱形铣刀》(GB/T 1115-2022)于2023年2月1日实施[56] - 2023年6月公司高性能硬质合金带锯条项目被列入福建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56] - 2024年5月公司高性能双金属带锯条产品被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6] 投资与并购活动 - 公司于2025年5月并购德国SMS Maschinenbau GmbH以突破丝杠制造依赖进口高精度数控螺纹磨床的难题[46] - 2025年5月公司完成对德国SMS Maschinenbau GmbH的战略并购,实现螺纹磨床全产品线布局[57] - 公司完成对德国磨床企业SMS Maschinenbau GmbH的战略并购,以提升工业母机技术水平和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化能力[157] - 公司承接SMS Maschinenbau GmbH的有形资产和知识产权,除不动产外已完成资产交割[158] - 收购SMS GmbH业务资产组产生负商誉收益333,445.81元[21] - 报告期投资额187,258,101.2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90%[9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96.57百万元,同比恶化139.4%[195]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59.26百万元,同比增加75.0%[197]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0.884亿元,较期初0.191亿元大幅增长362.6%[185] - 公司通过收购莆田市锦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调整太阳能屋顶项目实施方式[100] 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达95.53%,尚未使用金额3,809.21万元[9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的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余额为3809.21万元人民币[100] - 公司使用4201.68万元人民币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00] - 公司使用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00] - 公司提前归还2800万元人民币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100] - 锯切工具生产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1,018.31万元,投资进度达105.09%[99] - 智能数控装备生产项目累计投入资金7,575.22万元,投资进度达101.00%[99] - 智能化升级改扩建生产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400.85万元,投资进度为45.30%[99] - 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820.68万元,投资进度达94.02%[9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资金8,175.47万元,投资进度为100.27%[99] - 锯切工具生产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656.84万元,累计实现效益6,025.88万元[99] - 智能数控装备生产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3.46万元,累计实现效益-123.3万元[99] - 智能化升级改扩建生产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309.1万元,累计实现效益667.37万元[99] - 研发中心升级项目本报告期及累计实现效益均为0万元[99] -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合计累计投入资金41,990.53万元,累计实现效益6,569.95万元[99] - 公司调整模切工具生产项目预计完工时间至2024年12月31日[100] - 公司调整模切工具生产项目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至2026年6月30日[101] - 公司调整研发中心升级项目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至2025年6月30日后又调整至2026年6月30日[101] 财务风险与挑战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27.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67%[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4.27百万元,同比恶化21.7%[194] - 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增长83.4%至183,338,290.70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39个百分点[9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833亿元,较期初0.999亿元大幅增长83.4%[179] - 短期借款增长283.2%至143,688,266.99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6.20个百分点[9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437亿元,较期初0.375亿元大幅增长283.2%[180] - 长期借款增长66.3%至94,251,125.50元,主要因并购贷款增加[90]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0.943亿元,较期初0.567亿元增长66.3%[181]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4.367亿元,较期初3.015亿元增长44.9%[181] - 主要原材料采购成本占生产成本比例较高[111] - 存货规模较大且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113] - 存货期末余额为3.976亿元,较期初3.751亿元增长6.0%[179] - 部分产品及原料以欧元美元等外币结算存在汇兑风险[114] - 外币结算收入持续增加可能影响经营业绩[114] - 投资项目存在新增产能与经济效益不及预期的风险[115] - 投资并购存在商誉减值风险[116] - 原材料供应商较为集中[111] - 部分原材料从国外进口[113] - 并购标的与公司在法律合规财税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116] - 存货跌价损失可能增加的风险[11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2,223,196股占公司股本总额1.43%[127] - 员工持股计划报告期内通过二级市场累计成交200,000股[127]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2,223,196股,占总股本1.43%,报告期内增持313,105股[167] - 公司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使总股本从120,006,000股增加至156,007,800股(每10股转增3股)[161][163] - 股本从年初的120,006,000.00元增加至期末的156,007,800.00元,增长30.00%[198][200] - 资本公积从年初的594,359,212.56元减少至期末的558,357,412.56元,下降6.06%[198][200]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36,001,800.00元[198] - 有限售条件股份比例从52.91%变为51.41%,无限售条件股份比例从47.09%增至48.59%[161] - 股东沈群宾持有的股份于2025年5月5日完成解锁[162] - 股东沈群宾完全解除限售1,800,000股,期末无限售流通股2,340,000股[165][167] - 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正华持股103,428,000股,占总股本66.30%,其中限售股77,571,000股[167] - 董事兼副总经理林正雄持股3,510,000股,占总股本2.25%,其中限售股2,632,500股[167] - 林正华报告期内持股增加23,868,000股,林正雄增加810,000股[167] - 期末限售股总数80,203,500股,较期初增加16,708,500股[165] - 外资机构BARCLAYS BANK PLC持股645,107股,占总股本0.41%,增持474,020股[167] - 鹏华碳中和基金新进持股1,168,066股,占总股本0.75%[167]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13,855户,无优先股及特别表决权股东[167] 其他重要事项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为100,242.63元[20] - 政府补助收益为996,935.20元[20] - 理财产品收益为690,566.55元[20] - 其他收益4,510,135.35元,占利润总额9.08%[89] - 投资收益为460,495.28元,占利润总额0.93%[8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及出售金额均为90,000,000.00元[91] - 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总计9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募集资金3000万元自有资金6000万元[104] - 公司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为0万元人民币且无逾期未收回金额[104] - 货币资金132,508,761.83元,其中8,354,550.00元受限作为承兑汇票保证金[90][9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325亿元,较期初1.155亿元增长14.7%[179] - 总资产为16.4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1.01%[16]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6.452亿元,较期初14.820亿元增长11.0%[18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0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37%[1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2.078亿元,较期初11.798亿元增长2.4%[182]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的407,541,672.92元增长至期末的428,297,200.31元,增加5.09%[198][20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4.309亿元,较期初4.098亿元增长5.2%[186] - 盈余公积从年初的57,880,232.33元增加至期末的62,233,174.33元,增长7.52%[198][200] - 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增加2,897,336.70元[198]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1,180,555,347.14元增长至期末的1,208,562,808.23元,增加2.37%[198][20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年初的1,179,787,117.81元增长至期末的1,207,792,923.90元,增加2.38%[198][200] - 综合收益总额为46,008,361.09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46,006,706.09元[198] - 利润分配中向所有者分配18,000,900.00元[19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从0.73元/股稀释为0.56元/股,2025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