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 - 营业收入为1.54亿元,同比增长18.98%[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55.85万元,同比增长81.78%[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股,同比增长72.73%[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5%,同比上升1.09个百分点[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15.25万元,同比增长70.91%[1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54,293,300.05元,同比增长18.98%[41]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558,526.26元,同比增长81.78%[41] - 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152,527.18元,同比增长70.91%[4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98%至1.54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22%至6987.58万元[51]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5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9.0%[16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97%,从129.68亿元增至154.29亿元[163] - 营业利润大幅增长77.48%,从36.14亿元增至64.14亿元[163] - 净利润增长81.82%,从30.01亿元增至54.56亿元[164]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1元增长至0.19元,增幅72.73%[164] - 综合收益总额增长94.48%,从28.73亿元增至55.86亿元[164] - 母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7.25%,从90.15亿元增至114.71亿元[167] - 母公司净利润增长84.78%,从29.89亿元增至55.23亿元[167]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3.018亿人民币[175] - 公司本期利润分配总额为55.233亿人民币[175] - 提取盈余公积金额为55.233亿人民币[175] - 对所有者的分配金额为70.511亿人民币[175]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523.3839万元人民币[182] - 利润分配中提取盈余公积5523.3834万元人民币[18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9,893,399.83元[184]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21%至1288.67万元[51]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56.09%至956.06万元,主要因税前利润增加[5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9.44%至-993.51万元,因利息收入减少及汇兑损失增加[51] - 研发费用增长10.21%,从11.69亿元增至12.89亿元[163] - 财务费用改善49.45%,从-19.65亿元收窄至-9.94亿元[163] - 销售费用下降13.37%,从9.51亿元降至8.24亿元[163]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94.07万元,同比增长78.94%[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78.94%至4494.07万元[5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88.09%,从-6.00亿元收窄至-7146.75万元[5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8.9%至4494万元[16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4%至1.62亿元[16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14.37亿元,同比增长71%[17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4%至6.08亿元[17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2.9%至2376万元[171]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6.7%至7.77亿元[172]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16.6%至7075万元[170]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77.8%至608万元[169]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256%至1.14亿元[170] -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同比改善42.9%[17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49.66万元[20]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为550.01万元[21]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2.07万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45.86万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40.60万元[21] - 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37.49万元[58]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75万元至2000万元[58] 业务线表现 - 电磁屏蔽材料业务收入增长22.65%至1.28亿元,毛利率提升12.77个百分点至58.63%[53]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3C消费电子领域(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新能源车领域(中控系统、雷达、智能座舱)[29] - 公司研发铜箔材料面向锂电、覆铜板、线路板(PCB)等领域[29] - 导电布胶带具备轻薄柔软、高导电性和高屏蔽效能特性,适用于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产品[29] - 屏蔽绝缘复合胶带实现电缆线材内部导通外部绝缘,适用于信号传输线及天线的EMI防治[29] - 导电布泡棉表面阻抗低且抗腐蚀性强,适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及通讯设备的EMI防治[30] - 全方位导电海绵具有XYZ三轴导电性能和高压缩回弹性,适用于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产品的电磁屏蔽[30] - SMT导电泡棉耐高温可焊接且成本低性能高,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的EMI防治[30] - 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收频率高且质轻超薄,适用于通讯设备及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EMI防治[31] - 导热硅胶片具备高导热性(>1.0 W/mK)和高绝缘性,适用于移动通讯设备及医疗器械[33] - 导热硅胶脂满足耐电压绝缘封闭且部分产品符合阻燃UL规范,适用于LED芯片及CPU处理器[33] - 公司载体可剥铜箔产品提供厚度为1.5um、3um、5um的超薄铜箔层[36] - 公司HVLP5高频铜箔具备高频高速低损耗特征,适用于AI服务器等应用场景[37] - 公司HVLP5铜箔业务已完成首个细胞工厂建设,设备正在装机中[134] - 公司HVLP5铜箔已向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多家头部覆铜板厂商送样,验证进展顺利[13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22.9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50%[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0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62%[16]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至53.86%,较上年末减少10.62个百分点[5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49亿元,较期初增加1.33亿元[58] - 应收账款占比微增0.34个百分点至4.08%,余额达9.37亿元[56] - 在建工程增长0.16个百分点至2.53%,余额5.82亿元[56] - 短期借款占比上升0.29个百分点至0.73%,余额1.67亿元[5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2.38亿元,较期初减少16.9%[15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49亿元,较期初增长32.2%[15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374.59万元,较期初增长8.6%[153]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1.02亿元,较期初大幅增长2516.8%[154]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674.26万元,较期初增长65.5%[15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93亿元,较期初减少6.8%[155]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2.70亿元,较期初增长0.6%[159]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1.21亿元,较期初增长5.8%[159] - 母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6.66亿元,较期初增长0.2%[160] - 公司上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2.331亿人民币[177] - 公司上年末未分配利润为32.591亿人民币[177] - 公司上年末盈余公积为6.939亿人民币[177] - 公司上年末其他综合收益为3.458亿人民币[177] - 公司股本为2.835亿元人民币[181] - 资本公积为16.6287亿元人民币[181] - 其他综合收益为-1773.2978万元人民币[181] - 盈余公积为6.6943亿元人民币[181] - 未分配利润为31.9272亿元人民币[18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3.1486亿元人民币[181]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增加资本公积1732.85万元人民币[182]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2667.2261万元人民币[18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减少67,303,770.76元[18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85,050,000.00元[18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5,285,807.68元[18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7,432,978.27元[18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254,863,045.74元[18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资本公积余额为1,661,550,359.31元[186] 投资和筹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2.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59%[60] - 投资收益312.52万元占利润总额4.87%,来自可转让定期存单收益[55]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2.24亿元,总体使用比例15.23%[65]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5.59亿元,现金管理金额7.66亿元[66] - 富扬电子电磁屏蔽材料生产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3,019.15万元,本报告期投入4,347.1万元,累计投入4,368.05万元,投资进度20.95%[69] - 电磁屏蔽及相关材料扩产项目承诺投资总额8,078.94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351.58万元,累计投入1,351.58万元,投资进度0%[69] - 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总额6,133.77万元,本报告期投入6,133.77万元,累计投入1,951.78万元,投资进度31.82%[69] - 泰国电磁屏蔽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承诺投资总额8,0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3,494.92万元,累计投入3,530.9万元,投资进度44.14%[69]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承诺投资总额37,231.86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9,832.45万元,累计投入11,202.31万元,投资进度36.37%[69] - 复合铜箔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超募资金投资总额80,0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712.98万元,累计投入9,266.36万元,投资进度11.58%[69] - 股份回购项目超募资金投资总额2,6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73.28万元,累计投入1,946.58万元,投资进度74.87%[69] - 未确定用途超募资金总额109,946.15万元,本报告期投入27,346.15万元,累计投入27,346.15万元[69] - 所有投资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实现效益均为0万元[69] - 多个项目投资进度未达预期,其中扩产项目投资进度为0%[69] - 超募资金总额为109,946.15万元[70] - 使用超募资金80,000万元建设复合铜箔生产基地[70] - 使用超募资金不超过2,600万元回购股份[70] - 复合铜箔项目实际支付超募资金9,266.35万元[70] - 股份回购实际使用超募资金1,946.58万元[70] - 超募资金现金管理余额57,914万元[70] - 46,778.21万元超募资金以协定存款方式存放[70] - 使用已终止项目剩余募集资金8,000万元投资泰国生产基地[70] - 使用募集资金48,803.68万元支付部分股权收购款[70] - 研发中心项目延期至2026年4月30日[7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人民币2,177.94万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人民币144.34万元,合计人民币2,322.28万元[71] - 公司使用不超过60,000万元人民币闲置自有资金和不超过150,000万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余额为76,557.30万元,并将51,173.68万元募集资金以协定存款方式存放[71]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总计161,132万元,未到期余额161,132万元,其中募集资金委托理财144,832万元(银行理财126,832万元+券商理财18,000万元)[74][75] - 公司自有资金委托理财发生额16,300万元(银行理财15,000万元+其他类1,300万元),未到期余额16,300万元[74][75] - 公司所有者投入普通股金额为17.3285亿人民币[175]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26.672亿人民币[175] - 公司2022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7,087.50万股,发行价每股22.50元[188] - 公司发行后注册资本增至28,350.00万元[188] - 公司2020年12月注册资本由19,573.0855万元增至21,262.50万元[1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主营业务受3C消费电子行业结构性复苏与AI技术创新驱动[41] - 公司通过战略并购德佑新材及威斯双联深化材料自研领域布局[41]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与需求预测相结合的生产模式[39] -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与需求预测相结合的采购模式[38] - 公司采取直销模式销售产品,对大客户需先试制样品并通过验证[40] - 公司通过并购整合海外客户资源,在昆山、淮安、重庆、越南设有4个生产基地[49] - 公司拥有垂直产业链体系,具备材料前体到模切产品的完整生产能力[47] - 公司积极通过收购实现外延式扩张,存在因协同效应不及预期而计提商誉减值的风险[87] - 公司在2025年3月18日至6月9日期间密集接待了多批次机构调研[88][89]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90]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90]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90]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海外业务扩张可能导致汇兑损失[79] - 消费电子及新能源车行业需求下滑,市场竞争加剧[81] - 公司终止部分首发募投项目,正寻找新项目但面临实施风险[82] - 公司越南生产基地已投产,泰国生产基地在建,存在全球产业转移风险[83] - 公司HVLP铜箔产品处于验证阶段,尚未形成收入,存在新产品拓展不确定性[8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总股本为283,500,000股,其中限售股201,422,953股占比71.05%,无限售流通股82,077,047股占比28.95%[138][139] - 外资持股195,722,953股,占总股本比例69.04%,全部为境外法人持股[138] - 境内法人持股5,7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2.01%[138] - 公司完成股份回购1,452,993股,占总股本0.51%,回购总金额19,465,828.27元[139] - 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15.39元/股,最低成交价11.95元/股[139] - 用于维护公司价值的回购部分完成592,393股,占比0.21%,金额8,010,494.27元[139] - 回购资金总额区间为1,300万元至2,6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21.47元/股[139] - 股份变动对基本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财务指标产生实质性影响[141] - 公司尚未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已回购的股份[140] - 国有持股和国有法人持股比例均为0%[13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0,233,000股[142] - 控股股东隆扬国际持股195,722,953股,占总股本69.04%[142] - 员工持股平台昆山群展持股5,700,000股,占总股本2.01%[142] - 公司回购专户持有1,452,993股,占总股本0.51%[143] - 实际控制人傅青炫、张东琴间接持有隆扬国际71.54%股权[143] - 前10名无限售股东中张超持股1,443,200股,占比0.51%[143] - 华夏核心成长基金持有383,700股流通股[143]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优先股[147] - 员工持股平台群展咨询由公司实际控制人傅青炫、张东琴合计持有45.75%合伙份额[98] - 员工持股平台群展咨询锁定期为自股份完成工商登记日(2020年12月18日)起36个月及上市日起36个月[99] - 群展咨询锁定期届满后2年内将审慎减持股份[100] - 若违反减持承诺,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并在5日内支付至公司指定账户[102] 利润
隆扬电子(30138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