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建材(03323) - 2025 - 中期财报
中国建材中国建材(HK:03323)2025-08-28 21:0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832.8亿元[11] - 公司收入83,279,90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2%[20] - 公司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834.706亿元微降至2025年上半年832.799亿元,降幅0.2%[43][44] - 公司收入轻微下降至83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2%[131] - 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3.6亿元[11] - 公司税后盈利3,964,811千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亏损292,353千元实现扭亏[20] - 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20.176亿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盈利13.602亿元[43] - 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由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0.176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3.602亿元,净利润率从-2.4%升至1.6%[54] - 期内溢利大幅改善至39.6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2.92亿元人民币[13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172元人民币,去年同期每股亏损0.239元人民币[131] - 公司期内亏损为20.176亿元人民币[138] - 期内净利润为13.60亿元人民币[140] - 期内净利润39.65亿人民币,联营公司贡献利润6.80亿[17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3.6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20.18亿元)[19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702.171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673亿元,降幅4.2%[45] - 公司管理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99.137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89.34亿元,降幅9.9%[48] - 水泥熟料成本同比下降7.4%[31] - 石膏板单位成本同比下降6.2%[33] - 风电叶片单位成本同比下降10.7%[36] - 基础建材分部销售成本从人民币371.861亿元降至人民币312.195亿元,降幅16.0%[56] - 员工成本103.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2024年同期:105.85亿元)[184] - 折旧及摊销总额79.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2024年同期:76.07亿元)[184] 各业务线表现 - 基础建材分部收入同比下降8.8%至人民币371.91亿元[11] - 新材料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3.6%至人民币267.56亿元[11] - 新材料分部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同比增长43.2%至人民币19.75亿元[11] - 工程技术服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6%至人民币213.06亿元[11] - 工程技术服务分部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同比下降1.7%至人民币6.99亿元[11] - 水泥熟料合计销量97,779千吨,同比下降14.1%[23] - 玻璃纤维平均售价4,547元/吨,同比增长12.3%[24] - 风电叶片销量15,260兆瓦,同比增长102.9%[24] - 锂电池隔膜销量1,299.7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6%[24] - 玻纤业务毛利率同比提高11.1个百分点[33] - 基础建材分部收入从人民币407.806亿元降至人民币371.906亿元,降幅8.8%[55] - 基础建材分部毛利从人民币35.945亿元增至人民币59.711亿元,增幅66.1%,毛利率从8.8%升至16.1%[57] - 新材料分部收入从人民币235.485亿元增至人民币267.563亿元,增幅13.6%[60] - 新材料分部毛利从人民币55.871亿元增至人民币62.343亿元,增幅11.6%,毛利率从23.7%降至23.3%[62] - 工程技术服务分部收入从人民币205.733亿元增至人民币213.059亿元,增幅3.6%[64] - 工程技术服务分部毛利从人民币38.349亿元降至人民币34.119亿元,降幅11.0%,毛利率从18.6%降至16.0%[66] - 公司总收入832.80亿人民币,其中水泥分部收入267.15亿占比32.1%[171] - 新材料分部收入266.83亿人民币,其中按时点确认收入262.62亿[171] - 新材料分部收入233.74亿元,同比增长显著(2024年同期未披露分部数据)[175] - 混凝土分部经调整EBITDA为3.23亿元,仅占集团总额的2.2%[175]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人民币23.82亿元[11]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40.52亿元[11] - 公司资本开支总额为140.5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75] - 基础建材分部资本开支为64.104亿元人民币,占总开支45.6%[75] - 新材料分部资本开支为43.1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3%[75] - 股份回购支出32.12亿元人民币,占资本开支总额22.9%[75]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23.8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0.5%[78]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36.16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7.9%[79] - 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38.03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6.3%[80]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3.82亿元人民币[141]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6.16亿元人民币[141]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38.03亿元人民币[141]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48.46亿元人民币[141] - 购买无形资产支出15.36亿元人民币[141] - 已付股东股息11.997亿元人民币[140][141] - 已回购及注销股份32.04亿元人民币[140][141] - 发行永久资本工具扣除费用后净额58.83亿元人民币[140][141] - 资本承担为人民币513.66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396.08百万元减少63.2%[154] 债务和融资 - 净债务比率为93.1%[11] - 公司资产债务比例40.7%,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21] - 净债务比率93.1%,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21] - 公司未动用银行信贷和债券额度合计约人民币3,831.90亿元[68] - 公司资产债务比率从2024年末的38.8%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40.7%[70] - 总借款规模为2056.8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期借款1025.3亿元人民币[135] - 未使用银行融资及未发行债券额度为人民币383,190.00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393,067.55百万元减少2.5%[154] - 净融资成本为22.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2024年同期:24.42亿元)[182] - 银行借款利息支出18.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2024年同期:20.38亿元)[182] - 债券及其他借款利息支出8.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2024年同期:8.92亿元)[182] 资产和投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262.9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1.7%[134] - 净资产为1927.7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0.9%[135] - 存货增加至215.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7.2%[13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增至952.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8.8%[134] - 联营公司权益投资增至344.5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1%[134] - 公司综合资产总额为5057.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4940.07亿元增长2.4%[174][177] - 水泥分部资产占比最高达2320.98亿元,占综合资产总额45.9%[174]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2052.1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0.5%(期初:2042.39亿元)[191] - 抵押借款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为27.03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7.56亿元)[192] - 使用权资产总额从人民币270.47亿元减少至263.79亿元,下降2.5%[194] - 租赁土地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15.46亿元,与期初基本持平[194] - 确认新增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约人民币2.5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3.9%[194] - 商誉余额从人民币343.77亿元增至351.34亿元,增长2.2%[196] - 因收购附属公司新增商誉人民币7.41亿元[196] - 对联营公司中国巨石追加投资人民币9.9亿元,持股比例从26.99%提升至29.22%[198] - 联营公司投资成本中包含商誉约人民币23.68亿元,较期初增长9.2%[199] - 上市联营公司投资公允价值从人民币164.40亿元降至162.32亿元,下降1.3%[198] - 按金总额从人民币25.77亿元减少至21.50亿元,下降16.6%[200] - 抵押租赁土地账面价值从人民币9040万元降至8511万元,为借款提供担保[195] 关联交易和股权投资 - 公司接受母公司集团矿石开支为人民币5.89百万元,占销售成本0.01%[93] - 公司向母公司集团提供产品和服务收益为人民币864.95百万元,占总收入1.04%[93] - 公司接受母公司集团产品和服务开支为人民币3,842.77百万元,占销售成本5.71%[93] - 公司接受母公司集团设备开支为人民币150.21百万元,占销售成本0.22%[93] - 公司向母公司集团提供工程服务收益为人民币24.59百万元,占总收入0.03%[93] - 公司接受母公司集团工程服务开支为人民币2,733.86百万元,占销售成本4.06%[93] - 公司存放于财务公司最高存款结余约人民币19,389.91百万元[93] - 中材科技对中建材航空增资人民币20,000万元,总增资额50,000万元[95] - 增资后中建材航空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05,000万元增至155,000万元[95] - 公司持有中建材航空股权比例维持40%不变[95] 股东结构和股份变动 - 母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797,269,981股,占总股本50.01%[19] - 公司总股本为7,593,021,358股,其中内资股占比51.06%(3,876,624,162股),H股占比48.94%(3,716,397,196股)[109] - 公司以总代价3,392,249,695港元回购841,749,304股H股,每股价格4.03港元[111] - 公司于2025年3月12日完成H股回购要约并注销回购的841,749,304股H股[1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发行股本为7,593,021,358股包括内资股3,876,624,162股和H股3,716,397,196股[120][124] - 母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内资股3,613,305,981股占总股本47.59%[121][124] - 母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H股183,964,000股占H股总数4.95%[121] - 北新集团持有内资股1,485,566,956股占总股本19.56%[121] - 中材母公司持有内资股1,270,254,437股占总股本16.73%[121] - 泰山财金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内资股263,318,181股占总股本3.47%[121] - 中联投资持有内资股227,719,530股占总股本3.00%并持有H股168,628,000股占H股总数4.54%[121] - 公司于2006-2010年间通过三次配售累计发行约6.9亿股H股(1.5亿股+3亿股+2.4亿股)[120] - 董事及监事于2025年6月30日均未持有公司股份或债权证权益[123]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11.838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20.539亿元,增幅73.5%[46]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3.41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6.802亿元,增幅99.5%[50] - 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15,338,88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8%[20] - 公司建成5条低介电、低膨胀特种纤维生产线[33] - 泰国年产4000万平方米石膏板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33] - 巴西基地4条风电叶片产线全部投产[36] - 锂电池隔膜5μm超薄基膜实现规模化量产[36] - 连云港3万吨碳纤维项目有序建设[36] - 氢能源储氢气瓶市场占有率和车型公告数保持行业第一[36] - 公司水泥超低排放生产线占比达36.59%,较2024年底提升14.49个百分点[41] - 公司水泥替代燃料生产线占比达45%,较2024年底提升12个百分点[41] - 公司水泥燃料替代率达5.88%,较2024年底提升1.97个百分点[41] - 公司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04%,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4.18%[41] - 已付股息总额为19.31562亿元人民币[138] - 向非控制性权益宣派股息23.441亿元人民币[138] - 汇兑差额导致亏损5695.2万元人民币[138] - 发行永久资本工具净额9.9834亿元人民币[138] - 赎回永久资本工具9.9694亿元人民币[138] - 支付永久资本工具利息2.523亿元人民币[138] - 非控制性权益注资1.12905亿元人民币[138] - 收购附属公司使非控制性权益增加7.42214亿元人民币[138] - 公司权益总额从1935.14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897.615亿元人民币[13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2.95亿元人民币[141] - 公司净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8,305.98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37,423.87百万元增长29.1%[154]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8,305,216千元,其中第三层级资产占比67.0%(人民币5,566,997千元)[156]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066千元,全部属于第二层级[156] - 第一层级金融资产为人民币2,737,549千元,较2024年末减少1.2%(人民币2,769,793千元)[156][158]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较2024年末减少46.7%(人民币10,450,900千元降至人民币5,566,997千元)[156][158] - 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为人民币670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448千元减少53.7%[156][158] - 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为人民币2,066千元,极2024年末的人民币4,689千元减少55.9%[156][15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8,261,577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3,177,724千元减少37.3%[156][158] - 嵌入式结构性存款公允价值从71.4亿人民币下降至22.56亿人民币,降幅达68.4%[163] - 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敏感性为±5%变动将导致税前利润波动约5280万人民币[164] - 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增加13.55万人民币,总价值从104.08亿降至55.24亿人民币[165] - 经调整EBITDA利润145.12亿人民币,水泥分部贡献61.15亿占比42.1%[171] - 折旧与摊销总额79.01亿人民币,水泥分部占比67.3%达53.17亿[171] - 融资成本净额23.67亿人民币,水泥分部承担15.01亿占比63.4%[171] - 税前利润51.25亿人民币,所得税开支11.61亿,有效税率22.6%[171] - 经调整EBITDA为143.86亿元,较去年同期103.14亿元增长39.5%[178] - 融资成本净额22.86亿元,较去年同期24.42亿元下降6.4%[178] - 政府补助收入6.36亿元,较去年同期8.22亿元下降22.6%[180] - 增值税退税收入3.59亿元,较去年同期2.55亿元增长40.8%[180] - 联营公司权益贡献利润6.80亿元,较去年同期3.41亿元增长99.4%[178] - 分部间销售抵消108.39亿元,主要涉及工程技术服务和其他分部内部交易[175] - 所得税开支1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4%(2024年同期:6.20亿元)[185] - 宣派股息11.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9%(2024年同期:19.32亿元)[187]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嘉宝莉收购标的2024年实际净利润3.3566亿元人民币,未达4.13亿元承诺目标[89] - 公司因业绩未达标从收购款中扣除7733.69万元人民币业绩补偿[89]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88] - 审核委员会已审议2025年度核数师聘任及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10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已审议2024年高管人员绩效和薪酬议案[103] - 环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