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3%[22] - 营业收入54804.31万元,同比增长12.43%[5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2.4%至5.48亿元,其中营业收入为5.48亿元[1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7.1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53%[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4.8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1.33%[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70元/股,同比下降46.35%[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9%,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22] - 净利润同比下降46.5%至1147.16万元,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1170元[174][175] - 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455.3%至3978.46万元,显著优于合并净利润表现[178]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110.5万元[18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9,784,619.96元[19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164,751.06元[1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43175.02万元,同比增长19.41%[59]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上升20.1%至5.55亿元,主要受营业成本增长19.4%至4.32亿元驱动[174] - 研发投入6866.73万元,同比增长28.35%[59]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28.4%至6866.7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升至12.5%[174] - 财务费用改善至-183.52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至364.36万元[174]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136.01万元,相比去年同期-327.21万元明显改善[174] 各业务线表现 - 锂离子电池业务收入53420.94万元,占总收入97.48%,毛利率20.48%[61][63] - 产能利用率62.56%,锂离子电池产量7072.16万只[64]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类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199] 各地区表现 - 境外销售收入18669.43万元,占营业收入34.07%,同比增长19.71%[6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60.3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4%[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460.38万元,同比增长14.54%[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4.5%,从4767.4万元增至5460.4万元[1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367.17万元,同比减少196.90%[5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从-1.19亿元扩大至-3.54亿元,主要由于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从3亿元增至8.675亿元[18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从371.3万元增至5740.6万元,主要因借款增加和债务偿还减少[18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7.8%,从4.91亿元降至4.53亿元[180]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93.4%,从1.07亿元降至705.1万元[182]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明显,从-639.7万元扩大至-2.44亿元[182]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从-1.53亿元改善至174.7万元[182]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23.8%,从4.28亿元降至3.26亿元[18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25.8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32%[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13%[22] - 货币资金45301.8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下降14.23个百分点[69] - 在建工程33889.0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上升4.01个百分点[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为241,319,232.88元,期初数为221,438,592.80元[71]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53亿元,较期初8.32亿元下降45.5%[16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41亿元,期初无此项[16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99亿元,较期初3.41亿元下降12.3%[167] - 存货期末余额2.93亿元,较期初2.27亿元增长28.9%[167]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的2,617,615,579.02元下降至期末的2,582,978,970.06元,减少1.3%[168][169] - 货币资金从期初的698,365,362.38元大幅下降至期末的326,311,552.66元,减少53.3%[17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41,319,232.88元,期初无此项[172] - 在建工程从期初的238,550,866.84元增长至期末的338,889,992.86元,增幅42.1%[168] - 短期借款从期初的446,000,000.00元下降至期末的419,000,000.00元,减少6.1%[168] - 合同负债从期初的7,175,041.88元增长至期末的19,792,830.36元,增幅175.9%[168] - 应付账款从期初的279,009,322.09元增长至期末的303,523,536.21元,增幅8.8%[168]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期初的35,425,105.56元增长至期末的49,162,114.99元,增幅38.8%[168]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期初的75,000,000.00元大幅增长至期末的189,000,000.00元,增幅152.0%[173] - 母公司应付票据从期初的371,000,000.00元下降至期末的210,000,000.00元,减少43.4%[173] - 受限资产中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8,427,524.50元,原因为未终止确认的已背书未到期票据[7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67,124,263.68元[18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5,875,736.71元[185] - 公司2024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46,899,202.03元[18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43,803,575.52元[19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574,656,343.89元,较上年同期1,528,456,927.59元增长3.0%[194][19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为230,525,015.06元,较上年同期174,576,013.51元增长32.0%[194][19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资本公积为1,239,946,813.76元,较上年同期1,262,890,101.55元下降1.8%[194][195] 投资和理财活动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收益为237.69万元人民币[2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319,232.88元[71][78] - 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为867,50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为627,500,000.00元[71][72][7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累计投资收益为2,011,373.15元[78] - 其他收益激增137.8%至1338.31万元,投资收益增长37.1%至237.69万元[174] - 公司使用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进行现金管理购买理财产品[84][86][89] - 委托理财总额为2.4亿元,其中募集资金理财2亿元,自有资金理财4,000万元[89] - 公司以自有或自筹资金38,250.00万元收购宁波启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14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96,702.20万元,本期已使用1,743.30万元,累计使用29,654.55万元,使用比例30.67%[81]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67,047.65万元,其中2亿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用于购买理财产品[81] - 超募资金金额为47,894.41万元[81]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96,702.20万元[84] - 超募资金总额为47,894.41万元[84] - 公司使用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尚未归还[84][86] - 公司使用1.43亿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6]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及未使用资金存放于专用账户[86] 研发和技术实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30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39项[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230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39项[47] - 公司研发分为基础研发和应用研发两种类型,基础研发由全资子公司紫建新能源承担[44] - 公司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叠片工艺硬壳扣式电池,与瓦尔塔公司共同形成专利优势[47] - 公司具备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能力,能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54] - 公司在涂布、冲切、制袋等多个工序拥有核心工艺技术,满足小批量定制化柔性生产需求[55] - 公司建立了完整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知识产权奖罚制度》《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等[45] - 公司专注新兴消费类锂电池领域,在蓝牙耳机等智能化电子产品市场具备先发优势[51] - 公司获得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础级智能工厂及年产1000万只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基础级智能工厂称号[121] - 重庆维都利获得锂电池生产基础级智能工厂及方形&扣式锂电池生产基础级智能工厂称号[121] - 公司6名技术骨干荣获企业技术创新奖[121] 生产和运营模式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管理模式,通过MES追溯系统和QMS品质管理系统实现生产环节实时监控[41][42]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通过行业展会、互联网平台等多渠道自主开发客户[43] 客户和市场地位 - 公司产品已进入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B&O、森海塞尔、Jabra、缤特力、索尼、LG、松下、先锋、铁三角、Marshall、3M、Anker、谷歌、Jlab、漫步者、JVC、一加、1more和影石等国际品牌供应体系[53] 重大项目和投资进展 - 万州大容量新兴消费类产品电芯及PACK项目本报告期投入26,261,219.09元,累计投入154,400,236.67元,项目进度达98.87%[76] - 紫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本报告期投入468.99万元,累计投入4,080.23万元,投资进度58.11%[82] - 万州叠片大电池项目投资总额11,532.14万元,截至报告期末投入进度为11.05%[84] - 消费类锂离子电池扩产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因环境因素延期[84] - 万州叠片大电池项目预计2026年10月竣工投产[84] 子公司表现 - 重庆维都利子公司总资产170,867.91万元,净资产15,067.19万元,营业收入23,918.26万元,营业利润-4,660.44万元,净利润-3,372.07万元[93] - 云为新能源子公司总资产46,664.37万元,净资产1,964.96万元,营业收入6,420.87万元,营业利润333.37万元,净利润364.27万元[94] - 重庆维都利子公司净利润亏损3,372.07万元,营业利润亏损4,660.44万元[93] - 云为新能源子公司净利润盈利364.27万元,营业利润盈利333.37万元[94] 原材料和供应链 - 公司主要原材料钴酸锂、三元等正极涂膜材料受碳酸锂价格波动影响[98]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168人[107]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调整为167人,授予总量调整为84.71万股,授予价格为31.80元/股[110]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权益21.24万股因未在12个月内授予而作废失效[111] -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人数调整为116人,授予总量调整为74.45万股,授予价格为31.60元/股[115] - 2023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总量由84.96万股调整为84.71万股,减少0.25万股[110] - 2025年激励计划授予总量由74.60万股调整为74.45万股,减少0.15万股[115] - 2023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日为2023年3月27日[110] - 2025年激励计划授予日为2025年3月31日[115] - 公司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5,079,585.21元[19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2,274,623.10元[195][197] 利润分配和股本变动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6] - 公司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4股,合计转增28,022,873股[147][148] - 转增后公司总股本由70,803,184股增至98,826,057股[147] - 公司对所有者分配利润14,011,436.80元[185][19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分配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31,025,856.24元[19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减少22,943,287.79元[19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股本增加28,022,873.00元[19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股本为98,826,057元,较上年同期70,803,184元增长39.6%[194][195] - 公司2025年5月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总股本增至98,826,057股[198] - 公司2022年6月首次公开发行1,770.08万股,注册资本增至70,803,184元[19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由34,453,154股增至48,234,415股,占比由48.66%变为48.81%[147] - 无限售条件股份由36,350,030股增至50,591,642股,占比由51.34%变为51.19%[147] - 境内法人持股由9,015,317股增至12,621,443股,占比由12.73%变为12.77%[147] - 境内自然人持股由25,437,837股增至35,612,972股,占比由35.93%变为36.04%[147] - 朱传钦限售股由21,014,650股增至29,420,510股,拟解除限售日期为2026年8月8日[151] - 维都利投资限售股由4,462,700股增至6,247,780股,拟解除限售日期为2026年8月8日[15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5,813户[155] - 实际控制人朱传钦持股比例为29.77%,持股数量29,420,510股[155]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股746,000股,占总股本0.75%[157] - 股东朱金花质押股份3,920,000股,占其持股比例96.9%[155] - 员工持股平台维都利投资持股比例为6.32%,持股数量6,247,780股[155] - 金鹰科技创新基金持股比例为1.35%,持股数量1,330,160股[155] 公司治理和人员变动 - 公司非职工代表监事陈远松于2025年4月21日被选举[105] - 公司非职工代表监事张溯斌因工作调动于2025年4月21日离任[105] - 公司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于2025年4月18日举行网上投资者交流活动[101][102] 政府补助和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338.31万元人民币[26] 行业和市场趋势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TWS耳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8%达7800万台[3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蓝牙耳机市场出货量约5998万台同比增长7.5%[3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真无线耳机出货量3831万台同比增长8.0%[3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3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出货量83.1万台同比增长219.5%[3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R/VR设备出货量65.6万台同比增长18.1%[32]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33]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腕
紫建电子(301121)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