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6.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6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1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04%[20] - 基本每股收益0.3972元/股,同比增长309.91%[20] - 稀释每股收益0.3972元/股,同比增长309.91%[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70%,同比上升4.21个百分点[20] - 公司合并营业收入361,283.45万元,同比增长59.60%[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28.46万元,同比增长293.13%[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8,206.56万元,同比增长219.04%[34] - 公司营业收入为36.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60%,主要因销量增加[4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36.13亿元,同比增长59.6%[17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66亿元,同比增长197.9%[17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293.1%[17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972元,同比增长309.9%[17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成本为2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28%,主要因销量增加[42] - 研发投入为1.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68%,主要因研发直接投入增加[42] - 研发费用为1.47亿元,同比增长66.7%[1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锂电负极板块营业收入344,624.34万元,同比增长65.79%[35] - 负极材料出货量15.70万吨,同比增长70.47%[35] - 磁电装备板块营业收入16,659.11万元,同比下降9.95%[36] - 石墨类负极材料营业收入为33.48亿元人民币,毛利率20.8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86%[43][44] - 锂电材料业务营业收入为34.4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19.3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72%[44]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渗透率达44.3%[28] - 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178.3万辆同比增长23.7%美国销量77.20万辆同比增长2%[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新一代全自动智能型石墨化炉具备电耗成本低和自动化程度高等技术优势[32] - 公司电磁冶金专用设备市占率居国内前列锂电装备积极开拓外部市场[33] - 公司实行以产定购采购模式及按订单生产兼顾库存的生产模式[33]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专利232项(含发明专利118项)[38] - 正在申请专利226项(含发明专利180项)[38] - 电磁冶金专用设备市场占有率超60%[39] - 锂电负极业务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35] - 公司面临汇率风险因外币计价交易形成外币应收账款[94]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来自石油焦和针状焦等焦类原料[96] - 存货风险源于按订单生产和市场预测备货模式[97] - 产能风险因市场竞争加剧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影响业绩[94] - 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可能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95] - 技术迭代和新兴技术路线替代可能影响产品竞争力[95] - 公司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并于2024年12月27日通过董事会审议[99] - 公司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包含五项具体举措[100] - 公司投资建设阿曼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80亿元人民币[142] - 海外投资项目分两部分建设,每部分产能规划为10万吨/年,建设周期各为36个月[142] - 公司对摩洛哥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做延缓建设安排[142] - 公司控股子公司海达新材料“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粉体生产基地项目”因市场变化及行业产能过剩延缓建设,并拟解散清算[145]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8.80%[20] - 总资产127.9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2.9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7.7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16%[20]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净影响为-978.09万元人民币,主要包含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10.02万元及深创投基金利息支出3908.43万元[24][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8.80%,主要因销售回款以票据结算及备货采购支出增加[42] - 公司存货为30.9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4.20%,同比增长5.22%,主要因销量增加导致各环节存货规模增加[50] - 公司短期借款为24.8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9.38%,同比增长5.91%,主要因销量增加导致流动资金需求增长[50] - 公司投资收益为1115.60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比例2.77%,主要来自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及票据贴现利息[48]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1710.74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比例-4.24%,主要因销量增加导致1年以内应收账款增加[42][4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7,109,470.96元,期初数为55,188,529.72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1,920,941.24元[53]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为0.00元,期初数为125,450.86元,其他变动减少125,450.86元[53]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297,844,812.61元,期初数为457,047,223.54元,其他变动减少159,202,410.90元[53] - 报告期投资额为585,608,602.44元,上年同期为380,294,938.80元,同比增长53.99%[5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股票投资期末金额为3,115,028.19元,初始投资成本5,237,121.12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68,985.66元[5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基金投资期末金额为63,994,442.77元,初始投资成本149,500,000.00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289,926.90元[58] - 受限资产总计259,774,563.78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86,143,724.69元(保证金),固定资产受限64,692,227.43元(抵押)[55] - 公司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102,898.64元,信托受益权期末数为94,983.36元,均无变动[53]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16亿元,较期初3.72亿元下降14.9%[16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0.91亿元,较期初25.56亿元增长20.9%[165] - 存货期末余额为30.97亿元,较期初21.52亿元增长43.9%[165]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73.25亿元,较期初58.53亿元增长25.1%[165]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4.81亿元,较期初15.27亿元增长62.5%[166]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9.86亿元,较期初17.16亿元增长15.8%[166]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9.57亿元,较期初6.86亿元增长39.5%[167]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2.82亿元,较期初11.81亿元增长8.5%[167]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余额为7.41亿元,较期初6.47亿元增长14.5%[167] - 资产总计期末为127.98亿元,较期初113.34亿元增长12.9%[166] - 资产总计为47.69亿元,较期初下降0.7%[171] - 短期借款为4.56亿元,较期初下降4.3%[171] - 合同负债为0.88亿元,较期初下降6.9%[171] - 未分配利润为4.85亿元,较期初增长5.0%[172] - 综合收益总额为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1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91亿元人民币,同比恶化4.29倍[18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14.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7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29.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5%[17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41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5.1%[18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3%[18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30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1.9%[18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26.53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182]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145.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182] - 支付给职工现金3.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180] - 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646.99725843亿元[185] - 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272.28460413亿元[185] - 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增加人民币100.89502933亿元[185]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人民币1.28413644亿元[186]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人民币1.31704349亿元[186] - 期末资本公积为人民币685.426671亿元[186] - 期末盈余公积为人民币122.14878301亿元[186]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740.437301亿元[186] - 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4.682912914亿元[186] - 少数股东权益为人民币748.989亿元[1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2,723,634,651.95元[188] - 综合收益总额为260,260,677.78元,同比增长2.6%[188]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金额为49,780,000.00元[188] - 利润分配金额为102,814,000.65元[189]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1,161,711.12元[189]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金额为1,403,812.48元[19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极速快3-中国有限公司为2,931,800,585.58元[190] - 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为4,435,987,200.00极速快3-中国有限公司元[190] - 一般风险准备期末余额为611,850,058.00元[19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897,342,086.40元[190] - 公司股本为685,426,671.00元[192][193] - 资本公积为2,684,077,893.44元[192][193] - 盈余公积为122,148,783.01元[192][193] - 未分配利润为461,520,995.76元[19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53,293,162.极速快3-中国有限公司72元[192]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94,346,024.19元[192] - 本期专项储备减少32,907.05元[192] - 本期未分配利润增加22,989,356.44元[192] - 本期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22,956,449.39元[192]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484,510,352.20元[193] - 公司股本为723,310,765.00元[195] - 资本公积为2,998,197,343.29元[195] - 库存股为131,348,595.45元[195] - 盈余公积为82,717,197.75元[195] - 未分配利润为209,450,729.06元[19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882,759,446.51元[195] - 综合收益总额为175,441,445.14元[195] - 专项储备减少242,101.36元[196] - 公司注册资本为685,426,671.00元[197] 行业和市场数据 -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504.4GWh同比增长37.3%[28] -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94.91GW/222GWh功率/能量同比增长113.57%/124.24%[29]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258GWh同比增长106%中国出货252GWh同比增长109%[29]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6.001亿部同比增长4.4%国内消费数码锂电池出货增速超25%[30] - 全球锂电负极材料产量130.25万吨同比增长34.7%中国产量128.1万吨占比98.35%[3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523,547,215.11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2,358,720元,使用比例99.40%[59][60] - 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218,141.57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82,030.92万元,使用比例83.45%[59][60] - 公司以前年度已使用募集资金519.55百万元,累计收到银行存款利息净额8.68极速快3-中国有限公司百万元[61] - 本报告期实际使用募集资金0.84百万元,收到银行存款利息净额0.05百万元[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11.89百万元(含利息净额8.73百万元)[极速快3-中国有限公司61]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181.42百万元(发行费用24.58百万元)[61] - 另一募投项目以前年度已使用募集资金1,724.91百万元,累计收到利息净额1.69百万元[62] - 本报告期实际使用募集资金95.40百万元,收到利息净额0.05百万元[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募投项目余额362.84百万元(含利息净额1.74百万元),其中359.00百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62] - 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入进度80.17%,累计投入5,776.40百万元[65] - 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入进度76.71%,累计投入6,991.18百万元[65] - 1.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入进度99.05%,累计投入3,572.63百万元[65] - 2022年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47,000万元,实际投资金额为50,755万元,投资进度达107.99%[6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投资金额为54,900万元,达到计划投资金额54,300万元的101.10%[66] - 超募资金实际投资金额为270,496万元,达到计划投资金额234,069万元的115.65%[66] - 2025年上半年负极材料行业因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压力,项目未达到预计效益[66] - 公司于2020年10月增加募投项目实施地点至长沙市湘江新区泉水路与金菊路交汇处亿达中建智慧科技中心[66] - 募集资金总额实际使用金额为270,496万元,投资进度为115.65%[66]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实际投资金额为29,000万元[66] - 超募资金投向实际金额为270,496万元,计划金额为234,069万元[66] - 不存在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或违规占用情形[66] - 2018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因业务发展需求变更实施地点至长沙市湘江新区[66]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合计5358.18万元[67]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合计59826.44万元[67] - 2023年度公司极速快3-中国有限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等额置换自有资金支付的募投项目建设支出金额为145.16万元极速快3-中国有限公司[67] - 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使用不超过2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67] - 子公司贵州中科星城使用不超过29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67] - 湖南中科星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248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并全部归还[67] - 贵州中科星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267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并全部归还[67] - 湖南中科星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4800万元[67] - 贵州中科星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1100万元[67] - 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57763万元,投资进度80.17%[69][70] 子公司和关联公司表现 -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8118.41万元[79] - 贵州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1554.16万元[79] - 贵安新区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22620.20万元[79] -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302740.71万元[79] - 贵州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93610.08万元[79] - 贵安新区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67866.17万元[79] - 贵州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3.
中科电气(300035)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