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天味业(60328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海天味业海天味业(SH:603288)2025-08-28 21:5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52.2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5%[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8.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7%[23] - 利润总额46.5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1%[2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59%[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13.35%[48] - 营业收入为152.2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6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7.6%至152.299亿元,2024年同期为141.559亿元[144]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4.3%至46.59亿元,2024年同期为40.755亿元[144] - 净利润同比增长13.2%至39.218亿元,2024年同期为34.652亿元[14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3%至39.14亿元[146] - 2025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914,005,023.88元[1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9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66] - 销售费用为9.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2%,主要因人工支出增加[66][6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2%至4.114亿元[14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4%至9.72亿元[144] - 财务费用受益于利息收入增长,财务收益达2.111亿元[14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调味品业务收入145.6亿元,同比增长10.45%[48] - 酱油产品收入79.28亿元,占比54.44%,同比增长9.14%[49] - 蚝油产品收入25.02亿元,占比17.18%,同比增长7.74%[49] - 调味酱产品收入16.26亿元,占比11.17%,同比增长12.01%[49] - 线上渠道收入8.42亿元,同比增长38.97%,占比提升至5.78%[49] - 食品制造业毛利率为41.45%,同比增加2.82个百分点[49] - 酱油销量连续多年中国市场第一[32] - 蚝油销量连续多年中国市场第一[32] - 调味酱、醋、料酒产品位居中国市场前列[32] - 公司已成功打造7个年收入10亿级以上大单品系列[92] 各地区表现 - 南部区域收入30.23亿元,同比增长13.76%,占比20.76%[49] - 东部区域收入28.60亿元,同比增长13.59%,占比19.64%[49] - 境外资产为66.71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4.25%[7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0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6%[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6%[6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3.2%至140.08亿元[15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3.6%至15.05亿元[15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至-12.72亿元(2024年同期-21.83亿元)[15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暴涨841.6%至111.46亿元[15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08.8%至176.24亿元[154]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至-1.46亿元(2024年同期-41.42亿元)[153]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3.9%至89.35亿元[153]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9.5%至11.62亿元[151]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21.2%至13.35亿元[151]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29.9%至47.83亿元[154] 资产和负债关键变化 - 货币资金为299.98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64.09%,同比增长35.65%[71] - 存货为17.3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34%,主要因春节备货需求结束[71] - 合同负债为11.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69%,主要因经销商备货打款减少[71] - 应付票据为18.6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77%,主要因增加票据结算[71] - 货币资金为299.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35.64%[1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4.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4.68%[133] - 存货为17.3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31.33%[133] - 应收账款为2.7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13.99%[133] - 公司总资产从408.58亿人民币增长至468.09亿人民币,增幅14.6%[134][139] - 货币资金从140.09亿人民币增至212.20亿人民币,增长51.5%[138] - 合同负债从43.35亿人民币大幅下降至11.84亿人民币,减少72.7%[134] - 短期借款从2.93亿人民币减少至1.37亿人民币,下降53.3%[134] - 应付票据从5.86亿人民币增至18.70亿人民币,增长219.1%[134][14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47.27亿人民币略降至45.60亿人民币,减少3.5%[138] - 在建工程从14.76亿人民币略降至14.53亿人民币,减少1.5%[134] - 存货从785.95万人民币降至637.18万人民币,减少18.9%[138] 股东权益和资本变动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91.87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6.84%[23] - 资本公积为90.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24.15%,主要因H股发行产生股本溢价[7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308.95亿人民币增至391.87亿人民币,增长26.8%[139] - 资本公积从1.42亿人民币大幅增至90.12亿人民币,增长6248.5%[136]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从55.606亿元增加至58.396亿元,增长5.0%[158][160] - 资本公积从1.425亿元大幅增加至90.118亿元,增长6225.5%[158][160] - 库存股减少5.63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化显著[158][160] - 其他综合收益从-508万元减少至-668万元,下降31.4%[158][160] - 未分配利润从229.624亿元减少至221.074亿元,下降3.7%[158][16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308.954亿元增加至391.872亿元,增长26.8%[158][160] - 少数股东权益从5.065亿元增加至5.143亿元,增长1.5%[158][16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314.019亿元增加至397.015亿元,增长26.4%[158][160] - 公司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和资本增加实收资本2.79亿元人民币及资本公积88.69亿元人民币[164] - 公司通过其他方式减少资本2.98亿元人民币[166]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增至241.66亿元人民币[164]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减少至70.61亿元人民币[164] - 公司库存股余额为-5.64亿元人民币[164] - 公司盈余公积保持27.8亿元人民币未变动[164] 每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70元/股,同比增长12.90%[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22%,同比增加0.37个百分点[24] - 按期末股本计算每股收益0.67元,每股净资产6.71元[123] - 考虑超额配售后每股收益0.67元,每股净资产6.70元[12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2.9%至0.70元/股,2024年同期为0.62元/股[146] 分红和股东回报 - 拟派发现金红利15.188亿元人民币,占上半年净利润的38.80%[8]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率达到80.19%[94] - 2025年中期拟派发现金红利1,518,799,217.78元(含税)[94][100] -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60元(含税)[100]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利润为47.69亿元[158] - 公司对所有者分配利润46.69亿元人民币[164] - 公司2024年同期对所有者分配利润36.6亿元人民币[166]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高明海天报告期净利润为29.21亿元,营业收入为95.76亿元[83] - 子公司兴兆环球报告期净利润为9.28亿元,总资产为83.56亿元[83] - 子公司海天国际投资报告期净利润为-0.12亿元,总资产为46.71亿元[83] 投资和金融资产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49,998.12万元,其中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070.89万元[75] - 公司美的集团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91,721,809.7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544,018.39元[78] - 公司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实际损益为213.01万元,均为外汇合约套期保值业务产生[78] - 公司外汇合约套期保值业务报告期内购入及售出金额均为184,566,000元[78]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90,708,896.43元[2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247,094.99元[26] - 政府补助收益42,089,772.87元[26] - 其他营业外净支出7,639,339.99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24,713,381.48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2,736,342.62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收益97,462,510.22元[26]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可能影响产品毛利率水平[85] - 公司外汇风险主要涉及美元、欧元、港元及人民币,采用金融工具进行对冲[89]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审计委员会成员调整为全部由独立董事担任[97] - 公司将推进取消监事会并由审计委员会承接原监事会职能[97] - 公司职工监事何涛因2024年9-10月短线交易被广东证监局责令购回股份,已于2025年2月完成购回[111] - 公司及控股股东报告期内无重大债务违约及未履行法院判决情况[112] - 公司实际控制人持续履行避免同业竞争承诺(2013年生效)[107] - 公司及控股股东持续履行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承诺(2013年生效)[107] - 公司控股股东海天集团承诺承担2009年1月1日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期间可能被追缴的财政补贴损失[109] - 公司控股股东海天集团承诺承担2013年12月22日前因股权纠纷产生的金钱赔偿责任[109] 企业荣誉与认证 - 海天高明工厂成功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93] - 公司获认证为"中国轻工业调味品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3] - 在上交所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中获评A级[95] - 公司荣获2024年度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银杯[105] 上市与股本结构 - 公司2025年6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95] - 公司H股于2025年6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5,839,632,244股,其中H股279,031,700股占比4.78%[120] - 2025年7月16日超额配售12,192,700股H股,总股本增至5,851,824,944股[120][122] - 广东海天集团持股3,239,509,183股,占总股本55.47%[126] - 庞康持股532,115,177股,占总股本9.11%[126]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279,029,700股,占总股本4.78%[12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95,493,977股,占总股本3.35%[126] - 程雪持股176,365,478股,占总股本3.02%[126] 社会责任与公益 - 公司向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捐赠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工作[104] - 公司营养健康支持公益计划捐赠现金及产品价值119万余元[105] - 公司公益计划惠及西藏地震灾区群众约5万人[104] - 公司营养健康公益计划覆盖乡村学校学生超2.7万名[105] - 公司通过原材料收购助力西峡、十堰等产区就业增收[104] 环境信息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企业数量为5个[103] - 武汉醋业将于2025年3月4日首次纳入环境信息披露名单[103] 会计政策和重要标准 - 重要在建工程标准为单个项目预算占固定资产总额5%以上且金额占在建工程余额10%以上[177] - 重要应付账款标准为账龄超过一年的款项占应付账款总额10%以上[177] - 重要合同负债标准为账龄超过一年的款项占合同负债总额5%以上[177] - 重要投资活动标准为单项投资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总额10%以上[177] - 重要子公司标准为总资产/净资产占集团5%以上或净利润占集团10%以上[177]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标准为总资产/净资产占集团5%以上或净利润占集团10%以上[177] - 公司营业周期通常小于12个月[175]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76] - 财务报表编制以持续经营为基础[169][170]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4]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85] - 金融资产分类基于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及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85] - 金融资产重分类仅在业务模式变更后首个报告期首日进行[186] - 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需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利息支付[187]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7]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摊余成本计量[190]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合同权利终止、风险报酬转移或未保留控制权[190] - 减值会计处理适用于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债权投资及租赁应收款[191] -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不适用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91] - 应收账款按客户所属行业、公司性质、应收账款性质划分为两个组合:应收货款和应收运输款[193] - 预期信用损失计量考虑历史信用损失经验、当前状况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192]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3] - 逾期超过30日的金融工具被认定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96] - 应收账款始终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92] - 其他应收款主要包括应收退税款及合同期内保证金[193]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评估考虑债务人经营成果恶化、信用评级恶化等前瞻性信息[195] -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需评估未来现金流量不利影响事件[196] - 预期信用损失重新计量形成的损失准备变化计入当期损益[196] - 不再预期收回的金融资产直接减记账面余额构成终止确认[197] - 公司衍生品投资采用银行外汇产品报价作为公允价值计量方法[80]